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B:咱化學學了這麼久了,哪位同學來回答一下什麼叫酸,鹼又是什麼?
……(鴉雀無聲)
@Dr. B:大夥們發現沒有,一個看似很熟悉的事物,我們卻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那麼一說到酸,我們腦海中會蹦出一些概念:氫離子、ph值小於7、能夠溶解金屬。
從博弈論的角度來看,這些個概念都可以歸結為一個源頭:
物質在水溶液中電離出來的陽離子只有氫離子,這便是酸。
物質在水溶液中電離出來的陰離子只有氫氧根,這邊是鹼。
中學階段需要我們掌握的強酸有:
HCl HBr HI HClO4 H2SO4 HNO3
中學階段需要我們掌握的強鹼有:
NaOH KOH Ba(OH)2 Ca(OH)2
觀察得知,構成強鹼的金屬元素基本上都是在第一主族和第二主族,也就是那些金屬性很強的元素。氫氧化銣Rb(OH)2和氫氧化鍶Sr(OH)2是不是強鹼呢?
@Dr. B:當然是強鹼,因為它們的金屬性比比鉀鈣還要強。
@王二狗:老師,為什麼它們比鉀鈣還要強啊,有實驗做嗎?
@Dr. B:當然,沒有實驗了。金屬性過強,不會出現在我們高中的實驗室裡,高中只能讓讓同學們看看鈉和水的反應,是不會在課堂上做銣和水反應的實驗的。為什麼它們金屬性比鉀鈣還要厲害,拿出元素周期表來看一下就知道。

在最外層電子數都為1或者2的情況下,銣鍶的原子半徑要比鉀鈣大,因此核對核外電子的吸引要更弱,所以最外層的電子越容易失去。
只不過我們在中學階段不研究其他的強鹼,只需要掌握那四大強鹼即可。酸也是一樣的,我們還有不少的有機強酸,再者氯酸和高錳酸都是屬於強酸,這些我們在中學階段也不需要去掌握。
因此,要注意了,不要一看到這個氫氧化鋇,想當然地認為人家是沉澱,人家可是強鹼,要是不確定它的鹼性強弱,那就拿出元素周期表來瞅一瞅。
氫氧化鎂雖然是沉澱,但是它溶於水的那部分能夠完全電離,因此在溶液當中是沒有氫氧化鎂這個物質的,有的只是少量的氫氧根和少量的鎂離子,我們看到的氫氧化鎂沉澱已經不屬於溶液的體系範疇了,因此我們說氫氧化鎂是中強鹼。
在元素周期表中,位於鎂的右側的是鋁,金屬性比鎂更弱,因此其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氫氧化鋁屬於弱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