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講解員全新講解 展示四川大熊貓文化

2021-01-09 四川新聞網

  「這將是我第一次在成都之外講解大熊貓。」8月19日,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講解員陳林正認真準備講解。對這位「身經百戰」的講解員來說,8月21日在「熊貓中國·四川之夜」主題活動上的講解,將是一次全新的經歷。□本報記者雷倢冉倩婷

  新在何處?「以往在成都,更多的是大熊貓的科普講解,而這次的講解是圍繞4個『yuan』字展開。」陳林所說的4個「yuan」字,是「緣、源、願、垣」,依次代表著大熊貓作為外交使者、創意靈感、鏡頭焦點、傘護物種的4個身份,也是講解的4個主題。這樣的講解是第一次。

  在講解「緣」主題時,陳林將回顧各國政要與大熊貓的「情緣故事」。比如在去年,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大熊貓「夢夢」「嬌慶」亮相德國柏林動物園,標誌著中德大熊貓保護研究合作項目的正式啟動。「在中德建交45周年之際重啟中德大熊貓保護研究合作,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陳林說,講述這些故事,是為了讓來賓們了解作為「外交使者」,大熊貓如何搭起中國與世界溝通的橋梁。

  在「源」主題,陳林將講述成都IFS「翻牆大熊貓」作品、成都春熙路熊貓巴士、成都三環路熊貓綠道的靈感來源。通過這些故事,來展現大熊貓作為藝術家靈感的繆斯,打破語言障礙,成就經典設計,裝點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願』主題,我們將展示三代新華社大熊貓攝影記者鏡頭下的作品。」陳林說,這無疑是最直觀的一個主題,每到節假日,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遊人如織的場面,就足以說明大熊貓是人們鏡頭的焦點。

  在最後一個主題「垣」,陳林將展示四川在大熊貓科研保護和野化放歸等方面取得的成績。比如一代代四川「熊貓人」披荊斬棘,接連破解圈養大熊貓人工繁育配種難、懷孕難、育幼難三大世界性技術難題,取得舉世矚目的成果;四川在大熊貓保護區建設、大熊貓國家公園規劃、大熊貓野化放歸實驗的探索與努力等。「這一主題體現的是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初心——讓大熊貓回歸大自然。」

  新還體現在講解方式上。「此次講解基本全是面對圖片,講解的方式就必須更生動。」陳林表示,將在講解環節中加入更多肢體動作,比如模仿飼養員用竹竿吊著食物的餵食動作,甚至大熊貓吃東西時的萌態等,讓來賓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陳林說,這次講解是展示四川大熊貓文化難得的契機,「很期待在北京作這個特別的講解,我感到很榮幸。」

  國際合作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先後與國際自然聯盟保護繁殖專家組(IUCN/SSC/CBSG)、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基因組多樣性實驗室等43家國際保護機構和組織建立科研合作關係。

  2006年以來

  由成都提供技術支持的境外機構,大熊貓產仔率高達89% ,幼仔成活率高達96%,以僅佔1/3的種群繁育了境外2/3的大熊貓,達26隻。

相關焦點

  • 四川首次啟動「雲端」大熊貓文化旅遊周
    、樂山市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四川國際文化旅遊節在樂山市犍為縣開幕。開幕式上,2020中國四川(雲端)大熊貓文化旅遊周正式啟動,向全球發布4條大熊貓棲息地之旅線路。這是文化和旅遊廳開啟的首個「雲端」大熊貓文化旅遊周。本次文旅節以「新業態、新模式、新消費」為主題,將從今年7月持續到12月。其間,樂山將舉辦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文化旅遊系列活動,圍繞文化、美食、運動、研學、節令等多種主題集中推出全新打造的文旅新產品。
  • 來 一起玩轉大熊貓國際文化周
    1 個  主題活動  「熊貓中國·四川之夜」給你最巴適的講解  時間:8月21日18:30-20:00 地點:北京三裡屯通盈中心洲際酒店  作為首屆中國大熊貓國際文化周的重頭戲,「熊貓中國·四川之夜」活動主題為「以熊貓之名,與世界相擁
  • 蓬萊閣講解員斬獲名樓講解一等獎 喜獲「四連冠」
    水母網11月15日訊 第五屆「中國歷史文化名樓杯」講解員大賽在浙江溫州圓滿落下帷幕,來自黃鶴樓、嶽陽樓、滕王閣等全國十六個歷史名樓的三十多名優秀講解員展開激烈角逐。    最終,蓬萊閣景區選送的宮玉皎、黃悅兩名選手在自我介紹、本樓講解、才藝展示、知識回答、它樓講解五個環節比賽中,憑藉新穎的講解內容、別具一格的表現方式和高超的即興應對能力
  • 【方志四川•大熊貓文化】中國科學院院士魏輔文對《大熊貓圖志...
    【方志四川•大熊貓文化】中國科學院院士魏輔文對《大熊貓圖志》作出高度評價並向全球推介 2020-04-27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端」大熊貓文化旅遊周開啟 境外遊客飽覽「安逸四川」
    8月31日,為期一個多月的2020中國四川(雲端)大熊貓文化旅遊周(以下簡稱「『雲端』大熊貓文化旅遊周」)落幕。作為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以下簡稱「省文旅廳」)啟動的首個「雲端」大熊貓文化旅遊周活動,在各大國內外網站持續「刷屏」,掀起了一陣線上「熊貓熱」。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與四川博物院聯合直播,講解川渝「寶藏」故事
    我將為大家一一揭秘……」這個周末,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與四川博物院聯合開展「雙城直播」活動,通過首次聯合直播,分別講解兩館收藏的川渝漢代陶石文物,為兩地市民展示「川渝一家親」的文化魅力,共同唱好「雙城記」,打亮「文化牌」。「漢闕是漢代的一種紀念性建築,有石質『漢書』之稱,是我國古代建築的『活化石』。
  • 都是國寶,為啥陝西大熊貓的名氣不如四川大熊貓?
    一個是大熊貓國家公園陝西省管理局正式掛牌,大熊貓國家公園陝西秦嶺區總面積43.86萬公頃,囊括了80%以上的野生大熊貓和70%以上的大熊貓棲息地,這標誌著陝西省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進入全新階段;另一個是今年新出生三隻秦嶺大熊貓寶寶有了自己的名字——「秦酷兒」「佳佳」「園園」,這三個名字的寓意是:秦嶺是大熊貓的家園,在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下,秦嶺大熊貓保護事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 @成都娃:話筒交給你,請用雙語講解宜居天府的城市之美
    極具特色的四川美食,憨態可掬的國寶熊貓、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對成都人來說,生在成都,無比驕傲。對異鄉人來說,來到成都,格外留戀。成都,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城市呢?為什麼會擁有如此大的魅力?生長在成都的天府少年們,最有發言權。如果讓你向世界介紹成都,你會怎麼說呢?
  • 陝西熊貓vs四川熊貓誰更萌?秦嶺大熊貓文化宣傳有答案
    秦嶺大熊貓和四川大熊貓的區別在哪裡呢?秦嶺大熊貓區別於四川大熊貓的形態特徵,是具有較小的頭骨和較大的牙齒:秦嶺大熊貓的頭骨尺寸,並非是四川(包括甘肅)大熊貓的頭骨成比例縮小,而是在形狀特徵上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秦嶺大熊貓的牙齒顯著地大於四川(包括甘肅)大熊貓的牙齒。在毛色上,秦嶺大熊貓的胸部呈深棕色,腹部有 90.5%的個體為棕色,9.5% 的個體具棕色毛尖和白色毛幹。
  • 【方志四川•大熊貓文化】平武大熊貓往事:最萌「外交官」 迷住...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 近日,中宣部學習強國四川學習平臺大熊貓日記專欄推出的《最萌外交官,那些年從平武走出國門的大熊貓》,重新勾起了許多人的記憶。 平武縣野生大熊貓數量居全國之首,2015年公布的四川省第四次大熊貓調查數據表明,平武野生大熊貓335隻,蟬聯全國第一,被譽為「天下大熊貓第一縣」。我國第一部由大熊貓主演的電影《熊貓歷險記》,就拍攝於平武境內。
  • 諾獎得主彼得·漢德克作品賞析,西安碑林「網紅」講解員現場開講|...
    「中少」即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在此次書展上將向各界與會者展示千餘冊精品圖書,尤其將重點展示核心價值觀主題出版物、原創圖畫書、卡通動漫、兒童文學、少兒科普與少兒歷史等板塊的原創新品和經典佳作。。除了展示看家好書,中少總社還計劃書展現場舉辦多場吸睛有趣的閱讀分享活動,以最大的誠意共賀首屆天府書展成功舉辦。
  • 國博講解員變身"網紅"河森堡:有效有趣地講解歷史
    即便被業內簡稱為「國博」,其「國字頭」的莊重也依然不可忽視——這裡被譽為中華文化的祠堂和祖廟,收藏著130多萬件先輩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   「我們在裡面工作是很有榮耀感的。這是所有人想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即便是工作了6年,袁碩的這種榮耀感也只增不減。   但現實並非如想像的「榮耀」,無論是體現在工資單上,還是體現在地下室辦公加更衣的辦公環境上。
  • 四川:推出全新俄語及日語文旅形象宣傳片
    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國網5月27日訊 從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為針對一帶一路俄語國家、日本客源市場做好四川文化和旅遊資源和品牌推廣,增強巴蜀文化影響力、提升四川旅遊吸引力,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新推出俄語、日語文旅形象宣傳片,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海外宣傳推廣帶來的挑戰,助力擦亮
  • 博物館講解員:我在這裡講述新疆
    誤打誤撞成博物館講解員今年29歲的帕麗巴克自2012年4月入館,已在講解員這個崗位上幹了6個年頭。6年裡,帕麗巴克並沒有算過自己為多少遊客進行過講解,但她知道在夏秋季節,也就是博物館「人氣」最旺的時候,她一天最多講解過四場,嘴巴幾乎沒有停過。
  • 總投資達7億元 四川成都大熊貓基地建設規模升級
    中新網7月3日電 四川新聞網-四川日報消息,記者日前獲悉,成都大熊貓基地三期工程建設規模升級,工程投資額從原計劃的3億元上升到7億元。
  • 「小小講解員」 英語很溜還很萌
    武侯祠的「攻心聯」,你知道英文咋個講解嗎? 「小小講解員」 英語很溜還很萌   首次講解>  講解的對象是外地來成都旅遊的一家三口,當時我特別緊張,感覺手腳一直在抖。」
  • 大熊貓文化全球推廣大使韓松:在科幻世界裡 大熊貓成為國與宇宙的...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楊琳)在14名大熊貓文化全球推廣大使中,科幻作家韓松的故事,為大熊貓文化傳播平添了幾分想像力。韓松的科幻之路,與大熊貓密不可分。韓松是重慶人,小的時候,就常常在父母的帶領下去動物園看熊貓。童年時代與熊貓的親密接觸,為韓松的創作之路種下了一顆種子。
  • 2020年菏澤市博物館講解員培訓班成功舉辦
    11月24日至25日,為貫徹落實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實施方案》的精神,全面提高我市博物館講解員的講解能力和整體業務素質,充分發揮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市文化和旅遊局舉辦了全市博物館講解員培訓班。本次培訓班由市博物館承辦,山東省博物館學會特別支持。
  • 河南孟津:小小講解員 傳播文明鄉風
    「歡迎大家來到家風館,關於妯娌村,我給大家講一個故事……」2020年11月23日,在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平樂鎮妯娌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一名小講解員正在為觀眾講解妯娌村的歷史和家風建設。小講解員在為觀眾講解妯娌村的歷史和家風建設 宋瑞娟 攝2020年6月以來,妯娌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活躍著一批小講解員,他們生動地講解家風家訓、好人好事,為文明實踐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