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芮勇:智能邊緣計算助力機器人實現大飛機噴漆等行業場景應用

2020-10-29 新京報

聯想芮勇。來源:網絡截圖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許諾)10月28日,2020聯想創新科技大會在線開啟。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CTO芮勇在大會主論壇發表的主旨演講中透露,在聯想智能邊緣計算的助力下,聯想打造的晨星機器人,能讓工人通過機器人精準地執行遠程噴漆工作,這一應用已落地於中國商飛的國產大飛機的製造場景中。

芮勇介紹稱,飛機需要噴漆的零件高達數百種,在傳統自動化噴塗實踐中,機械臂的示教和調試要花費幾周的時間;但如果採用人工噴漆,質量會依賴於工人的操作手法,也很難保證一致性。而具備自主模式和人機協同模式兩種工作模式的晨星機器人,則解決了上述難題。

芮勇在演講中詳細闡述了晨星機器人的工作流程。「機器人會對整個車間進行空間掃描感知,數據在邊緣側的虛擬機上實時三維建圖和渲染,並通過容器化的SLAM技術導航定位,移動至指定的噴漆間。機器人的雙目立體相機將操作臺的工件和周邊情況實時採集到邊緣伺服器。邊緣伺服器隨後將3D視頻流實時推送到AR眼鏡。而工人通過AR眼鏡和手柄遠程操縱機器人同步執行噴漆,手感等同於親臨現場。這樣操作一次自然示教之後,該零部件的噴漆能力就保存在了邊緣側,之後對於同樣規格的零部件,機器人就能實現自主噴塗。此外,機器人還能進行基於計算機視覺的噴塗質量自動檢測。」

此外,在進行噴塗質量檢測時,除了常見的缺陷,總是會存在檢測範圍外的新的缺陷種類,雲端下發的預訓練模型對此無法應對。而通過終身學習技術在邊緣側持續更新模型,機器人既可以學會處理新問題,擴展新的檢測能力。芮勇表示,聯想的智能邊緣計算技術的應用遠不止智能製造行業,它還為京東智慧園區、洛陽5G智慧龍門景區等提供低時延、高可靠的智能服務。他指出,智能邊緣計算將有力地推動新基建的發展,促進人工智慧變成一種普惠的資源,滲透進各行各業。

編輯 徐超 校對 劉軍

來源:新京報

相關焦點

  • 聯想CTO芮勇:我們在人工智慧上是如何轉型和布局的?
    目前聯想研究院在人工智慧的發展上存在哪些優勢,芮勇博士所擅長的多媒體計算領域又將如何與聯想的產品與業務相結合?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近期與芮勇博士進行了一次專訪,結合國際計算機學會(ACM)對芮勇博士進行的採訪內容整理成文,並做了不改動原意的編輯和刪減。
  • 聯想持續發力智能物聯,構建新基建時代下的行業新引擎
    在大會第一日「行業智能日」中,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秘書長餘曉暉,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首席信息官、信息化與管理創新部部長秦福光,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數據智能業務集團總裁藍燁,聯想集團副總裁、雲網融合事業部總經理魏建強,聯想集團中國區大客戶總經理王立平,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共同參與了主題為「新基建的引擎:5G下的工業網際網路」的專題討論會,多方共話物聯網、5G與邊緣計算、行業智能化等熱點議題
  • 國際計算機學會訪談芮勇:多媒體計算、AR和智慧型手機的未來
    在專訪中,芮博士講述了自己的學術研究生涯,並對行業未來的技術發展,如智慧型手機、AR,多媒體計算等進行了分析和解讀。以下是專訪的中文譯文版。現在,作為聯想的首席技術官和聯想研究院的領導者,我將繼續帶領團隊推進多媒體計算的發展,並將最前沿的多媒體研究成果融入到聯想的產品和服務中去。Q2、如今這個時代,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多媒體數據,那麼在未來,多媒體分析和檢索有什麼能為社會帶來重要價值的新興應用?
  • 《ECII白皮書1.0》聚焦異構計算助力邊緣計算行業標準化
    ,以應對複雜多樣的部署環境,助力邊緣計算行業的標準化,加速產業推廣應用。師斌表示:「5G將推動邊緣計算進入高速發展階段,5G+AI將徹底改變傳統行業,特別是對時延要求高的應用在當前室內WiFi、室外4G的網絡環境下是無法實現的。5G更廣的覆蓋,更大的帶寬,意味著將會聯接更多的終端設備,實現萬物感知和萬物互聯。」未來超過70%的數據和應用將在邊緣產生和處理,邊緣和移動端設備受場景約束,處理能力和性能的提升受到限制,需要與雲協同。
  • 為什麼說邊緣計算和網絡切片助力5G專網與行業應用
    邊緣計算具備敏捷處理、帶寬佔用低、數據安全性高、成本低等優勢,與物聯網應用場景完美契合,未來邊緣計算將與物聯網協同發展,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1.靈活部署方式滿足不同場景應用需求5G 專網的部署方式大體可劃分為兩類,可依據需求部署:5G 獨立專網,採用專有無線設備和核心網一體化設備,為行業用戶構建一張增強帶寬、低時延、物理封閉的基礎連接網絡,實現用戶數據與公網數據完全隔離,不受公網影響。
  • 聯想「未來雲課堂」在線教27萬人造飛機?看聯想的人工智慧實力有多強
    此次課程以計算機視覺技術為核心,通過聯想在計算機視覺上的技術及落地應用,為革命老區陝西延安的500多名師生和全網27萬網友展開了國產大飛機飛天背後的傳奇故事,同時也展現了聯想在人工智慧方面的卓越實力。(聯想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長毛世傑在講課現場)國產大飛機飛天,是無數國人的夢想,然而一架飛機由300萬至500萬個零部件組成,線路複雜,製造工藝精密,且製造流程極其精細,一個零部件的偏差可能就會造成無法想像的嚴重後果,對技術和操作有著極高的要求,如果僅靠人工是無法完成的,所以,在大飛機製造過程中需要依靠計算機視覺的助力才能完成。
  • 聯想智慧中國行超級站在海南首航 楊元慶:將探索更多智能+新機會
    本次峰會期間,聯想也展示了在智能化領域的最新成果。5G已經到來,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包括AI、大數據、雲及邊緣計算改造傳統行業和智能化轉型成為新基建的主要課題。聯想集團副總裁 聯想研究院企業服務雲計算實驗室、5G實驗室負責人黃瑩,分享了聯想如何通過5G、邊緣計算和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幫助行業客戶進行智能化轉型。
  • 對於邊緣計算的要求是什麼
    邊緣計算的應用 目前邊緣計算應用非常廣泛,特別適合具有低時延、高帶寬、高可靠、海量連接、異構匯聚和本地安全隱私保護等特殊業務要求的應用場景。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實現城市智慧式的管理和運行。2016 年阿里雲提出了「城市大腦」的概念,實質是利用城市的數據資源來更好地管理城市。
  • 新基建創造智能製造新機遇:2020聯想先進位造創新思享會成功舉辦
    隨著「新基建」成果的落地和「雙循環」戰略的深化,中國製造業依託數位化轉型,以新科技與應用場景的融合,逐步完成全產業鏈的跨越式發展,加速實現全球價值鏈重塑的動力和目標。在充滿機遇與挑戰的2020年,越來越多製造業企業選擇擁抱數位化趨勢,從而具備了變危為機的硬實力;乘著智能製造的東風,聯想企業科技集團選擇深圳這個全球製造業的名片,與行業合作夥伴、製造業客戶一起,探討智能製造的趨勢與價值。
  • 邊緣計算是什麼?下一次信息技術的變革
    如何理解邊緣計算近年來,大數據、雲計算、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給網際網路產業帶來了深刻的變革,也對計算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大數據時代下每天產生的數據量急增,而物聯網等應用背景下的數據在地理上分散,並且對響應時間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第93期:聯想發布自研工業機器人:5G遠程控制,有「手、腳和大腦」
    據悉,聯想晨星機器人是一個能夠幫助用戶立體感知遠程環境,並且與之實時交互的機器人系統。具備自主模式和人機協同模式,自主模式下機器人可以智能行動、智能建圖,無需人的控制而移動。採用3D物體識別,用於引導機器人上的機械臂執行任務,同時,路徑規劃也實現自主,能夠實現避障功能。
  • 智能邊緣成為轉折性關鍵技術,英特爾聯合各界揭示機遇與挑戰
    」,來自英特爾的多位高管和技術專家,產業界專業人士以及科研大咖發表精彩觀點,探討了有關智能邊緣計算技術進展、前沿趨勢、產業應用,揭示智能邊緣所帶來的重大機遇及挑戰,為推動智能邊緣的進一步發展、產業的智能變革開啟了大門。
  • 一文了解邊緣計算和邊緣AI
    如果將邊緣設備產生的大量數據全部傳輸至雲計算中心,會給網絡帶寬造成極大的壓力。例如,飛機波音787每秒產生的數據超過5GB,但飛機與衛星之間的帶寬不足以支持數據的實時傳輸。總之,單純依靠雲計算這種集中式的計算處理方式,不足以支持以物聯網感知為背景的應用程式運行和海量數據處理。在這種應用背景下,邊緣計算應運而生。它與現有的雲計算集中式處理模型相結合,能有效解決雲中心和網絡邊緣的大數據處理問題。
  • 聯想引領中國超算,打造Edge AI邊緣智能平臺構建「智慧大腦」
    聯想名列HPC TOP100榜首  會上,範建平博士發表主題演講,重點展示了聯想邊緣AI平臺的強大技術能力,以及在垂直行業中的應用實踐。  第二,在邊緣側藉助於Edge AI的訓練結果進行決策。範建平博士指出:在實際的客戶使用場景中出於延遲,決策速度,尤其是數據安全的考慮,越來越多的AI計算會在邊緣端完成,而不是把數據發送回數據中心,由數據中心完成計算再將計算結果返回。所以,AI的邊緣計算技術是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
  • 邊緣計算和邊緣AI是什麼?兩者有什麼區別?
    如果將邊緣設備產生的大量數據全部傳輸至雲計算中心,會給網絡帶寬造成極大的壓力。例如,飛機波音787每秒產生的數據超過5GB,但飛機與衛星之間的帶寬不足以支持數據的實時傳輸。總之,單純依靠雲計算這種集中式的計算處理方式,不足以支持以物聯網感知為背景的應用程式運行和海量數據處理。在這種應用背景下,邊緣計算應運而生。它與現有的雲計算集中式處理模型相結合,能有效解決雲中心和網絡邊緣的大數據處理問題。
  • 盤點機器人的行業應用
    摘要:本文介紹了機器人在工業和服務業中的不同應用。 在我們普通人的心目中,聽到「機器人」第一反應就是充滿科技感但冰冷的龐然鋼鐵,或者就是電影中酷炫的智慧機器人角色。不管是哪種感受,最終都歸結出一個認知,那就是「機器人」是充滿高科技而神秘的,它離我們普通人的生活非常遙遠。
  • 人工智慧製造業應用場景
    從技術層面來看,業界廣泛認為,人工智慧的核心能力可以分為三個層面,分別是計算智能、感知智能、認知智能。 1、計算智能 計算智能即機器具備超強的存儲能力和超快的計算能力,可以基於海量數據進行深度學習,利用歷史經驗指導當前環境。隨著計算力的不斷發展,儲存手段的不斷升級,計算智能可以說已經實現。
  • 雲網融合,邊緣計算加速5G落地實踐
    原標題:雲網融合,邊緣計算加速5G落地實踐 隨著5G商用的逐步推進,連接5G商用潛能和下遊產業機會的邊緣計算走向大風口,在工業網際網路、智慧城市、物聯網等領域呈現出旺盛的市場需求。運營商紛紛布局邊緣計算,驅動5G網絡與各領域新技術的融合發展,實現5G能力的進一步延伸,成為行業數位化轉型的重要引擎。
  • 邊緣計算與智能家居
    導讀 這時,邊緣計算就能在智能家居領域大放異彩,不僅能填補雲計算目前的不足,並在具體應用場景中能滿足更多需求,進一步提升計算效率。
  • 智能技術驅動第四次工業革命 聯想要做AI時代的推動者和賦能者
    其次,對於「基礎設施+雲」,聯想將通過打造軟體定義的數據中心,實現IT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滿足不同類型的企業對計算力的差異化需求,並在此基礎上提供垂直行業的解決方案,幫助各行各業實現最高效的智能化轉型。楊元慶強調,「我們要讓IT不再只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術』,而是能為企業和行業賦能,助力他們實現『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智能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