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網絡的落地與人工智慧技術日漸成熟,作為物聯網主要應用領域之一的智能家居將帶我們走進萬物互聯的智慧生活。
文/《環球》雜誌記者 張漫子
清晨6點,當主人還在熟睡,麵包機、咖啡機已經自動開始準備早餐,衛生間取暖設備、熱水器開始工作。7點,預設好的「起床模式」啟動,主臥的窗簾緩緩打開,輕柔的背景音樂響起,室外柔和的陽光射進房中,提醒主人起床時間到了。當主人起床並洗漱完畢後,烤好的麵包已經準備好。夜晚睡前,也無需離開被窩關燈,只要說一句「睡覺了」,便可自動啟動「睡眠模式」,家中的燈依次熄滅,窗簾自動拉上,所有無關的電器相繼關閉,安防系統上崗……
以上也許是我們對「智能家居」最原始的期待。隨著5G網絡的落地與人工智慧技術日漸成熟,作為物聯網主要應用領域之一的智能家居將帶我們走進萬物互聯的智慧生活。
2014年,谷歌出資32億美元收購美國智能家居設備製造商愛巢實驗室公司(Nest Labs),實現家電互聯互通,使之成為智能家居領域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同年,亞馬遜發布Echo智能音箱。隨著語音識別與交互技術的進步,語音助手的實用場景和頻率大幅提高,並替代遙控器成為控制家電的主要人機互動手段,使智能家居向前再進一步。
未來,超高速率、極大容量、超低時延等5G網絡的優勢可支撐海量家用設備互聯,大量數據包傳輸,人與設備之間的真正互聯。更多硬體都能在5G網絡環境下連接傳感器以實現快速數據處理與智能操控。
5G還意味著實現更多物聯智能設備的整合與反饋機制,家庭產品的智能化應用場景將不斷得到拓展,人與機器的交互方式日益豐富。當滿足多設備聯網、多交互方式之後,加之人工智慧技術的加持,真正的智能家居系統將通過多渠道的信息輸入與輸出,控制幾乎全部的智能產品。
一方面,智能家居產品光學控制、感應器控制等使得無聲無觸摸的交互方式成為可能。另一方面,智能家居的交互方式從被動響應命令向主動配合發展,從而實現互聯互動的多種智能化應用場景;識別家中多種智能化產品的差異化功能,並加以組合,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通過自主學習,適應用戶個性化的口令和需求。
來源:2019年3月20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6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本期更多文章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微博、微信客戶端:「環球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