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疾病保險知識圖譜》發布 用大數據「透視」疾病險

2020-11-30 人民網

原標題:《中國疾病保險知識圖譜》發布 用大數據「透視」疾病險

  復旦大學中國保險科技實驗室近日發布了《中國疾病保險知識圖譜》(下稱《圖譜》)。《圖譜》顯示,中國疾病保險發展迅猛,但市場秩序混亂、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也凸顯,一方面是疾病保險產品種類多、條款設計複雜,消費者甄選難度大,另一方面是中小險企的重疾險產品容易陷入價格戰的困境。

  《圖譜》針對上述行業痛點,讓消費者快速辨別不同疾病保險產品,避免落入「文字陷阱」,節省消費者甄選產品的時間和精力成本,此外,大規模重疾險領域的知識圖譜構建對業界產品創新、行業監管等將起到重要作用。

  近年來,商業健康保險得到了快速發展,各保險公司新推出的疾病保險產品也層出不窮。根據復旦大學中國保險科技實驗室對披露信息的統計,截至2019年6月,各保險公司備案的疾病保險主險產品已經多達1137款;僅在2018年,新備案的疾病保險產品就有256款之多。

  伴隨著疾病保險的快速發展,市場秩序混亂、信息不對稱等問題也凸顯。首先,各保險公司紛紛增加重大疾病保險產品保障的疾病數量來提升產品吸引力,而涉及疾病的種類則紛繁複雜,投保人無法準確地判斷各保障疾病的重要性。其次,近年來重大疾病保險產品多採用輕症和中症保障作為產品的創新點,而各產品對同一疾病的定義混亂、悄然提升理賠門檻,也損害了投保人的利益。此外,保險條款內容複雜、保險產品銷售渠道差異大,不但讓投保人無法準確地遴選出最合適的保險產品,各保險公司、保險中介也無法有效地理解和把控疾病保險的發展方向。

  針對疾病保險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和痛點,復旦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許閒帶領團隊率先研究開發了《圖譜》。《圖譜》包含了近十年來國內疾病保險市場的3146份公示條款,以及相關的公司、疾病描述等信息,這也是目前中國保險市場上首份對公眾發布的基礎性行業知識圖譜。

  「圖譜作為有效的多源數據抽取、管理和分析技術,已在網際網路和相關金融領域中體現出獨特價值。」許閒表示,「未來將有助於支撐疾病保險行業在風險控制、用戶體驗、產品設計、消費者服務等環節的智能科技應用探索。」

  ■數讀

  我國疾病保險備案產品數量逐年增加,2010-2018年均增長率達到13.7%。其中又以重大疾病保險增長最為迅速。2010-2018年重大疾病保險備案主險產品數年均增長率達到39.9%。

  除疾病保障外,疾病保險產品的保障範圍呈現多樣化趨勢。常見的保險責任類型有重大疾病保障、中症疾病保障、輕症疾病保障、特定疾病保障、身故保障、全殘保障、疾病醫療保障、住院津貼保障、長期護理保障等。而疾病保險條款平均約定的保險責任數量也從2009年的1.58個增長到2019年的2.91個。

  重大疾病保險條款所保障的疾病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從2009年平均保障21.6種疾病提升到2019年平均保障62.9種疾病。年均增長率達到11.3%。

  具體到疾病種類來看,除保險行業協會規定必保障的6種疾病外,深度昏迷、雙目失明等其他保險行業協會規定的標準疾病是重大疾病保險產品最常見保障的重大疾病;而嚴重多發性硬化、系統性紅斑狼瘡Ⅲ型或以上狼瘡性腎炎則是最常見除保險行業協會規定的25種標準重大疾病外產品額外保障的重大疾病。

  疾病保險條款約定的猶豫期天數普遍為10天、15天、20天,其中10天猶豫期最為常見,佔比達到71%。然而近年來猶豫期為10天的產品佔比不斷減少,從2009—2012年的接近佔比99%減少至2019年的約佔比15%;與之對應的是15/20天猶豫期的條款設定佔比的不斷提高。

  ■觀點

  復旦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許閒:

  「消費者甄選難度大

  中小險企易陷入價格戰」

  對廣大保險消費者而言,疾病保險產品種類多、條款設計複雜,消費者難以高效地選出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根據《圖譜》,近10年來我國主險/附加險疾病保險備案數量合計高達3146款,且每年備案數量持續增長,消費者在海量產品中進行甄選面臨著巨大時間和精力成本;疾病保險共涵蓋重症、中症、輕症、特定疾病等9種類型保險責任,平均每款產品覆蓋近3種保險責任,再考慮到猶豫期、等待期、除外責任等其他的關鍵專業術語,動輒長篇累牘的保險條款可讀性較差,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顯得晦澀難懂。

  各產品覆蓋疾病種類和疾病定義存在差異,且疾病理賠標準不一,導致產品可比性差。各保險公司對除25種重大疾病以外的其他疾病的定義和分類標準存在顯著差異,截至2019年6月,備案產品中出現的保障疾病種類共503種,但若按重症、中症、輕症疾病進行分類統計,則合計的保障疾病種類高達649種,這表明不同保險公司對同一種疾病存在不同分類。「許多疾病在不同產品中存在不同的理賠標準,這既增加了產品比較的難度,也是許多重疾險糾紛的來源。」許閒說。

  對中小保險公司而言,重疾險很容易陷入價格戰。近年來,網銷重疾險發展迅猛,成為中小壽險公司發力重點,「頭部平臺+產品降價」成為一種競相效仿的競爭策略。廣大中小保險公司由於資本實力弱、知名度低,難以在服務方面建立優勢,只能依靠價格戰迅速做大保費規模。在此情形下,一味的價格競爭勢必導致經營虧損。(譚冰梅)

(責編:木勝玉、徐前)

相關焦點

  • 中國疾病保險知識圖譜發布 用大數據「透視」重疾險
    新民晚報訊(首席記者 談瓔)10年間3146份疾病保險的「秘密」,在大數據的捕捉透視之下無所遁形。昨天,由復旦大學中國保險科技實驗室主辦的中國疾病保險知識圖譜發布會舉行。圖說:許閒教授介紹中國疾病保險知識圖譜 來源/採訪對象提供中國疾病保險知識圖譜收錄了2009-2019年間市場上所銷售(包括已停售產品)的3146份疾病保險主險與附加險條款、相關保險公司信息、醫學疾病數據等重要維度。
  • 權威發布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
    重大疾病保險最好幾歲買?現在,終於有標準答案了:0歲是最適宜的購買年齡。如果錯過黃金購買年齡,那麼男性最好在9歲以前,而女性則最好在7歲以前。原因很簡單:重大疾病的發病率將隨年齡的增長而持續升高。昨天,中國保監會在其官方網站上正式發布了我國首份《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簡稱「重疾表」)。如果你還沒有給自己搞定一份重大疾病保險,你可千萬要留意了!
  • 《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發布修訂重疾...
    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正式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簡稱新規範),對2007年發布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簡稱舊規範)進行了修訂,形成2020年修訂版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
  • 獨家解讀重大疾病發生率表 關注保險業大數據
    和訊保險消息 中國保監會今日發布〔2013〕81號文,公布了《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06-2010)》。  作為中國人身保險業的第一套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它在該套重疾表的編制過程中,採用了高達7500萬條的樣本保單量,為我們提供了非常寶貴的高質量「保險大數據」,很多真正本土化的國民健康數據,對社會公眾極具參考價值。
  • 銀保監會發布2020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
    中國銀保監會關於使用《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有關事項的通知 銀保監發〔2020〕51號 各人身保險公司: 為規範重大疾病保險業務法定責任準備金評估工作,夯實重大疾病保險定價基礎,中國銀保監會決定將中國精算師協會發布的《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
  • 購買重大疾病保險,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但不同保險公司的產品,價格相差還是比較大,存在保障效果相似的產品,每年的保費能有幾千元的差距。針對一款具體的「重疾險」產品,不同年齡的被保險人、選擇不同的繳費期限、不同的保險期間(除了少兒,通常重疾險都建議選擇終身,否則就意味著在最需要保障的時候退保了)、是否選購附加險都會影響到保險費的高低(如果重疾險是某產品組合的附加險,消費者要購買這款產品,如國壽福,則沒有選擇的自由)。
  • 愛因互動王守崑:知識圖譜+對話機器人 保險業AI方案
    也正是基於這樣一個出發點,我們花了大半年時間,投入了數百個人月的資源,建立了目前市面上已知的最全的人身險知識圖譜,包括10萬個保險相關的知識點,2萬款人身險產品,3萬家醫療機構,4000種疾病,以及職業表、傷殘表、社保等法律法規等相關信息。其中每個保險產品我們抽取了500-600個知識點,可以覆蓋這個保險產品所有的知識點,如保險責任、理賠條款等等一系列的信息。
  • 2020版重疾表發布 建立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動態修訂機制
    中國網財經11月5日訊(記者 郭偉瑩)今日,中國精算師協會在京舉辦新聞通氣會,正式發布《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以下簡稱2020版重疾表)。中國精算師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重疾表修訂會影響未來新產品的重疾發生率,在曲線形態和發生率水平上較現行重疾表均發生了一定變化。
  • 《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全文
    為方便消費者比較和選擇重大疾病保險產品,保護消費者權益,結合我國重大疾病保險發展及現代醫學進展情況,並借鑑國際經驗,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共同制定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以下簡稱「疾病定義」)。  為指導保險公司使用疾病定義,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特制定《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以下簡稱「規範」)。
  • 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版)(重度疾病部分)
    2020年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醫師協會聯合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 年修訂版)》。前 言為進一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升重大疾病保險產品供給質量,更好地發揮對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補充作用,結合我國重大疾病保險發展及現代醫學最新進展情況,並廣泛研究參考國際經驗,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共同對2007年制定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以下簡稱疾病定義)進行了修訂。
  • 深圳市專屬醫療險重大疾病類產品今日發布 專屬重疾險可用醫保帳戶...
    【深圳商報訊】(首席記者 鄭健陽)繼深圳專屬醫療險醫療費用報銷類產品「專屬團體醫療險」上線後,深圳市專屬醫療險重大疾病類產品「專屬重大疾病保險」也於今日上線銷售。  出資人需為深圳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出資人可以為已參加本市基本醫療保險的父母、配偶、子女購買深圳專屬醫療險產品。專屬重大疾病保險的被保險人需是投保時符合合同約定的身體健康條件、已參加深圳市基本醫療保險的自然人。  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用醫保個人帳戶購買,也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 重疾險疾病定義更新!你的保單將有大變化
    倒計時1個月,舊版重疾險產品即將退出歷史舞臺,當前正是新舊交替的重要時間點。《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的過渡期到1月31日,從2月1日開始,所有重疾險都應當符合2020版定義的各項要求。近期,玉溪市內各大壽險公司都在對員工們就新規範進行培訓。
  • 中國首部胸外科疾病術語集重磅發布 ——《胸外科疾病標準化診療...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4月26日,在「共享・互聯・築造健康醫療大數據共同體——醫療大數據開發及應用大會」上,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聯合人民衛生出版社共同推出《胸外科疾病標準化診療術語》,這是關於我國胸外科疾病方面的首部術語集。
  • 中保協發布《2020年「後疫情」時期商業健康保險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發布日期:2020-11-19 13:47   本網訊 記者錢林浩報導 為深入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健康保險業的發展情況及轉型舉措,及時反映行業發展訴求,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近日發布《2020年「後疫情
  • 【合集】2017發布的疾病統計報告(全球或中國數據)
    全球整體情況WHO發布2017世界衛生統計報告2017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2017世界衛生統計報告》(World Health Statistics 2017)。該報告長達116頁,包括生殖、孕產婦、新生兒和兒童健康,傳染性疾病,慢性病和精神健康等數據。
  • 保險知識大科普,了解不同保險的適用類型
    女性在購買保險的情況下,最先要明確好自身飾演的是一個哪些的人物角色,了解現階段自身很有可能遭遇的風險有什麼,隨後再相匹配的設計方案有關商業保險計劃方案。女性有專享商業保險?保險市場上開發設計的保險類別有很多,確保的範疇也是多樣化的。
  • 重疾新規發布,對購買重疾保險有哪些影響
    2020年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在京舉辦新聞通氣會,正式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以下簡稱新規範)。時隔13年的重疾險定義,迎來了改變,新規將於2021年2月1日正式實施。一、重疾新規發布後,會有哪些變化?
  • 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版)續
    3.3.3 ICD-10 與 ICD-O-3《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第十次修訂版(ICD-10),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國際通用的疾病分類方法。先天性畸形、變形和染色體異常依照世界衛生組織《疾病和有關健康問題的國際統計分類》第十次修訂版(ICD-10)確定。4 重大疾病保險宣傳材料的相關規定在重大疾病保險的宣傳材料中,如果保障的疾病名稱單獨出現,應當採用以下主標題和副標題結合的形式。
  • 重疾核心病種定義修訂完成 君康人壽發力健康險業務
    近日召開的中國銀保監會例會新聞發布會透露,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積極推進重大疾病定義修訂工作,今年6月完成重疾核心病種的定義修訂。業內人士認為,重疾核心病種的定義修訂和標準化意義重大,有望為健康險市場帶來新的增長點。君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君康人壽」)積極迎合市場需求,不斷推陳出新,用保障內容豐富的疾病險產品為消費者提供風險保障。
  • 全國範圍內至少60個城市落地城市定製醫療險專家認為 醫療保險新...
    中國社科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和上海健康醫學院近日聯合發布《中國健康保險發展報告(2020)》(健康保險藍皮書),其中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已有至少60個城市落地城市定製醫療險,合計已經惠及超過2600萬人,總保費收入超過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