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新湘教版)《自然地理基礎》知識點清單

2020-12-07 教一識百

初中基礎知識點

1、地球的平均半徑和赤道周長

6371千米,40000千米

2、緯線和緯度,低緯中緯高緯的劃分

連接東西的線。每1個緯度為111.1千米;0-30、30-60、60-90。

3、經線和經度

連接南北的線。相對的兩條經線組成一個經線圈。

4、東西兩半球的劃分

西經20°和東經160°的經線圈。

5、南北兩半球的劃分

以赤道為界,以北的為北半球,以南的為南半球。

6、南北回歸線和南北極圈

23°26′和66°34′緯線

7、本初子午線

0°經線,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

8、南北方向的判斷

有限方向,北極為最北,南極為最南。

9、東西方向的判斷

無限方向,沿著自轉方向為向東,逆著自轉方向為向西。

10、東西經的判斷

沿著自轉方向增大的是東經,減小的是西經。

11、南北緯的判斷

度數向北增大為北緯,向南增大為南緯。

第一章 地球的運動

12、衛星發射基地選址條件

①氣象好②緯度低③地形平④海陸位置好⑤交通便利⑥安全隱蔽(殘骸落區)

13、地球自轉的方向

自西向東。從地球北極上空觀察,呈逆時針旋轉。

14、地球自轉的周期

恆星日,23小時56分4秒(真正周期);太陽日,24小時。

15、地球自轉的速度

角速度(每小時15°),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

16、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晝夜交替、水平運動物體的偏轉(北右南左)、產生時差

17、地方時的計算

每往東1°,時刻增大4分鐘。

18、已知經度求時區數

經度除以15,再四捨五入。

19、區時的計算

每往東1個時區,時刻增大1個小時。

20、北京時間

以東八區(120°地方時)為標準時間。

21、世界時

以本初子午線時間為標準時。

22、國際日期變更線

180°經線(理論上),不通過陸地(實際)。

23、地球上兩點間的最短航線方向

①大圓弧(赤道、經線圈、晨昏圈)②最短航向方向

24、地球公轉的軌道

橢圓軌道。一月初(近日點),七月初(遠日點)。

25、地球公轉的方向

自西向東。公轉軌道是一個近似正圓的橢圓。

26、地球公轉的周期

365日6時9分10秒(恆星年),365日5時48分46秒(回歸年)

27、地球公轉的速度

每天約59′,在近日點時公轉速度較快,在遠日點時較慢。

28、春分日(3月21日)

太陽直射點由南半球移到赤道,晨昏線與經線重合。

29、夏至日(6月22日)

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晨昏線與經線交角最大。

30、秋分日(9月23日)

太陽直射點由北半球移到赤道,晨昏線與經線重合。

31、冬至日(12月22日)

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晨昏線與經線交角最大。

32、夏半年、冬半年的概念

3月21日至9月23日,9月23日至3月21日

33、黃赤交角

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夾角,目前為23°26′。

34、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律

太陽直射點以一年為周期相應地在南北回歸線間往返移動

35、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的更替

36、地球側視圖、俯視圖的判讀

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逆時針自轉,中心為北極;順時針自轉,中心為南極

37、日出日落方位的判斷

①兩分日②夏半年③冬半年④北極地區⑤南極地區

38、晨昏線的判斷

黑夜向白天過渡為晨線,白天向黑夜過渡為昏線。

39、晝夜長短的計算

以晝弧長度為依據,每15度為1小時。

40、日出日落時刻的計算

根據晝長以標準日出(6時)和標準日落(18時)前後推算。

41、太陽直射點的判斷

與該點的切線方向垂直,地方時為12點。

42、晝夜長短的判斷

夏半年,越北白晝越長,冬半年,越南白晝越長。

43、正午太陽高度的計算

90°-(直射點與所求點的緯度間隔)

44、五帶的名稱和範圍

熱帶、北溫帶、南溫帶、北寒帶、南寒帶。

45、二十四節氣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第二章 巖石圈與地表形態

46、礦物的概念

單質或天然化合物。

47、常見礦物的簡易識別方法

結晶形態、透明度、顏色、光澤、密度、硬度、條痕

48、鑑別礦物的相對硬度

滑石,石膏,方解石,螢石,磷灰石,長石,石英,黃玉,剛玉,金剛石

49、巖石的概念

由一種礦物或幾種礦物組成的集合體。

50、巖石成因分類

巖漿巖(巖漿冷凝)、沉積巖(風化沉積固結)、變質巖(加溫加壓)

51、常見巖漿巖

花崗巖(侵入巖);流紋巖、安山巖、玄武巖(噴出巖)

52、常見沉積巖

礫巖、砂巖、頁巖、石灰巖

53、沉積巖的兩大特徵

具有層理構造,含有化石

54、常見變質巖

片麻巖、大理巖、石英巖

55、地質循環

巖石圈和其下的軟流層之間存在著大規模的物質循環。

56、地殼物質循環規律

冷卻凝固→巖漿巖-外力→沉積巖-變質→變質巖-熔融→巖漿

57、地質作用的分類

內力作用、外力作用。

58、內力作用的主要表現形式

地殼運動、巖漿活動、變質作用、地震

59、板塊構造學說的要點

巖石圈不是整體一塊。板塊交界地殼活動。板塊運動形成地貌。

60、六大板塊的名稱

歐亞、非洲、美洲、太平洋、印度洋和南極洲板塊。

61、板塊相對移動形成的地貌

張裂(裂谷、海洋)、相撞(海溝、島弧鏈、海岸或褶皺山脈)

62、生長邊界與消亡邊界

海嶺和斷層(大多在洋底)、海溝和造山帶(大多在陸地邊緣)

63、地質構造的概念

由地殼運動留下的「痕跡」。

64、地質構造類型

褶皺(背斜、向斜),斷層(地壘、地塹)

65、斷層構造分布的實例

華山西峰、廬山、泰山;吐魯番盆地、渭河谷地、汾河谷地

66、地質構造對人類生產活動的影響

背斜(儲油)、向斜(儲水)、斷層(隧道、水庫)。

67、地質構造的判斷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看巖層新老、是否缺失巖層、是否有巖漿活動

68、火山活動與地表形態

裂隙式噴發(高原)、中心式噴發(火山錐、湖泊)

69、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現形式

風化作用、侵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

70、風化作用與地表形態

物理風化、化學風化、生物風化

71、流水作用與地表形態

水蝕作用(下切、溯源、側向侵蝕)、沉積作用(衝積平原、三角洲)

72、風力作用與地表形態

風蝕作用(風蝕地貌)、風積作用(沙丘)

73、地形對聚落分布的影響

北方(團聚型、棋盤式)、南方(分散)

74、地形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

平原(網絡狀)、山區(之字形)

75、人類活動對地形的影響

填海造陸、開挖河道、修築梯田、修建水庫

第三章 大氣的運動

76、形成風的直接原因

水平氣壓梯度力。

77、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和大小

高壓垂直指向低壓。單位距離間的氣壓差越大,風力越大。

78、地轉偏向力的方向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79、摩擦力對風向的影響

由於受摩擦力的影響,風向與等壓線並不平行,而是有個交角。

80、根據等壓線判斷風向的步驟

①高壓垂直指向低壓②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③畫出合力

81、低緯環流

赤道低氣壓帶、副熱帶高氣壓帶、東北(南)信風帶

82、中緯環流

副熱帶高氣壓帶、西風帶、副極地低壓帶

83、高緯環流

極地高氣氣壓帶、極地東風、副極地低壓帶

84、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位移

就北半球來說,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85、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影響海陸氣壓分布

冬季大陸亞洲高壓(冷高壓);夏季大陸亞洲低壓(熱低壓)。

86、季風的成因

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②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

87、季風的典型分布地區

東亞季風(西北、東南風);南亞季風(東北、西南風)。

88、小氣候

城市風、海陸風、山谷風

89、赤道低氣壓帶與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特點、成因、分布規律、植被

90、西風帶與溫帶海洋性氣候

溫帶海洋性氣候特點、成因、分布規律、植被

91、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位移與地中海氣候

地中海氣候特點、成因、分布規律、植被

92、世界氣候類型的名稱

熱帶(四種)、亞熱帶(兩種)、溫帶(三種)、寒帶(一種)

93、判斷氣候類型的步驟

①判斷南北半球,②判斷熱量帶,③判斷雨型。

94、氣團的分類

暖氣團和冷氣團

95、鋒面的分類與天氣

冷鋒、暖鋒和準靜止鋒(梅雨和昆明準靜止鋒)。氣溫、氣壓、天氣。

96、鋒面對我國天氣影響的實例

北方夏季的暴雨(冷鋒)、我國冬季爆發的寒潮(冷鋒)

97、氣旋的氣壓、氣流狀況、天氣特徵

低氣壓;上升氣流;陰雨。北半球水平氣流為逆時針。

98、反氣旋的氣壓、氣流狀況、天氣特徵

高氣壓;下沉氣流;晴朗。北半球水平氣流為順時針。

99、鋒面氣旋

鋒前鋒後的天氣情況。冷氣團一側陰雨。

第四章 陸地水與洋流

100、水體類型

海陸空。地表水(河水、湖泊水、沼澤水、冰川、生物水)和地下水

101、河流的補給

雨水、季節性積雪融水、冰川融水、湖泊和沼澤水、地下水補給

102、洋流按成因分類

風海流、密度流、補償流

103、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

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北太平洋暖流、加利福尼亞寒流。

104、南太平洋的洋流分布

南赤道暖流、東澳大利亞暖流、西風漂流、秘魯寒流。

105、南印度洋的洋流分布

南赤道暖流、厄加勒斯暖流、西風漂流、西澳大利亞寒流。

106、北大西洋的洋流分布

北赤道暖流、墨西哥灣暖流、北太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

107、南大西洋的洋流分布

南赤道暖流、巴西暖流、西風漂流、本哥拉寒流。

108、全球洋流模式(低、中緯)

反氣旋型。北半球為順時針流動,南半球為逆時針流動。

109、全球洋流模式(中、高緯)

氣旋型。北半球為逆時針流動。

110、北印度洋洋流

冬逆夏順。

111、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①氣候(暖流增溫增溼,暖流降溫減溼)②海洋生物③汙染④航海

112、水熱交換

通過海水蒸發、水汽輸送、水氣凝結、降水過程交換水熱。

113、水熱平衡

大氣環流和大洋環流維持全球水熱平衡(時間和空間)。

114、厄爾尼諾現象

聖誕節前後,秘魯寒流流經海域海水明顯變暖,突降大雨。

115、拉尼娜現象

赤道太平洋東部和中部海域水溫異常下降,太平洋西部升溫降水增多

第五章 自然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116、自然環境的組成

四大圈層和五大要素(地形、氣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

117、自然環境的整體性

自然環境各組成要素相互聯繫、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

118、地域分異的基本規律

緯度地帶性、乾濕度地帶性、垂直分異規律、地方性分異規律

119、影響雪線高度的因素

①緯度②坡向③降水④季節⑤坡度

120、主要陸地自然帶

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荒漠自然帶

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礎》

相關焦點

  • 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和第二冊知識點清單(新湘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冊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節 地球的宇宙環境1、人類對宇宙的認識:①天圓地方說②地圓說③地心說④日心說⑤大爆炸學說(宇宙年齡約137億年)2、天體的分類:星雲、恆星、行星、矮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流星體、星際物質等。
  • 高考地理「寶藏」:高中區域地理終極版知識點總結!看一下就是分
    本文我們分享的是高中地理!在高考中自然地理和區域地理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們能把這兩部分內容學好的,高考地理就不影響你上一本了。區域地理的學習,首先要從這個地區的經緯度,地形,氣候,經濟,人文,城市的分布等方面。今天帶來的是區域地理部分,話不多說,直接上乾貨!!
  • 高中地理知識點:水庫、沼澤水
    高中地理知識點:水庫、沼澤水水庫,是為了某種需要而建設的人工湖泊。面積比較大的人工湖泊稱為水庫,面積比較小的則可以稱為池塘。大水庫以其氣勢雄偉、山清水秀、景色綺麗而令人神往。世界上有些蒸發強烈,嚴重缺水的國家,為了保護和恢復地下水,常採用新技術,人為地把含水層重新填充起來,恢復含水層中的蓄水容量。例如,築壩攔洪,讓大部分水流入地下含水層中,從而形成地下水庫。位於阿拉伯半島,約佔半島面積五分之四的沙烏地阿拉伯,是最缺水的國家之一,他們在修築地下水庫中。做得比較成功。
  • 高中地理,必背的690個知識點匯總,學渣提分必備
    高中地理知識繁多,而且雜亂。地理這門學科我們本身就不陌生,在初中就接觸過,但是高中地理的知識含量遠遠的超過了初中的知識含量。什麼天體分類、太陽主要成分、東西南北半球的劃分……,這些你都背會了嗎?馬上就要高考,那麼如何讓在短時間裡提高自己的地理成績呢?
  • 高中地理常用計算公式大盤點,建議地理小白收藏記憶
    今天來說說地理,地理可以說是文科中的理科,不僅僅有大量知識點需要記憶背誦,還有需要理解靈活運用的計算題。很多同學遇到計算題就發蒙,公式沒記住咋計算,地理學習的支柱是教材的閱讀理解,不僅僅需要認真記憶還要深刻理解,多做題形成自己的學習思維。接下來,學姐給大家一份高中地理常用計算公式清單,都是基礎公式,考試常考的,有了這些從此不再怕計算了。拿出小本本記好!
  •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分區知識點!
    高中地理世界地理分區是什麼?高中世界地理分區知識點!  一.東亞與日本  1.日本優先發展核能的理由:  ①日本經濟發達,人口眾多,能源需求量大;②日本常規能源缺乏;③日本科技力量強,經濟基礎雄厚;④核能地區適應性強,其原料的運輸量小,適合在日本發展核能。
  • 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大全,大小考看這個就夠了
    高中地理一共有三個必修知識,必修一(自然地理),必修二(人文地理),必修三(區域地理)。除此之外,還有選修內容旅遊地理,這一內容更貼近我們的生活,因此,出的考題也較多。其實,就高中地理這門課程而言,很多學生之所以認為難,還是因為需要背誦記憶的知識點太多,可記憶也要講究方法,要與地圖地貌人文等知識統一起來。中國地理,各省直轄市人文、地理、地貌、特產各不相同,但章節編排相似,特有規律,世界地理也類似,所以老師認為比較法記憶應該會有不錯的效果。再者,就是做題,很多人都在批判衡水中學的題海模式,主張學生自主發展,注重學生素養的養成。
  • 高中地理全部知識點歸納:高考地理必背知識點,可以列印收藏!
    第一單元地圖專題作為文科的同學們都深有體會,高中地理方面知識點難記,地理不像歷史或者政治,只需要把書本上的知識背熟了,再加靈活運用就行了。而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學習地理需要把所學的知識點串起來,要求你記清每課每小節的內容,同時要多畫知識框架圖。當然也不能忘記多背地圖,必要時還應該多畫,還有就是要看最近出現的一些地理題。並不只是限制於考試題,高考題或者是各省各市的模擬測試題。可能你在路邊發現了一個現象,或者是新聞上讀到的某段材料都可能成為高考測試題。
  • 朱根平系統思維在高中地理教學上的運用 舉例:地球的圈層與地理環境
    朱根平系統思維在高中地理教學上的運用舉例:地球的圈層與地理環境朱根平老師一直強調思維致勝。朱根平系統思維在高中地理教學上的運用舉例:地球的圈層與地理環境。系統思維是高效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系統思維並貫穿在教育教學中毫無疑問就會在教學中處於領先位置。下面朱根平老師就魯教版高一地理第二章《地球的圈層和地理環境》為例簡述一下。供高中地理老師參考。
  • 高中地理:地理常用計算題公式大盤點,一輪複習地理通關必備!
    各位同學,家長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說說高中地理計算題怎麼學才能學好,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在高中地理,尤其是自然地理中,計算永遠是一個繞不過的坎。這類題目主要目的在於考查學生對地理知識的靈活運用和邏輯思維能力。因而這類題又可以被稱為地理中的數學題。
  • 高中地理:中國地圖十條地理分界線
    地理這門學科,在初中就已經開始接觸了。可是由於這門學科最後是不參加中考的,因而很多同學就不放在心上,上課也不認真聽講,自己玩自己的。結果兩年下來,什麼也沒學到。這樣過來的學生,到高中是會比那些初中聽過課的同學花更多時間在這門學科上的。
  • 高中地理所有知識點大全
    高中地理所有知識點大全世界上沒有不付出就成功的可能,想要高考取得好成績,紮實的複習必不可少,小編為大家準備了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希望能夠讓更多的高三學生更好的複習,並祝願高三學生一朝金榜題名,1人類對宇宙的認識過程天圓地方說、地圓說、地心說、日心說、大爆炸宇宙學說
  • 湘教版海洋地理第2章第2節板塊構造學說知識點梳理及活動解答
    湘教版海洋地理第二章第二節對地質界三大學說作了詳細的闡述。今天木木老師JY就從大陸漂移假說、海底擴張理論和板塊構造學說三個方面,對湘教版海洋地理第二章第二節海底擴張理論與板塊構造學說的主要知識點進行梳理,並對課本的「活動」進行解答。
  • 地理眼透視 東非高原動物大遷徙的奧秘
    章   節 | 高中地理人教版選擇性必修一3.3 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作   者 | 馮潔、陳洪莉
  • 高中地理分界線是如何劃分的?地理分界線劃分規則
    高中地理分界線是如何劃分的?地理分界線劃分規則高中地理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高中地理知識點很多,小編整理一些關於高中地理關於地理分界線的知識點。供大家參考。我國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線大體以黑龍江的黑河市和雲南省騰衝市劃一條直線為界,該線東南部人口多,該線西北部人口少。
  • 初一地理湘教版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
    初一地理湘教版七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一、選擇題1. 地理學可以直接指導人們( )A. 解決全球性的人口、環境、資源問題 B. 編制電腦程式C. 用法律保護自己 D. 觀看足球比賽2. 地球運動有一定的規律,關於圖中地理事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
  • 【必修地理】原創2021版人教版新教材必修1海水的運動
    歡迎點擊上方「愛上新課標地理課」關注我們 愛上新課標地理課|致力新課標高中地理教學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原創課件為新課標人教版必修
  • 高中地理必修三冊知識點總結,最新整理版本,會考複習必備資料
    高中地理屬於文科學科,需要背誦的知識點超級多。很多同學成績都在60分左右,上課聽不懂知識點,跟不上老師進度去整理筆記,下課連複習資料都沒有。班級來了好幾個這樣的同學,初中地理基礎沒打好,高中地理一竅不通。
  • 高中地理:核心知識點思維導圖,要從根抓起
    地理其實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科目,很多的高中文科生都在為地理頭痛著,因為地理需要計算也需要記憶。所以如何才能學好地理,在高考中保證地理不成為拉分項,是絕大多數同學冥思苦想的問題。由於篇幅限制,只能上傳部分內容,希望這些東西可以給你們很大的幫助,預祝金榜題名。
  • 高中地理:世界綜合填圖題匯總,基礎知識查漏補缺
    讀圖題是高中地理必考的題型之一。嚴格來說這類題還是很綜合的。一方面考查了同學們對於地區、國家的掌握;另一方面考查了對於該區域的基本知識點等等。多做這方面的題目可以幫助同學們更好記住地圖,要知道,不熟悉地圖的話是做不了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