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風採錄】王樂:網安人才教育之路的探索者

2021-01-09 澎湃新聞
【「最美」風採錄】王樂:網安人才教育之路的探索者

2020-11-16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編者按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和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精神,圍繞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主題,中央宣傳部、中國科協、科技部中科院、工程院、國防科工局在全社會廣泛開展「最美科技工作者」學習宣傳活動,深入挖掘、廣泛宣傳一批優秀科技工作者典型,引導和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學習最美、爭當最美,匯聚起愛國奮鬥的磅礴力量。經各地方、各學會、各單位推薦,共有400餘位科技工作者入圍,我們將陸續推出部分入圍科技工作者的先進事跡,讓我們一睹他們的最美風貌吧!

化璞石為玉,尋遺珠成器——網安人才教育之路的探索者

大量隱私數據被竊取、垃圾郵件泛濫、勒索病毒席捲全球、國家工業設施被黑客圍攻等,這些頻發的網絡安全事件提醒人們,網絡空間安全問題成為了世界民眾、各國政府關注的頭等安全問題。「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網絡空間的安全對抗實質是人與人之間的對抗,網安人才的數量和質量將直接決定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網絡安全水平。

與其他領域不同,網絡空間安全是一個注重實戰性和對抗性的交叉技術領域,在這裡,「虛擬化」的攻擊行為與物理性的安全損傷直接關聯;高超的攻防技術與超強的科研能力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掌握攻防技術的網絡精英門,其善惡之行往往只在一念之間,而兩者的界限趨於模糊;新的信息技術普及應用,由其帶來的安全威脅也隨之而生。因此,對網絡空間安全這一新興領域,其行業特點和對從業人員素質技能要求是什麼,專業特徵和人才培養的特殊性是什麼,如何快速培養適應行業要求、滿足國家戰略需要的網安人才,這些專業教育問題成為國內網安專業人才培養工作面臨的挑戰。

王樂隨同「方班」團隊一起,投身到了網安人才教育培養這一挑戰性的探索領域,力圖解答網安專業教育的這些基礎性理論和探索性實踐問題。「方班」是「方濱興院士實驗班」的簡稱,由知名網絡安全專家、中國工程院方濱興院士創建,服務於國家和區域網絡安全人才需求,培養實踐創新型網安人才、研究建設網安教學培訓資源、探索應用型網安人才培養模式。

方班團隊首先聯合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廣州大學、中科院信工所等院所,啟明星辰、安天、合天智匯等企業,近20家單位,共同完成了中國工程院「網絡空間安全工程科技人才培養」戰略諮詢課題,系統調研分析了國內外網安人才培養的現狀,梳理出網安人才培養的六個特殊性,提出了層次化培養體系、認證體系、試點體系。這些研究成為了國內關於網絡空間安全人才培養體系系統化研究的開端,也為團隊和其他單位的後續研究探索指引了方向。

王樂認為,人才培養是一項實踐性活動,新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是在實踐中發現、總結和提煉的,也需要通過實踐來檢驗和修正。因此,王樂參與了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創新實驗班,這一「方班」的首個試點的所有籌建、設計、教學和管理工作。作為方班教研室首任主任,王樂先後負責設計了5個期班的本碩人才培養方案,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課程大綱等逐一進行推敲,每一版都結合學生情況進行幾十次討論、推演和評估。作為教育教學負責人和教學管理執行人,王樂每年負責30多門課的教學管理工作,完成120多個課時教學任務;組織方班學生參加網安比賽,獲比賽成績前五名5項、全國一等獎2項,參加全國大學生「網際網路+」創新創業大賽獲國賽銀獎1項、省賽銀獎以上2項。作為教學資源建設牽頭人,王樂組織方班教師會同企業共同研製了網絡安全綜合教學靶場,帶領學生建成了大數據安全教學實驗平臺,設計了500多個安全實驗場景和實例,有100多個實驗資源向國內師生開放,資源的數量和內容仍在持續更新。作為師資隊伍和教學能力建設執行人,王樂推動方班教師隊伍從2年前的6人發展成35人,短短兩年培養了兩位優秀教師,成為網絡空間安全專業核心教學力量,每年完成2000多個學時的專業課程教學工作;組織了12項省部級教改課題立項;發表近10篇教改論文,其中進入國際檢索1篇、會議優秀論文1篇;負責的「研究方法與創新能力實訓」課程獲省在線教學優秀案例一等獎。通過實踐探索,方班團隊總結提出了「6層金字塔」方班人才培養模式,受邀宣講10餘次、承接調研20多次。

作為中國網絡空間安全人才教育論壇直屬「人才培養工作組」負責人之一,王樂投入了大量精力到網安人才培養公共服務和公益活動中,兩年以來,直接負責或參與了近10場教育教學培訓,500多人次從培訓中得到了知識技能提升。作為發起人和負責人之一,王樂聯合中國網絡空間安全人才教育論壇多個會員單位編寫發布了「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工程技術人才培養體系指南」的1.0和2.0版,對國內銀行、證券、石油、電力、製造等行業和政府等非安全類業務單位,以及網安研究、開發和服務等企業的崗位要求進行了充分調研分析,提出了三級900多個項目的網安崗位技能體系,填補了國內網安人才與網安崗位兩個維度下知識技能的一致性描述的空白,為網安人才培養中關於網安技能的概念體系、標準體系、能力體系和質量體系的構建奠定了理論和術語基礎。

網安人才教育教學研究是培養大量優秀網安人才的基礎,是實現國家安全戰略的基礎性工作;網絡空間安全作為一個快速變化的新興領域,其人才培養工作始終面臨新的課題、新的挑戰,國內乃至國際高校和培訓機構都在不斷的探索;教育教學是一項實踐性為主的研究工作,需要大量一線實踐、大量調研分析。對於一個基礎性、探索性和實踐性很強的領域,網安人才教育教學研究註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獲得顯著成果的,需要投身教育的決心和情懷,需要腳踏實地的探索和持續的投入,需要不急不躁、落地有聲的執行力。這些是對一個科研工作者和教學研究工作者的巨大挑戰,也需要單位、團隊和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單位和家人給了王樂極大的支持理解。單位統一調配科研工作,給王樂提供了專心教學研究、投身教學一線的時間和環境;妻子專心照顧長輩和幼子,負擔起所有家庭事務,免去了王樂的後顧之憂。幾年如一日,王樂把幾乎所有時間,都用在了教學教改的調研、分析、設計、總結上。看著成長起來的學生和漸現成效的教育模式實踐,王樂覺得所有的投入都是值得的!

來源:中國中文信息學會 供稿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最美」風採錄】王樂:網安人才教育之路的探索者》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最美」風採錄」王樂:網安人才教育之路的探索者
    經各地方、各學會、各單位推薦,共有400餘位科技工作者入圍,我們將陸續推出部分入圍科技工作者的先進事跡,讓我們一睹他們的最美風貌吧!化璞石為玉,尋遺珠成器——網安人才教育之路的探索者大量隱私數據被竊取、垃圾郵件泛濫、勒索病毒席捲全球、國家工業設施被黑客圍攻等,這些頻發的網絡安全事件提醒人們,網絡空間安全問題成為了世界民眾、各國政府關注的頭等安全問題。
  • 王樂
    由王樂負責實施的方班教育教學實踐和網安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得到行業和同行的關注認可,為我國培養大量優秀網安人才、解決網安人才缺口問題提供了方法途徑,為維護網絡空間安全、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發展等提供有益有效的支撐
  • 航空工業西飛機身裝配廠鉚裝鉗工王樂:有「樂」在身邊
    第一次去生產現場時,王樂被眼前一個個龐大的工裝、耳邊一聲聲鉚槍聲震驚了,原來以前看到的一架架飛機是這樣製造出來的。想到以後這些飛機將在他的手中製造出來,這裡將是他實現夢想的舞臺,王樂感到前所未有的振奮。「樂」愛學習剛到生產線,王樂跟著兩位經驗豐富的師傅學習生產現場鉚接裝配的技能和技術要求。憑藉紮實的知識功底,他很快就掌握了基礎的鉚接技術技能要求。
  • 大美醫者候選人王樂:家庭醫生服務模式的「先行者」
    ,改為了分類別、分特點的一對多健康教育,組建了健康諮詢群。作為一名家庭醫生,王樂手機24小時開機,隨時為市民提供諮詢。不論是街上掃地的清潔工還是省市級離退休幹部,他都一視同仁,猶如親人一般對待。大福建營巷、小福建營巷和正府街的常住居民是王樂負責的對象,服務重點人群為慢性病人群和老年人。每天下午他都會去社區家訪,一個聽診器、一個血壓計,再加一個記錄本,就是他的基本裝備。
  • 【致敬最美榜樣】三八紅旗手(集體)風採展示—東城區工商聯繫統特輯
    【致敬最美榜樣】三八紅旗手(集體)風採展示—東城區工商聯繫統特輯 2020-07-13 15: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王樂,好樣的!
    「第一反應就是救人」張女士誇獎的小夥子叫王樂,是西鹹新區秦漢新城周陵人,在周陵街道辦上班。疫情期間,他負責轄區各門店的排查工作,每天都在一線忙碌,妻子則帶著剛滿百天的孩子回鹹陽秦都區天王第二生活區跟母親同住。3月6日,王樂下班去母親家看望妻兒。晚上7點多,他上到二樓時,看見3個人在敲一戶人家的門。
  • 昔日「好班長」今朝「領頭雁」——記西峽縣孫門村「兵支書」王樂
    這位年輕人名叫王樂,是該鎮孫門村剛剛連任的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而76歲的湯丙照是孫門村的孤寡老人、建檔立卡貧困戶。  考慮到湯丙照年紀大,身邊無人照顧,經王樂多次動員終於說服老人到敬老院安享晚年。老人剛住進敬老院,王樂就來看望他了,看到湯丙照的身體和精神狀況良好,王樂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
  • 【海歸人才創新創業風採錄】謝曉亮:通往精準醫學之路
    謝曉亮認為,過去10年,中國的科研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國家對基礎研究和交叉學科領域的投入日益增加,從海外大力引入人才,並為回國人才創造了各種有利條件。  很多優秀同行回國後非凡的成就也鼓舞了謝曉亮。「比如王曉東領導的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通過設立一種新的體制和模式,吸引了大批年輕科學家回國。
  • 【活動預告】探索者·創新之光 | 格致論道 第56期
    格致論道 第56期格致論道 陳嘉庚科學獎基金會『 探索者·創新之光 』」高層次人才。關啟安,2011 年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師從周向宇院士。關啟安主要從事多複變函數論的研究,曾獲得北京大學「優秀博士後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獎」,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和「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青年科學獎」,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求是傑出青年學者獎」,中國科協「中國青年科技獎—特別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和「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 代表建議持續發揚「工匠精神「 重慶高技能領軍人才獲獎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6日6時訊(記者 闕影)去年11月,2020年度「最美巴渝工匠」評選結果揭曉,10名2020年度「最美巴渝工匠」和10名2020年度「最美巴渝工匠」提名人選從幕後走到臺前,通過他們的榜樣力量,激勵廣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
  • 【平陽工匠·匠心築夢】王樂:「天上飛」代替「肩上背」 樂做新農民
    每每望向農田,95後「飛手」王樂的眼裡總是閃爍著光。 今年25歲的王樂是翼城縣裡砦鎮老官莊村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17歲高中畢業後,就跟隨著父親從事農機服務行業,堅守在田間地頭。 2004年,王樂的父親開始購置農機設備,成立翼城縣益農農機專業合作社。看著父親買來的「大傢伙」,王樂很感興趣,摸一摸、看一看,想著自己啥時候也能操控一下。
  • 錄視頻手繪漫畫 廈門師生致敬「最美逆行者」
    最近這段時間,廈門多所中小學的師生拿起手中的筆,用詩詞歌賦、手繪漫畫、兒歌順口溜、朗誦等形式表達心聲,致敬「最美的逆行者」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人。康樂小學吳明玲老師一家為抗疫獻唱  吳明玲教了20年音樂,第一次和丈夫、女兒、兒子一起錄歌。一開始錄製《陽光總在風雨後》時,她和上六年級的女兒劉藝璇一起唱,丈夫幫忙錄。後來,丈夫也加入進來,一家三口又重新開始練習、磨合,最後上中班的兒子也客串了一把。
  • 深信服牽手谷安 致力填補網絡安全人才缺口
    強強聯手 填補95%網絡安全人才缺口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近年我國高校教育培養的信息安全專業人才僅3萬餘人,但我們的網絡安全對人才的需求又是多少呢?70萬+!你沒看錯,整整超過95%的網絡安全人才缺口,有些人可能並不認為如此。
  • 大會發言(一) | 展風採、促發展,大會現場群「音」薈萃
    大會發言(一) | 展風採、促發展,大會現場群「音」薈萃 2021-01-12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會員風採】林海霞:教育扶貧,是一朵彩虹色的花
    用課桌排成簡易的嘉賓席上,一隻蜘蛛在兩瓶礦泉水之間歡樂地織著網。恍惚間,林海霞感覺這個就像信息化教育之網,又像她與學海之間的網。回程途中,沈總跟她聊起了做教育遇到的點點滴滴。有一次在寧波一所學校,沈總發現一個男孩把發給他的平板輕輕推開了,死活不要。工作人員告訴他在這個上面可以學到很多知識,可以幫助到他的學習。這個孩子就是不說話,倔強地把平板推開。
  • 一展風採秀絕技,燕舞風姿滿園中——五岔路鄉中心校第二屆「風採杯」藝術節展演活動
    為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展示學校藝術教育的成果,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情趣。11月24日,五岔路中心校組織開展第二屆「萌芽杯」藝術節展演活動。谷校長指出,校園文化藝術節」熔思想性和藝術性於一爐,集素質教育與特色文化為一體,是學校全體師生精神風貌的體現,是學生素質提高,才華展示,個性發揮的重要舞臺。如果校園沒有藝術,就沒有歌聲、沒有舞蹈,就會失去太多歡聲笑語,就會很難去發現美,創造美,感受美,傳承美。
  • 「網安周」「強網杯」網絡安全挑戰賽線下賽在鄭開賽
    本文轉自【鄭州發布】;9月16日上午,作為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重要活動之一,「強網杯」網絡安全挑戰賽線下賽燃情開賽,各路網絡高手齊聚位於鄭州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強網杯」永久賽址——網絡安全科技館,上演巔峰對決。
  • 川大發大招,可破格錄取網安人才
    各大高校陸續開展自主招生考試,其中四川大學發了個大招——今年首次開啟了「網絡安全人才卓越計劃」。據說這個項目是響應國家的需要,招收在網絡安全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學生,比如對付網絡攻擊,保護網絡安全等。如果被認定為網絡安全方面「出類拔萃」的學生,學校可以直接向教育部申請破格錄取,進入川大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學習,沒有高考分數的限制。
  • 「希望之星」英語風採大會發布全新活動主題
    對此,「希望之星」承辦方——北京星路風採國際教育諮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星路風採」)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國力日盛,全球影響力日漸深遠。2020年度『希望之星』推出新的主題,也是希望緊跟中國改革發展的腳步,培養和發現新時期國家發展所需要的高素質外語人才,為我國的經濟、文化建設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讓中國光彩照耀全世界。」20年星光燦爛 希望之星迎來閃耀時刻實際上,不僅僅是今年,過去20年來,「希望之星」一直在不斷為祖國培養最出色的英語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