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醫者候選人王樂:家庭醫生服務模式的「先行者」

2021-01-09 紅星新聞網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劉雨)6月28日報導 成都市青羊區草市御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門診主任、家庭醫生團隊隊長、主治醫師王樂從事家庭醫生工作已經有12個年頭,他率先搞起了預約服務、籤約服務,把一對一的單個健康教育,改為了分類別、分特點的一對多健康教育,組建了健康諮詢群。目前規範管理高血壓、糖尿病1500餘人,是居民心中的好醫生,也是成都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入選成都榜樣。

轄區居民心中的「名醫」

2007年青羊區決定推行家庭醫生服務模式時,他不做住院部醫生,成為了一名家庭醫生。每天一到科室,他就像上了發條一樣忙碌起來,接診病人、詢問病情、答疑解惑,一樣也不會怠慢,謹慎的態度、專注的神情、關愛的話語,讓病人立刻就有了一種安全感、信任感。

作為一名家庭醫生,王樂手機24小時開機,隨時為市民提供諮詢。不論是街上掃地的清潔工還是省市級離退休幹部,他都一視同仁,猶如親人一般對待。

大福建營巷、小福建營巷和正府街的常住居民是王樂負責的對象,服務重點人群為慢性病人群和老年人。每天下午他都會去社區家訪,一個聽診器、一個血壓計,再加一個記錄本,就是他的基本裝備。發現疾病隱患後,王樂會建議他們去醫院做全面檢查,發揮自己的首診作用。

88歲的何惠芳婆婆曾在屋內摔了一跤,沒見外傷,只是一個勁喊疼,手足無措的家人第一個打了王樂的電話。王樂判斷老人可能骨折,並對接了骨科醫生。隨後在醫院檢查後發現,婆婆果然如王樂所說,已經骨折。因為「首診」處理得當,事後家人一直對他充滿感激。何婆婆的女兒費紹蓁說:「全家人不管哪個身體不舒服,總是先聯繫王醫生,去醫院該看什麼科,他都會指導。」

長期服務固定人群,王樂與居民已經不再是簡單的醫患關係。

2006年,王樂還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當住院部醫生時,就經常為當時已81歲的鄧婆婆看病,轉為家庭醫生後,鄧婆婆更是王樂服務的重點。鄧婆婆肺功能不好,最怕感冒,自2007年到2009年,家住石羊場的王樂,一接到婆婆感冒的電話,馬上騎著電瓶車趕來。因為照顧得當,3年內鄧婆婆都沒住過院。2009年鄧婆婆最後一次感冒,伴有心衰症狀。後來鄧婆婆去世,王樂像失去親人一樣難過。

家庭醫生服務模式的「先行者」

王樂是成都市最早的家庭醫生之一。作為家庭醫生的「先行者」,在他面前的家庭醫生道路是一種全新的醫療服務模式,這就意味著沒有可以借鑑的實例,所有的問題都必須自己探索解決,這些問題就像一座座大山擋在面前,他在一步步實踐中摸索著前進,付出了很多心血。凡是經過王樂管理的居民,不僅生活方式都得到明顯改善,其所患疾病的控制率和致殘率都大大的降低。

雖然家庭醫生的工作取得明顯的效果,但是,還有大量的慢病患者需要去篩查和管理。目前中國的高血壓患者已經超過兩億,怎樣提高工作效率是當前王樂及其團隊面臨的問題。預約服務、籤約服務、慢病自我管理小組、集中式健康教育、創建微信健康群等服務手段在王樂及其團隊中一一應運而生。

一般情況下一個家庭醫生可以管理300到500個重點人群,而他一個人卻管了1500個。別人都認為他管理的太多了,他卻樂呵呵的說不多不多,要是我們能夠把管理流程再梳理一下,管理做到更加規範化,每個人可以管理超過2000人。

有一天,63歲的劉阿姨端著一杯熱騰騰的開水走到王樂的面前,「王醫生喝點水吧,我在這裡觀察你三個小時了,你不停的在給大家說話,你一點水都沒有喝。你教我的養生之道我都記住了。你可也要注意身體啊。」王樂被眼前的一幕感動了,平時在工作中都是他去關心別人,沒想到在他關心別人的同時別人也在關心著他。等王醫生剛回過神來,劉阿姨又接著說,「我都叫我家親戚朋友不要找你看病了。」

話音剛落,王樂一下緊張了,「難道我做錯了什麼了嗎?」劉阿姨似乎看出了王醫生的緊張,安慰的說「我就是看你太累了,不忍心啊!」聽到這兒,王樂鬆了一口氣,笑著說:「劉阿姨放心,我還年輕累不著。」

這件事雖然已經過去許久,卻成為王樂在緊張工作之餘思考如何提高效率的「導火索」。回去後預約服務、籤約服務都被提上了日程,還把一對一的單個健康教育,改為了分類別、分特點的一對多健康教育,組建了健康諮詢群。目前不只是管理的好,還管理的多。

相關焦點

  • 王樂
    由王樂負責實施的方班教育教學實踐和網安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得到行業和同行的關注認可,為我國培養大量優秀網安人才、解決網安人才缺口問題提供了方法途徑,為維護網絡空間安全、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發展等提供有益有效的支撐
  • 天津將建立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務模式 提高家庭醫生籤約履約質量
    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工作是天津市深化醫改、推進分級診療的重要制度安排,通過長期籤約式服務,家庭醫生與居民建立「朋友式」醫患關係,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讓居民身邊多了一位可諮詢、可看診、可問藥、可交心的醫生朋友。
  • 企鵝醫生公交路線 提供專屬家庭醫生服務
    企鵝醫生公交路線 提供專屬家庭醫生服務市場信息網   2020-11-26 19:01:02   來源:    評論:   導語:企鵝心理依託騰訊醫療健康板塊優勢,整合利用集團平臺全優資源,整合創立精神心理障礙診療全程管理新型模式,更以企鵝醫生全科門診為原點,全方位守護人們身心健康。
  • 家庭醫生工作室標準化建設及服務效果研究
    家庭醫生制是以全科醫生為主要載體、社區為範 圍、家庭為單位、全面健康管理為目標,通過契約服務 的形式,提供連續、安全、有效、適宜的綜合醫療衛生 服務和健康管理的模式[1]。作為推進家庭醫生制的核心 力量,家庭醫生也將逐步成為居民健康、衛生服務、醫 療保險 ( 醫保) 費用的 「守門人」。
  • 【「最美」風採錄】王樂:網安人才教育之路的探索者
    「方班」是「方濱興院士實驗班」的簡稱,由知名網絡安全專家、中國工程院方濱興院士創建,服務於國家和區域網絡安全人才需求,培養實踐創新型網安人才、研究建設網安教學培訓資源、探索應用型網安人才培養模式。作為方班教研室首任主任,王樂先後負責設計了5個期班的本碩人才培養方案,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課程大綱等逐一進行推敲,每一版都結合學生情況進行幾十次討論、推演和評估。
  • 「「最美」風採錄」王樂:網安人才教育之路的探索者
    「方班」是「方濱興院士實驗班」的簡稱,由知名網絡安全專家、中國工程院方濱興院士創建,服務於國家和區域網絡安全人才需求,培養實踐創新型網安人才、研究建設網安教學培訓資源、探索應用型網安人才培養模式。王樂認為,人才培養是一項實踐性活動,新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是在實踐中發現、總結和提煉的,也需要通過實踐來檢驗和修正。因此,王樂參與了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創新實驗班,這一「方班」的首個試點的所有籌建、設計、教學和管理工作。作為方班教研室首任主任,王樂先後負責設計了5個期班的本碩人才培養方案,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課程大綱等逐一進行推敲,每一版都結合學生情況進行幾十次討論、推演和評估。
  • 昔日「好班長」今朝「領頭雁」——記西峽縣孫門村「兵支書」王樂
    這位年輕人名叫王樂,是該鎮孫門村剛剛連任的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而76歲的湯丙照是孫門村的孤寡老人、建檔立卡貧困戶。  考慮到湯丙照年紀大,身邊無人照顧,經王樂多次動員終於說服老人到敬老院安享晚年。老人剛住進敬老院,王樂就來看望他了,看到湯丙照的身體和精神狀況良好,王樂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
  • 2020年「最美醫生」候選人名單出爐!
    根據中央宣傳部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共同開展的2020年「最美醫生」宣傳發布工作安排部署,擬於近期向全社會宣傳發布10名「最美醫生」個人和1支「最美醫生」團隊的先進事跡。為充分發揚民主,加強社會監督,現將候選人名單及事跡簡介予以公示。公示時間:2020年1月17日至1月21日。公示期間如有異議,可向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傳司反映。
  • 大鵬社康「家庭醫生」騎行上門服務
    晶報訊(記者 陳碧霞 通訊員 吳康連 顏豔魁/文、圖)經過社區社康家庭醫生黃續業連續一周上門中醫理療,患了腰間盤突出的大鵬辦事處水頭社區86歲的張阿婆終於不用再臥床了,她逢人就誇社康家庭醫生好。 不用排隊取號,在家就能看病,這是包括張阿婆在內的大鵬辦事處轄區居民福利。
  • 王樂,好樣的!
    「第一反應就是救人」張女士誇獎的小夥子叫王樂,是西鹹新區秦漢新城周陵人,在周陵街道辦上班。疫情期間,他負責轄區各門店的排查工作,每天都在一線忙碌,妻子則帶著剛滿百天的孩子回鹹陽秦都區天王第二生活區跟母親同住。3月6日,王樂下班去母親家看望妻兒。晚上7點多,他上到二樓時,看見3個人在敲一戶人家的門。
  • 智慧家庭醫生專題報告:調研工作站落地進展,解決家醫服務五大痛點...
    2011年,上海在全市逐步推進家庭醫生制度試點,組建以全科醫生為核心,公衛醫師、社區護士、志願者等共同組成的家庭醫生服務團隊,與居民開展長期穩定的籤約服務關係。  2012年3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6部委聯合印發《全科醫生執業方式和服務模式改革試點工作方案》,要求在全國建立10個家庭醫生服務試點,打造家庭醫生服務標準範本。
  • 優質資源下沉到底 浙大四院構建「1+1+1+X+Y」新型家庭醫生模式
    今天(5月19日)是第九個「世界家庭醫生日」,今年的主題為「攜手家庭醫生,共築健康生活」。近日,浙大四院全科醫學科聯合醫共體福田院區、廿三裡院區、佛堂中心衛生院,同步開展大型惠民義診、常見慢性病管理宣講等系列健康宣教活動。
  • 家庭醫生何月仙:盡心盡職做好籤約健康服務
    15年前,她還是位小姑娘,在到轄區為群眾提供社區衛生服務時,遇到是群眾不搭理、不配合,但她毫不氣餒,默默地堅持,逐漸成長為深受轄區群眾喜愛的家庭醫生,她就是金華開發區湯溪鎮中心衛生院,有著15年基層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經歷的籤約家庭服務醫師何月仙。
  • 多牛傳媒董事長王樂:「用戶為王」時代即將到來!
    王樂是如何推動DoNews一步步成為今日掛牌新三板的多牛傳媒?多牛在接下來的發展道上,又將會面臨著哪些挑戰?  從「社區的時代」到「人工智慧」的三個階段 回顧多牛傳媒的發展,大約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是自媒體的矩陣業務,近年來多牛傳媒連續布局遊戲媒體,旗下有多個著名的遊戲媒體,如全世界最大的中文遊戲KOL社區「NGA」,中國最大的電玩遊戲門戶「電玩巴士」,著名用戶服務軟體「大腳」,等產品。此外多牛還孵化媒體,如中國最大的維基農場「灰機」等。
  • 起底國內外多種醫療服務盈利模式
    公司一直向國內引進國際最前沿的的腫瘤診斷和放射治療設備(如醫用加速器、頭部伽馬刀系統等),公司通過租賃、專業管理的模式,與76家醫院合作(主要為三甲醫院),在醫院內建立了140個放療和影像診斷中心。公司目前的盈利模式是:1)與三甲醫院的籤訂6-20年的長期設備租賃與專業服務合同,公司負責購買設備、為診療中心提供優化治療方案、其他診療中心醫生會診、臨床研究等專業服務。
  • 孫東生親自帶隊赴上海市學習考察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等醫改工作
    上海市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中,立足市情,求真務實,注重基礎工作,堅持穩中求進,醫改整體工作處於全國前列,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等工作得到國家充分肯定,並向全國進行推介,在醫聯體建設、藥品採購等方面也有很多值得學習借鑑的做法和經驗。  在家庭醫生籤約服務方面,上海市一是以漸進式改革為路徑。
  • 會合――人力資源未來模式的先行者
    會合――人力資源未來模式的先行者 2020年12月03日 14:5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數字經濟和平臺經濟的發展提升了服務水平,服務主體和就業人數不斷增加,同時也催生了一些新就業形態和靈活就業崗位,這也滿足了人才的自主擇業需求。 就業趨勢的了解有利於人才進行擇業方向的選定,除此以外,選定合適的招聘平臺對人才就業更是至關重要。
  • 家庭醫生服務上門豐臺區率先試點 五類人群三種疾病可申請
    家庭醫生服務上門  劉平 攝在今年3月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衛計委主任方來英表示,目前北京市正在試點推廣居家養老家庭醫生籤約服務,計劃在今年年底之前,讓老年人、失能老人、殘疾人士、兒童和孕產婦在內的五類特殊人群,
  • 【平陽工匠·匠心築夢】王樂:「天上飛」代替「肩上背」 樂做新農民
    每每望向農田,95後「飛手」王樂的眼裡總是閃爍著光。 今年25歲的王樂是翼城縣裡砦鎮老官莊村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17歲高中畢業後,就跟隨著父親從事農機服務行業,堅守在田間地頭。 2004年,王樂的父親開始購置農機設備,成立翼城縣益農農機專業合作社。看著父親買來的「大傢伙」,王樂很感興趣,摸一摸、看一看,想著自己啥時候也能操控一下。
  • 資深跑友王樂:跑馬拉松需要「攀登不止」精神
    這是王樂在2020無錫馬拉松的全馬成績,也是他近幾年來少有的跑進330的好成績。「雖然疫情打亂了我們跑馬的節奏,但只要堅持正常訓練,在難得的比賽中挑戰自我,重新出發,就能獲得理想的結果。」雖然近幾年精力主要集中在跑步推廣及文化傳播,但資深跑友王樂從來都沒有放棄超越過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