新發明:利用太陽能可同時產生電和氫氣

2020-12-08 IT之家

11月23日消息,據firstpost網站報導,科學家們設計了一種新型裝置,可以利用太陽能廉價而有效的製造並儲存能量,不僅能供電子設備使用,還能為新能源汽車製造氫燃料。

這種裝置可以讓更多的消費者承擔得起氫燃料汽車的費用,因為它藉助鎳、鐵和鈷來產生氫氣,這些材料儲量豐富,而且比目前生產氫燃料所使用的鉑和其它貴重金屬要廉價得多。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位教授Richard Kaner稱:「氫氣是汽車的一種絕佳燃料,它是已知最清潔的能源,它廉價而且不會給空氣帶來汙染,只會形成水。」這項研究的作者Kaner稱:「這項技術能夠有效降低氫能源汽車的成本。」

這項技術對於農村區域或者遙遠區域的駐軍單位將非常有用。Kaner稱:「人們需要能源運行汽車,需要電能運行設備。現在你能夠通過一臺設備同時製造電能和氫氣能源。」研究人員稱,這項技術也能夠成為大型城市儲存電網剩餘電量的一種解決方案。Kaner稱,如果你能夠將電能轉變成氫燃料,你就能夠無限期的存儲能量。

傳統的氫燃料電池和超級電容器擁有兩個電極:正極和負極。這種新裝置設計了第三個電極,既能夠作為存儲能量的超級電容,也能夠成為分解水的設備(水電解過程)。所有三個電極都連接到一塊太陽能電池上,這樣太陽能電池獲得的電能能夠以兩種方式進行存儲:超級電容器中的電能或者通過化學作用將水轉變成氫氣。

這種裝置是一項重要的技術進步,因為它以不損害環境的方式製造氫燃料。這項研究的合作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人員Maher El-Kady稱,目前全世界大約有95%的氫氣來自於化石燃料,但是這個過程會向空氣中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El-Kady稱:「氫能源不能算作綠色能源,除非它能夠通過可再生能源製造。藉助太陽能電池和大量的可獲得材料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的方法,擁有降低氫能源製造成本的巨大潛能。而且這種方法最終有可能取代目前的方法,讓化石燃料成為歷史。」

相關焦點

  • 「人工樹葉」系統可利用太陽能將水轉化為氫氣燃料
    科技日報北京8月31日電 (記者劉園園)模擬大自然中植物的光合作用,用陽光、水和二氧化碳製造出可按需使用的化學能源,這是2010年美國人工光合作用聯合中心(JCAP)成立時的主要目標。
  • 一種新的水分解技術,可產生乾淨的氫氣
    他們的研究從以前的一項有關光電化學(PEC)水分解的研究中汲取了靈感,在該研究中,他們試圖結合太陽能和水(光)電解從陽光和水中產生氫。之前的研究中最大的挑戰之一是從分布在太陽能領域的數百萬個PEC 電池中收集氫氣。在他們的研究中,基於Technion的研究人員試圖開發一種可以有效應對這一挑戰的技術。
  • 「人工樹葉」:利用太陽能的幫手
    在許多科學家的眼中,樹葉是利用太陽能的「高手」。如果能人工造出「樹葉」,能源問題或許就能得到根本性解決。幾十年來,研製「人工樹葉」一直是科學家們神聖的終極奮鬥目標之一。十多年前,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的約翰·特納,發明了第一片「人工樹葉」。不過,該裝置由貴重的金屬材料製成,且性能非常不穩定,因此未得到廣泛應用。   最近,這項研究終於有了新進展。
  • 劍橋大學的科學家發現了利用光合作用產生氫氣的方法
    近日,劍橋Reisner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Nature上發表了一篇無輔助的太陽能驅動水分解的文章。他們通過改變植物中的光合作用機製成功地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他們克服了許多與將生物和有機成分整合到無機材料中以組裝半人工裝置的挑戰,開闢了開發未來太陽能轉換系統的工具箱。
  • 中科院重大成果: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氣和氧氣實現
    中國網訊近日,人工光合研究項目取得重要進展:將大自然植物葉片上含量豐富的「光系統酶II」和人工半導體納米光催化劑耦合構建出雜化光合系統,實現了利用太陽光分解水制氫氣和氧氣的反應,該反應是實現太陽能轉化利用生產潔淨燃料氫氣的理想途徑。
  • 我研究員實現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氣和氧氣
    人民網北京8月20日電(實習生 吳姣)近日,由中科院李燦院士和「百人計劃」學者陳鈞研究員負責的人工光合研究項目取得重要進展:實現了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氣和氧氣。該研究成果將發表在《自然-通訊》上,成為國際上首例研製成功的研究報導。
  • 新裝置利用陽光和水蒸氣產生氫氣 效率達到破紀錄的15%
    比利時庫魯汶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面板裝置,它將太陽能和水蒸氣結合在一起,全年平均每天產生250升(66加侖)的氫氣,這是一個破紀錄的數字。根據研究人員的估計,一組由20個這樣的面板和一個地下加壓水箱組成的陣列可以以適中的價格提供一個家庭的全部電力和供暖需求。
  • 太陽能光熱再利用、新材料可修復土壤 合肥科學島兩大科技發明領先...
    不用電池點亮小手電,太陽能光熱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新型納米材料,可修復土壤裡的重金屬汙染。近日,科學島上傳來喜訊,兩項科技發明領先全國。太陽能光熱利用有新進展近日,科學島在太陽能光熱轉換與熱能存儲利用方面取得一系列新進展,引起社會關注。
  • 比利時科學家發明新裝置 從汙染空氣中產生氫氣
    【環球科技綜合報導】據美國媒體5月15日報導,近日,來自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和魯汶大學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裝置,可從汙染空氣中汲取氫氣,所獲氫氣還可用於燃料電池汽車。這個小裝置的規模目前只是概念驗證的原型,還需要經過實際的檢驗,同時通過從空氣中吸取氫氣達到淨化空氣的效果。它的這兩種能力無疑會使其成為世界上獨具特色的產品。
  • 科學網—實現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氣和氧氣
    本報訊(記者甘曉、劉萬生 通訊員王旺銀)8月20日,記者從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在國際上首次研製出「自然—人工」雜化光合系統,實現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氣和氧氣
  • 利用陽光分解水以產生氫氣的新方法
    由日本多個機構的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小組開發出了一種新的方法,利用陽光分解水分子產生氫氣。在他們發表在《Nature》雜誌上的論文中,該小組介紹了他們的技術和效果。Inscripta公司的Simone Pokrant在「News and Views」板塊發表了一篇文章,概述了科學家們在嘗試利用陽光進行分解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並在同一期雜誌上詳細介紹了該團隊的工作。由於溫室氣體的排放導致地球持續變暖,科學家們正在尋找替代汽車燃油的方法。研究的一個主要領域是用氫氣替代汽車中的汽油,氫氣燃燒時不會產生任何溫室氣體。
  • 太陽能新用途:美研製出太陽能制氫系統
    科技日報訊 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10日報導,日前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可鋪設在屋頂的太陽能制氫系統。
  • 光催化光纖利用太陽能將水轉化為氫氣
    圖片:南安普敦大學齊普勒學院南安普敦大學的研究人員已將光纖轉變為光催化微反應器,該反應器利用太陽能將水轉化為氫燃料。這項突破性的技術用光催化劑覆蓋了微結構化光纖棒(MOFC)的內部,該光催化劑通過光產生氫,可以為廣泛的可持續應用提供動力。
  • 科學家努力利用太陽能電池板的能量將水轉化為燃料
    通過使用太陽能將水轉化為氫燃料,能源行業可能越來越接近開發新的燃料來源。在研究人員馬斯達爾理工學院和麻省理工學院都看著用催化劑的潛在促進更快,更高效分解水的過程,並使其在通過太陽能產生氫氣更具有可持續性。
  • 我國科學家利用摩擦納米技術發明新型太陽能電池
    我國科學家利用摩擦納米技術發明新型太陽能電池 我們都知道太陽能電池板(Solar panel)是通過吸收太陽光,將太陽輻射能通過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直接或間接轉換成電能的裝置。所以,一直以來,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陰雨天它會變得很無能。
  • MIT發明新材料,可儲存太陽能
    IT之家訊 1月12日消息,利用太陽能是我們代替石油能源的最好解決辦法,現在也能看到更多的太陽能被運用到家庭以及公司大樓供電中。近日,MIT的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新材料,這種材料可以讓太陽能利用率達到新一個新的階段。
  • 科學家研究利用整個太陽光譜來光催化分解水產生氫氣
    通常,通過電解水將水分子分解為氫和氧來產生氫氣,但一種潛在的更簡單,更有效的方法可能是通過光催化水分解,該技術將光本身作為能源而不是電力。尚無人將光催化制氫技術進行商業化,但這是一個熱門的研究領域。俄亥俄州立大學科學家開發的一種新分子可以從整個可見光譜中收集能量,比目前的太陽能電池多吸收多達50%的太陽能,還可以作為光催化生產氫氣。OSU團隊聲稱已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有效的光催化分子之一。該分子顯示出獨特的能力來使用可見光譜中的光。
  • [圖]科學家發明新型催化劑 可基於鐵產生氫氣發電
    據國外媒體報導,為了使燃料電池更為商業化,工程師們希望有一種快捷並且有效的鐵基質分子能夠產生氫氣,從而達 到發電的目的。他的團隊目前正致力於分子電催化原理的研究,已經開發出了以鎳和鐵這類廉價 的金屬為載體的新型催化劑。據《自然-化學》雜誌報導,這類鐵催化劑每秒能夠產生兩分子的氫氣,其效能正逐漸與一些商用催化劑相媲美。  燃料電池發電通常是通過化學能實現,一般都與氫氣有關。氫分子之間的鍵能儲存著電能,其間的兩個電子以啞鈴狀連接著兩個氫原子。
  • 非洲利用太陽能技術發明「洗手機器」,遏制疫情蔓延
    摘要:在非洲為Covid-19大流行的影響所困擾之際,整個非洲大陸的機構和個人都在不斷創新,以幫助遏制疫情的蔓延。在Covid-19大流行向全球蔓延之際,頻繁洗手是個人需要採取的防護措施之一。雖然非洲人發明的洗手機器有不同的版本,但是它們的共同點是:大多數都是使用太陽能設計和製造的,這樣可以確保它們在非洲大陸上平穩、不間斷地運行。
  • 科學家開創了將陽光轉化為燃料的新方法,水轉化為氫氣和氧氣
    科學家開創了將陽光轉化為燃料的新方法。在研究人員通過改變植物中的光合作用機器成功地將水分解為氫和氧之後,尋求找到利用太陽能的新方法已經向前邁出了一步。光合作用是植物用於將太陽光轉化為能量的過程。當植物吸收的水被「分裂」時,氧氣作為光合作用的副產物產生。它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反應之一,因為它是幾乎所有世界氧氣的來源。分解水時產生的氫可能是綠色且無限的可再生能源。由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的學者領導的一項新研究使用半人工光合作用探索生產和儲存太陽能的新方法。他們利用自然陽光,利用生物成分和人造技術的混合物將水轉化為氫氣和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