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視的二本生:龐大的"隱匿群體",身處谷底,卻不甘平凡

2020-12-04 騰訊網

在這個號稱"人均985、211,普遍學歷研究生起步。"的時代,在這個鼓吹"二本學校隨隨便便就能上。"的時代,在這個"人造神童"現象層出不窮的時代,我們必須要看到這樣一個事實:在全國1258所的本科院校之中,名牌大學的數量僅佔其中的0.5%,二本學生作為大學生群體中體量最為龐大的部分卻也最是容易被忽視的部分。

戳破網際網路所營造的"虛假繁榮",走近"二本學生"這個龐大而隱匿的群體,他們真實的面貌如何?他們歷經著怎樣的蜿蜒曲折?最終又將以怎樣的姿態匯入時代的海?

一、學歷普通

眾星捧月的蒼穹之下,人人都想當月亮,可大多數人都只是星星。

想必大家小時候都有過這樣的苦惱:"將來是上清華呢,還是北大呢?",一談到夢想,十個人裡有六個都立志做科學家。總之,沒有人會相信自己未來也有可能會是上著一個普通的二本院校,做著忙碌而普通的工作,沒有大富大貴,也沒能名揚天下。儘管這才是最大的可能性。

多少人拼盡全力,最終也只是成為了一個普通人。

作為普通的"二本大軍"中的一員,當小妍回憶起自己的學生生涯,她說道:"我們那年的一本線是553分,低一分就只能上二本了。可即算是552分也並不是一個容易考的成績,也需要你每天起早貪黑,認真聽課,埋身題海。

也許我的文憑不怎麼值錢,但也是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才得來的,我很珍惜它。"但同樣她也提到了,"可惜人人都愛歌頌英雄,一同徵戰的小兵總是沒人記得。"

在以往的媒體視野中,"優生"被看作是國之棟梁,自然備受矚目;"差生"中有像馬雲這樣的逆襲人才,猶如於冬日見梨花開,自然討論度頗多;而不上不下的"中等生"就像是蒙上了一層隱形遮罩似的,少有人關注。

也許是普通的二本學生取得的成就不夠"高大上",迎合不了人們"慕強"的心理;他們的奮鬥故事又不夠有戲劇性,滿足不了人們愛看"逆襲爽文"的趣味。

二、身處於競爭的谷底

當燦陽喚醒群山,有人在頂峰賞日,有人在山腰醒來,有人還在谷底尋找上山的路。

二本學生往往要畢業之後才會迎來他們真正的挑戰——就業。隨著行業競爭日益激烈,社會內卷不斷加劇,文憑貶值現象日趨嚴重,留給"二本學生"的機會越來越少,不少企業更是赤裸裸地設下"非雙一流不招"的門檻。

曉曉就是被攔在門外的一位,她來自一個偏遠的小縣城,寒窗苦讀十幾載終於考上了心儀的學校,她承載著"全家的希望"隻身到了上海,才發現一切和她想像的不一樣。

"我來上海五年了,可是我覺得自己從來都沒有屬於過上海。這裡的確繁榮昌盛,但消費也頗高。我租不起房子,和好幾個人一起合租。你說,明明是這樣廣闊的天地,為什麼我卻連個容身之處都沒有?"

她還說到最讓她感到絕望的是落差感,"我從小到大一直是被誇的啊,我沒有想過有一天我也會淪為別人口中的loser。"

而那些回到小城市的二本學生們也同樣面臨著窘境,蔡先生說:"前年我們單位來了幾個名牌大學的研究生,現在已經就成為我的上司了。現在受疫情影響,公司大幅度裁員,首先'中招'的就是我們這些學歷低的。"

"怎麼二十多年到頭來,還在人海裡浮沉。"毛不易一首《像我這樣的人》戳中了無數正在谷底苦苦掙扎的人們,他們追風趕月,卻仍浮沉不知去處。

三、不安於命運的折騰

"貪安穩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要歷些危險。"為了能夠獲得更自由的選擇權,而不是被動地被社會的篩子篩掉,處於谷底的人們紛紛尋求出路。

近些年考研人數激增折射出了這些普通二本學生奮力尋求出路的軌跡。他們不甘於讓一次高考給自己定了性,而把考研當成柳暗花明的出路,於是無論多深的夜,永遠有一盞燈亮著,永遠有人正"折騰"。

就像《令人心動的offer2》中以29歲的"高齡"參加面試的丁輝,他的出現讓無數青年找到了共鳴,瞬間引爆了討論。

丁輝的第一學歷是一所普通的二本學校,就業多年後,他作出一個大膽的選擇——辭職備考。他每天學習到凌晨,高強度的備考使丁輝患上了頸椎病和腰肌勞損,不過與此同時他也以391的高分考取了華政法碩。

跟丁輝一樣靠"折騰"改變了人生道路的還有閻先生。

閻先生高中時成績很一般,唯有英語還像個樣,高考後就去了一所離家近的二本院校。"在這裡你認真聽課會被叫虛偽,你學習會被認為是在假裝努力。"閻先生如是說。

但閻先生並沒有選擇隨波逐流,而是徹底認清了自己正處於溫水煮青蛙的困境之中,於是他更加拼命的學習,不斷"折騰"來給自己"降溫"。

閻先生表明自己真正跳出"溫水"是在就業後。當時正值秋招,他又"折騰"著洋洋灑灑寫了一封英文郵件給公司的面試官,試圖以此說明自己的能力,他的這番折騰為他爭取到了一個面試的機會。

面試當天,面試官簡單跟他打了招呼後就對他說"十分鐘後正好有個國外客戶來訪,你要不要試試?"閻先生察覺到自己能否獲得這份工作,就在此一舉。於是他點點頭,他出色的英語交際能力徵服了面試官,獲得了這份令人豔羨的工作。

正是由於存在著這些改變命運的例子,給予了蜂擁在谷底的人們以勇氣、以信心,像是領航員發出號令"去擁抱高山!"

四、和生活的摩擦

努力讓自己的每一天都閃閃發光,同時也學會接納沒那麼閃耀的日子。

蔡先生,他畢業後在家鄉一家小企業做文員,每個月領著兩千出頭的死工資,閒暇時間就宅在家裡。他把自己形容成一塊幹掉的海綿,如行屍走肉般遊走在家與公司兩點一線。

"我的工作很清閒沒什麼挑戰,可是工作上的放鬆並沒有給我帶來生活的愜意,反而讓我整個人都變懶散了。從前我還喜歡踢踢球什麼的,肚子上的肉都多了好幾圈嘍!有時候覺得自己這樣不行,要改變。可轉念一想,我們普通老百姓吃飽喝暖不就足夠了嗎?那什麼詩和遠方都離我太遙遠了。"

另一邊極端的曉曉仍然堅定著當一名"滬漂",也有人勸她回家找工作,但都被曉曉義正言辭地拒絕了:

"我是被我們家敲鑼打鼓著歡送出來的,除非衣錦還鄉,我才不要回去。"曉曉承認自己是有些焦慮的,她總覺得灰溜溜地回去實在是太丟臉了。"接受自己只是個普通人太難了,突然就覺得自己的人生毫無意義。"

"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態是讓二本學生最為困擾的。往上,他們在與名牌大學生競爭時往往處於劣勢地位;而往下,他們又看不上那些條件低的工作。"高不成"所對應的是自身能力問題,正所謂一啄一飲,莫非前定。

除了盡力"折騰",別無選擇。而"低不就"對應的就是自身的心態問題,要認清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及時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畢竟,在如幕布般的夜色中,發光的不是只有月亮,星星同樣也璀璨。

相關焦點

  • 龐大的「隱匿群體」二本生關鍵詞:普通 谷底 折騰 摩擦
    黃燈(左一)給2015級學生上課。受訪者提供截至2020年6月30日,全國有3005所高等學府,其中本科院校1258所,人們熟知的「985」「211」只佔100多席,卻長期佔據媒體討論的焦點位,龐大的二本及以下學生是模糊的背景板。這個隱匿的群體是中國最為多數的普通大學生的底色,某種程度上,這一群體實現人生願望的可能性,標註了這個快速進化社會的真實場景。
  • 高不成低不就的二本生,他們的出路在哪?考研有救嗎?
    在找工作的過程中,比起985和211畢業的大學生,二本生似乎一點優勢都沒有,就業競爭大。雖然能找到工作,但是想找到好工作卻很難了。一些待遇福利好的單位,招人的時候明確要求了需要985、211畢業的大學生,單單是這一條規定,就讓很多二本生失去了希望了。雖然一些學校在招聘的時候,沒有明確的要求,但是很多的知名大學的畢業生和研究生都湧進了學校裡面。
  • 普通二本生考研如何擇校?這5所211大學難度較低,適合低分撿漏
    對於很多普通二本生而言,因為學習基礎和985院校和211院校的考生還是有一定差距,在考研的時候,往往壓力比較大。普通二本生考研如何擇校?這幾所211大學難度較低,適合低分撿漏。考生們可以重點參考。第一所:鄭州大學鄭州大學,首批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211工程」、中西部「一省一校」重點建設高校,學校的辦學實力近些年突飛猛進,但是,相對同等級的大學來說,鄭州大學考研的難度係數偏低,主要的影響因素是所處的地域、名氣、排名等,因為報考生源不同。
  • 《平凡的世界》|豆瓣評分9.0:我一輩子都是普通人,但我並不平庸
    路遙把重點放在了「回鄉青年」上,彌補了文學作品中對這個群體的巨大缺憾。要知道知青是城市青年下鄉再回城市裡去,而回鄉青年不管他們受到了怎樣的教育,他們都是「鄉下人」。這是根源的本質區別,也是一直在文學作品中被忽略的群體。
  • 中國隱匿的龍族和軒轅族是否存在?結果令人難以置信
    就像古代十八大家族和龍族、軒轅族等隱匿家族一樣,他們究竟存在與否?現在由我帶您一探究竟。他們實際上不屬於龍的群體,但依舊屬於龍的家族。龍九子分別為是長子囚牛、次子睚眥、三子嘲風、四子蒲牢、五子狻猊、六子贔屓、七子狴犴、八子負屓、九子螭吻。但龍的九子去向不明,它們隱匿身形,藏於龍潭虎穴。歷史風雲變幻,龍族的發展停滯不前,導致後來的尋龍之說紛至沓來,層出不窮。
  • 必推修仙玄幻小說少年一心追求長生,不甘平凡最後修得永恆之身!
    上官天佑疑似遠古大能劍修轉世,心胸狹窄,多次陷害白小純,在築基時被白小純強行破壞只好三轉地脈築基,但因本身實力強盛,也算逆河宗一天驕,愛慕周心琪,後與白小純和解,在通天大陸破碎後逐漸歸於平凡永恆之母:永恆花的意識,不甘被逆凡主宰吞噬而創造了永恆仙域,衍化永恆三子成功封印逆凡無數載。小烏龜:永恆龜,為未央龜被永恆大世界抹除意識後被永恆花捕獲誕生的伴生物。
  • 平凡的世界充滿魅力,平凡的人生深具意義
    在準備和正式寫作《平凡的世界》的6年間,路遙幾乎犧牲了全部的個人生活,他與整個文壇徹底隔絕,無法與父母妻女共享天倫之樂,甚至不能在養父病危和離世之時略盡孝道……長時間的離群索居心繫一處,就是為了傾生命之全力完成《平凡的世界》。生活的極度艱苦、生命的過度損耗,甚至是死亡的威脅也不能阻擋他奮進的步伐。
  • 身在疫區,鑑證溫暖:沒有神的光環,只有平凡的你我
    勝利在望數九寒天之下,河北成為全國引人矚目的焦點,揪心的新冠病毒在河北爆發,一夜之間,國際莊所有小區閉環管理,全員核酸檢測,1100萬人口的城市三天完成一次檢測,兩天完成二次檢測,大家都說是奇蹟,是中國速度,但只有身在其中才能深切的明白:不是神的光環,只有平凡的你我,平凡的堅守!
  • 楊潔團隊:於平凡中見偉大,於細微處見精神
    「於平凡中見偉大,於細微處見精神」。在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還有很多像楊潔法官團隊這樣的群體,他們是平平無奇的結案小能手,也是心懷百姓、默默奉獻的人民公僕。他們在新時代改革的浪潮中迎難而上、闊步前進,踐行人民法官義不容辭的責任。
  • 身處逆境,如何逆襲?
    理解逆境:一旦遇到逆境,要接納自己身處逆境這個事實,要坦然面對,接受它,這不是世界末日。只有接受「身處逆境」這個事實,才能正視它。在此基礎上強調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在逆境不能輕易放棄。管理逆境:逆境能夠管理,要點是善於調整不良心態,可以通過變換視角、合理化、轉移、替代、升華來處理逆境。
  • 致敬這不平凡的一年,致敬不甘平凡的你我!
    致敬這不平凡的一年  致敬不甘平凡的你我  文|千年飛山  時間最公正無私,不管你願不願意,也無論你過得如不如意  這是極不平凡、極不尋常、極不容易、極不簡單的一年,對每個地區、每個國家,甚至每一個人都是如此!  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大約從那個難忘的除夕夜開始,就被新冠肺炎疫情的各種信息籠罩著。度過了最初的恐慌、焦慮,忍受了各種限行、蝸居後,在黨中央堅強有力領導下,在「全國一盤棋」戰略格局中,全國人民上下同心、眾志成城,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打贏了一場又一場戰鬥。
  • C肝病情隱匿危害大,這3個方法讓你儘早發現它
    C肝病情隱匿危害大 C肝目前還沒有可預防的疫苗,病情較為隱匿,被稱為健康的「隱形殺手」,在常規體檢中容易被忽視。從肝炎發展到肝硬化大概需要5~15年,在這麼長的一段時間裡,肝纖維化和肝硬化都是有症狀表現的,但由於缺乏足夠的認識,都被輕易忽視,導致出現肝區疼痛甚至大出血時才前往醫院就診,一檢查發現已到肝癌中晚期,5年生存率不到8%。
  • 神秘小行星隱匿太陽系中,向地球發動隕石「偷襲」
    livescience.com網站近日報導,研究人員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中發表論文闡述了一顆巨大的小行星,它隱匿在太陽系中某處,曾向地球「投擲」出了一塊巨大隕石。2008年在蘇丹上空爆炸的一顆隕石,向人類提供了這顆神秘星體的證據。早在其撞擊地球之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就發現了這顆重達9噸,長約13英尺的隕石的蹤跡。研究人員前往蘇丹沙漠,收集了大量隕石殘骸。
  • 合肥首次截獲隱匿幽靈蛛、美洲大蠊等有害生物
    近日,鳳凰安徽從安徽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處獲悉,在對3個由臺灣進境的裝載水洗白鴨絨和水洗白鵝絨的貨櫃進行檢疫查驗時,發現了蜘蛛、隱匿幽靈蛛、緣蝽和美洲大蠊等4種共計7隻活體有害生物,其中隱匿幽靈蛛和美洲大蠊為安徽首次截獲。
  • 擺脫抑鬱症之「恥」:在復旦,你無需隱匿
    抑鬱症患者,「隱匿在我們中間」2019年,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黃悅勤教授團隊在《柳葉刀·精神病學》上發表了 「中國全國性精神障礙流行病學調查」。復旦大學社政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李曉茹表示,只有部分抑鬱症患者接受了專業的心理諮詢與治療,大多數抑鬱症患者「隱匿在我們中間,忍受痛苦」。沈悅也曾是「隱匿者」中的一員。對她來說,公開討論抑鬱症是一件頗有壓力的事情。2019年暑期,沈悅曾在在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實習。在她的想像裡,網際網路公司是一個年輕、開放、包容的環境。
  • 《局中人》推廣曲上線酷狗,詮釋平凡年代的兄弟情
    6月22日,張一山攜手潘粵明共同為新劇《局中人》獻唱推廣曲《平凡的年代》,在劇集開播前一天懸念上線酷狗音樂。
  • 黑人群體為何在全世界都被人不待見,哪裡出錯了?
    我們可以看到,黑人群體在全世界分布範圍很廣,尤其是在發達國家,黑人的數量都是越來越多。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有兩個重要原因,一個是黑人群體因為本土生活較為艱苦,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能夠去生活條件好一些的國家,所以移民人數較多。
  • 如何藉助群體的力量獲得成功?
    核心內容第一,為什麼融入群體,能夠更大程度上促進我們的成功?第二,應該怎麼更好地融入群體協作?愛下蛋的母雞往往攻擊性很強。它們聚在一起,整天忙著互相鬥,死的死,傷的傷,根本顧不上下蛋。後來,研究人員換了個思路,不選拔單個的母雞,而是選母雞群體。也就是,先隨機分組,然後看看哪個籠子裡集體產蛋量最高,就對這個籠子集體育種,讓它們的後代還在一起。
  • 心靈的寧靜之處雷克雅未克大教堂,讓人平凡而又震撼的地方
    心靈的寧靜之處雷克雅未克大教堂 ,讓人平凡而又震撼的地方。雷克雅未克大教堂(Hallgrimskirkja)是位於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市中心的一座著名教堂。該教堂是冰島的最高建築之一,於1940年奠基,於20世紀60年代末基本完工。由於經費靠教會籌集和信徒捐助,該教堂幾乎花了半個多世紀才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