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6日,世界頂尖醫學期刊Lancet(《柳葉刀》)發表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麻醉科王東信教授(通訊作者)團隊研究論文。研究顯示,右美託咪定對於術後譫妄的預防有明顯的效果。該論文由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麻醉科主任王東信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和倫敦帝國理工大學醫學院麻醉科馬大青教授共同完成,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麻醉科醫師蘇仙博士為第一作者。
本研究為雙盲隨機對照研究,納入了700例非心臟術後進入外科監護室的老年病人。研究證明,外科術後當晚給予小劑量右美託咪定進行持續輸注,可以明顯降低譫妄發生率,減輕疼痛,改善主觀睡眠質量。另外,研究還發現,輸注小劑量右美託咪定,可減少非譫妄併發症發生,縮短了機械通氣時間及ICU停留時間。該研究為術後譫妄的預防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Lancet(《柳葉刀》)發表北王東信教授團隊研究論文長期以來,手術麻醉對腦功能的影響一直是醫生和患者都十分關心的問題,術後認知功能障礙已逐漸成為圍術期醫學關注的焦點之一。術後譫妄作為術後認知功能障礙的一種,其發生率隨年齡增長而升高,據報導約為11~51%。特別是對於老年患者而言,大腦功能對手術應激和麻醉藥物的影響更為敏感。譫妄的發生可能伴隨病人的一系列不良預後,如術後併發症發生率和死亡率增加、住院時間延長、遠期認知功能惡化等。因此,預防譫妄的發生顯得尤為重要。而目前還沒有發現有一種藥物能夠有效地預防譫妄。王東信教授團隊的這項研究,揭示了應用藥物可預防老年患者的術後譫妄,為術後譫妄的預防提供了有力的證據,對日後指導手術患者的臨床醫療有重大意義。
【作者簡介】王東信,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第一醫院麻醉科主任、重症醫學科主任。他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現北京大學醫學部),博士期間師從中國現代麻醉奠基人謝榮教授。曾於1997~1998年作為訪問學者赴法國南錫大學醫學院Brabois醫院學習。現為北京大學第一臨床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大學麻醉學系副主任、重症醫學系副主任。兼任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圍術期器官保護分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老年人麻醉學組副組長等多個學術兼職,並擔任《中華麻醉學雜誌》《臨床麻醉學雜誌》Journal of Anesthesia and Perioperative Medicine等多個雜誌的編委及Chinese Medical Journal/Journal of Clinical Anesthesia等多個期刊審稿人。承擔包括國家衛計委科研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大學臨床研究基金在內的多項研究基金。在國內外期刊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參與編著相關專著10餘部。
作為謝榮教授的關門弟子,王東信教授師承前人衣缽又有所創新,在危重病人的麻醉與圍術期管理、圍術期器官保護、老年認知功能障礙等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有著深厚的造詣和獨到的見解。
編輯:白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