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七千萬年前,華北發生了造山運動,北京西山就此形成。而後碳酸鹽逐漸被溶蝕成許多巖溶洞穴,石花洞就是其中之一。如今的石花洞,已經成為北京市房山區的重要標誌之一。
石花洞位於房山區河北鎮,1987年正式對外開放,是中國四大巖溶溶洞之一,也是北方少有的溶洞。明代法師圓廣雲遊時,發現而命名為「潛真洞」,並在洞外的石崖上雕刻了「十三地藏」和洞名,在洞內鐫造了「地藏三菩薩」的大理石佛像。
洞體一共分為七層,一至五層洞道長約五千餘米,六七層為地下暗河。現開放的一、二、三層洞道長1900米,洞地面積約18000平方米,有12個高大的廳堂的16個洞室及71個形態各異的大小支洞。
景區的洞內常年恆溫13度左右,夏季是避暑的好地方,冬季也不會太過寒冷。石花洞內的石花形式多樣,數量繁多,洞內的開放部分安裝了彩色燈光,和各種石筍石花一起構成了奇幻瑰麗的景觀。
除此之外,洞內的自然景觀花彩多姿、類型繁多。有滴水、流水、停滯水沉積而成的高大潔白的石筍、石竹、石鐘乳、石幔、石瀑布、邊槽、石壩、石梯田等和滲透水、飛濺水、毛細水沉積形成的眾多石花,石枝、捲曲石、晶花、石毛、石菊、石珍珠、石葡萄等。並有晶瑩的鵝管、珍珠寶塔、採光壁等,眾多的五彩石旗和美麗的石盾為中國洞穴沉積物的典型,大量的月奶石蓮花為在我國洞穴中首次發現,故此石花洞具有很高的科學研究與美學觀賞價值。
遊覽石花洞一般都從一層開始,一層有雄獅迎客、鯉魚溪水、蓬萊仙島等十餘個石筍群構成的景觀。其中比較特別的是位於洞口附近的十佛雕像,共有十處佛和菩薩像,是明朝景泰年間圓廣法師在此時籌資篆刻的。另外,洞內深處的瑤池石蓮,有國內少見的月奶石景觀,構成了乳白色的一朵朵蓮花狀,十分漂亮,可以重點觀賞。
二層的遊覽路線全長為1352米,是四層內遊覽路線最長、規模最大的一層,這裡比較開闊,景觀也都比較壯麗。有竹籬茅舍、石瀑布、龍宮帷幕、擎天鴛鴦柱等景觀,大氣奇幻,是攝影取景的絕佳之地。
三至四層的規模較小,這裡的石花比較特別,與一層和二層景觀不同,這裡大多是微小的和正在生長的石筍石花等,也有龍女繡花臺、仙人鏡、花筍塔林等景觀可以一一觀賞。觀賞後從位於四層右側的臺階處出洞即可。
最後提示大家,洞內鐘乳石各種造型,千姿百態,有的雄偉壯觀,有的晶瑩小巧。遊客只能跟著導遊沿參觀路線行走,旁邊很多幽暗的岔路,是不許遊客過去的。景區有免費停車場,但是離景點有些遠,如果開進去需要另收費。
詳細地址:北京市房山區河北鎮南車營村石花洞景區
乘車方式:在天橋乘坐917路河北支線石花洞站下車
門票價格:70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