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元宵節,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哪,相信人們心中都開始愉悅起來了。俗話說得好:「年小月半大」。沒過元宵,那還是年。元宵節在正月十五,是正月的一半之時,稱為「月半」,過了元宵節,才代表春節正式結束,從而,一年的辛勞就要開始了。也是我們嘴上常常說的一句話:「一年之計在於春」。而元宵佳節從兩千年開始就有了,我們會想到這一天,家人一起開開心心的團聚,一起吃元宵(吃湯圓),張燈結彩,猜燈謎,耍龍燈,踩高蹺,舞獅,逐鼠,送燈等習俗活動,(送燈又稱送花燈)。我國民間每年元宵節是有張燈習俗的。但是,你們知道元宵節為何張燈?知道張燈的寓意是什麼嗎?

一:民間的元宵佳節主要習俗有以下:
1、元宵佳節張燈結彩:
根據《隋書.音樂志》記載有云:元宵節的慶典非常隆重,走到大街小巷,會看到處處都張燈結彩,不管夜晚還是白天,歌舞奏樂陪伴,表演的人們算起來都有達三萬之多,奏樂的人們都有達1萬8千多人左右,戲臺就有八裡之長,遊玩觀燈的百姓更是數不勝數。

2、元宵佳節猜燈謎活動:
猜燈謎是元宵佳節最後增添的一項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戒、詼諧、笑謔的文藝遊戲。謎語懸之於燈,供人猜射,開始於南宋。如今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平平安安的,喜氣洋洋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謎語能啟迪人們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百姓們的歡迎和支持。

3、元宵佳節耍龍燈:
耍龍燈,也稱舞龍燈或龍舞之稱。它的起源可以說是可以追溯上古時代了。有這麼一說,說早在黃帝在位時期,在一種《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現過由人扮演的龍頭鳥身的形象,其後又編排了六條蛟龍互相穿插的舞蹈場面。龍舞流行於我國很多地方。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現在,每年春節或元宵夜,還是常看到龍舞的表演。

4、元宵佳節踩高蹺:
踩高蹺,也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高蹺本屬我國古代百戲之一種,在春秋時期就有了。

5、元宵佳節舞獅子:
每當逢年過節看到舞獅子前來的時候,最讓一些小孩子們歡心的了。舞獅子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一到春節或元宵佳節或集會慶典,人們都以邀請獅舞前來助興。聽說這一習俗起源於三國時期,南北朝時就開始流行,可以說,舞獅子的民間習俗至今也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6、元宵佳節吃元宵:
所謂正月十五吃元宵(吃湯圓),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在宋代時期,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個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才被稱作為「元宵」,而有一些做生意的人還把「元宵」稱其為「元寶」。「元宵」主要做的食譜大都主要以白糖、花生米,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等食譜為餡,然後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吃起來風味各異,美味十足。「元宵」可以用來湯煮、蒸食的不同吃法,寓意代表有團圓美滿之意。

除了以上幾種習俗,當然還有劃旱船(劃旱船,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治水有功的大禹的)、走百病(也叫遊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習俗)。以及還有逐鼠,送燈等習俗。
二:元宵節是否源自佛教?
有些人會疑問,元宵節是否源自佛教?根據民俗專家所講的:元宵佳節燃燈與佛教東傳有關。具體由來是怎樣的?我們知道元宵節又被稱之為燈節,在元宵節的這一天晚上,家家戶戶都掛上燈、賞燈,有些地方還舉辦規模盛大的燈會。據說:元宵賞燈是始於東漢明帝時期,那時候明帝提倡佛教,聽說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的做法,所以就命令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宮廷中流傳到民間。到了每一年的正月十五日,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直到了漢文帝時期,下令將每年的正月十五日定為元宵節。
一直到了唐代,元宵佳節之日賞燈活動更為興盛,無論是皇宮裡面、還是民間的街道上處處掛燈結彩,處處可以看到。由此,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發展成全民性的狂歡節。隨著歷代元宵燈會的發展,燈節時間也越來越長。唐代燈會是「上元前後各一日」,直到了宋代又在十六之後加了兩日,明代則延長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的鬧元宵。最後到了清代,滿族入主了中原之後,宮廷不再辦燈會,但是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沒有停止過,日期上雖然縮短為5天,也就一直延續到了我們今天。
三:知道元宵節張燈的寓意是什麼嗎?
根據元宵佳節燃燈與佛教東傳有關,那麼「燈」寓意又是什麼?其實「燈」最主要的是為祈求智慧光明。因為佛法猶如明燈,能照破世間黑暗,所以把傳法稱為「傳燈」。據《大智度論》中有言:「為令法不滅,當教化弟子,弟子展轉教,如燈燃餘燈。」可以見得,「傳燈」能使佛陀的法脈展轉相傳而不斷絕,代表佛法永久延續下去、永不窮盡。同時「燈」代表著智慧之意,驅除黑暗,智慧照亮人生,它還有更深的意思是代表燃燒自己,照耀他人。歷代傳承上師、祖師大德們,以他們的慈悲和智慧,給我們傳來了解脫的希望。現在,我們也同樣用我們的真心和力量,把解脫的種子傳向世人。讓佛法給大家帶來無限光明、無限溫暖、祥和、美滿,這就是「傳燈」之要意。

最後,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所謂「一年明月打頭圓」,先在這祝大家元宵節快樂,幸福吉祥。元宵最為典型的節俗就是燈會,因此元宵又被稱為「燈節」。元宵燈會的興盛是從隋唐開始,歷代相沿至今。元宵佳節,人們在這一階段打破日常的秩序的種種約束,實現著本性的感官的愉悅。人們在祈求婚姻的美滿、子嗣綿延、或身體健康與年歲的豐收。而有些人說元宵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聽著,想著,看著也似乎有幾分道理啊。好,最後也讓我們在熱熱鬧鬧的元宵佳節裡,用歡聲笑語送走大年,以奮發進取的心態,積極努力去創造新的一年的美好事業吧!還有哪些習俗沒說到的,請大家積思廣益,不要吝嗇你的布施,可以評論一起了解這重大的節日——元宵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