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漫步中的突發狀況?又餓又渴怎麼辦?看太空人巧妙化解難題

2020-12-04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天文航天系列徵文賽。

太空人如何在太空行走的時候進食呢?

此問題由NASA的航天員克萊頓安德森解答:我們不知道!

美國的太空漫步的服裝,被稱為超車機動裝置,只有一個用來裝水的小水袋,裡面會裝滿水。為了抵抗飢餓,太空人在穿上制服之前,會去食用一些固體食物當早餐。這可以預防一些問題,因為當我們很高興地出去玩的時候,我們的食慾有些會被抑制。

於我而言,這和我在高中打籃球會有些相似,在玩遊戲的時候,我總是會因為想要去展現自己最好的狀態,而感到有些許緊張。我想要從學校回家,然後吃兩片塗黃油的吐司。這就會導致到比賽結束的時候,我都快餓死了! 對我來說太空行走就是這種情況。

在STS-131補給任務中,國際空間站第26探險隊指揮官奧列格·科託夫和我(第15探險隊的船員)漂浮在第2節點。

我記得在我們STS-131探索任務期間的一次外出探險中,我和裡克·馬斯特拉基奧已經完成了我們的「行走」任務,這花費了我們七個多小時的時間。從早上我吞下一些玉米餅和能量棒裡的花生醬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吃別的東西呢。在我脫下制服,整理和清理好自己再回到密封艙裡後,我的前遠徵15號船員奧列格·科託夫——現在已經是國際空間站26號探險隊的指揮官了。

他朝著我漂浮過來,帶著一罐新鮮的俄羅斯羊肉罐頭,還配上了蔬菜和湯匙。他自和我一同在2007年完成歷時五個月的任務後,記住了我最喜愛的食物。現在這些都是非常好的探險的行為。

在過去,我認為太空漫步的太空梭太空人吃的是用可食用的米紙包裝起來的壓成塊的加工食品,這些食物會被放置在靠近制服脖子的地方——但是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宣稱這些食物將不再流動。

在那個時候,另一件困難的事情是把食物棒和裝滿水的制服裡面的水袋放進活動起來會非常僵硬的上肢軀幹裡,這些包含著水果,穀物和堅果的壓成塊的加工食品被可食用的米紙包起來,它的上端延伸到太空人嘴附件的頭盔區域。當他們感到飢餓的時候,用嘴咬開然後往上拉,再用嘴掰下一塊咀嚼。以這種方式,其他部分的食物棒會繼續延伸到頭盔的區域,方便下一次的咀嚼。一次性吃完整個食物棒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唾液會很快的軟化沒有吃完的剩餘的部分,使其鬆軟成糊狀,不可能再被咬斷了。

如果太空人在太空漫步的時候感到飢餓或者口渴,他們可以吃零食嗎?

艙外移動單元會有一個用尼龍搭扣系在航天服的前面的內側的水袋,水袋有一個帶閥門的飲用通道,可以用來防止水自由流動進入太空服。閥門的吮吸管道只會在太空人想要喝水的時候被打開。

他們包在可食用的米紙裡面的食物是由水果棒。水果棒被放在一個套袖裡,安裝在艙外移動單元的頸部區域,當要食用的時候,太空人會彎下他們的脖子,咬下一口水果棒,然後把它滑上去,這樣是為了下一次的撕咬做準備。食物棒不會再亂飛,因為大多數太空人更喜歡在太空漫步之前去吃東西。

超車機動裝置會有一個用尼龍搭扣系在航天服的前面的內側的水袋。這個袋子有21盎司和32盎司兩種不同的大小,至於他們飛的時候要用哪個袋子,這是機組人員的選擇。水袋有一個帶閥門的飲用通道,可以用來防止水自由流動進入太空服。閥門的吮吸管道只會在太空人想要喝水的時候被打開。他們包在可食用的米紙裡面的食物是由水果棒。水果棒被放在一個套袖裡,安裝在艙外移動單元的頸部區域,當要食用的時候,太空人會彎下他們的脖子,咬下一口水果棒,然後把它滑上去,這樣是為了下一次的撕咬做準備。食物棒不會再亂飛,因為大多數太空人更喜歡在太空漫步之前去吃東西。

參考資料

1.維基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forbes-蘇格拉底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太空人在太空漫步,不小心掉入太空中,會遇到什麼樣的危險呢?
    太空人在太空漫步,不小心掉入太空中,會遇到什麼樣的危險呢?隨著我國航天技術不斷的發展,人類的航天夢想也一步一步在實現。太空人是一個非常偉大而神聖的職業,每一次的航天任務,都象徵著我國的航天技術又突破了一個新的層次。隨著科技不斷的發展,人們對太空的了解也是越來越多,同時也有更多的朋友對神秘的航天事業充滿了好奇心。比如,就有一些朋友問到:如果太空人在太空漫步,不小心掉入太空中,會遇到什麼樣的危險呢?首先,這取決於太空人有沒有穿防護服。
  • 這就是太空漫步輔助機器人的未來,經驗老道的太空人如是說
    太空漫步有多危險?在我15年的太空人生涯(近40小時)中,有6次太空梭和國際空間站的艙外行動。我發現艙外活動——又叫做太空漫步——挑戰和回報兼備。與此同時,這些行動常伴隨著極度危險。太空漫步(圖片來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網站)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團隊會盡一切可能降低外太空的無情真空,對任何太空人外太空行動的風險。儘管太空漫步的事故已經很罕見又遙遠,但機器(包括無人機)肯定能有一席之地。實際上,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一直有這些想法。
  • 太空人在太空中吃什麼?來看看太空人的太空菜譜
    自從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以來,人類一直加強著對宇宙空間的探索,但是在太空探索時也有很多困擾,其中太空人吃什麼就是一個大難題。直到第一次太空飛行前,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依然不確定人類是否可以在太空中吞咽和消化食物。
  • 在太空中真的可以漫步嗎?看完你就明白了
    其實在小時候我們就很好奇,那些乘坐航天飛船的太空人們,真的可以像在電視機前演表演的那樣輕鬆的太空漫步嗎?大家都知道出了地球的大氣層以後地心引力會非常非常的小,如果稍微不注意,真的不知道會飄到宇宙中的何處。至於太空人會不會太空漫步,下面就由小編和大家細細的講講吧。
  • 人類史上首次全女性太空漫步結束,在太空中行走是啥感覺
    這是科赫的第四次太空漫步之旅,今年3月29日、10月6日、10月11日,科赫和其他男性太空人共同進行了太空漫步。她也是第14位進行太空漫步的女性太空人。對於梅爾來說,這是她首次進行太空漫步。她也成為第15位進行太空漫步的女性太空人。NASA官方推特截圖。
  • 太空人從空間站飄走了該怎麼辦
    太空漫步確實很帥氣,不過,萬一飄著飄著,一個不留神遠離了空間站,那就悲催了!所幸,這類不靠譜的事情至今從未發生過,而且NASA自信,在未來,這也不會發生。首先,太空人一般不能自由浮動。在國際空間站外面,他們通過鋼筋編織的繫繩和太空飛行器相連,這繫繩的拉伸強度可以達到1,100磅。如果是兩個人離開國際空間站,進行太空漫步,他們之間還會有繫繩相連。所以太空人想飄走,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其次,即使這根關鍵的繩子斷掉了,太空人們同樣有超完善的應急措施——噴氣式動力背包,人手一個背在背上,作為一個對艙外活動進行救援的簡單措施。
  • NASA本月底首次實施全女性太空人太空漫步 - 國際 - 新京報網
    新京報快訊(記者 謝蓮)據今日美國報導,美國航天航空局(NASA)將於當地時間3月29日實施首次全女性太空人太空漫步
  • 他的經歷是勇氣和美的奇觀 太空漫步太空人去世
    美國航天局確認,第一位不系帶走出太空梭、進入宇宙空間的太空人布魯斯·麥坎德利斯去世,享年80歲。  麥坎德利斯1984年2月搭乘「挑戰者」號升空,在8天的飛行任務中,首次進行了不系帶太空行走,留下「漫步太空」的經典圖像。
  • 太空人在太空漫步,由於某些意外回不了空間站,死後屍體會如何?
    太空人在太空漫步,由於某些意外回不了空間站,死後屍體會如何?大家好,歡迎觀看本期內容。隨著科技的發展迅速,小夥伴們對神秘太空的興趣越來越廣泛,不斷的思索太空中的各種奧秘,最近就有朋友提到一個奇怪的想法:如果一個太空人由於意外,安全繩脫落,搭救措施無效,眼睜睜的看著這位太空人飄離空間站,那麼這位太空人將會面臨什麼呢?
  • 太空的漫步體驗有多糟糕?你甚至不能撓痒痒!
    如果不能,那太空人們是怎樣保持理智的呢?讓我們快速探討一個地球之外的事——太空很酷,但對我們來說,並不是最宜居的地方。太空的環境比想像中惡劣,沒有空氣或大氣層,沒有任何保護。雖然電視和電影讓人感覺,太空只是一個寒冷空曠的地方,實際上要糟得多。據加拿大太空人及外太空音樂家查理斯哈德菲爾德所述,儘管國際空間站內,保持著一個宜人的室溫,約在73華氏度(23攝氏度)。
  • 漫步太空 學習英語
    2008年9月27日下午,「神七」航天員翟志剛進入太空,成為中國太空漫步第一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海外輿論評論說,翟志剛的一小步是中國的一大步。翟志剛精準完成在艙外漫步的任務,並同步施放了小型衛星。這次成功,不僅將中國太空科技又往前推了一大步,也證明了中國的太空實力。
  • 缺口約10公斤,嫦娥四號起飛6小時後漏油,我國專家巧妙化解危機
    在外國看來,我國航天事業簡直是一帆風順,中途沒有出現任何麻煩,但事實並非如此,2018年12月,嫦娥四號在起飛6小時後突然出現突發事件,燃料箱開始「漏油」,當地面人員發現的時候,已經漏掉10公斤,這意味著再繼續按原計劃飛行,任務很可能失敗。眾所周知,最後嫦娥4號漂亮地著陸在月背上,它給人類帶來了多項重大發現,至今還在與地面通信中,我國專家是如何做到的呢?
  • 如果女太空人在太空來例假要怎麼辦?
    然而最終科學家們卻選擇了男性太空人,他們擔心女太空人在太空中來例假怎麼辦。我們知道,太空屬於失重環境,按照理論血液不會受到重力的影響向下滴落,而是會四處飄動,如果女性的經血倒流到腹腔,或者難以排出體外,導致太空人面臨生命威脅時該怎麼辦?
  • 太空人在太空回不來怎麼辦?
    在電影《火星救援》中,演員是NASA的太空人。人類當時計劃前往火星,以在火星上建立人類生存基地。但是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演員不小心離開了火星,其他同伴順利返回了地球。演員獨自一人在火星上,面臨嚴重的生存問題。因為在火星基地,食物,氧氣和其他生存必需品受到限制。如果地球上的人類很久沒有支持他,演員們可能會因飢餓或窒息而死。但是在男主人的智慧下,他在火星基地上種植了馬鈴薯,並得以倖存。
  • 科普,太空人在太空中吃住是什麼樣子的,你都有多少的了解呢
    讓我們了解下在太空中的太空人的生活。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不管你從事什麼工作,都要首先解決好吃飯問題。那麼,太空人在太空倉裡吃什麼食物?從20世紀80年代起,隨著航天科技的發展,各國到太空中從事科學研究的太空人越來越多,而且在太空中工作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各國開始更為重視太空人的飲食問題,航天食品也大為改觀,壓縮食品、脫水食物、軟包裝罐頭食品等紛紛問世,除此外還設立了專門的簡易食堂,不僅使食物更加科學、可口、營養,而且還增添了民族特色。
  • 苗圃體驗太空艙 穿太空衣過「太空漫步」隱
    苗圃體驗太空艙 穿太空衣過「太空漫步」隱 苗圃穿太空衣體驗太空行走
  • 太空人登陸月球後,回不來怎麼辦?他們能在太空堅持多久?
    導語:太空人登陸月球後,回不來怎麼辦?他們能在太空堅持多久?在登月時,太空人所在的登月艙要準備足夠的氧氣供給太空人往返地球與月球之間。如果在月球上氧氣耗盡,那麼太空人會在瞬息之間無法呼吸,進而可能呼吸衰竭,人體器官也將會停止運轉。除了氧氣以外,太空人登月艙中所帶的物資能不能支撐到救援也是一個問題。一般來說,每一艘登月飛船的準備都要經歷1-4個月之間,最短也需要1個月的時間。在此期間,登月艙所攜帶的物資並不足以支撐太空人的正常所需。
  • 如果太空人在太空執行任務時,與空間站分離,回不來了怎麼辦?
    在地球上晴朗的夜晚,仰望燦爛的星空時,我們會覺得宇宙中的環境一定很美。甚至想乘坐宇宙飛船,到外太空去看看。當一名遨遊太空的太空人,是不少人曾經兒時的夢想。因此,太空人在太空中進行科學實驗、儀器維修、太空行走等任務時,充滿著艱巨。在成為正式進入太空的太空人之前,國家會花費大量的精力投入培養他。他不僅要有很好的身體素質,掌握天體運動、太空飛行器構造與原理等專業知識,而且心理素質也要過關。因為,遇到麻煩和險情,需要冷靜處理,不容慌亂。而且獨自一個人面對空曠無邊的太空,那種孤獨的、無希望感不是我們常人能體會到的。
  • 太空人太空失重環境中
    南方網訊 早在4年前美國太空人只是乘坐自己的太空梭每周或每兩周飛向太空一次,總之沒有像最近這樣長時間逗留在失重的太空,現在美國太空人也產生了像原先在「和平」號軌道站上逗留過數月甚至數年的太空人一樣的健康問題。
  • 太空人們在太空會生病嗎,真的生了病怎麼辦,硬扛嗎?
    太空人遠離地球,為了人類的未來而探險,他們如果生病受傷了怎麼辦?這是許多人擔心的問題,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弄個明白。而累計在天上生活最長時間的是俄羅斯太空人根納迪·帕達爾卡,在17年太空生涯中,他累計在天上呆了879天。以上都是男性太空人在天記錄,女性記錄是由美國太空人克裡斯蒂娜·科赫創造的,它在2019年連續在空間站呆了289天。這些太空人都是呆在距離地表只有400公裡左右的近地軌道,真有什麼大傷病,儘快派飛船把他們接回來搶救也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