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亞洲經濟將遇60年來首次零增長,挑戰超過金融危機

2021-01-08 環球網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6日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危機給該地區的服務業和主要出口目的地造成了「空前的」損失,今年亞洲經濟很可能在60年來首次出現零增長。

IMF在周四發布的關於亞太地區的報告中說,雖然亞洲的經濟表現將好於遭受疫情影響的全球其他地區,但仍將面臨嚴重影響,程度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和1990年代末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當時平均增長率分別為4.7%和1.3%。

IMF表示,這次危機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不同,疫情直接迫使該地區的居民呆在家中,商店關門,直接打擊了該地區的服務業。該地區的出口大國也受到了主要貿易夥伴如美國和歐洲國家需求面下降的打擊。這是以前沒有發生過的。

IMF預測,在成功遏制疫情的前提下,明年亞洲經濟增長將恢復到7.6%,但目前前景高度不確定。

相關焦點

  • 美國60年房地產牛市如何終結並引發金融危機?!
    疫情下的金融市場,令人不禁聯想到大蕭條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大蕭條已遠去近百年,但十餘年前的危機至今影響尚在。美國經濟歷經零利率和3輪QE才走出衰退,而歐洲日本經濟推出QQE和負利率才緩慢復甦,主要新興市場也逐漸結束高增長時代,拉美、澳大利亞等資源國家則經濟大幅回落並陷入長期低迷。
  • 2019碳排放與2018持平 為10年來首次停止增長
    北極星大氣網訊:國際能源署(IEA)日前發布報告稱,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停止增長,總排放量較2018年同比持平。IEA根據發達經濟體的碳排情況推估出了一個樂觀結論: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可能已經觸頂,進入2020年代有望開始下降。IEA署長法提赫·比羅爾表示:「這是一個信號,表明我們有機會通過更雄心勃勃的政策和投資,來推動更大規模的減排活動。」
  • 朱民:疫情後的世界經濟金融
    此後,利率整體是下降趨勢,每有危機,利率就下調,危機過後就上升,以保持利率空間應對未來危機。圖9直觀地顯示美國科技危機、亞洲金融危機、國際金融危機等期間中央銀行利率調整情況。2015年末美聯儲開始升息,但經濟疲軟,升到2.5%的位置後開始降息。而這次疫情衝擊,一下子降到零。這幾乎是一個百年周期。
  • 羅傑斯:下次金融危機將是我生平見過最大的危機
    羅傑斯近日向美國政經媒體Business Insider表示,巨額的債務積累和資產估值的不合理,造成全球經濟比2008年時更加脆弱,下一次金融危機將是「我生平見過最大的危機」。他進一步指出,引爆下一次危機的可能是養老基金的崩潰,或者是一些不可預見的事情,他表示:危機總是從我們不注意的地方開始。
  • IMF:預計2020年全球GDP萎縮4.4% 中國經濟將增長1.9%
    在10月《世界經濟展望》(WEO)報告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首次上調了對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IMF還預計,在2021年出現反彈後,中期的全球經濟增長將放緩至3.5%。此外,與4月和6月的WEO一樣,IMF再次強調了目前的經濟預測面臨根本上的不確定性,因為與疫情相關的因素會不斷演變。
  • 瑞銀:世界經濟增長核心已發生偏移,現在主要來自亞洲
    外資資管為何紛紛瞄準「亞洲機會」、「中國機會「?它們對中國金融市場一年多開放舉措感受如何?日前在第13屆亞洲金融論壇上,瑞銀、貝萊德兩大外資資管巨頭同臺分享觀點。 「過去30至40年財富累計效應非常明顯,過去這段時間更實現了非常驚人的指數級增長。但經濟增長的核心已經發生了偏移,本來是在亞洲以外,現在經濟增長主要來自於亞洲內部。」
  • 標普:疫情存高度不確定性 全球經濟增長將趨近於零
    來源:金融界網站標準普爾全球評級的最新分析預測,隨著冠狀病毒危機造成的全球經濟動蕩,以及主要市場在全國範圍內強制實施的封鎖政策,全球經濟增長將被推向零。標準普爾全球首席經濟學家保羅·格林沃爾德(Paul Gruenwald)在周二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寫道:「為了應對冠狀病毒大流行對經濟活動和金融市場持續、非同尋常的影響,我們已經將今年的全球經濟增長率下調至僅0.4%,2021年將反彈至4.9%。(經濟)活動下降的幅度將非常大。」
  • 朱民談疫情後的世界經濟和金融:長尾、「日本式衰退」和政策新邊界
    今年2月疫情露出端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全球經濟增長下滑0.1個百分點,全年經濟增長3%。我在3月19日寫到,綜合數據和模型,我們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為-2%,全球貿易增長為-15%,疫情的經濟衝擊將遠遠超出2008年的金融危機。
  • 全球股市崩盤金融危機真的來了?什麼投資品才具有避險屬性
    加之今年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表現不佳,以美聯儲央行為代表大幅降息,但市場仍不買帳。 金融危機真的要來了嗎? 回顧幾次大型經濟危機:1973滯脹危機,1997年金融危機,2007年次貸危機。 經濟危機的周期越來越短,發生頻次越來越高。
  • 梅新育:美金融危機空前深化對中國的幾點警示
    對於中國而言,這場金融危機的空前深化不僅有助於啟發我們掙脫盲目崇拜西方模式特別是美國模式的思想枷鎖,也向我們警示了開放經濟環境下的風險傳染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08年4月份《全球金融穩定報告》預測次貸危機在全球造成的損失總額將高達9450億美元之時,這個預言遭到了美國金融界幾乎眾口一詞的抨擊
  • IMF《跨境支付的數字貨幣:宏觀金融的影響》報告解讀(六)——新...
    因此,歐元區以外的歐洲國家傾向於持有歐元,而亞洲國家則持有日元以及越來越多的人民幣。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這種趨勢可能發展為成熟的「多極」體系。有報告指出,目前,人民幣約佔全球外匯儲備資產的2%。分析師[13]稱,到2030年,該數字可能升至5%至10%之間,超過日元和英鎊的水平。同時,中國政府加大了力度,允許更多的外國金融機構進入國內市場。
  • 四季度增長6%,2019年全年增長0.9%,土耳其已走出金融危機了
    其中,家庭最終消費支出同比增長6.8%,政府最終消費支出同比增長2.7%,商品和服務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4%……土耳其,已正式走出金融危機了另外,土耳其統計局還將2019年第三季度的經濟增速由之前公布的0.9%,上調為1%(環比則由0.4%嗎,上調至0.8%)。
  • 新形勢下廣東經濟的挑戰、機遇與舉措
    美國經濟總量達16萬億美元,相當於我國的四倍,美國出了問題很自然也會影響到別的國家,最後引發一場全球的金融危機。這場金融危機也有很多說法,到底有多嚴重?原來的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他認為是百年一遇的,也有的說是從上世紀1929-1933年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現在關鍵的問題在於,這場金融危機到底接下來會怎樣?
  • 2021年中國有望實現8.2%經濟增長 綠色金融將跑出加速度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021年中國有望實現8.2%經濟增長,綠色金融將跑出加速度隨著主要經濟數據陸續出臺,中國經濟展望愈發清晰。1月12日,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在第21屆瑞銀宏觀經濟專場媒體電話會議預測,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能至近6%,中國經濟則有望實現8.2%的增長。
  • 亞洲四小虎,經濟實力誰最「虎」?
    在一份報告中:「馬來西亞價值2500億令吉(佔GDP的17%)的大規模刺激計劃將在很大程度上支持2020年的增長,這是我們歷史上最大的刺激方案,也是該地區最大的刺激方案之一。東南亞最發達國家新加坡原來隸屬於馬來西亞。1961年5月,馬來亞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公布了想把新加坡、馬來亞、汶萊、沙撈越和北婆羅洲聯合起來組成聯邦。
  • 【澤平宏觀】捍衛金融國土:98年香港金融保衛戰啟示錄
    2015年12月17日,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發表言論稱美國利率正常化已經開始,全球市場將可能面對較大波動,但香港憑著良好的經濟基本因素及穩健的金融體系足以應對未來的挑戰。1.3 中央力挺:新華社發文警告空頭1月23日,新華社發表英文評論警告做空中國資本市場的投機者,魯莽投機和惡意做空人民幣將面臨更高的交易成本,甚至承擔嚴重的法律後果。
  • 亞洲四小虎之一的印尼,30年後的經濟能超過金磚五國之一的巴西?
    我的理由是,兩國都難以成為發達國家,所以巴西的和印尼都得跌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印尼人比巴西多,所以印尼在30年後經濟規模大概率會超越巴西。(印尼最大城市雅加達)過去半個世紀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各國人的生活水準都有了巨大的提高,直接的證據就是世界人口出現了大幅度的增長,而人口平均壽命也增長迅速。在半個世紀之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壽命不會超過40歲,但現在世界平均壽命已經高達70歲。
  • 2019年國際金融十大新聞
    全球經濟正在陷入「低增長、低通脹、低利率」的困局。然而,我們也欣喜地看到,《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除印度外的15個成員國完成了所有文本談判。以亞洲為代表的區域一體化試圖打破當前國際經貿合作僵局,拓展經濟增長空間。與此同時,與發達國家政策愈發「內向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融入世界,金融市場進一步敞開懷抱。
  • 中國與全球經濟發展新展望
    演講人:林建海 演講地點:北京大學朗潤園 演講時間:2017年12月  全球經濟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今年首次呈現比較強勁的增長勢頭,預期2017和2018年全球經濟增長可達3.6%和3.7%,比2016年的3.2%有大幅提升
  • 博鰲20年|潘基文:為了亞洲和世界共同的未來
    論壇始終肩負著一個使命——我們相信,更大程度的經濟合作有助於亞洲各國實現發展目標,因此我們的初衷是通過亞洲經濟一體化實現共同繁榮。這一點已載入論壇章程,並在過去20年曆屆年會中得到重申和強調,成為經久不衰的主題。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不易,但進展顯著。今天,亞洲已成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增長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