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啟集團稱參與聯通混改40億資金來源合法:不存在股票質押

2021-01-14 澎湃新聞
光啟集團稱參與聯通混改40億資金來源合法:不存在股票質押

澎湃新聞

2017-08-23 17:26 來源:澎湃新聞

中國聯通(600050)混改方案擬引入的戰略投資者之一——深圳光啟互聯技術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對參與聯通混改的資金來源問題作出回應。

8月23日,光啟互聯母公司光啟集團,通過旗下深圳光啟創新技術有限公司微信公眾號「光啟」發布澄清函稱,光啟互聯參與中國聯通本次混改的資金來源合法、合規,為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不存在質押光啟集團下屬相關上市公司股票而獲得的融資資金,不存在分級收益等結構化安排,亦不存在利用槓桿或其他結構化的方式進行融資的情形。

當天,有媒體發布報導,質疑光啟集團旗下光啟互聯參與聯通混改的認購資金來源問題。

中國聯通系中國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之一。聯通集團以旗下的A股上市公司中國聯通(600050)為平臺,推進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被視為央企混改打出的頭炮。

8月16日,中國聯通(600050)發布混改方案稱,擬引入10家戰略投資者,交易總對價780億元人民幣。這10家戰略投資者中,就包括光啟互聯。按方案,混改完成後,光啟互聯對中國聯通的持股佔比約1.88%,為此,光啟互聯將付出40億元。

據光啟集團介紹,該公司是一家在軍民融合領域領軍的尖端技術創新集團,主要從事超材料隱身技術、創新型航空器的研究、開發與應用,產品被應用於國防軍工、智慧城市與公共安全領域,此次參與聯通混改的主體為光啟集團旗下的深圳光啟互聯技術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光啟互聯是獨立的法人實體,其作為獨立法人實體參與中國聯通混改事宜,不屬於光啟集團旗下A股深交所上市公司光啟技術(002625.SZ)或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光啟科學(00439.HK)的下屬公司。

對於參與聯通混改,光啟集團曾在微信公眾號發表公告稱:「光啟與聯通具備良好的業務合作基礎和廣闊的合作前景,未來雙方在產業及網際網路、智慧城市、家庭網際網路、大數據及人工智慧等業務技術領域上,將展開深度合作。」

附:光啟集團關於光啟互聯的澄清函

有媒體對光啟互聯相關投資資金提出質疑,光啟集團回應如下:

1,此次參與聯通混改的主體為光啟集團旗下的深圳光啟互聯技術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光啟互聯」)。光啟互聯為有限合夥企業,由光啟集團下屬全資公司作為執行事務合伙人,光啟集團下屬其他全資公司、建信(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投資的相關全資公司等作為有限合伙人組成。

2,光啟互聯隸屬於光啟集團,光啟集團是一家在軍民融合領域領軍的尖端技術創新集團,主要從事超材料隱身技術、創新型航空器的研究、開發與應用,產品被應用於國防軍工、智慧城市與公共安全領域。建信(北京)投資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為建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建信信託」)旗下公司。建信信託為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四大行唯一控股信託公司,2016年,建信信託的資產規模超過1.3萬億元人民幣。

3,光啟互聯是獨立的法人實體,其作為獨立法人實體參與中國聯通混改事宜,不屬於光啟集團旗下A股深交所上市公司光啟技術(002625.SZ)或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光啟科學(00439.HK)的下屬公司。

4,有媒體質疑,光啟互聯的認購資金來源於股票質押,無任何根據,與事實完全不符。光啟互聯參與中國聯通本次混改的資金來源合法、合規,為自有資金或自籌資金,不存在質押光啟集團下屬相關上市公司股票而獲得的融資資金,不存在分級收益等結構化安排,亦不存在利用槓桿或其他結構化的方式進行融資的情形;不存在直接或間接來自於銀行理財產品或資金池的情形。

光啟集團

2017年8月23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光啟互聯,光啟集團,聯通混改

相關推薦

評論(12)

相關焦點

  • 無視重點監控,牛股光啟技術開盤漲停!劉若鵬到底是騙子還是中國版...
    到2018年10月19日,光啟技術的股價跌至最低的6.48元/股,後面也一直在低位徘徊。三年多時間,光啟技術似乎褪盡超材料光環,儘管公司期間參與聯通混改,投資5G項目,入駐雄安新區等等動作不斷,但市場表現越來越難看。許多股民抱怨:光啟技術什麼概念都有了,就是不見股票有起色。
  • 聯通混改「只見打雷不見下雨」,容易勞心又傷神
    2016年11月30日,聯通集團公布確定混合所有制改革(混改)方案,下一步將走審批流程。消息稱,三大網際網路巨頭BAT將參與聯通集團的混改,但是三家並沒有對此作出具體回應。今年4月5日,中國聯通在A股、H股雙雙停牌,稱要發出一份有關公司內幕消息的公告。
  • 光啟技術:控股股東達孜映邦及其一致行動人解除質押1.4億股
    每經AI快訊,光啟技術(SZ 002625,收盤價:20.23元)12月30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於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東達孜映邦及其一致行動人光啟空間的通知,獲悉達孜映邦所持有公司的部分股份解除質押及部分股份被質押,光啟空間所持有公司的股份全部解除了質押。
  • 公告匯總:國資委同意聯通混改方案 華大基因復牌
    網易財經9月15日訊    今天滬深兩市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以下是重要公告摘要中國聯通H股:國資委已於9月13日同意混改方案中國聯通(0762)
  • 誠通集團:深度融合 釋放更多混改紅利
    混改形式不拘一格  以上市公司為主要載體實現核心業務的混改,積極引入非公有資本參與所出資企業的混改,以投資基金方式實現與社會資本的融合發展,吸引外資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誠通集團在混改形式上可謂不拘一格。
  • 專訪光啟集團劉若鵬:講述雄安首家軍民融合創新平臺的成立歷程
    光啟的「雙研究院」——光啟超材料前沿技術研究院、光啟新型發動機先進技術研究院擬落地雄安新區,光啟的「雙產業基地」——超材料創新產業基地、新型轉子發動機創新產業基地擬在保定市選址建設。在位於容城縣容義路上的雄安光啟軍民融合創新中心,光啟集團與河北省人民政府、雄安新區管委會、保定市人民政府及5家合作單位籤訂了備忘錄或戰略合作協議。
  • 光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關於籤訂募集資金監管協議的公告
    帳戶開設情況如下:   ■   為規範公司募集資金的使用與管理,提高募集資金使用效益,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公司規範運作指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範性文件的規定,近日,公司與中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保薦機構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君安」)籤訂了《光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募集資金專戶存儲三方監管協議
  • 郭偉:國企混改重在「改」而不在「混」,多案例詳解國企改革成功路徑
    聯通混改的案例最具有代表性。-- 股權結構方面:原控股股東聯通集團持股由62.74%縮減至36.7%,但仍是控股股東;中國人壽、騰訊信達、百度鵬寰、京東三弘、阿里創投、蘇寧雲商、光啟互聯、淮海方舟、興全基金和結構調整基金將合計持有中國聯通約35.18%股份。
  • 「黑科技」外衣擋不住淨利滑坡 光啟技術兩股東緣何欲清倉式減持
    轉型仍在路上  4月24日,光啟技術發布公告稱,擬使用募集資金人民幣1.48億元投資新一代隱身技術智能製造基地項目。3月,光啟技術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姜照柏、姜雷擬在未來6個月內,合計減持不超過6759萬股,佔總股本的3.14%。
  • 三環集團股份悉數質押給原出讓方 金凰集團70億收購資金到底從何...
    股權變更當天被質押給原出讓方三環集團的改制主要包括增資和股份轉讓兩部分,根據2018年1月14日各方籤署的《增資擴股協議》,金凰集團以37.60億元的資金認繳三環集團新增註冊資本11.60億元,金凰集團在《增資擴股協議》籤署後5個工作日內,應支付首期增資款16億元,在首期款付款日起一年內,應支付剩餘增資款21.60億元,金凰集團付清全部增資款後便可辦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
  • 光啟技術:控股股東部分股份解除質押
    每經AI快訊,光啟技術(SZ 002625,收盤價:7.46元)5月28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達孜映邦於2020年5月27日將原質押給廣東華興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的公司股份約2553萬股解除質押,佔其所持股份比例為2.77%。
  • 股價狂飆3倍後跳水,光啟技術能否重拾「黑科技」光環?
    7月31日,在光啟技術連拉5個漲停之後,深交所發布消息,稱對連續多日漲幅異常的光啟技術、英特集團持續進行重點監控,並及時採取監管措施。自6月以來,光啟技術被深交所、浙江證監局密集問詢,內容涉及募集資金使用情況、控股股東大量質押股份、超材料產品營收情況等。光啟技術近期為何頻頻受到資金青睞,又受到監管關注?多年來「超材料概念」備受質疑,如今股價飆升的光啟技術能否重拾「黑科技」的光環?
  • 光啟技術:股東擬減持不超過1.00%的股份
    12月26日光啟技術(002625)發布股份減持預披露公告,股東西藏達孜映邦實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光啟空間技術有限公司擬於2020年12月31日至2021年3月30日期間,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2154.59萬股,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00%。
  • 中國化學工程集團:「以混促改」謀發展
    作為全球油氣行業工程建設的龍頭企業,中國化學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日前宣布,2020年將推出6家二級企業、10—15家三級公司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誠邀地方國企、民營企業、投資機構等社會資本積極參與。此次混改有何新亮點?如何保證混改落到實處?
  • 航天科工集團旗下那些公司混改潛力最大?(附股)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中國聯通(8.34 -0.12%)混改落地,軍工集團混改提速也愈加明顯。航天科工集團集團營收及淨利潤目前保持穩步上升趨勢,「十二五」期間營收複合增速達14.1%,淨利潤複合增速達17.6%;集團規劃「十三五」期間初步建成國際一流航天防務公司,實現營收3000億元以上,較2016年提高70%以上,實現利潤總額210億元以上,較2016年提高50%以上。
  • 東方集團:關於控股股東部分股份解除質押及質押的公告
    關於控股股東部分股份解除質押及質押的公告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並對其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承擔個別及連帶責任。    2、被質押股份不存在被用作重大資產重組業績補償等事項的擔保或其他保障用途情況。
  • 新華聯集團積極參與國企混改 與湖南建工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新華聯集團積極參與國企混改 與湖南建工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 2020-12-04 20:04:40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吉翔 責任編輯:吉翔
  • 股權質押滾雪球 宜華系玩轉PE魔方
    圍繞宜華集團董事長劉紹喜「被帶走」傳聞,潮汕地區不少上市公司高管揣測與已遭免職的廣州市委書記萬慶良有關,也有人則認為宜華系在運作潮汕地區幾家企業上市方面可能存在問題。由於宜華系資本運作項目眾多,不排除可能會有更多上市公司捲入宜華系漩渦。
  • 貴州百靈:控股股東部分股份辦理質押及解押
    姜偉先生本次股份質押融資用途為補充質押,不產生融資金額,其本次質押的股份不負擔業績補償義務。本次補充質押的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合約還款資金來源於自籌資金或其他融資。截至2021年1月11日,姜偉先生及其一致行動人持有本公司632,971,795股,累計質押553,086,332股。
  • 又見股票質押回購風險,三聚環保副董事長部分質押股份將被券商強平!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2018年,股票質押回購風險引發的市場大跌恍若眼前。一年過去,在滬指2900點附近盤整背景下,11月26日消息,三聚環保晚間公告,持股7.72%的公司副董事長林科,因跌破平倉線,國泰君安擬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交易或大宗交易等方式對林科質押的部分公司股票進行處置,擬處置林科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過3455.14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比例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