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好班長」今朝「領頭雁」——記西峽縣孫門村「兵支書」王樂

2021-01-09 中國網

  「湯大爺,天越來越冷了,您最近身體咋樣,在這住得還習慣嗎?有啥需要的您儘管跟我說!」冬日的西峽縣軍馬河鎮敬老院裡,一位年輕帥氣的小夥子正拉著湯丙照老人的手仔細詢問。這位年輕人名叫王樂,是該鎮孫門村剛剛連任的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而76歲的湯丙照是孫門村的孤寡老人、建檔立卡貧困戶。

  考慮到湯丙照年紀大,身邊無人照顧,經王樂多次動員終於說服老人到敬老院安享晚年。老人剛住進敬老院,王樂就來看望他了,看到湯丙照的身體和精神狀況良好,王樂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

  「這十年來,王樂為村裡的事操碎了心,他把軍人的氣質和作風帶到工作中,思路清晰,執行力強,孫門村的明天大有希望!」提起王樂,孫門村老支書朱留寶讚不絕口。

  2002年王樂應徵入伍,在部隊的兩年裡,先後被評為優秀新兵和優秀士兵,獲得連嘉獎和營嘉獎。由於表現突出,王樂光榮入黨,後任有線電話班班長。2004年退伍後,他在西峽縣中漂集團任職,憑藉出眾的才能,王樂從一名普通職員成長為擁有「年薪制」的部門經理,事業蒸蒸日上,家庭幸福美滿。

  2010年2月,回老家過春節的王樂,遇到時任村黨支部書記朱留寶。「回來吧,村裡需要年輕幹部,是金子在哪都能發光!」老支書誠懇地邀請他回村工作。王樂對村子有著深厚的感情,經過一番思索,王樂辭去縣城的工作,回到了家鄉。

  脫貧攻堅的春風吹進了山鄉的村村寨寨,王樂作為村裡的扶貧專幹,白天入戶調查了解情況,晚上認真學習研究政策,經常忙到凌晨兩三點。村裡有幾戶貧困戶,家裡有幾口人,致貧原因在哪,種了幾畝地,養了幾頭豬,享受哪些扶貧政策……王樂如數家珍。

  「要不是黨的好政策,要不是有王樂這樣的好幹部,我們家現在還不知道是什麼光景呢!」脫貧戶李獻林感慨道。李獻林曾是讓王樂頭疼的「窮懶散」戶。李獻林早年喪母,和父親和弟弟相依為命,家裡只有幾畝薄地,窮困潦倒。

  王樂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先後十多次到李獻林家裡做思想工作,分析政策,制定幫扶計劃。考慮到李獻林一家三個「光棍」,需要個女主人來操持家務,而同村的劉遂珍丈夫去世多年,一個人含辛茹苦把女兒撫養長大,生活艱辛。如果這兩個人能走到一起,重新組成家庭,也是一件美事。王樂嘗試著介紹兩個人認識,重新燃起希望的李獻林一改往日的懶散,最終獲得劉遂珍的認可,2014年春在大家的祝福聲中兩個人結為夫妻。在各項扶貧政策的幫扶下,李獻林幹勁更足了,開始種植袋料香菇,日子逐漸好轉。

  「到戶增收項目每年收益7500元,村生態護林員公益崗補助每月600元,閨女在一高上學享受教育扶貧補貼,媳婦和閨女吃藥都能報銷,加上低保和分紅,能享受到的政策我們一樣都沒落下。我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致富,不再給黨和政府添麻煩!」李獻林感激的話語中充滿著激情。2016年,他把香菇種植規模擴大到1萬袋,又利用空閒時間到鎮上打零工,一家人年底收入3.6萬元,順利脫貧摘帽。

  在村民眼裡,王樂無疑是一名好幹部,然而在妻子眼裡,他卻是一個「不稱職」的丈夫。由於扶貧工作瑣碎繁忙,王樂經常十天半個月不能回家一趟,更沒有時間照顧妻子和女兒。付出總會有收穫,2019年王樂被評為南陽市優秀扶貧村黨支部書記。

  繁榮農村經濟,發展產業是關鍵。經過多方考察調研,結合孫門村的實際情況,王樂瞄準了花椒種植產業。「我們將採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計劃種植花椒500餘畝。目前,已有3個村民小組、120餘戶自願加入合作社。前期正在進行土地平整、除草等工作,今年冬季就能栽植優質花椒樹苗。據初步估算,這項生態產業每年可為群眾帶來500萬元的收益,村民的好日子有指望了!」站在孫門村道岔組的山巔上,王樂對未來充滿希望。

相關焦點

  • 王樂
    由王樂負責實施的方班教育教學實踐和網安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得到行業和同行的關注認可,為我國培養大量優秀網安人才、解決網安人才缺口問題提供了方法途徑,為維護網絡空間安全、服務經濟建設和社會穩定發展等提供有益有效的支撐
  • 【網絡媒體「走轉改」】日乾喬大沼澤:昔日草地革命徵途 今朝紅色...
    昔日澤國烽煙革命途,今朝紅色教育基地。昨天下午,長徵幹部學院重走長徵路的40多名學員,沿著當年紅二、四方面軍所走過的路,打著紅旗,互相攙扶,走過了長達15公裡的紅原日乾喬沼澤地。在穿越沼澤地時,不少學員高原反應強烈,呼吸急促,心慌、胸悶,大家三步一停,五步一走。軟綿綿的草地,不知哪兒深哪兒淺,為安全起見,大家你拉著我,我扶著你,步步試探著前行。
  • 王樂,好樣的!
    「第一反應就是救人」張女士誇獎的小夥子叫王樂,是西鹹新區秦漢新城周陵人,在周陵街道辦上班。疫情期間,他負責轄區各門店的排查工作,每天都在一線忙碌,妻子則帶著剛滿百天的孩子回鹹陽秦都區天王第二生活區跟母親同住。3月6日,王樂下班去母親家看望妻兒。晚上7點多,他上到二樓時,看見3個人在敲一戶人家的門。
  • 父女兩代接力 昔日沙荒地變身今朝百果園(圖)
    信息 父女兩代接力 昔日沙荒地變身今朝百果園(圖) 2016  經過全家人將近10年的辛勞,昔日的沙土崗變成了一片鬱鬱蔥蔥的百果園:2000餘棵杏樹,1000餘棵棗樹,還有梨、油桃等果樹。當初和解志善老人一起承包鹽鹼地的其他人都半途而廢了,只有他一個人堅持了下來。「土地沒有好壞之分。土地是最不會欺騙人的。雖然這裡又沙又鹼,通過努力,它缺啥,咱給他補啥,一定可以變成一片綠洲。」解志善老人說。
  • 福建:昔日發展桎梏 今朝山水作畫
    新華社福州11月23日電 題:福建:昔日發展桎梏 今朝山水作畫  新華社記者邰曉安、李超、趙銀平  福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長期以來山高水密交通不便,發展受限。
  • 大美醫者候選人王樂:家庭醫生服務模式的「先行者」
    目前規範管理高血壓、糖尿病1500餘人,是居民心中的好醫生,也是成都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入選成都榜樣。轄區居民心中的「名醫」2007年青羊區決定推行家庭醫生服務模式時,他不做住院部醫生,成為了一名家庭醫生。
  • 西峽縣西坪鎮:小小豆腐坊 圓了脫貧夢
    河南經濟報 記者 周美嬌 通訊員 王毅今年50歲的李玉盈是西峽縣西坪鎮下營村三組的村民,因肢體四級殘疾生活十分困難。2016年被列為精準扶貧戶。自從被評上貧困戶後,扶貧政策的潤澤讓他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
  • 沙坪垻:昔日廢「礦坑」 今朝好景色
    昔日廢棄「礦坑」在一天天變好,村民郭銘華是見證者之一。「從來都沒想過這些『礦坑』有朝一日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竟然還成了一處景觀。」郭銘華想不到的正是在「一坑一策」措施的治理下,如今呈現在眼前的景象。一湖碧水、兩岸綠草、新建的休閒步道……廢棄「礦坑」搖身一變,成了一處別致的景觀,一個休閒娛樂的「公園」。安全隱患消除了,鄉村的容貌逐漸好起來,而村民更想要有穩定的產業來增收。
  • 航空工業西飛機身裝配廠鉚裝鉗工王樂:有「樂」在身邊
    中國航空報訊:和所有在航空城長大的孩子們一樣,王樂從小就有一個航空報國夢。心之所向,他早早地步入了西飛技師學院,希望畢業後能夠進入航空工業西飛工作。在校期間,他勤勉專注,是所在鉗工專業學生中的佼佼者,代表學校參加「陝西省技工院校技能大賽」並取得了鉚裝鉗工第一名的好成績。2012年春節前夕,他突然接到校領導電話,通知他被西飛免試錄取了。
  • 「今朝有酒今朝醉」這樣的人生態度是對是錯?
    「今朝有酒今朝醉」這樣的人生態度是對是錯?個人覺得這樣的人生態度是非常錯誤的,這是一種對人生、對自己極不負責任的態度!「今朝有酒今朝醉」是唐代羅隱《自遣》詩中名句,詩的全文為「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 【「最美」風採錄】王樂:網安人才教育之路的探索者
    王樂認為,人才培養是一項實踐性活動,新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是在實踐中發現、總結和提煉的,也需要通過實踐來檢驗和修正。因此,王樂參與了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創新實驗班,這一「方班」的首個試點的所有籌建、設計、教學和管理工作。
  • 崑崙山下羅布泊 塔裡木旁胡楊林 昔日古樓蘭 今朝新若羌
    昔日古樓蘭,今朝新若羌。若羌是中國西部一片待開發的熱土,奮進中的若羌各族兒女正以開放的姿態,加快發展的豪情,誠摯歡迎廣大有識之士前來觀光旅遊、投資創業,攜手共創美好的明天。
  • 資深跑友王樂:跑馬拉松需要「攀登不止」精神
    這是王樂在2020無錫馬拉松的全馬成績,也是他近幾年來少有的跑進330的好成績。「雖然疫情打亂了我們跑馬的節奏,但只要堅持正常訓練,在難得的比賽中挑戰自我,重新出發,就能獲得理想的結果。」雖然近幾年精力主要集中在跑步推廣及文化傳播,但資深跑友王樂從來都沒有放棄超越過去的自己。
  • 「「最美」風採錄」王樂:網安人才教育之路的探索者
    王樂認為,人才培養是一項實踐性活動,新的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是在實踐中發現、總結和提煉的,也需要通過實踐來檢驗和修正。因此,王樂參與了廣州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創新實驗班,這一「方班」的首個試點的所有籌建、設計、教學和管理工作。作為方班教研室首任主任,王樂先後負責設計了5個期班的本碩人才培養方案,對培養目標、課程體系、課程大綱等逐一進行推敲,每一版都結合學生情況進行幾十次討論、推演和評估。
  • 【平陽工匠·匠心築夢】王樂:「天上飛」代替「肩上背」 樂做新農民
    每每望向農田,95後「飛手」王樂的眼裡總是閃爍著光。 今年25歲的王樂是翼城縣裡砦鎮老官莊村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17歲高中畢業後,就跟隨著父親從事農機服務行業,堅守在田間地頭。 2004年,王樂的父親開始購置農機設備,成立翼城縣益農農機專業合作社。看著父親買來的「大傢伙」,王樂很感興趣,摸一摸、看一看,想著自己啥時候也能操控一下。
  • 西峽縣古稀老黨員楊志武:黨啊,我有一首歌唱給你聽
    楊志武是西峽縣小有名氣的一位詞曲作者。55年前,當時還是學生的楊志武從老師那裡接觸到曲胡,從此走上音樂之路。通過自學,他掌握了曲胡、二胡、三弦、電子琴等樂器的演奏方法,後來,又無師自通學會作詞譜曲。在西峽黑虎廟小學當民辦老師時,楊志武創作的《黑虎廟小學風光好》深受師生喜愛,當年的學生有些直到今天還會唱這首歌。他創作的曲劇唱段《與時俱進奔小康》在唱腔設計、詞作方面深受好評,被西峽縣普法藝術團作為保留節目長期演唱;曲劇小戲《老人再婚》,關注新時代老年生活,題材新穎,受到觀眾歡迎。
  • 西峽縣寨根鄉:小香菇圓了脫貧夢
    映象網訊(記者 田雨陽 通訊員 餘爽爽)眼下正是香菇的種植季節,在南陽市西峽縣寨根鄉香菇標準化種植基地裡,處處是菇農們忙碌的身影。在菇農中,種植大戶張培峰是當地遠近聞名的脫貧致富帶頭人。張培峰見人便說:「幫扶幹部隔三差五上門服務,給我解決實際問題,國家的扶貧政策真是好。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幫助我的人,今後我一定好好幹,把生活過得更好。」(映象網南陽新聞熱線:0377----60396959,投稿郵箱yxwnypd@126.com。
  • 抖音兄弟我講的對不對今朝有酒今朝醉是什麼歌誰唱的完整歌詞介紹
    抖音兄弟我講的對不對今朝有酒今朝醉是什麼歌誰唱的完整歌詞介紹  抖音兄弟我講的對不對今朝有酒今朝醉是什麼歌?  歌名:《今朝有酒今朝醉》  歌手:盧小魚、寶二  這首歌目前在個音樂平臺裡並沒有上線,當然這也是兩位歌手在網絡上自己演唱的,MV也沒有那麼的精緻,基本上以寫實的場景來拍的。
  • 罪犯王樂減刑一案
    提請減刑建議書案號:(2016)遼07刑更757號立案時間:2016年5月23日罪犯王樂
  • 昔日比肩西安,如今卻屈尊於三線城市,「神都」名響亮卻少有人知
    在中國有一句俗語,舊時看長安洛陽,今朝看上海北京。作為十六朝古都的洛陽,卻在今朝便成了屈尊於鄭州之下的三線城市。洛陽的發展不由讓人唏噓不已,雖然在gdp方面洛陽尚和鄭州有不少的差距。但是在歷史名勝古蹟和風光美景上,洛陽堪稱為當之無愧的河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