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保險發布國內首份重疾險用戶「畫像」:完全健康人群僅有1.1%

2021-01-08 金融界

來源:證券時報網

重疾定義修改牽一髮而動全身,重疾險也因此倍受關注。重疾險核心用戶到底是誰?他們有什麼典型行為特徵?

1月6日,蝸牛保險發布國內首份《重疾險用戶畫像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和數據模型,發現最典型重疾險用戶是:南方城市的80後寶媽。

此外,讓人吃驚的是,這些用戶中完全健康體僅佔1.1%,意味著在投保時用戶必須高度重視健康告知,否則在理賠時容易被拒賠。

蝸牛保險CEO尚萌萌表示,作為專業保險經紀平臺,希望通過這份精準「畫像」,攜手更多的合作夥伴一起通過多維度用戶洞察,提供更優質、更多元化的保障服務,爭取讓每個家庭都沒有後顧之憂。

疫情加速用戶決策,99%用戶需重視健康告知

「和往年相比,比較明顯的一個變化是,用戶投保重疾險的決策時間大大縮短。」尚萌萌透露,以往用戶投保重疾險之前,都會經歷比較長的考慮,但今年用戶不太「糾結」。新冠疫情的出現激發了保險意識,重疾定義的修改可能使未來保障縮水,讓用戶決策時間平均縮短了70天以上。

值得關注的是,由於工作、家庭等壓力,用戶的身體健康狀況不容樂觀。報告顯示, 「標體」用戶中,身體完全沒有任何亞健康症狀,即完全不需要進行健康告知,無任何異常情況的僅1.1%。普遍認為」身體健康投保更容易」的兒童,由於早產、黃疸、肺炎史等原因,直接被拒保的也超過一成。不過經過規劃師專業挑選、合理配置後,七成以上用戶能夠以「標體」承保。

從業20餘年的中荷人壽核保專家孫毅提醒,由於保險公司考慮的是未來可能產生的風險,因此一些小症狀或體檢值超出常規,以及醫生表示「問題不大」的「小毛病」,如常見的各種結節、婦科疾病等,都是用戶風險增加的表現,因此根據保險公司的要求進行健康告知。如未如實告知,將容易引發理賠糾紛。

重疾險用戶到底是誰?

要問哪裡人對保障更重視,可能非南方人莫屬。重疾險用戶分布TOP10城市分別是北京、廣州、上海、深圳、武漢、杭州、成都、合肥、西安、東莞,其中8個城市來自秦嶺-淮河以南。

從區域來看,蝸牛保險通過分析2018-2020年間各地域重疾險投保情況發現,2020年一線城市用戶的保險需求意識最強,值得關注的是,三線及以下城市以同比16.7%的速度快速增長。

都說「後浪」趕超「前浪」,但從年齡維度來看,80後仍是重疾險消費的主力,佔比近七成。但90後的投保佔比逐年上升,預計在三年內將趕超80後。

與此同時,80、90後用戶陸續組建家庭,以女性為主導的家庭式投保特徵逐步形成。數據顯示,配置重疾險的用戶中,80.1%為已婚人士,其中超過七成的重疾保單由女性「操持」。

此外,不同星座用戶的行為也呈現較大差異,雙魚座配置終身重疾的比例最高,比摳門的金牛座高出12%,公認「花心」的雙子座為配偶投保的比例居榜首。

重疾險用戶各有偏好?

不同年齡人群的投保行為大不同。「70後」平均保費最高,「90後」投保終身重疾險的比例最高,「10後」平均保額最高。

不同性別的高發重疾有所不同,因此男女用戶對重疾險偏好有明顯差異。女性被保人尤其關注癌症賠付條款較好的產品,超過九成疊加了癌症二次賠付。男性被保人則更關注心肌梗塞,其次才是癌症。

公開信息顯示,作為網際網路保險投顧類龍頭的蝸牛保險,一直在商業模式、產品設計、理賠等多維度推進各種創新嘗試,目前已經服務國內近500個城市超600萬家庭。

相關焦點

  • 2020年人身險理賠地圖:賠款超1200億 居民保險意識仍待提高
    截至1月13日,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包括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太平人壽等25家人身險公司發布了2020年理賠報告,總賠付金額超1200億元,總賠付案件則達到3000萬件。不過,許多險企的醫療險件均賠付額仍然較低。那麼,哪些人身險公司理賠額較大?哪些疾病最高發?如何填補低件均賠付背後的醫療保障缺口?消費者投保又有哪些注意事項?
  • 保險周報(1月11日)
    2、90後重疾險投保佔比逐年上升1月6日,蝸牛保險發布《重疾險用戶畫像報告》發現,2018年-2020年間通過蝸牛投保重疾險的用戶中,80後仍是重疾險消費的主力,佔比67.4%。但90後的投保佔比逐年上升,由2018年的9.3%,2019年的13.2%,上升至2020年的18.9%,蝸牛保險預計其將在三年內趕超80後。3、98家險企高管上月履新!
  • 頻頻拿獎的慧擇「達爾文系列」重疾險,抓住市場的秘密是什麼
    惡性腫瘤(俗稱癌症)一直是威脅中國人群健康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之一,根據2019年《中華腫瘤雜誌》上的統計數據顯示,惡性腫瘤死亡佔居民全部死因的23.91%,且近十幾年來惡性腫瘤的發病死亡均呈持續上升態勢,每年惡性腫瘤所致的醫療花費超過2200億。
  • 重疾險漲價了?可以用防癌險代替嗎
    最近保險圈發生的大事,有兩件跟重疾險有關。一是3月底,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修訂版(徵求意見稿)》,對2007年8月實施的重疾定義進行修訂。二是5月7日,中國精算師協會發布《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徵求意見稿)》,對2013年發布的首套重疾表進行更新。
  • 《大數據生態下的商業健康保險前沿發展模式研究白皮書》發布
    紅網時刻1月15日訊(通訊員 劉擎)近日,在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健康保險工作委員會年會上,《大數據生態下的商業健康保險前沿發展模式研究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正式發布。本次《白皮書》在健康保險工作委員會的指導下,由中國太保及旗下太保安聯健康險公司牽頭,聯合浪潮集團、零點有數、波士頓諮詢等機構共同研究編撰。
  • 深圳市專屬醫療險重大疾病類產品今日發布 專屬重疾險可用醫保帳戶...
    據悉,此次即將推出的深圳專屬重大疾病保險為定額給付型產品,符合健康條件的0至69歲深圳基本醫保參保人均可購買。  據悉,專屬重大疾病保險實現一次交費保障1年、5年、10年,保險保額也可累加,投保人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保障期間,也可投保多份專屬重大疾病保險產品。專屬重大疾病保險保額還可與投保人已購買的其它重疾險保額疊加,為個人風險保障加保升級。
  • 掃盲篇之保險的種類有哪些
    從保障責任上可以分為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和人壽保險這三類。 一、其中健康保險又分為醫療保險、大病保險、意外醫療保險, 1.醫療保險又涵蓋了小額醫療保險、防癌醫療險、百萬醫療險 百萬醫療險一般有1萬的免賠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起付線,所以這塊可以由報銷額度只有一兩萬的小額醫療險來填補。 2.
  • 達爾文3號超級瑪麗3號定期下架後,還有什麼消費型重疾險值得買?
    消費型重疾險,字面的了解就是純粹花錢買了份重疾,保費不會再予以返還了。如果保險到期了,沒有生病,從未出險過,此時保單合同終止,所交的保費歸零,沒有錢返還。 以前的消費型重疾險,大多數都是定期的,比如保1年、20年、30年或保至70歲、80歲等等。 但現在也有很多消費型重疾險,可以保至終身了。
  • 螞蟻金服發布「慢病版相互寶」,網絡互助分人群按下「加速鍵」
    「到目前為止,相互寶已經變成全球最大的網絡互助平臺,我們服務著超過1個億的用戶,相當於兩個韓國的人口數。」螞蟻集團資深總監、相互寶事業部總經理邵曉東在5月13日的線上發布會上稱。就在一周前,螞蟻集團研究院發布的全國首份《網絡互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我國網絡互助平臺的實際參與人數為1.5億人,預計2025年將達到4.5億人,覆蓋中國14億人口的32%左右。「相互寶服務用戶規模已經佔到國內網絡互助行業的70%以上。」在此基礎上,相互寶尋求進一步擴容。
  • 頭部效應凸顯,眾安保險APP月度活躍用戶規模、市場滲透率行業領先
    10月,眾安保險以232.5萬活躍用戶規模居首,同時在保險服務行業滲透率最高,達到5.3%。而剛剛過去的「雙11」,各保險公司也將APP作為營銷服務的主戰場,而眾安保險在活動期間日活用戶高峰時達到82.7萬人,投保用戶數同比增長247%。用戶每3天打開一次,眾安保險APP用戶活躍度最高數字時代,保險科技應用不斷加深,險企對於移動端數字用戶的爭奪也日趨激烈。
  • 《中國疾病保險知識圖譜》發布 用大數據「透視」疾病險
    原標題:《中國疾病保險知識圖譜》發布 用大數據「透視」疾病險   復旦大學中國保險科技實驗室近日發布了《中國疾病保險知識圖譜》(下稱《圖譜》)。《圖譜》顯示,中國疾病保險發展迅猛,但市場秩序混亂、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也凸顯,一方面是疾病保險產品種類多、條款設計複雜,消費者甄選難度大,另一方面是中小險企的重疾險產品容易陷入價格戰的困境。
  • 國內首份牙齒種植質量標準發布
    而我國達到牙齒健康標準的人不足1%,關注口腔健康刻不容緩。  為提升全民口腔健康需求和應對缺牙危機,瑞爾集團於11月18日-19日在上海舉行瑞爾集團口腔種植國際高峰論壇,聯合全球口腔種植的知名專家及200多位牙齒種植醫生,圍繞口腔健康新趨勢、牙齒種植新技術等議題展開全方位探討與交流。
  • ...看專業網際網路保險中介如何創造增量價值? | 保險行業深度研究報告
    慧擇深諳網際網路以用戶需求為中心的思維模式,有14年的線上保險銷售和運營經驗,實現了長期壽險的在線銷售、核保與理賠,積累起穩定的技術能力和廣泛的用戶數據,形成了強大的客戶洞察力,可用於輔助營銷並精準定位潛在客戶。多年經營形成的精細客戶畫像也為產品定價和風控提供了基礎,創造出C2B定製化保險生產模式,能更加貼近客戶需求且降低成本。
  • 11月最值得買的保險榜單
    《重疾險新定義》昨天正式發布,舊產品將於1月31日前將全部下架,很多朋友開始著急趕末班車。 其實之前已經有不少好產品陸續下架了,包括一些定期的選擇,目前碩果僅存的這些也會一個一個的離開我們。所以今天我們整理了目前線上的產品榜單,給大家參考。
  • 重疾新規發布,對購買重疾保險有哪些影響
    2020年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在京舉辦新聞通氣會,正式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以下簡稱新規範)。時隔13年的重疾險定義,迎來了改變,新規將於2021年2月1日正式實施。一、重疾新規發布後,會有哪些變化?
  • 中保協發布《2020年「後疫情」時期商業健康保險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中保協發布《2020年「後疫情」時期商業健康保險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來源:中國金融新聞網 作者:記者 錢林浩
  • 新定義重疾險蓄勢 新產品現兩大變化
    「目前,我們正在忙著開發基於新規範的重疾險,還在和渠道方、再保方等抓緊溝通,爭取早點推出新產品。」某人身險公司精算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稱。他所稱的新規範,即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發布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以下簡稱「2020版重疾規範」)。在「2007版重疾規範」基礎上進行了修訂和完善。
  • 什麼是健康保險?健康保險種類有哪些?投保健康險要注意什麼?
    如今,健康保險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那對於一個打算購買健康險的小白來說,必須要提前知道哪些東西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什麼是健康險1、健康險是人身保險分支中獨立出來的一個保險險種,它是以被保險人身體健康為標的一種保險,被保險人因健康問題導致的損失,保險公司會根據保險合同對其給付相應的保險金。我們常見的重疾險、醫療險都屬於健康險。* 在實際情況中,男女的保險費率是不一樣的,男性的投保費率通常比女性高。健康險有哪些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