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吐槽明星生娃就像鬧著玩,狀態回春太快了,到了自己身上就有點過於真實,大肚腩、胯部變寬、臀部下垂、甚至憋不住尿的尷尬情況……落差感太大了。
其實明星也是普通人,除了有時間和條件去維護之外,更少不了產後修復的功勞。
而產後修復也一直是後臺問題打卡榜的焦點,那麼小編就和仙女們拉上簾聊一聊產後修復那些事。
產後盆底肌鬆弛
盆底肌是封閉骨盆底部的肌肉群。它肌如其名,整個肌肉組織+結締組織成弧形的盆狀結構。 它就像一個吊床 承託著上方的 「膀胱、卵巢、陰道、子宮」 等臟器,使它們維持正常位置和生理功能。
盆底肌鬆弛的原因
懷孕期間隨著寶寶一天天成長,盆底肌受到的壓力也隨之增加,慢慢的被拉長、彈性變弱。
臨產時為了寶寶能順利娩生,盆腔肌肉也會再次被大幅牽拉。等到寶寶出生時盆底肌肉會進一步受到拉扯甚至破壞,彈性明顯下降、生理功能也嚴重受損。
因此孕產過程中盆底肌是一個重災區, 90% 的寶媽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盆底肌鬆弛問題。
如何判斷盆底肌鬆弛的嚴重程度?
漏尿是盆底肌鬆弛的典型表現,有以下3種情況:
1、 輕度鬆弛:腹內壓突然增加時漏尿;比如咳嗽、打噴嚏、;這種情況通過系統修復訓練就能夠解決。
2、 中度鬆弛:腹內壓力不是特別高時漏尿,如步行或站立時;這種情況就要重視起來了。
3、 鬆弛嚴重:與體力活動或姿勢無關的漏尿,如在床上躺著都會漏尿;這種情況建議去醫院做系統的盆底功能檢查、聽取醫生意見。
但是受傳統觀念的阻撓,很多女性不會關注產後的盆底肌修復,更有不少人抱著僥倖心理一忍再忍。
雖然產後女性的盆底肌是可以慢慢自行恢復的, 但如果半年後還沒有恢復就必須要進行治療了。如果不及時做盆底肌康復訓練,則出現y道鬆弛、性冷淡,患盆底功能障礙(產後漏尿、y道膨出等)的機率會明顯增大。
盆底肌肉鬆弛無力不能限制排尿造成漏尿問題。
盆腔肌會影響夫妻的性福生活。
由於盆底肌承託著「膀胱、卵巢、陰道、子宮」等臟器,鬆弛比較嚴重時可能造成上方臟器脫垂,也就是「子宮脫垂」等婦科問題。
盆底肌恢復不良,核心穩定性差,容易造成不良體態、引發腰酸背痛。
影響運動表現,阻礙產後減脂大業。
所以媽媽們千萬不要抱有僥倖心理,產後一定要重視盆底肌問題。如果嚴重到子宮、膀胱脫垂的情況,還是儘早就醫比較好;如果只是輕微情況,可以嘗試一下用凱格爾運動做修復訓練。
凱格爾運動也叫骨盆運動, 藉助伸展恥骨尾骨肌來增強肌肉張力,對產後盆底肌修復很有效果。
修複方式:
有意識的收縮盆底肌肉,收縮2-3秒,放鬆5-10秒,如此反覆,每次20-30次為一組,每次鍛鍊三組以上。往後可隨著循序漸進的訓練,可增加收縮時間為5-10秒,放鬆為5-10秒。
注意事項:每天1~2次,每次2~3組,訓練過程中保持正常呼吸,如有腰部酸痛情況需要注意是否肌肉發力錯誤。
———主頁妞有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