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田家炳先生於白壽之年與世長辭,但他的慈善精神永存於世

2021-01-08 徐行隨談

在你的母校有沒有這樣幾棟樓,它有一個特殊的名字,陪伴了你的整個學生時代。可能很多人都會在這時想起逸夫樓,可是今天我想給大家介紹的卻是田家炳樓,建立者是剛剛離我們而去的慈善家—田家炳。

就在7月上旬,一條關於《田家炳博士訃告》的文章刷爆朋友圈,這位一輩子都在為我國教育事業而活的慈善家—田家炳在7月10日上午永遠離開我們,他的一生終究在白壽之年戛然而止。很多人都在哀悼這個將所有財富捐獻給中國教育事業的長者,稱讚先生是高風亮節,令人高山仰止,足以使後世緬懷。

這樣的盛譽,並不算過。因為這位香港商人將自己所有資產的五分之四都用來做慈善,曾經對上百所中學進行捐贈、為近百所大學建樓、建立了四十餘所小學。這些以田家炳命名的學校和教學樓散落在神州大地,不知道在座的記憶裡有沒有這樣一座教學樓刻上了田家

炳的名字呢?

田家炳這一生跌宕起伏,他的人生經歷充分反映了上個世紀中華大地的風雲變幻。他在1919年生於廣東大埔,然後從這裡開啟他一生的徵程。在不到十六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去世了,為了挑起一個家庭的重擔,只能輟學從商,但也因此埋下了一顆關於教育的種子。從廣州到越南,再從越南遠赴印度尼西亞,最終又為了兒女可以接受正統的中華教育而回到香港。他這一路做過的生意不勝枚舉,瓷土,樹膠,塑料薄膜和人造皮革這四樣划過了田家炳的半生。

他的後半生是和慈善一起度過的,也可以說他後來和教育事業度過了餘生。田家炳一生都心繫祖國,所以從六十年代開始,就在多家慈善醫院擔任重職,為加速推進民間醫療保障做貢獻。後來他秉著道德傳家的信念,創立了以自己為名的基金會,重點是在教育事業上,幫助了中華大地上無數的失學兒童。九年前他又將自己所有的實體產業都捐給了基金會,然後邀請了社會精英管理,自己完全退居二線,算是實在的將自己一生創造的財富都回饋社會。田家炳可以說是現當代中國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慈善家。

其實自八十年代起,田家炳捐贈範圍陸續囊括了中國整個教育體系,在他看來教育是國家的基石,畢竟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沒有什麼比教育更能影響一個國家的未來,所以把錢留給個人遠不如捐給社會帶來的效益更大。

當然他的所作所為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不論是英國女皇,臺灣方面,還是中國大陸都給了他極大的榮譽。畢竟連2886號小行星也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這對普通人來說絕對是難以企及的榮耀。

雖然田家炳先生在白壽之年與世長辭,但是他的慈善精神會令我們永遠銘記在心,相信你們也是哦!

相關焦點

  • 追思田家炳先生:這顆恆星普照人間大愛
    田家炳先生的不幸辭世,引起了海內外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深沉追思。田家炳的一生,是把精神財富看得比物質財富更重的一生;是慈善奉獻的一生;是教育先行、家國天下的一生。他就像一顆耀眼的恆星,雖然走了,卻仍活在我們心中,照亮我們的心靈。
  • 大慈善家田家炳博士今日上午與世長辭,享年99歲
    他出身客家世裔,是一位香港企業家和慈善家。幼承庭訓,敦品勵學,淡泊名利,不求聞達。數十年致力公益,捐助教育、醫療、與其他利國生民的慈善事業,貢獻良多,惠澤社群,誠為當世楷模,社會表率。簡歷香港企業家。廣東梅州大埔人,幼年在家鄉受中小學教育。1935年輟學,16歲繼承父業開辦廣泰興。
  • 基督徒慈善家田家炳逝世!捐助大陸200多所學校 95歲高齡受洗 告白...
    7月10日,田家炳基金會官方網站發布了《田家炳博士訃告》,稱這位慈善家已於當天上午上午辭世,享年99歲。並介紹他早年於南洋創業,1958年舉家移居香港,創辦化工企業,成為業界翹楚。1982年,他創辦田家炳基金會,以「回饋社會、貢獻國家」為宗旨,致力於捐辦社會公益事業,尤重教育,惠澤全國。
  • 95歲著名慈善家田家炳受洗歸主 見證「好人也是罪人」
    他就是中國知名慈善家田家炳先生。這是發生在5月27日感人的一幕。田家炳,中國知名慈善家。他是少數不為名利而賺錢的慈善實業家。他在1919年出生於廣東大埔古野鎮銀灘村,16歲父親逝世下棄學從商,後從事橡膠業。1958年遷居香港,建立田氏基業,打開國際巿場,業務成為,成為著名「人造革大王」,身家逾億。
  • 重慶首個田家炳中學副校長講述與田老淵源:剛入職就遇到他捐助學校
    今(10)日,中國香港大慈善家、大企業家、教育家田家炳辭世,重慶市田家炳中學作為重慶最早接受田家炳先生捐助的學校,學校負責香港田家炳基金會、重慶田中校友聯誼會工作的副校長顏晉一提到田家炳先生便脫口而出。田家炳先生如何捐助了田家炳中學?他是一個怎樣的人?顏晉向記者講述了她印象中的田家炳。
  • 國學大師曾仕強先生與世長辭,最後一段時光的影像正式公開
    中國著名學者曾仕強先生在臺灣去世,享年84歲,引起無數人追思!曾仕強大概很多人都不會陌生了,他是久負盛名的中國式管理大師,更是當代影響力非常大的學者,他的一身都在為弘揚中國傳統道統文化而奔走,他的去世,也讓很多人都紛紛為之痛心。
  • 簡述實幹家侯德榜先生,其精神值得我輩學習
    簡述實幹家侯德榜先生,其精神值得我輩學習。100年前的中國,相比於當時的其他國家而言,是極其的落後的。經濟,軍事,工業,急需要提高,就是因為當時積貧積弱,軍事落後,才會遭到外國的欺凌。這其中就包括工業化學家侯德榜先生。侯德榜先生,青年的時候就堅定地說過「我們中國應該自己制鹼。我不信中國人掌握不了製造鹼的技術」。由於當時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施行各種技術上的壟斷,包括製造鹼的技術。不教中國人技術,然後從中謀取大量利益。
  • 書魂永作鳥蟲遊——書法家謝雲先生行狀
    在謝雲先生看來,行楷草隸,每一種字體各得其妙,他都孜孜矻矻用心揣摩,尤為著力於鳥蟲篆,並於爬羅剔抉、刮垢磨光中,逐漸領悟到書海中的自然妙道與無窮樂趣。 屈指流光,八十餘載習字生涯倏然而過,回顧過往,謝雲先生如是說:「此生願為丹青客,書魂永作鳥蟲遊。」
  • 沒能等到2020年的諾貝爾獎,但霍金如同掉落黑洞,信息永存
    ,甚至連話都無法說,上天不讓他「洩露天機」。霍金和他的輪椅不過霍金面對疾病並沒有妥協投降,而是與病魔抗爭了幾十年,與一般的天文學家不同,霍金幾乎不進行天文觀測(一生只進行過數次),他主要是靠直覺和驚人的大腦推理出來的!比如聞名世界的「霍金輻射」就是他睡覺時候突然來了靈感而創造出來的,當然,從靈感到完整理論,霍金花了整整三年時間。
  • 丘成桐:願霍金先生的聲名和見解永留宇宙
    2016年,霍金與好友丘成桐在哈佛大學數學科學與應用中心(CMSA).3 月 14 日,據英國《衛報》報導,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去世,享年 76 歲。霍金 1942 年 1 月 8 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是近數十年來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 每日一書|柳如是別傳:獨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陳寅恪先生留給我們的最後一部著作
    他以終生的學術實踐標舉現代學術精神,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陳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早年留學日本及歐美,就讀於德國柏林大學、瑞士蘇黎世大學、法國巴黎高等政治學校和美國哈佛大學。1925年受聘清華國學研究院導師,回國任教,兼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抗戰期間,先後任教於西南聯合大學、香港大學、廣西大學和燕京大學。1946年回清華大學任教。
  • 沒能等到2020年的諾貝爾物理獎,但霍金如同掉落黑洞視界,信息永存!
    1988年發行的《時間簡史》,至今全球銷售量達到2500萬冊,翻譯為40多種語言,創下世界紀錄,長期雄踞科學類暢銷書的榜首。,上天不讓他「洩露天機」。 霍金和他的輪椅 不過霍金面對疾病並沒有妥協投降,而是與病魔抗爭了幾十年,霍金主要的研究貢獻都是在患病後創立的
  • 《炭素世界》我國第一代炭素專家田本良先生辭世 !
  • 梅文輝:「現代玄奘」梵澄先生的精神事業
    1989年5月,80歲高齡的徐梵澄先生在《跋舊作版畫》一文中寫道:「最不成功的最是我所鍥而不捨的,如數十年來所治之精神哲學。此中「最不成功的」一詞,或可看作是先生的自謙,但更應是先生對「精神哲學」這一事業的重要性和艱巨性之感慨。因此,先生所擅長的版畫、書法、國畫、詩歌等,皆被自視為「餘事」,但它們又何嘗不是先生「精神哲學」的有機組成。
  • 安於慈善 然於責任——安然劉潤東先生榮獲最具愛心捐贈個人獎!
    2020年12月16日,由威海市慈善總會主辦的2020年「慈善威海」頒獎典禮在威海市東山賓館舉辦。威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領導出席頒獎典禮。安然公司董事長劉潤東先生受邀出席頒獎典禮。「威海慈善獎」是威海市慈善領域的最高獎項。
  • 「上海慈善之星」80名候選人出爐 年輕人新型慈善引人注目
    原標題:「慈善之星」80名候選人出爐,年輕人新型慈善引人注目  第八屆「上海市慈善之星」候選個人和集體80名候選人出爐,市慈善基金會將邀請社會各界人士參與投票,選出30名「慈善之星」。  值得一提的是,卜佳青的團隊利為愛滋病易感染人群提供檢測諮詢服務,僅2016年就有5700多人次參與檢測,檢測出感染者178人,CD4確診人數170人。  有個患上愛滋病的大學生,找到卜佳青求助,說學校得知他的病情後希望他退學,不讓他畢業。
  • 牛群宣布將一切資產捐贈給慈善事業
    牛群宣布將一切資產捐贈給慈善事業2002年12月07日08:30:35 中新社 齊彬   中國知名相聲演員牛群今天在此間宣布,將捐贈其個人現有及今後的全部有形無形資產給中華慈善總會,用於發展「五子牛」特殊教育項目。
  • 錯失諾獎、兩度入獄,臨終仍不忘物理研究,世界欠他一個諾貝爾獎
    首次出國,與諾獎擦肩而過1902年,趙忠堯出生於浙江省諸暨縣,他自幼聰慧、善於鑽研、學習刻苦,在18歲那年,憑藉著優異成績成功考上了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年後,該校改名為國立東南大學,趙忠堯因成績出眾,畢業後被留校任教。
  • 緬懷閔乃本先生
    閔乃本先生與世長辭,噩耗傳來,心情沉重,悲感萬分。藉此短文,以表達對閔先生的敬仰和哀思。
  • 高僧之死:用涅槃喚醒人類警惕無常
    上海市佛協仰懷長老的電文,感嘆長老:「為香港佛教的振興和發展嘔心瀝血、摩頂放踵」,深圳弘法寺兩序大眾更是祈願「長老之心,願力久住,往世如煙,不舍眾生」。11月22日,香港佛教界將依佛制為長老舉行荼毗儀典,並遵長老遺囑,擇吉日舉行靈灰撒海遊娑婆儀式,並懇辭一切花牌、花圈、挽幛,使奠儀香金悉歸弘法利生及公益慈善用途。 覺光長老降生於佛教家庭,夙託慈懷,深悲早現,幼年離塵,披剃具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