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肉食動物不敢攻擊大熊貓?專家:且看大熊貓上古時期都叫什麼

2020-12-04 花開無田

大熊貓,作為我國特有的物種,在地球上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800萬年以前,作為一個延續至今的哺乳動物,它也有了哺乳動物中的「活化石」的稱謂。

但是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之中,隨著古人們生產力的提高,人與自然之間矛盾也逐漸凸顯,大熊貓的活動範圍也受到人類農業活動的影響而逐步縮小,大熊貓種群的數量也一直在不斷的減少,甚至在近代時,已經幾近滅絕。而令大熊貓真正蜚聲海外,重入人類視野的則得益於法國傳教士阿爾芒·戴維的發現。

1862年阿爾芒·戴維來到中國,一開始居住在上海,而在聽聞了四川物種種類繁多,甚至還包括一些尚未知曉的珍稀物種之後,阿爾芒·戴維選擇從上海來到了四川寶興。1869年春天,一個偶然的機遇之下,他在一戶李姓獵戶家中發現了一張黑白相間的動物毛皮。這樣的發現,阿爾芒·戴維驚喜不已,隨即便組織了一隻由20個獵人組織的考察隊,進入大山之中搜捕。很快,這支人數龐大的考察隊便有了收穫,他們抓獲了一隻這樣黑白相間的動物,阿爾芒·戴維將它命名為黑白熊,在一番餵養之後,阿爾芒·戴維被它的憨態可掬,可愛所打動有了要帶它回到法國的舉動,但是長途的顛簸以及氣候上的不適用,這隻大熊貓最終還是夭折了,不過戴維最終還是將它的皮毛做成了世界上第一隻大熊貓標本,並送到了法國巴黎的國家博物館展出,這樣的展出也讓大熊貓一時間成為熱議的話題。

由此,也導致了一系列外國「探險隊」以探險名義的「搜捕活動」。其中更是包括了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兩個兒子以及後來臭名昭著的將大熊貓以「哈巴狗」名義偷渡到美國的「熊貓夫人」 露絲·哈克利斯。

作為一個飽經戰火的國度,當時的政府並無力阻止這樣的行徑 。而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關於大熊貓的保護體系才逐步建立。瀕危的大熊貓也在人工繁育、野化放養、建立自然保護區 等措施之下,實現了族群的良性發展,數量上也達到了2286隻。這些也都體現了我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擔當,在保護動物上的努力。

這也讓我們普通人能夠在動物園中得以觀看這些「有著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之下憨態可掬、人畜無害的大熊貓。

人們不禁要問,是什麼讓大熊貓得以延續800萬年,難道賣萌真的可以讓人類以外的肉食動物放棄攻擊大熊貓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專家們更是直言不諱:你看熊貓上古時期都叫啥。

作為擁有大熊貓的唯一國度,我國古人對於大熊貓的認識也是由來已久。

大熊貓在《書經》稱貔,《毛詩》稱白羆(pi),《峨眉山志》稱貔貅,《獸經》稱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稱貘。這些稱呼並不能體現熊貓的真正能力,反倒是西漢東方朔的《神異經》中直言不諱地說到:「南方有獸,名曰齧鐵。」將大熊貓喚做齧鐵獸,並非妄言。傳說中蚩尤的坐騎便是大熊貓。

與現在我們看到的大熊貓喜歡啃食竹子的憨態不同,隱藏在大熊貓骨血血脈裡的是它依舊屬於熊科,會捕食動物,有著強有力的四肢、強壯的身體。

這些特徵也能夠保證大熊貓在它生活的森林裡絕對屬於食物鏈的頂端,一般的食肉動物都是避之不及的存在。當然即便如此,大熊貓作為活化石一般的存在,無論可愛與兇狠都是值得我們保護的。

相關焦點

  • 為何肉食動物不敢攻擊熊貓?看熊貓在上古時期叫什麼,你就懂了
    那就是大熊貓,也是中國的國寶。而大熊貓的祖先,是距今已有800萬年的始熊貓,以肉食為主。而後因為環境變化等原因,漸漸的演化為雜食性動物。 而800萬年還未滅絕的進化歷史,導致熊貓也被稱作是哺乳動物的「活化石」。但實際上,如今的大熊貓種群已經瀕臨滅絕。其分布區也僅僅是在中國的陝西秦嶺以及四川岷山一帶。
  • 為何肉食動物不敢攻擊熊貓?專家:看熊貓在上古時期叫啥就明白了
    而近代我國之所以開始意識到大熊貓保護的嚴峻性,得益於一位叫阿爾芒·戴維的法國博物學家。2個月後,戴維終於捕獲到了一隻熊貓,他給其取名叫「黑白熊」。由於其滑稽可笑的動作和憨態可掬的外貌,深得戴維的喜愛,甚至後來在戴維回法國時,也準備將它一起帶回去。
  • 為何肉食動物不敢攻擊大熊貓?看下熊貓的先祖叫啥,你就明白了
    作為中國的特屬產物,大熊貓的棲息地一般分布在中國四川、陝西以及甘肅等海拔2600米-3500米的茂密山林當中,因為那裡雲霧繚繞,還有充足的竹子。不過讓人好奇的是,在這漫長的時光歲月當中,卻從未聽說過老虎獅子等大型貓科食肉動物對大熊貓動手的例子?
  • 為何野獸都不敢攻擊大熊貓?專家:你看熊貓的另一個名字叫啥!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動物,它們表面上很乖巧軟糯的感覺,實際上卻充滿攻擊性,需要小心謹慎去對待,看來這就是所謂的「人不可貌相」,而大熊貓就是這樣的一種動物。大熊貓看起來性情溫柔,愛吃竹子,其實多年以前,它也曾威名遠揚,以戰鬥力雄踞四方。
  • 為何肉食動物不敢惹熊貓?專家:看熊貓800萬年前叫啥,就明白了
    1869年,一個名叫阿爾芒·戴維的法國傳教士在四川一戶姓李的人家,看到了一張黑白相間的奇特動物皮,據李姓人家介紹,當地人將這種動物叫做「白熊」、「花熊」或「竹熊」,性格溫馴,一般不攻擊人類。很多人認為熊貓是在近代才被發現和認識,事實上並不是如此,熊貓已經在生地球存在了至少800萬年,比老虎、獅子在地球上生活得更久,始熊貓是大熊貓的祖先,是食肉性的猛獸,但隨著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熊貓演變為了以竹子為食,但熊貓依然還存在著鋒利的爪子。
  • 為什麼老虎、豹子不敢攻擊大熊貓?其實它曾有一個霸氣側漏的名字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我們都知道老虎和豹子都是自然界中非常兇猛的肉食動物。尤其是老虎,他在我們的印象中就是動物之王,它的額頭上也有一個「王」字。這樣就使得老虎的地位非常高了。
  • 老虎和獅子,為何不攻擊大熊貓?原來是這個原因!
    老虎和獅子,為何不攻擊大熊貓?原來是這個原因!在我們的大自然當中,有很多種的小動物,那麼它們在大自然中,生活的時候也是一種「弱肉強食」的世界,而我們也知道在大自然當中,老虎和獅子也是一種非常兇猛的動物,並且有很多小動物,通常在見到它們之後都會跑得遠遠的,因為這是一個食物鏈的循環,可能在一次意外中就成了獅子和老虎的晚餐。那麼今天小編帶給大家的是老虎和獅子,為何不攻擊大熊貓?原來是這個原因!
  • 為何野獸都不敢攻擊大熊貓?你看它另外一個名字叫什麼,就明白了
    捕獵者告訴他那是白熊,也可以叫「花熊」或「竹熊」。大衛敏銳地意識到他自己也許會發現一種新的科學,從而填補動物研究領域的空白。所以他花錢僱了20多個當地人,幾天後就得到了一隻白熊,可惜的是,它是為了攜帶方便而被殺死的。直到五月,又抓了一隻,大衛給它取名叫黑白熊。由於在回法國的路上,這隻動物已經死亡,大衛沒有辦法,只好把它的皮做成標本送到法國巴黎國家博物館。
  • 獅子與老虎為何寧願餓死,也不敢去碰熊貓?看看熊貓在上古時叫啥
    獅子與老虎都是非常典型的雜食動物,在餓的時候基本上什麼都吃,什麼大象啊野馬啊之類的,沒有什麼是它們不能吃的,但是有一種動物,卻是它們寧願餓死,也不敢去碰的,那就是在我們心中憨態可掬,憑藉著賣萌就可以贏得無數歡呼的大熊貓,這是為何呢?
  • 動物介紹:國寶大熊貓
    大熊貓 屬於食肉目、熊科、大熊貓亞科和大熊貓屬唯一的哺乳動物,頭軀長1.2-1.8米,尾長10-12釐米。體重80-120千克,最重可達180千克,體色為黑白兩色,它有著圓圓的臉頰,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體,標誌性的內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鋒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動物之一。
  • 大熊貓明明是肉食動物,為什麼偏偏吃竹子?或許是這個原因!
    在動物園中我們可以看到大熊貓不是在吃竹子,就是在睡覺,有時甚至還和飼養員撒嬌,很多人都被它憨憨的模樣折服,認為它是一種溫和性的動物,但實際上大熊貓的戰鬥力是非常強的,牙齒的鋒利程度僅次於鱷魚,似乎與它吃竹子的形象非常不符,很多人都納悶了,為什麼大熊貓有著如此鋒利的牙齒,只吃竹子不吃肉呢?
  • 大熊貓不只吃竹子,雖被歸類到了肉食動物,但以草食為主
    夏勒博士的《最後的大熊貓》這樣描述:進化使熊貓充分適應以竹子為食的生活。它們有第六根手指,一根強勁有力的加長腕骨,亦即橈側籽骨,具有大拇指的作用,處理竹筍或竹莖都極為理想,直徑僅幾分之一英寸的箭竹也難不倒它。食指與「偽拇指」的肉墊上有個不長毛的凹槽,竹莖就用這部位鉗住。熊貓典型肉食動物的齒列,已調整到適合壓碎與研磨堅硬的食物;它的臼齒與部分小白齒又寬又平坦。
  • 以竹子為食物的大熊貓為何成了食肉動物?
    以竹子為食物的大熊貓為何成了食肉動物?時間:2015-09-21 08:07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以竹子為食物的大熊貓為何成了食肉動物? 國寶的實力可不像它們的外表那麼弱,光牙齒的咬合力就強過大多數肉食猛獸,野生大熊貓曾經有獨自力敵幾隻狼還毫髮無損的記錄。
  • 現在的大熊貓為什麼不吃肉?
    大熊貓的食性在許多小夥伴的印象當中,大熊貓就是吃竹子的動物,再加上它長的肉嘟嘟、毛茸茸的,給人一種人畜無害的直觀印象,這讓許多人認為大熊貓就是純正的「素食動物」。其實,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即使在當下的野生環境下,大熊貓的食物中也有1%的肉食,其中以竹鼠、昆蟲以及其他動物的屍體為主。畢竟大熊貓到現在為止,都在食肉目下的熊科動物的行列之中。
  • 為什麼老虎獅子碰到大熊貓,不敢攻擊它?看它另一個名字就明白了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熊貓實在是太可愛了,對於那些觀賞自己行為表演的客人們,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可愛感,這一種可愛感也能夠抓住觀眾的眼球,所以很多觀眾都很喜歡看熊貓的表演。現在有很多人一提到熊貓,就覺得這是一個黑白分明、想要拍一張彩色照的可愛動物。甚至有很多人覺得這是珍稀動物,所以對於熊貓的愛護之心就變得更加濃厚了。但是大家可不要被現代熊貓的可愛、憨憨形象所欺騙。
  • 獅子老虎為何不敢動大熊貓?那是你沒聽過,它這一霸氣側漏的名字
    眾所周知,獅子是森林之王,老虎相比獅子略遜一籌,但是它們兩個都是威猛和霸氣的代名詞,一般動物遇到它們準沒好事。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那就是獅子和老虎從來不敢動,更不敢攻擊大熊貓,這是為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因吃不到新鮮竹子,將提前被送回國,大熊貓最早為何要吃竹子呢
    甚至有些小朋友會問大熊貓這麼弱,是怎麼躲過野獸攻擊的呢?其實,並不是因為大熊貓弱小躲著野獸,而是因為沒有野獸去攻擊它們,所以才慢慢進化成了現在的樣子。眾所周知大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這是一種以肉食為主的最早的熊貓,800萬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的它們,爪子和牙齒都足夠鋒利,可以撕開獵物的皮毛。
  • 為何大熊貓無所畏懼?不怕獅子老虎,專家:他還有另外個名字
    說起國寶大熊貓,首先想到是自己化妝都遮不住的熊貓眼,開個玩笑,應該首先想起是它憨態可掬的模樣,它邁著笨拙的步子,胖嘟嘟的身材,有時候還會在地上滾來滾去,透著幾分可愛,這樣看起來可愛笨拙的大熊貓,為何野獸不敢攻擊大熊貓呢,熊貓曾有一個外號,你知道是什麼嗎?
  • 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我們為何不馴化大熊貓?好吃的豬肉哪裡來?
    大熊貓雖然是吃竹葉的,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竹子,大熊貓都吃,而且竹子的熱量很低,野生的大熊貓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吃竹子,一隻大熊貓,每天要吃10公斤左右的竹葉。如果大熊貓吃竹葉,像牛吃草那樣不挑食,那麼,10公斤的竹葉,其實也不算什麼,很容易獲得,但是,大熊貓吃竹葉是挑著吃的,這就意味著飼養一隻大熊貓,需要有一大片的竹林。在中國古代,只有皇帝、王爺他們家有那麼多的竹林,普通的農民根本養不起大熊貓。
  • 印度專家:中國借給日本9隻大熊貓,為何一隻都不願意借給我們?
    大熊貓相信每個人都知道,作為中國的國寶動物,大熊貓一度瀕臨滅絕,好在經過這麼多年的不懈努力,大熊貓的數量有所恢復,不過依舊是很稀少。所以對於中國來說,大熊貓是一種非常珍稀且寶貴的動物,而對外大熊貓也可以說是中國的一張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