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峽縣寨根鄉:小香菇圓了脫貧夢

2020-12-04 河南人客戶端

映象網訊(記者 田雨陽 通訊員 餘爽爽)眼下正是香菇的種植季節,在南陽市西峽縣寨根鄉香菇標準化種植基地裡,處處是菇農們忙碌的身影。在菇農中,種植大戶張培峰是當地遠近聞名的脫貧致富帶頭人。

張培峰,家住寨根鄉太山廟六組,全家六口人,母親年老多病,妻子長期有病勞動能力差,兒子和兩個女兒都在上學。自從被評上貧困戶,他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早日脫貧。在熟悉了各項政策後,他一心撲到香菇種植上,通過入駐香菇基地,免費使用香菇棚架,享受產業培訓,辦理香菇產業保險,年年種植袋料香菇25000袋左右,再加上各項政府補貼,年收入近十萬。2018年,他享受了危房改造政策,實現住房有保障,搬了新家,順利脫貧。

張培峰見人便說:「幫扶幹部隔三差五上門服務,給我解決實際問題,國家的扶貧政策真是好。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幫助我的人,今後我一定好好幹,把生活過得更好。」

(映象網南陽新聞熱線:0377----60396959,投稿郵箱yxwnypd@126.com。映象網「大象陪辦」電話:180 0371 9699)

相關焦點

  • 西峽縣西坪鎮:小小豆腐坊 圓了脫貧夢
    河南經濟報 記者 周美嬌 通訊員 王毅今年50歲的李玉盈是西峽縣西坪鎮下營村三組的村民,因肢體四級殘疾生活十分困難。2016年被列為精準扶貧戶。自從被評上貧困戶後,扶貧政策的潤澤讓他的生活有了基本保障。
  • 【脫貧攻堅 · 攻堅倒計時】香菇成產業 脫貧添動力
    6月22日,在墨玉縣薩依巴格鄉康帕村,努爾麥麥提 · 艾海提瓦克在自家香菇拱棚中邊幹活邊說。  在康帕村,最早種植香菇的是努爾麥麥提。這兩天,村裡新建了16個香菇拱棚,他又預定了一個。「現在香菇長得非常好,我有兩個大棚,只要管理好,一年最少可收入2.4萬元。」努爾麥麥提說。
  • 巾幗脫貧故事匯丨「香菇妹」文龍香:帶動「百花齊放春滿園」
    巾幗脫貧故事匯丨「香菇妹」文龍香:帶動「百花齊放春滿園」 2021-01-07 17: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南陽市西峽縣回車鎮:激發脫貧內生動力 貧困群眾幹勁十足
    映象網訊(記者 田雨陽 通訊員 趙建峰)為決戰脫貧攻堅,南陽市西峽縣回車鎮從產業和就業入手,解決貧困戶的實際困難,激發內生動力,變「輸血」為「造血」,使貧困戶依靠自己的努力,真正實現脫貧致富。學成後,因資金問題難以自主發展養殖,脫貧責任組和村兩委了解情況後,多方努力,積極籌措,幫助他解決各種困難,就這樣,楊文久開始了自己的養殖之路。經過自己的努力,年養殖收入可達13000元左右,收入遠遠高於脫貧標準,於2017年成功脫貧。脫貧後的楊文久幹勁更足了,他說:「日子有盼頭,人就有幹勁。」
  • 「小香菇」撐起「致富傘」!昌平助力阿旗走穩脫貧路
    2019年,村黨支部經過多方考察,最後選擇了種植技術簡單易學、回收有保障,且能夠適宜本村氣候條件生長的香菇作為主導產業推廣發展。歷經一年的試種摸索,如今,村裡的香菇產業漸成體系,不僅新增就業崗,更成為了村集體收入的支柱。今年,在昌平區的助力下,利用京蒙幫扶資金,張傢伙房村的香菇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產業配套設施更加完善,這給村集體收入帶來更多上升空間,讓更多村民有機會通過勞動實現脫貧增收。
  • 為了圓上那個夢——大同大學幫扶陽高縣兩個貧困村脫貧的實踐
    為了圓上那個夢——大同大學幫扶陽高縣兩個貧困村脫貧的實踐走進陽高縣羅文皂鎮謝家莊、十九墩兩個村,說起這幾年的變化,村民們讚揚之聲不絕於耳。大同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包聯兩村的扶貧隊長高鵬說,當初一駐進村就傻了眼,一下子就愁出了牙疼病:村民老的顫巍巍、口袋收入空癟癟、村容村貌髒兮兮……扶貧隊員們深知,這樣的兩個村要如期脫貧,不急火攻心才怪了。脫貧奔小康,讓一所大學和兩個小山村結上了緣,考量著這個夢該怎麼圓。
  • 昔日「好班長」今朝「領頭雁」——記西峽縣孫門村「兵支書」王樂
    2004年退伍後,他在西峽縣中漂集團任職,憑藉出眾的才能,王樂從一名普通職員成長為擁有「年薪制」的部門經理,事業蒸蒸日上,家庭幸福美滿。  2010年2月,回老家過春節的王樂,遇到時任村黨支部書記朱留寶。「回來吧,村裡需要年輕幹部,是金子在哪都能發光!」老支書誠懇地邀請他回村工作。王樂對村子有著深厚的感情,經過一番思索,王樂辭去縣城的工作,回到了家鄉。
  • 「我的扶貧故事」盡心盡力為民幹事丨六枝特區中寨鄉紅光村黨支部...
    我叫胡嬋,今年41歲,中共黨員,是貴州六盤水六枝特區中寨鄉紅光村黨支部書記。我是中寨鄉唯一的女支書,因為在脫貧攻堅期間不顧生產休息,月子中主動去統籌全村脫貧攻堅工作,被大家稱為「巾幗」模範,對此我真感到慚愧和不安,一是我哪能稱得上是巾幗模範,只是在其位就必須得以身作則、盡心盡力做事罷了。二是擔心辜負厚望,完成不好組織上交給我的光榮任務。
  • 「香菇醬首創者」引發了什麼蝴蝶效應?
    導語:8月11日,香菇醬首創者仲景食品成功通過創業板上市委審議。仲景香菇醬作為靈魂產品,成就了一家小而美的企業,同時帶動了西峽縣香菇產業的品牌化、價值化發展,全縣農民純收入的60%來自香菇產業,成為西峽富民強縣的第一產業抓手。老乾媽的競爭對手要登錄創業板了!8月11日,香菇醬首創者仲景食品成功通過創業板上市委審議。
  • 邵東斫曹鄉舉辦芍藥花節 致力中藥材產業脫貧
    4月22日,「邵東斫曹鄉首屆芍藥花節」在邵東縣斫曹鄉梧桐村舉行攝影:楊敏華)   紅網邵東4月22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李慧 通訊員 曾曉風)4月22日,「邵東斫曹鄉首屆芍藥花節」帶著泥土的清新與四月的芳香如期舉行,斫曹鄉梧桐村房前屋後人頭攢動。開幕式現場,數千名遊客一邊欣賞歌聲,一邊在田間地頭的芍藥花地流連遊走,盡情飽覽了芍藥花的嬌豔和藥鄉小山村的別致。
  • 東海縣石湖鄉:「小香菇」撐起富民「大產業」
    殊香香菇生產合作社是石湖鄉成立最早的香菇合作社之一,從合作社成立至今,已經從原有的十幾棟發展成50多棟香菇栽培大棚,菌棒製作設備、保鮮庫等配套設施齊全。「我們還將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充分利用林間閒置土地,準備再上種植大棚100棟,確實做大做強香菇種植,帶動更多的村民致富。」提起今後的香菇種植殊香香菇合作社負責人姜徐江信心滿滿。
  • 桃花十裡歌不斷 桃林萬頃夢共圓——天水日報新媒體快閃《「桃」醉...
    桃花十裡歌不斷 桃林萬頃夢共圓——天水日報新媒體快閃《「桃」醉秦安》拍攝側記  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劉曉亞  2020年的春天並未因疫情的肆虐而延遲。  桃林花海中,三位美麗的小女孩身著彩衣,如同桃花精靈漫步在晚春清晨的微風中,她們一會兒嬉鬧,一會兒靜觀,或端詳花之妖嬈,或輕嗅花之幽香,忘情中她們不 知是誰輕聲哼唱起了《國家》,「一玉口中國,一瓦頂成家,都說國很大,其實一個家……」一聲起,眾聲和。在稚嫩童聲領唱下,桃園各處不約而同地傳來跟唱的歌聲,風過處,桃花婆娑,花香四溢,歌聲飛揚。
  • 「把時間搶回來 把損失補回來」紫雲自治縣四大寨鄉:田間地頭春耕忙
    暖風吹拂花正開,脫貧攻堅勁正足。3月7日,紫雲自治縣四大寨鄉落城村花魚田組一塊坡地上,拖拉機在翻地,三輪車在轉運肥料和種子,村民們在打窩、施肥、放種、蓋土等忙碌著種植龍鬚菜。「當日,我們共組織45名村民種植龍鬚菜,預計當天能種植20畝。」
  • 奧特曼:這個劇場版,圓了小時候那幾個破碎的夢!
    《超8》的劇情說了什麼,簡單點來說就是平行宇宙中的大古帶領著高山我夢,飛鳥信變成了奧特曼,隨後奧特兄弟那邊也想起了些什麼變身成為了奧特曼,而其他宇宙過來的日比野未來擊敗了究極合體怪獸。但是這其實不是重點,《超8》中其實圓了很多小時候破滅的夢吧。而這些夢的重點還是在於,人間體的cp問題吧。
  • 精準扶貧的普格收官答卷:脫貧攻堅的「普格戰法」
    脫貧攻堅工作向深入推進以來,普格始終把農村貧困人群住房安全保障放在決戰脫貧攻堅關鍵環節,力求做到農村住房安全保障全覆蓋。 耶底鄉通鄉公路。 夯實基礎、打破瓶頸,提升脫貧攻堅成色。
  • 種香菇,「大白」是唯一標準
    「大白」是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葦子峪鎮杉松下堡村的香菇種植戶對一等香菇的愛稱,他們把一等、二等、三等香菇分別稱「大白」「小白」「次菇」,「大白」的價格是「小白」的二倍,更不用說「次菇」了。  以前杉松下堡村也有許多村民種蘑菇,但是效益不佳。在菇滿鄉合作社理事長王明芳帶領下,村民們都種出了優質價高的「大白」。
  • 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奉獻自我,電影《秀美人生》有著濃濃的廣西味
    黃文秀是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時代楷模、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百色市委宣傳部理論科原副科長,電影《秀美人生》以黃文秀為人物原型,真情講述了黃文秀派駐樂業縣百坭村第一書記後,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的動人故事。電影用紀實的風格塑造時代楷模,以情懷和擔當譜寫青春之歌。
  • 絕壁古寨飛越貧困 探訪雅安漢源縣古路村脫貧背後的故事
    按照漢源縣制定的精準脫貧進度,古路村「摘帽」的時間定在了2017年。  ◎今年9月底,一條跨度760米的索道有望開通,村民從此不僅飛越了天塹——漫山遍野即將進入盛果期的核桃,再不愁出路。  ◎8月29日—9月1日,本報記者蹲守這一彝族村寨,發現了古路村飛越「貧困」背後鮮為人知的「預謀」。  古路村,沒有路。進村的通道曾是繩索、藤蔓和鋼梯。
  • ...熊兒寨鄉安全巡查隊伍深入百姓家庭,對天然氣、液化氣罐、吊(圖...
    現已進入冬季取暖季,為了保障百姓取暖安全,熊兒寨鄉安全巡查隊伍深入各村百姓家庭,對天然氣、吊炕使用情況進行了安全檢查,並查看了報警器安裝和使用情況,登記使用液化氣罐、吊土炕數量臺帳,指導和提示老百姓安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 許昌市建安區:志智雙扶拔窮根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映象網訊(記者 康世保 通訊員 趙華亭 信文欣)「身體殘疾了,俺的精神沒有殘疾,只要踏實肯幹,就不愁拔不掉窮根。」許昌市建安區陳曹鄉小陸莊村貧困戶王春慶邊在莊稼地裡忙活,邊信心十足的跟記者說道。建安區利用報紙、電視和新興媒體,積極開展志智雙扶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跡宣傳,發表了《身殘志堅自強立志,積極脫貧「摘帽」致富》《用堅守給予丈夫生的希望》等接地氣、有溫度的志智雙扶典型人物文章,在建安區樹立了五女店鎮白稚村身殘志堅貧困戶典型郭勝清、河街鄉柿張村餐飲業貧困戶典型張大河、靈井鎮郝莊村自主創業貧困戶郝天虎等一批脫貧典型,在全區營造了脫貧光榮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