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疾病保險知識圖譜發布 用大數據「透視」重疾險

2020-12-04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訊(首席記者 談瓔)10年間3146份疾病保險的「秘密」,在大數據的捕捉透視之下無所遁形。昨天,由復旦大學中國保險科技實驗室主辦的中國疾病保險知識圖譜發布會舉行。

復旦大學中國保險科技實驗室主任、復旦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許閒教授介紹說,中國疾病保險知識圖譜是繼《中國保險科技發展白皮書》(2017)、《人工智慧保險行業運用路線圖》(2018)之後,復旦大學中國保險科技實驗室的又一重大研究成果,標誌著實驗室從理論研究擴展至行業基礎資料庫建設。

他表示,在研究團隊近兩年的深入研究和數據整理中,人工智慧領域的華東師範大學信息學部姚俊傑副教授課題組、保險行業科技公司風險管家等提供了寶貴的技術支持,初步建設成了長跨度、廣覆蓋的疾病保險基礎資料庫。這一項目適配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將健康保險作為完善我國健康保障的重要支柱這一要求,同時聚焦人工智慧的底層設施建設,能夠助力未來保險科技的進一步發展。

圖說:許閒教授介紹中國疾病保險知識圖譜 來源/採訪對象提供

中國疾病保險知識圖譜收錄了2009-2019年間市場上所銷售(包括已停售產品)的3146份疾病保險主險與附加險條款、相關保險公司信息、醫學疾病數據等重要維度。條款方面,知識圖譜提取了保險責任、猶豫期、保障疾病種類和數量等關鍵信息,藉助德爾菲法與層次分析法,先後兩輪收集了約50名行業專家以及50名投保人對重疾險產品各屬性重要性的評價意見,基於評價數據構建了科學客觀的重疾險產品評價體系。醫學疾病數據方面,知識圖譜用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IHME)的相關發病率致死率等調研數據以及《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ICD10疾病編碼等標準和數據源對保障疾病進行系統分類與補充描述。知識圖譜平臺還融入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36687-2018 保險術語》以及《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保險法》等各法律以及行業規範文件中對各術語、要求、定義的官方解釋,以保證數據的權威性。

通過這一知識圖譜,可以對疾病保險形成更綜合全面的分析探索。團隊初步發現:

■我國疾病保險備案產品數量逐年增加,2010-2018年均增長率達到13.7%。其中又以重大疾病保險增長最為迅速。  2010-2018年重大疾病保險備案主險產品數年均增長率達到39.9%。

■除疾病保障外,疾病保險產品的保障範圍呈現多樣化趨勢。常見的保險責任類型有重大疾病保障、中症疾病保障、輕症疾病保障、特定疾病保障、身故保障、全殘保障、疾病醫療保障、住院津貼保障、長期護理保障等。而疾病保險條款平均約定的保險責任數量也從2009年的1.58個增長到2019年的2.91個。

■重大疾病保險條款所保障的疾病數量呈逐年上升趨勢,從2009年平均保障21.6種疾病提升到2019年平均保障62.9種疾病。年均增長率達到11.3%。

■ 具體到疾病種類來看,除保險行業協會規定必保障的6種疾病外,深度昏迷、雙目失明等其他保險行業協會規定的標準疾病是重大疾病保險產品最常見保障的重大疾病;而嚴重多發性硬化、系統性紅斑狼瘡-Ⅲ型或以上狼瘡性腎炎則是最常見除保險行業協會規定的25種標準重大疾病外產品額外保障的重大疾病;主動脈介入手術、心臟瓣膜介入手術是最常見輕症疾病。

■疾病保險條款約定的猶豫期天數普遍為10、15、20天,其中10天猶豫期最為常見,佔比達到71%。然而近年來猶豫期為10天的產品佔比不斷減少,從2009-2012年的接近佔比99%減少至2019年的約佔比15%;與之對應的是15/20天猶豫期的條款設定佔比的不斷提高。

相關焦點

  • 《中國疾病保險知識圖譜》發布 用大數據「透視」疾病險
    原標題:《中國疾病保險知識圖譜》發布 用大數據「透視」疾病險   復旦大學中國保險科技實驗室近日發布了《中國疾病保險知識圖譜》(下稱《圖譜》)。《圖譜》顯示,中國疾病保險發展迅猛,但市場秩序混亂、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也凸顯,一方面是疾病保險產品種類多、條款設計複雜,消費者甄選難度大,另一方面是中小險企的重疾險產品容易陷入價格戰的困境。
  • 重疾險疾病定義更新!你的保單將有大變化
    重疾險疾病定義更新!《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的過渡期到1月31日,從2月1日開始,所有重疾險都應當符合2020版定義的各項要求。近期,玉溪市內各大壽險公司都在對員工們就新規範進行培訓。
  • 重疾險漲價了?可以用防癌險代替嗎
    最近保險圈發生的大事,有兩件跟重疾險有關。一是3月底,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修訂版(徵求意見稿)》,對2007年8月實施的重疾定義進行修訂。二是5月7日,中國精算師協會發布《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徵求意見稿)》,對2013年發布的首套重疾表進行更新。
  • 新定義重疾險蓄勢 新產品現兩大變化
    「目前,我們正在忙著開發基於新規範的重疾險,還在和渠道方、再保方等抓緊溝通,爭取早點推出新產品。」某人身險公司精算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稱。他所稱的新規範,即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發布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以下簡稱「2020版重疾規範」)。在「2007版重疾規範」基礎上進行了修訂和完善。
  • 蝸牛保險發布國內首份重疾險用戶「畫像」:完全健康人群僅有1.1%
    來源:證券時報網重疾定義修改牽一髮而動全身,重疾險也因此倍受關注。重疾險核心用戶到底是誰?他們有什麼典型行為特徵?1月6日,蝸牛保險發布國內首份《重疾險用戶畫像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和數據模型,發現最典型重疾險用戶是:南方城市的80後寶媽。
  • 銀保監會發布2020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
    中國銀保監會關於使用《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有關事項的通知 銀保監發〔2020〕51號 各人身保險公司: 為規範重大疾病保險業務法定責任準備金評估工作,夯實重大疾病保險定價基礎,中國銀保監會決定將中國精算師協會發布的《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
  • 深圳市專屬醫療險重大疾病類產品今日發布 專屬重疾險可用醫保帳戶...
    據了解,該產品按照最新2020版重大疾病定義開發的新型重大疾病類產品,為深圳市民量身打造,可滿足市民對重大疾病保障的急迫需求,28種重大疾病可一次性獲賠約定的保險金額。  出資人需為深圳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出資人可以為已參加本市基本醫療保險的父母、配偶、子女購買深圳專屬醫療險產品。專屬重大疾病保險的被保險人需是投保時符合合同約定的身體健康條件、已參加深圳市基本醫療保險的自然人。  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用醫保個人帳戶購買,也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 重疾險新規:將惡性腫瘤等3種核心疾病按照嚴重程度分級
    這是保險業協會和醫師協會繼2007年制定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以下簡稱舊規範)後,在中國銀保監會指導下,再度合作開展修訂工作,形成2020年修訂版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中國銀保監會人身險部賈飆副主任、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司局處室負責人,保險業協會、醫師協會、精算師協會相關負責人及部分保險公司代表等參會,會議由保險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邢煒主持。
  • 重疾險新規首次引入輕度疾病定義 甲狀腺癌分級賠付 利好消費者
    隨著重疾新規的發布,各保險公司又要為升級改造「明星  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聯合中國醫師協會重磅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下稱「重疾新規」),明確要求各公司不得在過渡期(2021年1月31日)結束後繼續銷售基於舊規範開發的重大疾病保險產品。
  • 2019爆款,中華一心一意重大疾病保障計劃,原來你是這樣的重疾險!
    據保監會發布的關於《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06-2010)》的通知,人一生中罹患重大疾病的概率高達72.18%,儘管現代科技醫療水平能治癒大多數的重疾,但隨之而來的高額醫療費才是大家最大的問題。投社保只能緩解一小部分的經濟壓力,但如果之前購買了重疾險,就能夠減輕一家人經濟上的窘迫。
  • 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修訂徵求意見 重疾險產品定價...
    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促進商業健康保險高質量發展,2019年初以來,中國精算師協會在銀保監會指導下開展了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下稱重疾表)修訂工作,現已形成《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徵求意見稿)》(下稱2020年版重疾表),並於近期向全行業徵求意見。
  • 現在是上重疾險的最好時機麼
    重疾新規,指的是2020年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中國醫師協會聯合發布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也就是說各家保險公司,都要按照這個,定義和描述自家的重大疾病險。二、它為什麼會出現?先說下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規範。原因很簡單,對於五花八門的重大疾病,我們都是外行,即使是個全科醫生,也很難做到都了解。
  • 購買重大疾病保險,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但「重疾險」除了短期(一年期)的產品屬於消費型,保費一般在千元以內,其他產品長期類產品,考慮到消費者不願意白白損失一大筆錢,通常都是返還型,意味著如果被保險人沒有出險,至少可以拿回自己的本金,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重疾險的保費都比較高,一般年繳保費都在萬元以上。但不同保險公司的產品,價格相差還是比較大,存在保障效果相似的產品,每年的保費能有幾千元的差距。
  • 2020版重疾表發布 建立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動態修訂機制
    中國網財經11月5日訊(記者 郭偉瑩)今日,中國精算師協會在京舉辦新聞通氣會,正式發布《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以下簡稱2020版重疾表)。中國精算師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重疾表修訂會影響未來新產品的重疾發生率,在曲線形態和發生率水平上較現行重疾表均發生了一定變化。
  • 重疾新規發布,對購買重疾保險有哪些影響
    2020年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在京舉辦新聞通氣會,正式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以下簡稱新規範)。時隔13年的重疾險定義,迎來了改變,新規將於2021年2月1日正式實施。一、重疾新規發布後,會有哪些變化?
  • 《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發布修訂重疾...
    11月5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與中國醫師協會正式發布《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簡稱新規範),對2007年發布的《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簡稱舊規範)進行了修訂,形成2020年修訂版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
  • 早報|重疾險迎重大變革:新增6種疾病定義,價格或下降
    重疾險迎重大變革:新增6種疾病定義,價格或下降 重疾險迎來重大變革。在銀保監會指導下,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和中國醫師協會合作修訂形成了《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2020年修訂版)》,中國精算師協會修訂形成了《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20)》,於11月5日正式發布。 相對於舊規範,新規範對保障範圍進行了擴展。
  • 來普及一下商業保險的小知識
    場上各類保險種類繁多,但一般商業保險主要包括兩大類: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人身保險呢,保的就是人的生命或身體(健康)。注意哦,不是買了就不生病哦,是買了生病有錢的保障。財產保險呢,保的是財產及相關的利益,比如最常見的車險。
  • 明略科技入選愛分析中國知識圖譜廠商全景報告
    近日,中國領先的產業數位化研究與諮詢機構愛分析發布《中國知識圖譜廠商全景報告》,在金融、政府與公共服務、能源與工業、零售4大行業的13個應用場景中,明略科技均被評為具備成熟解決方案和落地能力的知識圖譜廠商。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是重要的生產要素。數據挖掘能力是企業數位化轉型成功的基石。
  • 是時候該關注「知識圖譜」了!
    知識圖譜是什麼通俗地講,知識圖譜就是將複雜的知識通過數據挖掘、信息處理、知識計量和圖形繪製等一系列方式,把所有不同種類的信息連接在一起得到的一個關係網絡。在知識圖譜裡,用節點表示現實世界中存在的「實體」,用邊示意實體與實體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