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技術在海南的推廣應用

2020-11-26 中國網

四周被海洋環繞的海南省,看似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卻同樣面臨著區域性和季節性缺水等問題。

如今,在這座島嶼上,「海水」變成「淡水」不再是一種奢望。經過科研人員的潛心研發,一種低能耗、低成本的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技術正穩步推廣,這裡充足的陽光和充沛的海水隨之「變」成珍貴的淡水。

破解缺水之困

海南地處我國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雖然擁有良好的水利條件,但空間分布不均,中部及東北部雨量多,西南部雨量少,加之天然存續能力弱,全島區域性、季節性降水差異明顯。尤其是位於西南部地區的樂東、昌江等地,受降水量偏少的影響,缺水一直是待解的課題。

《海南省水務發展「十三五」規劃》指出,全省水安全保障能力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還存在不小差距,工程性、功能性缺水問題突出,水務建設歷史欠帳較多,亟待構建合理高效的水網保障體系。

海南周邊擁有1823公裡的海岸線,海洋資源蘊藏巨大開發潛能,在海水淡化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為了解決水資源短缺的難題,海南省開始將目光投向環繞四周的海水。2011年印發的《海南省「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要大力發展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支持發展海水淡化等新興產業。

2016年,《海南省「十三五」規劃綱要》進一步明確,要大力培育海洋新興產業,促進海水淡化等高新技術的產業化應用。

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淡化室副主任趙河立表示,海水淡化是對水資源的重要補充,可有效緩解水資源短缺問題,對改善海南水資源結構,提高安全保障水平,構建多水源保障格局將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太陽能版」的神奇功效

2013年,一個「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站示範工程」,在樂東黎族自治縣尖峰鎮建成投產,日產淡水30噸。這是我國首個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項目,填補了研發和成果轉化等方面的空白。自此,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技術逐漸走進人們的視野。

趙河立說:「目前在我國達到商業規模的海水淡化技術主要為反滲透法和蒸餾法,也就是常說的『膜法』和『熱法』。」淡化所與驕英公司聯合攻關,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和研究,成功將太陽能光熱技術用於蒸餾法海水淡化工藝,創造性地研發出一種全新的環保低碳海水淡化裝置——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系統。

《中國海洋報》記者在工程現場看到,沿海的廠區空地上擺放著數排密密麻麻的反射鏡,中間一根集熱帶高高豎起,熾熱的陽光通過鏡面反射到集熱帶上,散發著刺眼的亮光。

「這些反射鏡有一個神奇的『技能』——可以跟蹤太陽能軌跡轉動,就像向日葵一樣,最大限度地將太陽熱能聚集起來。」驕英公司總經理彭志剛說。

這套精緻而動感的裝置,又叫「線性菲涅爾式太陽能聚光集熱系統」。太陽能光熱將集熱帶中的淡水變成蒸汽,隨後把蒸汽的熱量傳遞給海水淡化設備中的海水,使海水在負壓條件下蒸發後冷卻凝結,形成蒸餾水。

為了降低熱法蒸餾過程中的能耗,淡化所全程負責光熱系統與低溫多效海水淡化技術的整合與調控。趙河立解釋,與普通蒸餾法不同,低溫多效蒸餾技術可以更加充分利用有效蒸汽。隨著多效蒸汽在裝置中持續流動,高溫作用下噴灑出的海水被迅速蒸餾,並同步輸出可直接飲用的淡水。

「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技術的應用,需要兩個必不可少的條件,分別是太陽能和海水。」趙河立說,海南地理位置特殊,既有充足的光照,又有豐富的海水資源,兩個條件完美兼具,應用前景廣闊。

「引海止渴」有望成現實

不容忽視的是,成本問題是當前制約海水淡化實現產業化的重要瓶頸。在現行水價體系下,海水淡化成本較高,與自來水價格相比缺乏競爭力。

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海水淡化產水成本為4元/噸~6元/噸,其中能源成本佔生產成本的比例達50%左右。「與常規的海水淡化技術相比,太陽能光熱淡化技術節約了能源成本,使得產水價格大幅降低,僅為3.7元/噸左右。」趙河立說。

由於能耗成本低,樂東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站出產的水價格優勢明顯。在未鋪設自來水管道的偏遠農村,海水淡化站為村民就地配送桶裝水,價格實惠,村民接受度也高。

樂東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站示範工程建成5年來,裝置運行和產水品質穩定,經受住了熱帶海島地區高溫、高溼、高鹽和強颱風等惡劣氣候的考驗,進一步驗證了「線性菲涅爾式太陽能聚光集熱」「線性菲涅爾太陽能光熱蒸汽」與「低溫多效海水蒸餾」淡化工藝技術的可靠性,為實施產業化奠定了基礎。

在產業化應用方面,驕英公司先後與淡化所、國電投上海發電設備成套設計研究院等單位開展合作,在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示範工程的基礎上,加快推進海水產業化進程。

憑藉多方面優勢,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技術目前已在海南多地推廣,有望助其「引海止渴」。

2015年,海南省東方市啟動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供水惠民工程,彭志剛團隊開始著手籌建佔地約30畝的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站,屆時可滿足約5萬居民的飲用水需求。該項目列入國家發改委節能循環經濟和資源節約重大項目2015年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

「2018年,我們還獲得了海南省40個同類型項目的立項批文,力爭到『十三五』末全部建成。」彭志剛說,這些低能耗、低成本的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項目,可以滿足180萬~200萬人的飲用水需求,補足海南島淡水資源緊缺的發展短板。

低溫多效海水淡化處理技術與太陽能光熱技術的結合,不僅實現了海水淡化工藝的重要突破,也為眾多同類型缺水地區開發利用海水資源提供了可借鑑的方案。

相關焦點

  • 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成本不斷下降
    2018年8月,美國能源部(DOE)宣布資助2100萬美元支持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技術研發項目,旨在加快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技術的創新突破,降低光熱海水淡化的成本,其中低容量、高鹽度水(如石油和天然氣生產中的滷水)淡化處理成本降至1.5美元/每立方米,大容量、低鹽度的海水或者市政鹽水淡化處理成本降至0.5美元/立方米,從而加快該技術的商業化
  • 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效率創新高
    因此,95%的能耗來自太陽能,幾乎不消耗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常規能源,綠色無汙染,所得淡水純度高的太陽能海水淡化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2018年,美國能源部宣布資助2100萬美元支持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技術研發項目,旨在加快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技術的創新突破,降低光熱海水淡化的成本;2019年,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水利部聯合發布的《國家鼓勵的工業節水工藝、技術和裝備目錄(2019年)》中,「太陽能光熱低溫度多效海水淡化技術」被提及。
  • 美國能源部將投入900萬美元推動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技術加速創新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近日,美國能源部(DOE)宣布將投入900萬美元啟動一項獎項競賽——「美國製造挑戰:太陽能海水淡化獎」,旨在推動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技術(即利用太陽熱能淡化高鹽度鹹水以生產淡水的技術)加速創新。
  • 大連理工陶勝洋教授團隊在光熱海水淡化方向取得重要進展
    針對淡水資源緊張問題,人類歷史上很早就開始以太陽能蒸發/蒸餾的方式從水體中分離獲得可飲用水,但受限於極低的效率,很難得到廣泛應用。近年來,利用光熱轉化材料將太陽光高效轉化為熱能,並對海水蒸發界面限域加熱,可以極大的提高蒸發效率,在海水淡化領域展現出理想的應用前景。三維光熱蒸發器由於在太陽光捕獲、熱損失控制、環境熱利用等方面的特殊優勢,逐漸成為研究的焦點。除了界面熱利用效率,水在蒸發器內的傳輸同樣是影響三維光熱蒸發器性能的重要因素。
  • 我國太陽能光熱新應用的發展現狀
    2020-05-12 近日,美國能源部(DOE)宣布將投入900萬美元啟動一項獎項競賽——「美國製造挑戰:太陽能海水淡化獎」,旨在推動太陽能光熱海水淡化技術
  • 海南地熱能海水淡化可行性探討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文章主要探討海南貧水地區地熱能淡化海水技術的可行性和經濟性,以及面臨的挑戰關鍵所在,為地熱利用新技術的發展添磚加瓦。為了解海南地區利用地熱能進行海水淡化的可行性, 闡述了海南缺水情況以及地熱資源分布, 並對使用地熱能進行海水淡化作了技術和經濟探討, 結果表明海南缺水地區可以從當地可用的地熱資源中獲益。
  • 兩部委優先支持太陽能光熱應用 太陽能建築概念股解析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財政部、住建部:優先支持太陽能光熱應用財政部、住建部日前聯合發文稱,進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政策,調整資金分配管理方式,以此推進太陽能等新能源產品進入公共設施及家庭,進一步放大可再生能源建築應用政策效應。
  • 太原強制推廣太陽能光熱建築應用
    近日,太原市住建委介紹,太原將強制推廣太陽能光熱建築應用,按照太陽能光熱與建築一體化的原則,並使太陽能光熱應用與建築工程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 今年起,凡太原市新開工建設的12層及以下的居住建築,高層居住建築的逆12層和有生活熱水需求的醫院、學校、賓館、洗浴場所等公共建築,必須應用太陽能光熱系統。
  • 海水淡化技術研究新進展和發展趨勢分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當前,水資源短缺是各國均需要解決的問題,而通過海水淡化能夠有效緩解水資源不足問題。本文對海水淡化技術進行簡單介紹,對傳統技術優點與缺點進行簡單闡述,並簡單分析海水淡化技術研究現狀與發展,最後,簡單介紹核能、風能以及太陽能等新型淡化技術。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促進我國海水淡化工藝發展,以提高人們用水質量。
  • 寧波材料所在太陽能界面光熱轉化及多介質純化方面取得進展
    太陽能光熱蒸發技術因其可持續、低/無能耗、零CO2排放等特點,近年來成為分離領域的研究熱點,在海水淡化、汙水淨化等方面展現出巨大應用潛力。其中光熱轉化材料是該技術的核心,主要包括等離激元材料、碳納米材料和半導體材料三類材料,然而製備複雜、成本高、穩定性低等是當前限制光熱材料推廣和阻礙光熱技術發展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發高轉化效率、低成本、高穩定性和普適性的光熱轉化材料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 超高效率且穩定的MXene基光熱海水淡化材料
    雖然海水很多,但是淡水很少,這是人類一直以來面臨的一個重大環境問題。因而人們一直在尋找高效的海水淡化方法。大規模、持久的海水淡化首先需要源源不斷的能量,因而太陽能便成為了我們首要的考慮對象。在目前的太陽能能量轉換手段中,光熱轉換因其高能量轉換效率和易用性而在海水淡化和廢水淨化領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 海水淡化新技術的應用和展望
    在「2011水業高級技術論壇」上元水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安屹立總經理為大家介紹了海水淡化新技術的應用並對海水淡化應用前景做出了展望。海水淡化與傳統的依賴地表水方式相比具有可靠性、不受氣候乾旱影響;獨立性,與跨區域調水相比控制性較強等顯著特點。
  • :局部加熱型多級太陽能蒸餾實現超高效海水淡化
    【研究背景】調查顯示全球三分之一人口受到淡水短缺的影響,考慮到海水的廣泛分布,海水淡化技術是解決淡水緊缺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目前包括反滲透和多級閃蒸等海水淡化技術已經得到商業化應用,並成功緩解了部分地區的淡水需求壓力,然而這些技術需要完備基建支撐、集中式安裝和大量能源供應,不適用於發展中或離網地區。
  • 一文看懂太陽能光熱發電原理及分類
    而且,這種形式的太陽能利用還有一個其他形式的太陽能轉換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即太陽能所燒熱的水可以儲存在巨大的容器中,在太陽落山後幾個小時仍然能夠帶動汽輪發電。   光熱發電原理   光熱發電技術,是不同於光伏發電的全新的新能源應用技術。它是一個將太陽能轉化為熱能,再將熱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
  • 山東省太陽能熱利用產業技術升級
    據專家介紹,太陽能中高溫應用的主要領域包括太陽能空調、工業用熱、海水淡化和農業烘乾等,其中工業用熱主要體現在造紙、紡織、食品、菸草、木材、化工、塑料和醫藥八大行業,這八個行業的總產值佔到國內工業總產值的23%,而這八大行業的熱能總消耗約為3億噸標準煤,若其工業用熱能10%被太陽能替代,則可實現節約原煤約30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6000萬噸,僅此八大行業的太陽能替代應用在全國就可帶動近千億的市場總量
  • 我市推進太陽能光熱與建築一體化應用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節約能源法律法規和省、市加強建築節能工作等要求,從2021年起,我市將加快推進太陽能光熱與建築一體化應用,讓建築更加綠色低碳環保。據了解,按照相關通知要求,從今年1月1日起,我市在新建12層及以下居住建築、高層居住建築的逆12層和有生活熱水需求的醫院、學校、賓館、食堂、洗浴場所等公共建築中強制推廣太陽能光熱系統,要按照太陽能光熱與建築一體化原則,從規劃、設計、施工、驗收的各個環節將太陽能光熱系統應用到建設項目中。
  • 湖南省:全面推進太陽能光熱、光電技術建築應用
    三、進一步推進可再生能源在建築中規模應用  1.全面推進太陽能光熱、光電技術建築應用  我省城市城區範圍內所有具備太陽能集熱條件的新建12層及以下住宅(含商住樓)、12層以上居住建築的逆12層和新建、改建和擴建有熱水需求的賓館、酒店、醫院病房大樓、老年人建築、學校宿舍、託幼建築以及政府投資的有熱水需求的公共建築
  • 相關上市公司太陽能光熱業務
    布局:報告表示,為協同集團戰略,上海電氣金融業務圍繞「司庫、促進產品銷售和工程承接、支持新產業打造和新技術導入」三個層次定位加快發展,公司的融資租賃公司憑藉「廠商租賃模式」持續發揮融資租賃對產業助推作用,支撐海水淡化、光熱等新能源業務發展。
  • 上海交大鄧濤團隊在《Nature Energy》發表太陽能光熱界面蒸發綜述...
    ,全面介紹了太陽能光熱界面蒸發系統各核心構成單元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深入分析了影響太陽能光熱界面蒸發性能的關鍵因素,探討了該技術在太陽能向熱能、電能、機械能、化學能轉換領域的應用價值,展望了該領域未來的發展方向、面臨的挑戰以及應對措施。
  • 香港城大李振聲團隊:效率高、成本低、可規模化的海水淡化技術
    「免費」清潔能源太陽能製造局部熱引發非沸騰水蒸發的新技術,有望廣泛應用於海水淡化、汙水處理、稀有元素提取以及微生物清除等。該技術已經在過去幾年時間得到了廣泛的發展,並取得了一系列的進步。太陽能吸光體是該技術的核心部件,也已經被大力開發並獲得了一系列實用性的太陽能吸光體,如碳基材料、金屬納米和半導體材料等。然而當前的太陽能吸光體材料不是光譜響應窄就是價格昂貴,造成太陽能效率低,同時極大地阻礙了該技術的實際應用與技術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