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叫一聲「大哥」,四川寶興大熊貓的動作亮了!真聽懂了?

2020-11-30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記者 文莎

11月18日,雅安市寶興縣磽磧鄉嘎日村村民阿初在路邊的斜坡上發現一隻野生大熊貓,並用手機記錄下來。視頻中,這隻野生大熊貓在行走在山坡上,步伐矯健。在村民喊了一聲「大哥」後,似乎有所察覺,短暫回眸,繼續朝山坡走去。

「這是我第一見到野生大熊貓,非常興奮。它是國寶嘛,就叫了一聲大哥。」阿初消炎。

嘎日村,地處寶興北端,西臨康定、北接小金,距離150年前法國人戴維發現大熊貓的鄧池溝直線距離只有20多公裡。這裡群山連綿、草木蔥茂,生態環境十分優越,這處大山裡的村莊,也因此成為大熊貓的家園。邂逅野生大熊貓,已經成為當地村民的「日常」。

相關焦點

  • 來熊貓老家四川寶興,給你點「顏色」看看!
    (央視財經《生財有道》)被稱為「熊貓老家」的寶興縣,位於四川盆地西部邊緣、雅安市最北部,取《禮記·中庸》篇中「寶藏興焉」之意命名。地如其名,寶興還真的是有很多寶藏,這些寶藏讓寶興色彩紛呈。【綠色寶興】寶興境內99.7%為山地,森林覆蓋率71.24%,群山屹立,溝壑縱橫,疊嶂重巒,景色秀美。作為大熊貓的科學發現地,世界大熊貓文化的起源地,寶興全縣86%的幅員面積被納入大熊貓國家公園。能想到嗎?這是在挖山藥,挖野生山藥!整個挖山藥的過程有點超出預想,大家不妨在節目裡一看究竟。
  • 中外專家破譯「大熊貓語言」 有望誕生翻譯器
    是大熊貓。可別看到大熊貓那張漫無表情的臉,就以為它們不會「說話」。關鍵是你能不能聽懂?根據中國與奧地利的科研合作協議,一對來自四川臥龍的大熊貓正在維也納動物園旅居。來自音樂之都的專家,似乎對聲音的研究有著特殊的天賦。他們通過錄音和頻譜分析,對覓食、喜悅、呼朋喚友、發情等各種情景的「大熊貓語言」進行研究後發現,大熊貓至少有13種不同的聲音。
  • 中外專家破譯「大熊貓語言」 有望誕生翻譯器(圖)
    出生時只會「吱吱」、「哇哇」和「咕咕」地叫,長大後會「汪汪」、「咩咩」……這是什麼動物呢?是大熊貓。可別看到大熊貓那張漫無表情的臉,就以為它們不會「說話」。關鍵是你能不能聽懂?  根據中國與奧地利的科研合作協議,一對來自四川臥龍的大熊貓正在維也納動物園旅居。來自音樂之都的專家,似乎對聲音的研究有著特殊的天賦。
  • 曾經的西部省會城市雅安,川西雨屏風景成謎,如今遍地跑著大熊貓
    西康省曾是內地進藏的要道,與四川、雲南、西藏和青海相接壤,管轄範圍包括如今的四川甘孜州、涼山州、攀枝花市、雅安市及西藏昌都市、林芝市。1955年,西康省撤銷了,雅安專區併入四川省。雖然地位不復當年,但雅安在四川經濟布局中還是很重要的,目前是大數據產業聚集區,雅安的雨城、石棉、寶興在全省縣域經濟綜合排位中進入山區類前十位,寶興、天全被評為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經濟先進縣,寶興、石棉是四川省旅遊強縣。雅安雅安,秀雅靈安,這裡面積達1.53萬平方公裡,人口153萬,可謂是地廣人稀的宜居城市。
  • 傳奇寶興遊玩攻略徵集大賽正式落下帷幕!最高得票3226票!
    有紅軍長徵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的紀念館、紅軍廣場;展示大熊貓800萬年繁衍生息歷程的濱江時光走廊,講述紅軍長徵紅色故事及介紹寶興珍稀動植物物種的漢白玉浮雕長廊;以「和平大使」身份進行國際交流的23隻大熊貓為原型的熊貓雕塑主題公園;建制260多年(公元1662-1928年)的穆坪土司官寨遺址;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保存完好的永福寺;冷木溝地質公園等景點。
  • 360度玩轉寶興 寶興吃住行全攻略
    四川新聞網雅安5月18日訊(袁洋 劉偉) 寶興縣,取《禮記·中庸》篇中「寶藏興焉」之句命名。位於四川盆地西部邊緣,雅安市北部,氣候宜人,旅遊資源豐富。寶興是世界大熊貓的最早發現地,故又被稱為「熊貓老家」。
  • 都能跟飼養員四川話對答如流了~
    一隻叫慶小一隻叫萌蘭~一個小PS:萌蘭,因為爸爸叫美蘭,媽媽叫萌萌,網友們表示,感覺國寶成精了,不僅能聽懂四川話,說的都像四川話……其實,由於奶爸奶媽們都說四川話,在成都大熊貓繁育基地的滾滾們大多能聽懂簡單的四川話,這樣才能在你媽喊你回家吃飯的時候迅速搶到食物嘛。
  • 四川寶興今晚7點在CCTV-2《生財有道》欄目亮相
    四川新聞網消息 1月7日19點整,CCTV-2《生財有道》欄目將播出《四川寶興:熊貓老家寶貝多 生態特產興萬家》。據了解,本期節目由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品牌欄目《生財有道》攝製組於2020年11月13-18日在雅安寶興拍攝製作。
  • 【方志四川•大熊貓文化】平武大熊貓往事:最萌「外交官」 迷住...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近日,中宣部學習強國四川學習平臺大熊貓日記專欄推出的《最萌外交官,那些年從平武走出國門的大熊貓》,重新勾起了許多人的記憶。 平武縣野生大熊貓數量居全國之首,2015年公布的四川省第四次大熊貓調查數據表明,平武野生大熊貓335隻,蟬聯全國第一,被譽為「天下大熊貓第一縣」。我國第一部由大熊貓主演的電影《熊貓歷險記》,就拍攝於平武境內。
  • 大熊貓與珙桐
    無疑,中國人要比西方人早知道大熊貓的存在。據說古文裡的「貘」和「貔貅」,最早就是指大熊貓。即便不考慮這些久遠的記載,當1869年法國傳教士兼標本採集員譚衛道在四川寶興第一次見到大熊貓標本時,他所見的也並非活體,而是由當地的獵戶獵殺大熊貓之後剝製的毛皮。 譚衛道於1828年生於法國西南部的一個巴斯克人小鎮。1862年,他被天主教會選中,派到中國傳教。
  • 為何肉食動物不敢攻擊大熊貓?專家:且看大熊貓上古時期都叫什麼
    但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之中,隨著古人們生產力的提高,人與自然之間矛盾也逐漸凸顯,大熊貓的活動範圍也受到人類農業活動的影響而逐步縮小,大熊貓種群的數量也一直在不斷的減少,甚至在近代時,已經幾近滅絕。而令大熊貓真正蜚聲海外,重入人類視野的則得益於法國傳教士阿爾芒·戴維的發現。
  • 曲折跌宕的大熊貓棲息地「申遺」之路
    轄下寶興縣是第一隻大熊貓發現地,這些年為國家輸送國寶上百隻,又是大熊貓主要棲息地之一,「申遺」大有話語權。雅安市抓緊時間邀請中科院成都山地研究所專家,熬更守夜完成「申遺」文本,加上「棲息地」三個字,取名「四川夾金山脈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逐級上報。此事非同小可,關乎四川乃至中國,應整體聯動,確保成功。
  • 寶興縣委書記馮俊濤向世界推介寶興
    中新網四川新聞9月21日電 (桑錦 寶宣)9月21日,雅安市寶興縣委書記馮俊濤做客《中國推介》欄目,開展了錄製《中國推介》寶興篇節目,向全世界推介寶興。
  • 三年級下第七單元《國寶大熊貓》習作題目及例文
    可愛的大熊貓大熊貓全身毛茸茸的,除了耳朵、眼睛、嘴巴和它的四肢是黑色的外,其他部位都是白色的,真是黑白分明。它有一對圓形的耳朵,圓圓的臉上長著一對黑溜溜的眼睛,眼睛外長著圓圓的黑眼圈,就像戴著一副墨鏡一樣,看上去真可愛。
  • 為何野獸都不敢攻擊大熊貓?你看它另外一個名字叫什麼,就明白了
    一八六九年春,定居中國的法國傳教士阿爾芒·大衛經過現在的四川雅安地區寶興境內。在一家獵戶家的牆上,偶然發現了一張黑白相間的奇怪的獸皮,這是他以前從未見過的。捕獵者告訴他那是白熊,也可以叫「花熊」或「竹熊」。大衛敏銳地意識到他自己也許會發現一種新的科學,從而填補動物研究領域的空白。
  • 資深講解員全新講解 展示四川大熊貓文化
    「這將是我第一次在成都之外講解大熊貓。」8月19日,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講解員陳林正認真準備講解。對這位「身經百戰」的講解員來說,8月21日在「熊貓中國·四川之夜」主題活動上的講解,將是一次全新的經歷。□本報記者雷倢冉倩婷  新在何處?「以往在成都,更多的是大熊貓的科普講解,而這次的講解是圍繞4個『yuan』字展開。」
  • 讓我看看還有誰不知道陝西也有大熊貓?據說比四川熊貓還好看
    前幾天,有新聞報導了一則趣聞引發了網友的熱議,網友們紛紛都表示詫異:「陝西居然也有大熊貓?大熊貓不是四川才有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科普一下,中國目前現在有兩種大熊貓,分別就分布在四川和陝西地區。很多朋友覺得熊貓不過就都是憨憨厚厚的樣子,黑耳朵黑眼圈一個樣子,但是陝西熊貓和四川熊貓無論是長相還是性格上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四川大熊貓的頭型偏長,頭也比較大,在熊和貓之間更偏向像熊,而咱陝西的鐵憨憨大熊貓嘴巴短,頭比較圓,像貓多一點,秦嶺野生的大熊貓胸腹毛髮更偏棕色。
  • 都是國寶,為啥陝西大熊貓的名氣不如四川大熊貓?
    陝西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示意圖提起國寶大熊貓,人們往往會以為它是四川特有的產物,在人們心中大熊貓就是四川的「代言人」。然而,不被大眾所熟知的是,關於大熊貓,陝西的地位足以和四川平起平坐:種群密度最大的熊貓棲息地在陝西,最珍稀的野生大熊貓在陝西,「國寶中的美人」在陝西,罕見的棕色大熊貓也在陝西!但至今一說起大熊貓,你的第一反應是四川還是陝西?
  • 大熊貓明明像熊,為什麼叫大熊貓?
    我們都知道,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熊貓」這個名字聽上去意思是像熊一樣的貓,但是,大熊貓其實更像熊。如圖所示,大熊貓其實是熊科動物,但是為什麼,我們都叫它們「大熊貓」呢?大熊貓的近代名稱(即中國國內通行的中文名稱),最初定名本叫貓熊或大貓熊,意思是它的臉型似貓那樣圓胖,但整個體型又像熊,有的甚至把它隸屬於熊科。由於在20世紀50年代前,中文的書寫方式是直書,認讀是自右到左,而改為橫書後則從左到右。當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館展出時說明標題用橫書,名貓熊,而當時參觀者習慣了直書自右到左的認讀,誤認為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