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曾發現過這個問題,自然界中的野生動物如長頸鹿、牛、馬、羊等草食性動物,它們的眼睛都分布在頭部兩側,而如獅子、老虎、鬣狗、豹子等大型獵食者的眼睛都長在正前方,那麼可想而知它們的視線範圍是不同的。
而其中靈長類比較特殊,不屬於大型獵食者,但是它們的眼睛也長在正前方,而人類眼睛長在正前方只能說這是從「老祖宗」那裡繼承來的。
科學上對這種情況普遍支持這樣的觀點:食草動物眼睛長在兩側環顧四周,可以預防警惕天敵的伏擊,儘早發現危險信號可以隨時的逃跑。食肉動物一般來講沒有後顧之憂,它們只需要專注於眼前的獵物即可,我相信很少會有動物在獅子老虎後邊伏擊它們,畢竟是頂級獵食者,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存在。
而遠古人類曾經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是瑟瑟發抖的小可憐,在沒有崛起之前自保能力很弱,你可能不相信人類的老祖宗在自然界中還曾經存在過天敵,它就是恐貓,貓科-劍齒虎亞科下的重要成員,曾經的南方古猿骨骼化石多次在孔恐貓洞穴中被發現。
但即使這樣,人類也沒有進化出朝向兩側的眼睛,首先要說眼睛朝向正前方,是靈長類動物的特性,雖然視覺範圍變小了,但具備了了立體感,這對於靈長類動物在樹林中穿梭至關重要。可以很好的判斷距離、厚度以及縱深等等,因為眼睛朝向正前方整體視線範圍不超過180度,而在鼻腔兩側的視線是重疊的,這就會對影像產生立體感。
來自參考文獻
而人類從樹上下來開始直立行走,正常情況下應該和大部分的草食性動物類似進化出朝向兩側的眼睛,但只能說人類進化的速度非常快,很快的就達到了可以自我保護的程度。直立行走解放雙手,發明工具團隊合作,這些能力讓人類更加專注的去捕獵,不再需要盯著後方。因為團隊合作分工明確,可以有人負責放哨了。
而人類的快速發展,我們也一躍而起,到達食物鏈頂端,甚至已經跳出了食物鏈,但一直存在著弊端。人類的個體戰鬥力非常薄弱,沒有尖牙利爪也沒有強壯的體魄,要是獨自生活在野外還是很難的,例如行走在幽靜的密林中,背後稍有聲響,我們都會緊張害怕突然回頭去查看情況。
那麼這種緊張感就是進化出的一種能力,來替代眼睛沒有長在兩邊的缺陷。像貓頭鷹也算是獵食者了,它的眼睛非常典型的長在正前方,但是它通過進化出頸部大角度迴轉的能力,解決視線窄的問題。
靈長類也包括人在內眼睛長在正前方還有一定的作用,靈長類在樹上快速移動,樹葉樹枝常常會遮擋視線,如果眼睛長在兩側,很容易受到視線阻礙,但如果是眼睛長在正前方,通過雙眼的立體效果是可以看見樹葉後的情況,這也更加有利於在樹上移動生活。
像草原上的一些食草動物,眼睛長在兩側視線非常寬廣,又沒有什麼障礙物,稍有風吹發草動全速奔跑就可以了。當然目前還有很多種學說解釋這種情況,尚無確定結論!
文/科學黑洞,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