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再次走到關門邊緣 危機影響全球經濟

2020-11-24 環球網

28日,美眾議院連夜討論預算法案。圖為議長博納(左)步入會議室。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明天美國政府會關門嗎?17年之後,美國再次被逼到這個問題跟前。如果9月30日午夜結束之前,美國眾參兩院仍未就預算法案達成一致,噩夢就將重現。「可能性極大」,美國媒體的判斷中難掩焦慮。而此時,民主黨和共和黨分別控制的參眾兩院誰都沒有露出妥協的意思。法新社29日稱,在只有不到48小時用來避免政府關門之際,法案仍像桌球一樣被兩院打來打去。美國前副總統戈爾將政府關門的威脅比作「政治恐怖主義」。美國《華盛頓郵報》評論說,華盛頓似乎出現逆向發展,變成一個原始的沒有領導的村寨,把任性胡鬧當做治理方法。「撕裂的美國民主」令美國陷入困境的同時,也將全球經濟置於災難性危險之中。

政府進入關門倒計時

「我覺得政府就要被迫關門了,我們離這一時刻比任何時候都近。」民主黨人路易斯在美國眾議院當了27年議員,29日他對法新社的感慨中透著無奈。據CNN報導,美國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博納罕見地在周末召集共和黨核心小組會,隨後決定連夜就眾議院修正案投票。29日一早出爐的投票結果顯示,眾議院以232票對192票通過將歐巴馬醫改計劃推遲1年的臨時預算法案修正案,並支持取消協助歐巴馬醫改融資的醫療設備稅。

美國聯邦財政2013年財年將於9月30日午夜結束,如果國會不能通過新預算案,美國政府將在10月1日被迫關門。眾議院此前的議案中包含禁止向「歐巴馬醫改」撥款的內容。27日,民主黨議員佔多數的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臨時預算案,刪除了這一內容,並將眾議院版本確定的「12月15日為臨時預算案到期日」縮短至11月15日。根據美國國會立法程序,參眾兩院的版本必須完全相同,臨時預算案才能生效。至此,美國預算談判的僵局回到了原點。

現在,球又回到了參議院腳下。博納在表決後說,「我們做自己的工作,將這份法案發回去。參議院是否通過法案避免政府關門是他們自己的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裡德批評共和黨的策略「毫無意義」,稱民主黨佔主導的參議院將拒絕共和黨的主張。白宮也表示,如果眾議院的提案到達總統案頭,總統歐巴馬將予以否決。白宮還發表聲明說,共和黨搞修正案投票,實質就是投票讓政府關門。

「歐巴馬醫改」是參眾兩院交鋒的焦點所在。美國《華爾街日報》稱,歐巴馬一直將10月1日作為美國的大日子,當天根據《平價醫療法案》的要求而設立的醫保交易所將開始運作。沒有言明的一點是,這同時也是他總統任期的關鍵時刻,因為該法實施的效果很可能將決定歷史對於歐巴馬政府作何評價。共和黨則發明了「歐巴馬醫改」這個詞,並且非常熱情地將其用作貶義。路透社評論說,保守派3年多來阻斷歐巴馬醫改的努力都沒有成功,預算僵局成為這種爭論的高潮。歐巴馬將眾院的舉措稱為「政治訛詐」,並拒絕屈服和作出讓步。此前參議院的民主黨人堅稱對歐巴馬標誌性的醫保法做任何修改都會導致兩黨談崩。

「眾議院的修正案一出臺就已經被判死刑」,在法國《費加羅報》看來,美國聯邦政府機構被關閉的可能性「極大」。路透社稱,該僵局還預示著華府的下一個更重要的大型政治之爭:提高聯邦政府舉債授權的議案。如果10月中旬之前不能上調債務上限,美國政府可能陷入債務違約。

美國政府關閉意味著什麼?一些美國媒體已經開始討論這一看起來頗具現實意義的問題。美國「科羅拉多人網」列舉可能產生的影響說,全美200萬聯邦僱員中約4成將被迫休假。國會此前曾為被迫休假的僱員補發工資,但無法保證這次也會這樣做;所有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地、博物館將閉門謝客,這將令900萬觀眾敗興而歸;大量護照和籤證申請、持槍許可證申請、破產法庭審理、按揭申請等會嚴重積壓。CNN估計政府關門帶來的經濟損失可能達20億美元。但一些人和部門被要求必須在崗。「美國之音」報導稱,約140萬現役軍人必須繼續工作。許多國會和白宮職員可能被迫休假,但國會議員和總統不得停工。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吳成良 陶短房 甄 翔 葛元芬】

相關焦點

  • 美國衛星拍到悽慘畫面:到處死氣沉沉,經濟走到崩潰邊緣
    也正是因為病毒的擴散,導致西方社會的經濟生產活動受到了巨大的影響,而自居「世界經濟中心」的美國也是如此。據新華網援引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導,近日拍攝的衛星圖像已經赤裸裸地揭露了殘酷的現實:美國的經濟正在陷入崩潰邊緣。(衛星圖:港口貨運量急劇下降。1月8日與3月17日對比。)
  • 美國次貸危機對廣東經濟的影響及對策
    關鍵詞:美國次貸危機廣東影響對策發端於2007年的美國次貸危機及其引致的全球經濟金融動蕩已成定局,走勢與結果尚難預料。化解危機保平穩,搶抓先機求跨越。廣東既要關注美國次貸危機及其引致的不確定走勢與結局,更需要關注這一事變本身所傳遞的深層信息和意義。正是後者成為我們戰略決策的出發點。
  • 吳徵宇:冷戰史上最接近核戰爭邊緣的一場危機
    摘要:1962年爆發的古巴飛彈危機,在冷戰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這場危機,是世界歷史上人類經歷的首次真正意義上的核戰爭危險,美蘇兩國乃至整個世界都切切實實地感覺到,人類正站在核戰爭的邊緣,及由此而造成的各種風險。
  • 肺炎影響全球格局的三種可能:全球重構、多重世界與文明危機
    如果疫情持續時間不長,比如半年時間得到基本控制,那麼,基於比較優勢的全球分工仍然是世界經濟的基本結構,曾經的中心和邊緣位置也不太可能發生逆轉,那麼,未來世界的進程會繼續「前疫情」節奏,那就是,中美博弈下新的動態的全球化格局,這當中,不僅是中美歐日的雙邊和多邊關係會發展不同以往的變化,國際舞臺的主角,國際組織們更可能發生一輪洗牌,事實上,這件事已經在發生了,對世貿的挑戰,歐美各國對世衛組織的挑戰
  • ...王勇: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視角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視角(一)疫情全球爆發與衝擊的基本原因3月19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紐約總部舉行視頻記者會表示,我們現在面臨的是聯合國75年歷史中前所未有的危機。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了人類的苦難,影響了全球經濟,摧毀著人們的生活。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發生。
  • 哈勃望遠鏡第三代廣域照相機損壞 但美政府關門不知何時才能維修
    哈勃望遠鏡第三代廣域照相機損壞 但美政府關門不知何時才能維修  Emma Chou • 2019-01-11 16:54:
  • 美國政府關門,要耽誤地球的大事了……
    據路透社1月12日報導稱,地球磁場的地磁北極正在快速變化,這迫使研究人員準備對現有的全球地磁模型進行更新,然而由於美國聯邦政府關門,最新版的地磁模型上線時間將從1月15日延遲到1月30日。文章稱,按照原定的計劃(每5年更新一次),研究人員將在2020年對全球地磁模型進行更新,但美國軍方罕見的要求提前進行這一工作。變化的北磁極影響了航行安全,問題主要出現在加拿大北部的北冰洋海域。地磁模型在美國、英國和其他北約組織國家的軍隊和民航領域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文章稱,在地球深處,液態鐵不可預測的變化驅動著磁極的移動。
  • 劉鶴執筆研究報告: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全文)
    人口結構特別是年齡結構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對政府制定公共政策也會產生重要的作用。  大蕭條期間的人口年齡較輕,中等收入者比重偏低,受教育程度也不高。  1929年大蕭條之前,柯立芝總統實行了以放任自流著稱的經濟政策,政府對市場經濟的運行基本保持緘默,金融利益集團也對放鬆監管、推動金融自由化發揮了巨大影響。
  • 疫情傷害堪比金融危機,經濟恐迎10年大蕭條
    《全球抗疫實錄》是一檔關注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各國經濟影響的欄目,由騰訊新聞和金十數據共同出品。美國經濟承受著怎樣的暴擊? 1、死亡人數已超過一戰陣亡軍人,美國第二波疫情抬頭 今年1月21日,美國確診第一起新冠病毒病例,兩天後,美國政府說情況「完全得到控制」,並向公眾保證情況「會好起來的」。大概兩個月過後,美國確診新冠病例超過8萬例,位列全球首位。
  • 標普:疫情存高度不確定性 全球經濟增長將趨近於零
    來源:金融界網站標準普爾全球評級的最新分析預測,隨著冠狀病毒危機造成的全球經濟動蕩,以及主要市場在全國範圍內強制實施的封鎖政策,全球經濟增長將被推向零。標準普爾全球首席經濟學家保羅·格林沃爾德(Paul Gruenwald)在周二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為了應對冠狀病毒大流行對經濟活動和金融市場持續、非同尋常的影響,我們已經將今年的全球經濟增長率下調至僅0.4%,2021年將反彈至4.9%。(經濟)活動下降的幅度將非常大。」
  • 英國脫歐 對全球經濟意味著什麼?
    隨著朔伊布勒的明確表態,英國脫歐將對全球經濟產生哪些影響,是否真的會引發全球性風險,這成為國際矚目的焦點話題。去or留?愛恨交織由來已久萬眾矚目的英國退歐公投並非歷史上的第一次。1975年曾經有過一場「去or留」的公投,英國人當時選擇留了下來。
  • 任澤平股市最新評論 我們正站在全球金融危機的邊緣
    我們在2020年初旗幟鮮明倡導「新基建」,提出「我們正站在全球金融危機的邊緣」。引發社會各界大論戰和資本市場較大反應。  一、中國在抗擊疫情和生產恢復方面走在全球前面,但要做好應對全球經濟金融危機的充分準備
  • IMF:亞洲經濟將遇60年來首次零增長,挑戰超過金融危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6日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危機給該地區的服務業和主要出口目的地造成了「空前的」損失,今年亞洲經濟很可能在60年來首次出現零增長。IMF在周四發布的關於亞太地區的報告中說,雖然亞洲的經濟表現將好於遭受疫情影響的全球其他地區,但仍將面臨嚴重影響,程度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和1990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當時平均增長率分別為4.7%和1.3%。 IMF表示,這次危機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不同,疫情直接迫使該地區的居民呆在家中,商店關門,直接打擊了該地區的服務業。
  • 全球風暴,歐盟的最大危機來了!
    作者:薛不破 來源:功夫財經全球最大的問題是歐盟。自疫情爆發以來,美聯儲斥資了數萬億美元來支撐經濟發展,這些舉措緩解了市場動蕩,將搖搖欲墜的市場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同時,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也飆升至超7萬億美元。上周,達裡奧擔憂美聯儲的政策,將破壞自由市場。而本周,素有「新債王」支撐的剛克拉也將矛頭指向美聯儲,稱其不過是在延緩一場危機。
  • 2020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中發布
    2020年4月21日,在COVID-19大流行對糧食安全影響的框架下,2020年《全球糧食危機報告》(2020 Global Report on Food Crises)被發布。該報告每年由全球應對糧食危機網絡(Global Network Against Food Crises)負責編寫,該網絡由國際人道主義和發展夥伴組成,創始成員包括歐盟、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和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在該報告中提出的數據和分析早於大流行,但揭示了全球嚴重糧食不安全和營養不良的可怕圖景——甚至在疾病蔓延開始影響糧食系統之前。
  • 富人財富激增萬億,小企業遭「斷糧」危機
    一方面,美國財富分配從根源上就存在分配不均的問題,美國股市絕大多數財富的持有者都是富人,隨著該國經濟復甦的步伐加快、股市從疫情早期的低谷中回溫,富人獲利明顯。另一方面,受實體經濟封鎖及社交距離限制影響,線上業務相關企業獲利明顯,如亞馬遜、沃爾瑪等零售巨頭均公布了巨額利潤財報,而這些企業的「所屬者」也從中受益。
  • 日本經濟:浴火重生還是長期衰退?——解讀大地震之經濟影響
    日本可能會再次淪為一個二流國家,但對全球經濟影響不大管清友:我覺得我們剛才討論問題的時候就好比兩家鄰居,一家是年紀稍微大一點比較有錢的老太太。另外一家是身材健壯但是窮一點的三十歲小夥子。有一天因為下雨鄰居家老太太牆倒了,我們現在說以後小夥子可能有什麼機會,對老太太會有什麼影響。但是實際上鄰居家的這個小夥子要趕上老太太的生活水平還差得遠。
  • 政府危機公關中的新媒體傳播機制透析
    絕大多數事件具備了影響範圍廣闊、影響程度深遠、危機解決困難等特性。過去,政府對於傳統媒體有足夠的控制力,導致輿論走向一般都處在政府的控制範圍中,因此危機事件的影響也都處於可控的範圍內。然而,新媒體時代,訊息傳播速度之快、範圍之大已經超越了政府的控制能力,導致許多政府危機事件的影響遠遠超出政府預期。
  • 總理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一年後,衣索比亞卻走到內戰邊緣
    提格雷人民解放陣線還指責埃塞政府得到了「非洲外參與者」的支持,他們宣稱阿聯為埃塞聯邦政府提供了無人機支持。阿聯在紅海沿岸厄利垂亞的阿薩布港口設有軍事基地,近年來,阿聯已將該港口作為其在葉門軍事行動的戰略中心。為儘快結束此役,埃塞聯邦政府對提格雷州施加了更大的經濟壓力。上個月,埃塞政府已經凍結了本年度對提格雷州政府大約2.72億美元的預算補貼。
  • 世界史上有哪幾次大的金融危機?產生了什麼影響?
    自17世紀以來,全球範圍內發生了九次波及範圍巨大影響深遠的金融危機,這些危機發生時都給社會經濟運行造成了巨大混亂,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1829年,傑克遜當選為美國總統,他認為第二合眾國銀行的信貸問題影響了美國經濟的發展。傑克遜決定關閉第二合眾國銀行。作為毀掉合眾國銀行的策略的一部分,傑克遜從該銀行撤出了政府存款,轉而存放在州立銀行,沒想到,危機竟然就此產生。因為增加了存款基礎,不重視授信政策的州立銀行可以發行更多的銀行券,並以房地產作擔保發放了更多的貸款,而房地產是所有投資中最缺乏流動性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