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經知道,在2020年4月29日會有一顆巨大的小行星即將飛臨我們地球附近,然後從地球附近安全飛過。其實,我們看到這樣的消息,並不需要太擔憂,因為宇宙中小行星的數量非常多,偶爾會有一些小行星飛臨我們地球附近。雖然這些小行星會靠近我們,但是很少會有小行星與地球發生碰撞,畢竟宇宙空間這麼大,兩個天體發生碰撞的可能性極低。
據科學報告的資料顯示,即將在2020年4月29日飛掠我們地球的「不速之客」名為「1998 OR2」,它的尺寸非常大,其長度大約為4.1公裡,寬度大約為1.8公裡。正是因為它的尺寸較大,所以是最明亮的近地小行星之一,當它飛抵地球最近點時,甚至使用較小的望遠鏡就可以看到它。現在位於羅馬的虛擬望遠鏡和位於智利的阿雷西博天文臺都已經拍攝到了這顆小行星的照片。
根據監測的情況來看,這顆小行星正在以每小時31320公裡(即大約為8.7公裡每秒)飛向我們地球附近,預計在2020年4月29日達到「近地點」,從距離我們地球大約630萬公裡的宇宙深處飛走。這個距離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是比較遠的,相當於地球與月球距離的16倍以上。雖然看起來比較遠,在宇宙空間角度來看是比較近的,所以這些飛掠地球的小行星也被稱為「近地天體」、「潛在威脅」。
對於這些飛掠我們地球的小天體,或許有一些科學家會猜測有沒有可能是外星飛行器或者上面是否會有外星的探測器。如此前我們提到的星際訪客「奧陌陌」、「鮑裡索夫」在被發現之後,曾經一度被認為可能是來自外星球的飛船。雖然後來的觀測中發現這些星際訪客是彗星,還是有一些觀點認為,其上面有可能會帶有外星探測器。對於即將飛掠我們地球的小行星「1998 OR2」是否會是外星飛行器,目前並沒有相關的證據證明這一點,所以只是猜測。
之所以會有這些想法,是因為對於我們來說,星際飛行的難度非常大,耗時非常長。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探測器雖然先後進入了星際空間,但是整個飛行過程長達數十年,至今都還沒飛出太陽系。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兩個探測器攜帶的能源預計還能維持5年左右時間,意味著5年以後,它們再也沒有能量維持儀器的運行,會變成宇宙深處一個「流浪者」。
如果宇宙深處存在外星文明,或許他們會藉助小行星、彗星的飛行來實現星際飛行。畢竟在這樣的情況下,不需要消耗太多的能源即可實現星際飛行,可以把有限的能源用於探測,而不是用於飛行。一般情況下,這些彗星、小行星的飛行距離非常遠,如果沒有與其他的天體發生碰撞,甚至可以認為是接近無限航程。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