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領先 美能源部國家實驗室創新有「套路」

2020-11-30 中國新聞網

全球領先 美能源部國家實驗室創新有「套路」

2019-03-19 04:55:00來源:科技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嶽川

2019年03月19日 04:55 來源:科技日報

參與互動 

  全球領先 美能源部國家實驗室創新有「套路」

  ——訪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教授陳勁

  科技創新世界潮③

  實習記者 胡定坤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美國能源部國家實驗室的科技成就,就是「嘆為觀止」。至今為止,能源部下屬17家國家實驗室產生了80多個諾貝爾獎,獲得800個「R&D 100」大獎,年發表學術論文11000篇,在材料、先進計算、3D列印等多個領域位居全球領先地位。美國能源部在國家實驗室的管理上有什麼獨門絕技?科技日報記者近日就此採訪了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長江學者陳勁教授。

  管理體制靈活

  科研經費充足

  「美國能源部國家實驗室的規模遠遠超過我國一般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僅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僱員就超過4600人,能源部下屬17個國家實驗室總人數接近57000人,能源部為此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陳勁表示,美國國家實驗室一般採取的是「政府所有、政府管理」的模式,而能源部國家實驗室中16家採取的是「政府所有、承包商管理」的模式,即設備、設施是政府所有,員工卻由管理實驗室的承包商僱傭,並非聯邦僱員。能源部負責明確目標和戰略方向,並每年考核承包商的運營情況。承包商主要分為大學、非營利性組織和產業組織三類。美國能源部評估認為,這種管理模式能夠更高效地招募人才、開展項目,適應性強、靈活度好。

  「此外,美國能源部國家實驗室的另一個特點就是錢多,這得益於能源部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陳勁談到,能源部國家實驗室年度經費在140億美元左右,平均每個實驗室接近10億美元,其中能源部出資接近90%,研發經費中能源部經費比例更是高達97%左右。以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為例,每年經費總額接近14億美元,能源部出資超過11億美元,科研經費10億美元左右,能源部佔比96%。

  政府統一協調

  發揮體系優勢

  「美國能源部各國家實驗室『術業有專攻』,但重大科研項目非常複雜,甚至需要數年研發周期,單憑一個實驗室難以完成。」陳勁介紹,面對這種情況,能源部會充分利用下屬國家實驗室的專業多樣性,組成靈活的科研體系,應對緊急、複雜的任務挑戰和不斷變化的國家需求。

  記者了解到,能源部構建的科研體系具有圍繞中心、動態響應和快速反應三種。圍繞中心是指科研體系圍繞科研任務關鍵領域裡設施最完善和先進的實驗室建立,例如需要同步加速器的項目主要圍繞勞倫斯伯克利、橡樹嶺等幾個實驗室開展。動態響應是指科研體系根據任務周期性變化動態調整,例如能源部根據不同時期核能研究重點的變化,調整核能項目的參研實驗室,著名的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就曾先後兩次加入再退出。快速反應是指面臨緊急的任務需求,能源部將迅速召集實力最強的國家實驗室加以應對,例如2010年墨西哥灣海底石油洩漏事件發生後,能源部迅速調集勞倫斯利弗莫爾、洛斯阿拉莫斯等實驗室科研力量聯合攻關,率先測定了石油洩漏速度。

  科研資源共享

  建立合作機制

  陳勁強調,美國能源部國家實驗室非常重視科研資源共享,其他實驗室或科研單位的研究者通過一定的程序和手續,就可以有償或無償使用國家實驗室中的大型儀器設備。

  據統計,能源部國家實驗室為近3000名本科生提供實習崗位,每年使用其儀器設備開展研究的其他機構科研人員超過33000人。通過資源共享,能源部國家實驗室每年吸引研究生超過2000名,博士後2300名,與450家科研機構開展合作,收穫無數的科研靈感。

  此外,為了加強各國家實驗室間的交流與合作,能源部建立了一系列的合作機制。其一是國家實驗室主任委員會(NLDC),由17名國家實驗室主任組成,討論如何協同各個實驗室,完成科研任務。NLDC選出4名代表進入實驗室政策委員會(LPC),定期向能源部部長匯報。其二是每年4月舉辦「國家實驗室大型創意峰會(BIS)」,能源部和各實驗室的高級領導參會。峰會要求國家實驗室為美國面臨的能源問題提出早期的、潛在的大型解決方案,且要求相關方案必須橫跨多領域、由多個實驗室參加、具備革命性變革的潛力。這種峰會非常有助於跨實驗室、跨學科合作。

  陳勁指出,美國能源部在國家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上已有70多年的經驗,形成了完善的國家實驗室體系,其管理和運行模式對我國國家重大創新基地的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很有借鑑意義。

  (科技日報北京3月18日電)

相關焦點

  • 邁向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美國國家實驗室(中):面臨的挑戰
    美國頂尖智庫布魯金斯(Brookings)學會近期就發表了一份報告,認為美國國家實驗室的科研力量,在完成國家層面的任務之外,本應為促進所在地的產業創新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報告在相關機制層面,對美國國會、能源部、實驗室的管理者做出了一系列建議。
  • 邁向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美國國家實驗室(上):具備的資源
    美國頂尖智庫布魯金斯(Brookings)學會近期就發表了一份報告,認為美國國家實驗室的科研力量,在完成國家層面的任務之外,本應為促進所在地的產業創新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報告在相關機制層面,對美國國會、能源部、實驗室的管理者做出了一系列建議。  科研機構只完成國家任務還遠不夠,向下紮根本地才能更好地促動產業創新。
  • 美國能源部是這樣擁抱AI技術的
    在美國聯邦政府下轄的眾多部門與機構當中,美國能源部在對科學、技術及創新的關注方面可謂一枝獨秀。很多人可能都對能源部旗下極具突破性的實驗室、世界一流的研究機構以及擁有頂尖學術成果的傳奇員工們有所耳聞。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能源部一直挺立在科學與技術領域的一切開創性與變革性努力的最前沿。
  • 柯銳世入選美國能源部公私合作項目 攜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
    柯銳世入選美國能源部 (DOE) 的一項公私合作項目,同時參與該項目的還有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 (NREL)。該項目旨在解決先進電池材料和電池生產中鋰離子製造效率的挑戰。
  • 美能源部國家實驗室的獨門「絕技」
    至今為止,能源部下屬17家國家實驗室產生了80多個諾貝爾獎,獲得800個「R&D 100」大獎,年發表學術論文11000篇,在材料、先進計算、3D列印等多個領域位居全球領先地位。美國能源部在國家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上已有70多年的經驗,形成了完善的國家實驗室體系。美國能源部在國家實驗室的管理上有什麼獨門絕技?
  • 獨家溯源無機非金屬材料 全球頂尖實驗室
    美國國家能源部「統領全局」  早在2000年,美國先進陶瓷協會和美國國家能源部聯合贊助並實施了面向先進陶瓷工業界,為其20年的美國先進陶瓷發展計劃,旨在將基礎研究、應用開發和產品使用幾個環節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共同推動先進結構陶瓷的應用發展,目標是到了2020年,使先進陶瓷成為一種經濟適用的首選材料。
  • 暢銷全球40多個國家,美的淨水定義全球健康飲用水專家
    據此,美的淨水憑藉差異化的技術創新與極具科技感的美學設計,不斷突破技術壁壘,推出了一個又一個頗受消費者者好評的產品。其研發的"五合一超濾芯"、"原廢分離""零陳水"等新興技術讓無數消費者喝到了健康優質的飲用水,並幫助其淨水設備暢銷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內市場佔有率、海外出口佔比兩項數據上均達到第一。逐步實現健康飲水全球化的美的淨水,已然成為全球健康飲用水專家。
  • ...超級計算機,泰坦,Titan,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
    2010年底,我們曾經親身走進天津的國家超級計算中心,目睹了當時世界第一超算天河一號A的風採。世事變遷,性能堪比至少五個天河一號A的「泰坦」(Titan)又在美國的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裡屹立起來。接下來,我們就跟隨國外記者的腳步,一同去探秘這個新的全球超算No.1。
  • 美國能源部擬斥資1億美元建立國家氫能實驗室研發聯盟
    氫能首席觀察按:2020年以來,從發布燃料電池重卡技術路線圖,到斥資近2億美元支持產業鏈重點技術研發和商業化,美國能源部在推動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方面顯著提速。 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有潛力實現多個部門的脫碳、靈活性、能源安全和經濟增長。
  • 美國國家實驗室的發展演化及組織模式—新聞—科學網
    蘇聯解體後,美國政府根據國家安全的需要,把重心轉移到經濟和技術領域,柯林頓政府提出了依賴科學技術創新趨動的「新經濟政策」,進一步加大聯邦政府在民用科技研發領域的投入力度,以保持美國在世界科學技術中的領導地位,國家實驗室的工作重點也發生相應的調整。
  • AMD 為橡樹嶺國家實驗室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提供動力
    AMD 為橡樹嶺國家實驗室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提供動力 2019年05月08日 14:2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與 Cray 合作預期在2021年前為 Frontier系統實現超過1.5 exaflops的下一代 AI和HPC運算性能 2019年5月7日,加州聖克拉拉訊——AMD公司(納斯達克: AMD)今天與美國能源部(DOE)、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和Cray公司聯合宣布了預期世界上最快的百億億級超級計算機
  • 美國能源部將投入900萬美元推動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技術加速創新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美國能源部(DOE)宣布將投入900萬美元啟動一項獎項競賽——「美國製造挑戰:太陽能海水淡化獎」,旨在推動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技術(即利用太陽熱能淡化高鹽度鹹水以生產淡水的技術)加速創新。
  • 美國能源部擬利用碳纖維復材等輕質材料解決能源問題
    美國能源部認為這個項目將開啟「美國企業家和製造商的全球的清潔能源競賽。」 能源部副主席Franklin指出:「利用更好的材料製造清潔能源產品有可能徹底改變整個能源行業,但目前只有一小部分實驗室研究用的材料在投向市場。通過結合美國製造技術、發現新材料的學術領導和美國能源部的國家實驗室的特殊作用,能源材料網絡可以在商業清潔能源材料領域引發一場革命。」
  • 美國宣布將成立12家AI和量子研究所,意圖領先全球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美國國土安全部( DHS)和美國能源部(DOE)等機構,已承諾將給這些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中心投資資金。同日,NSF 宣布,將投資超過 1 億美元去建立 5 個人工智慧研究所,每所研究所在 5 年內、將獲得約 2000 萬美元的支持。另外,美國農業部(USDA)將以 4000 萬美元的贈款,支持該部門旗下的兩家研究所。
  •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從原子彈「搖籃」到軍民兩用研究基地
    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利用3D列印技術,打造了一輛汽車和一間房屋,這輛汽車使用的電池能夠與這間房屋配對,而房屋則由屋頂的太陽能板提供能源。圖片來源於網絡在美國田納西州東部有座二戰時期的「秘密城市」——橡樹嶺市,這裡生產了世界上第一枚用於戰爭並投放於日本長島的原子彈「小男孩」。
  • 2035年全面建成全球領先的科技創新共同體 《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
    為加強長三角區域創新一體化,科技部近日印發《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發展規劃》。    《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發展規劃》將長三角區域定位為「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原始創新動力源、融合創新示範區、開放創新引領區」,力爭到2025年形成現代化、國際化的科技創新共同體,到2035年全面建成全球領先的科技創新共同體。《規劃》從"協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構建開放融合的創新生態環境、聚力打造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共同推進開放創新"等方面提出了詳細發展目標。
  • 俄羅斯能源部介紹俄羅斯石油開採成本
    人民網莫斯科10月3日電 (記者 華迪) 據俄羅斯紐帶網今日援引俄新網消息,俄羅斯能源部副部長安東·伊紐岑日前透露了俄羅斯石油開採的成本價格。 伊紐岑在「2017俄羅斯能源周」上表示,3-8美元/桶的低石油開採價格使得俄羅斯始終位於世界最有競爭力的能源供應商之列。
  • 美國能源部試圖10年完成「永遠無法被劫持」的量子網際網路藍圖
    早在今年2月,美國能源部國家實驗室、大學和工業界在紐約市開會,制定了美國國家量子網際網路的藍圖戰略,列出了需要完成該計劃的基本研究項目,描述了工程和設計的障礙,並設定了接近學期目標。美國能源部長丹·布勞耶特(Dan Brouillette)表示:「能源部為在國家量子網際網路的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感到自豪。通過構建這項新興技術,美國將繼續致力於維護和擴展量子能力。」
  • 柯銳世入選美國能源部公私合作項目
    柯銳世入選美國能源部 (DOE) 的一項公私合作項目,同時參與該項目的還有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 (NREL)。該項目旨在解決先進電池材料和電池生產中鋰離子製造效率的挑戰。此外,項目還將致力於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電極性能,促進高度電動化汽車在全美的採用。
  • MACOM在中國深圳成立的光電創新實驗室,展示行業領先的CWDM4、PAM...
    高性能模擬射頻、微波、毫米波和光波半導體產品的領先供應商MACOM Technology Solutions Inc.(「MACOM」)宣布成立光電創新實驗室,頂級光網絡廠家參加開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