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首發|打造培養基+CDMO一站式平臺,「奧浦邁」獲1億元新一輪融資

2021-01-07 36氪

36氪獲悉,生物科技公司奧浦邁生物(以下簡稱奧浦邁)已完成了1億元新一輪融資,投資方為國壽大健康基金,雙方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浩悅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資金將用於擴建培養基生產線和CDMO服務平臺,並引進人才和拓展海外業務。此前,奧浦邁生物曾獲得達晨創投和華興醫療產業基金近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

奧浦邁2013年在上海國際醫學園區成立,取名於「Optimize(優化)」,定位於無血清培養基 + CDMO一站式服務平臺,以實現無血清培養基的國產替代,目前主要為客戶提供細胞系構建、工藝開發和中試等CDMO服務。

在生物藥研發過程中,作為細胞培養必不可少的「營養液」,目前生物藥如抗體、細胞療法、基因療法都依賴於細胞培養,無血清培養可以說是生物藥生產的關鍵原材料,意義重大。

奧浦邁創始人&董事長&總經理肖志華博士表示,過去兩年,隨著多款重磅生物藥(PD-1單抗、利妥昔單抗生物類似藥、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等)在國內相繼上市,國產抗體藥產業化時代到來;與此同時,4+7集中採購和醫保局整體以價換量的政策思路,使得抗體藥尤其是競爭激烈的品種藥物面臨嚴重的價格壓力,迫切尋找能夠降低抗體藥物生產成本的原材料,其中培養基作為重要原材料(約佔生物藥生產成本30%以上),國產替代是大勢所趨。基於此,他認為,無血清培養基百億級市場未來可期。

然而,國內無血清培養基市場卻仍被海外巨頭壟斷:Thermo Fisher、Merck、HyClone三大品牌合計佔約90%的市場份額,產品線廣泛用於抗體、重組蛋白、疫苗、細胞療法、基因療法等多種生物藥,但由於進口品牌價格高昂、供貨周期長、缺乏定製化服務等痛點,國產替代是剛需。尤其是以PD-1單抗為代表的Me too/Biosimilar等競爭激烈型生物藥,預計受醫保降價政策影響,難免陷入「價格戰」困局,亟待質優價廉的國產品牌無血清培養基實現降成本目的。

基於此,奧浦邁想為市場提供高性價比的無血清培養。據肖志華介紹,奧浦邁目前專注在抗體市場,在國內無血清培養基市場的市佔率位居前列,且超過90%為高端抗體培養基;未來,公司會逐漸向疫苗和細胞治療市場拓展。

根據團隊給出的信息,奧浦邁已在張江科學城已建成2000平米符合GMP要求的培養基生產車間、1500平米的培養基研發實驗室和4000平米的CDMO平臺,其CDMO服務聚焦臨床前細胞株構建、工藝開發和臨床I&II期樣品生產,配備一條200L和一條500L的GMP生產線,並已建成完善的抗體質量分析平臺;服務的創新藥項目正在同時進行中美臨床試驗。其培養基生產線已通過ISO9001和ISO13485認證。

目前奧浦邁服務的客戶達到300多家,譬如中生集團、長春金賽、恆瑞醫藥、百濟神州、岸邁生物、東曜藥業、和鉑醫藥等頭部藥企和創新藥開發公司。據肖志華透露,目前已有30多個臨床階段項目使用奧浦邁培養基和CDMO服務,最快已到臨床Ⅲ期,奧浦邁的培養基和CDMO服務滿足中美雙報要求。

肖志華表示,相比於海外培養基巨頭,國產培養基的主要技術瓶頸有4大技術瓶頸:培養基配方、針對不同細胞系的定製化服務和快速的供貨能力、大規模生產能力、嚴格穩定的質控體系。在這樣高的技術門檻下,奧浦邁完成了技術突破,性能可比肩國際品牌;與此同時,奧浦邁還具備價格優勢和定製化服務的能力,能針對不同細胞株量身定製培養基。

團隊方面,奧浦邁創始人肖志華博士從研究生階段就專注於細胞培養工藝的開發,有20多年無血清培養基行業研發和管理運營經驗,公司CDMO平臺由賀芸芬博士領銜的專業團隊帶領,提供符合中美雙報要求的從細胞系構建到中試生產的全流程服務。

相關焦點

  • 首發| 奧浦邁完成1億元人民幣融資,打造培養基+CDMO一站式平臺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眾多創新企業面臨經營及融資的雙重挑戰,奧浦邁生物卻在融資市場嚴峻之時,火線引入重磅戰略夥伴國壽大健康基金,完成了1億元人民幣新一輪融資,浩悅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資金將用於擴建培養基生產線和CDMO服務平臺,並引進人才和拓展海外業務。
  • 36氪首發 | 從事培養基生產研發,「奧浦邁生物」獲華興醫療產業...
    培養基是細胞培養所需要的營養來源、生物製藥所必須的核心原料,也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環節,其需求隨著生物製藥行業興起迅速增長,單就無血清細胞培養基市場規模就超過了百億元。36氪今日獲悉,培養基生產研發商奧浦邁生物宣布已完成近億元戰略融資,投資方為華興醫療產業基金和達晨創投。
  • 36氪首發 | 電動汽車研發商「帝亞一維」獲數千萬元融資,樣車已...
    36氪獲悉,新能源汽車研發商「帝亞一維」(帝亞一維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獲得了新一輪數千萬元的投資,本輪由專注於新能源產業的華熠新能源產業基金獨家出資。 帝亞一維創辦於 2017 年 2 月,是集純電動汽車研發、製造、營銷為一體的電動汽車研發企業。
  • 致力於個性化動物細胞培養基研發和細胞培養工藝優化,奧浦邁獲1...
    【獵雲網】3月9日報導今日消息,奧浦邁生物已完成了1億元新一輪融資,投資方為國壽大健康基金,雙方建立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本輪融資資金將用於擴建培養基生產線和CDMO服務平臺,並引進人才和拓展海外業務。此前,奧浦邁生物曾獲得達晨創投和華興醫療產業基金近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
  • ...隱形正畸平臺「微笑公式」獲千萬元天使輪融資;以及今天值得...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企業服務融資跟進36氪首發 | 定位稅務領域「天眼查」,「查稅寶」獲新一輪戰略融資36氪獲悉,「查稅寶」近日正式宣布獲得新一輪戰略融資,投資方為商界傳媒集團。
  • 36氪首發|定位一站式私域流量運營平臺,「塵鋒信息」獲源碼領投A輪...
    36氪獲悉,企微SCRM服務商「塵鋒信息」近日完成近千萬美元A輪融資,由源碼資本領投,老股東綠洲資本繼續跟投,42章經旗下42 Capital擔任獨家融資顧問。塵鋒信息表示,本輪融資後公司將進一步打磨產品,形成應用閉環,補足產品能力,並將快速拓展市場。這是塵鋒信息於一年多時間內的第三輪融資。
  • 奧浦邁生物獲近億元戰略投資 提升細胞培養基產能
    值得關注的是,本輪交易是截至目前中國細胞培養領域最大單筆融資,奧浦邁生物創始人、董事長兼總經理肖志華表示,此次融資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細胞培養基產能,加快建設生物醫藥外包開發生產(CDMO)平臺和人才引進。通過本輪融資,奧浦邁生物將能為客戶提供從培養基的開發生產到一站式CDMO 的全流程解決方案。
  • 36氪獨家 | 跨境新奢品牌運營平臺「Shopal」獲億元B輪融資
    36氪獨家獲悉,成功推紅Aveeno、歐緹麗等多個網紅品牌的公司「Shopal」已完成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方為凱輝創新基金和連捷資本。本輪融資後,除了繼續收割獨代和自有新奢品牌,「Shopal」開始搭建自有渠道和會員體系,借力小程序和多品牌集成店沉澱用戶並增加品牌露出,打造強控制權閉環體系。
  • 36氪首發|金蝶國際再度加碼,「紛享銷客」完成新一輪數億元融資
    36氪獲悉,CRM服務商「紛享銷客」正式宣布完成數億元人民幣新一輪融資,由上一輪投資方金蝶國際繼續領投,IDG資本、北極光投資及創始團隊跟投增持,同時調整優化了小股東股權結構。 紛享銷客是36氪多次報導的公司。
  • 創投日報|「Exegenesis Bio」獲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歐卡智能」獲...
    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智能硬體融資披露:AR眼鏡在手訂單接近20萬臺,「Kura AR」完成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36氪獲悉,AR眼鏡品牌「Kura AR」近期完成數百萬美元天使輪融資,由雲天使基金領投,某光學廠商以及數個行業內個人投資者跟投。
  • 36氪首發|基因治療達商業化臨界點,「Exegenesis Bio」獲數千萬...
    來源:36氪36氪獲悉,基因療法公司Exegenesis Bio Inc(以下簡稱「Exegenesis」)已完成數千萬美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君聯資本領投,博遠資本、泰福資本和上一輪老股東險峰旗雲、凱泰資本跟投,浩悅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
  • 創投日報| 「嘉檢醫學」獲得超1.1億元B輪融資,「金竟科技」獲1200...
    圖片來源 | Pexels1月20日創投日報請查收。創投日報收錄了今天「36氪創投頻道」報導的融資新聞,以及我們正在關注的各個領域早期創業項目,enjoy~企業服務項目報導:人工智慧的進一步發展以及近兩年來在落地層面的實踐,都揭示了與產業緊密結合是未來的重要方向。
  • 36氪首發|定位算法交易服務商,「卡方科技」獲數千萬元B輪融資
    來源:36氪文 | 睿初編輯 | 詠儀36氪獲悉,算法交易服務商卡方科技今日宣布獲得數千萬元B輪融資,由廣發信德領投,老股東華蓋資本跟投,由義柏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卡方科技聯合創始人鄭盛表示,本輪融資將用於進一步的研發投入及人才引進。
  • 36氪首發 | 圍繞電子工程師打造產業網際網路平臺,「華秋」再獲近...
    36氪獲悉,電子產業網際網路平臺「華秋」近期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本輪由老股東同創偉業領投、數家投資機構跟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提升高多層PCB製造、電子元器件BOM配單以及PCBA加工等供應鏈服務的產能及能力。
  • 36氪首發 | 「零重力實驗室」獲數千萬人民幣Pre A+融資,要搭建...
    36氪獲悉,立方星解決方案研發生產商北京零重空間技術有限公司(下文簡稱「零重力實驗室」)獲銀杏谷資本投資的數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繼續搭建「靈鵲」遙感星座,以及落地和拓展遙感衛星數據的應用。
  • 專注模式動物開發,「集萃藥康」完成超4億元B輪融資
    據悉,「集萃藥康」已於近日完成超4億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高瓴創投領投,雲鋒基金、摩根史坦利投資管理基金、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泰福資本等基金共同參與投資,這是繼「集萃藥康」2019年1.6億元A輪融資後的新一輪融資。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推進全球化產能布局及新技術研發平臺的建設。
  • 36氪首發 | AR光波導製造商「靈犀微光」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舜宇V...
    36氪獲悉,AR光波導模組製造商靈犀微光近日獲得由舜宇V基金領投,中關村啟航基金跟投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據悉,本次融資將主要用於深化光波導模組的技術,並為主流AR眼鏡市場儲備產能。靈犀微光是36氪持續報導的企業,創立於2014年底,一直專注於AR眼鏡的光波導顯示技術。目前已經擁有比普通近視鏡片更薄、重量僅11.5g的AR光波導模組,並具備超小型光波導模組的萬級量產能力,擁有近200家來自醫療、軍工、工業製造、電網電力等多行業的客戶。
  • 36氪首發 | 「未來黑科技」獲億元人民幣Pre-B輪融資,用物理光學...
    36氪獲悉,「未來黑科技FUTURUS」近日宣布獲得億元人民幣的Pre-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德厚資本和凱輝基金。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技術研發和團隊擴充。目前該公司有近80人,2019年底預計擴充到120人左右。
  • 36氪首發|「羅賽塔科技」獲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推出「易得數據...
    36氪獲悉,大數據技術及應用提供商「羅賽塔科技」近期宣布獲得數百萬元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為個人投資人,此輪資金將主要用於新產品「易得數據」的產品完善和市場推廣。此前,36氪曾介紹了羅賽塔科技在另類數據服務方向的技術和業務。
  • 36氪首發 | 「星雲Clustar」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加速AI訓練的全...
    36氪獲悉,AI技術與服務提供商「星雲Clustar」已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 A 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基石資本領投,老股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跟投,山景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之後,星雲Clustar將繼續加強技術研發和市場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