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技術驅動第四次工業革命 聯想要做AI時代的推動者和賦能者

2020-12-05 電科技

「看來人工智慧和AI技術很快就要把CEO取代了!」

在7月20日的第三屆Lenovo Tech World全球創新科技大會上,當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和自己的智能語言助手完成開場秀之後,再次表達了對當今高速發展AI技術的讚嘆。

而今年,以「讓世界充滿AI」為主題的Lenovo Tech World,也全方位迎合了以AI技術驅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新趨勢,面對即將來臨的人工智慧時代,聯想要做這一輪「智能變革」的推動者和賦能者。

從Personal Computer到Personal Computing

人工智慧正以前所未有的廣度、深度、速度與我們實際生活的世界緊密結合,並通過大數據、計算力和算法三大要素的聯合作用,快速滲透進各行各業。 

作為PC廠商,聯想未來仍將專注於PC,但不再僅僅是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而是Personal Computing(個人計算設備)。聯想會為現有的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等設備插上Personal Cloud,個人云的翅膀;還會基於自然語言、AR/VR等新交互技術,開發帶有內容與服務的新型設備;再進一步,聯想還會推出Personalized Computing + Personalized Cloud,個性化計算設備+個性化雲。

楊元慶在此次Tech World大會的開場演講中表示,在這樣一個充滿AI的時代,「聯想的使命,是要成為這一輪『由AI驅動的智能變革』的推動者和賦能者,並通過『設備+雲』、『基礎設施+雲』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的服務。」 

首先,對於「設備+雲」,是指讓手機、電腦等智能設備通過雲,連接到雲內容、雲應用和雲服務,進而為用戶提供更加智能的服務。楊元慶認為,「有了AI,冰冷的設備將知你、懂你、服務你,擁有高智商和人情味。」

其次,對於「基礎設施+雲」,聯想將通過打造軟體定義的數據中心,實現IT基礎設施的智能化,滿足不同類型的企業對計算力的差異化需求,並在此基礎上提供垂直行業的解決方案,幫助各行各業實現最高效的智能化轉型。

楊元慶強調,「我們要讓IT不再只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術』,而是能為企業和行業賦能,助力他們實現『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智能變革』。」

助力國家工業4.0戰略 AI技術引發效率革命

除了解讀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戰略和技術布局外,聯想也展示了針對不同用戶和使用場景的創新技術和人工智慧應用,發布了一系列運用AI技術、具備不同特性的科技產品。

作為全球首款擁有物體識別能力、可實現AR體驗的智能音箱,全新問世的聯想SmartCast+不單單是聯想智能音箱的2.0版本,除了具備市面上一般智能音箱所具有的語音交互服務外,還加入了物體識別、AR、圖像反饋等多個功能,讓人工智慧技術從聲音層面擴展到了圖像、交互,以及識別的更高層面,極大地豐富了用戶的實際體驗。 

在服務方面,聯想SmartCast+進一步豐富了兒童教育領域的知識庫,比如在童話故事模塊配上了豐富的插圖和相對應的拼音漢字的實時全文本;英語學習模塊和兒童教育領域的多家企業合作,打造了AR識別的系列英文卡片,SmartCast+的「魔幻學園」遊戲則可以自動識別這些卡片,投影出相對應的AR三維圖像,更好地幫助各年齡階段的兒童和青少年提高獲得知識的能力和興趣。

與此同時,在人工智慧的賦能下,新型的計算平臺(AR/VR)也正在發揮更大作用。

針對工作場景多人協作時,通過電話、視頻會議很難直接高效解決問題的普遍難題,聯想結合AR技術推出了包括All-in-one混合現實頭戴設備daystAR晨星、AR雲平臺,以及工業、醫療等AR行業解決方案的聯想晨星AR技術方案,同樣是本屆Tech World絕對的明星產品。 

其中,daystAR晨星是一款聯想自主研發的All-in-one混合現實智能眼鏡,硬體參數上,採用大視場角自由曲面光學技術,FOV達到40度,內置獨立的計算機視覺處理單元,加上定製的深度攝像頭配合IMU多傳感器陣列,能夠支持自然手勢交互、高精度實時SLAM和三維物體識別,尤其得益於一體式結構設計,daystAR晨星在無需額外接線或者連接電腦的情況下,就可滿足用戶在各種場景下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Tech World大會現場,聯想上海研究院院長毛世傑就通過daystAR晨星掃描並識別飛機發動機,藉助與雲服務平臺連接,獲取發動機的維修數據,並運用混合現實技術在真實物體上疊加相關信息,幫助維修工程師直觀定位故障,問題找到後,藉助遠程專家系統呼叫西雅圖專家遠程協作,在現場「修起了飛機」。完整呈現了聯想晨星AR技術解決方案大幅提升傳統工業流程操作效率的整個過程。

目前,聯想晨星AR設備和雲平臺開發的行業應用解決方案正在數字文博、工業培訓、航空維修等領域部署應用,更可以應用於智慧醫療、智能安防、智能導覽等廣泛領域,助力國家工業4.0戰略。

作為聯想年度最大的科技盛會,Lenovo Tech World一直是聯想向業界和用戶展示最新的創新產品、戰略布局以及傳遞聯想對未來科技探索成果的平臺。

格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Tech World不只是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攜眾高管悉數到場外,京東董事局主席兼CEO劉強東、蔚來創始人、董事長李斌等科技大佬也現身助陣,聯想與京東也一同宣布啟動大數據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打造AI大數據平臺,此外,聯想與蔚來汽車將聯合開發智能汽車計算平臺,加速智能汽車時代的到來。

正如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所描述的那樣,「人工智慧將引發一場前所未有的效率革命,它會取代目前一部分的工作,但它並不會完全取代人類的工作,未來是人機共生的時代。被人工智慧解放了的人類,將會承擔起更具有創造性的工作。AI世界的未來,不是《終結者》的末世恐懼,而是《星際迷航》的壯麗星辰。」

相關焦點

  • 褚君浩院士: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智能時代
    褚君浩院士從第四次工業革命、迎接智能時代、培育創新能力三方面,分享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驅動力、特徵和態勢,討論智能化複雜體系的核心技術以及探討智能時代背景下的應對措施。 信息、生物、材料、能源、環境等領域的一些重大突破已出現萌芽,很多思想、理念、技術都會發生大的躍變。人類進入後IT時代,迎接智能時代。所以第一次工業革命是機械化,第二次工業革命是電氣化,第三次工業革命是信息化,第四次工業革命總趨勢就是智能化。 它的特點就是智慧融入物理的實體系統裡面,簡稱智慧融物。
  • 蒜泥科技轉載: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智能時代——褚君浩院士
    近日,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辦的第十九期「海上院士講壇」上,褚君浩院士受邀開講,作題為「第四次工業革命和智能時代」的主題報告。褚君浩院士從第四次工業革命、迎接智能時代、培育創新能力三方面,分享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驅動力、特徵和態勢,討論智能化複雜體系的核心技術以及探討智能時代背景下的應對措施。
  • 聯想Tech World展示AI新技術 推出全球首款視覺識別智能音箱+
    在大會上,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在即將來臨的人工智慧時代,聯想要做這一輪「智能變革」的推動者和賦能者,並通過「設備+雲」與「基礎設施+雲」賦能產業和行業,推動一個充滿愛(AI)的時代到來。作為聯想年度最大的科技盛會,Lenovo Tech World已經舉辦了三屆,一直是聯想向業界和用戶展示最新的創新產品、戰略布局以及傳遞聯想對未來科技探索成果的平臺。
  • 為什麼說人工智慧是第四次工業革命?
    之所以說它是一個時代,而不是單純的「風口」,因為它的出現意味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序幕悄然拉開,人類歷史即將再一次被顛覆!   「革命」本義指變革天命,後詞義擴大,泛指重大革新,不限於政治,是一種徹底的顛覆,推動事物發生根本變革,引起事物從舊質到新質的飛躍。凡是可以冠之「革命」二字的,皆是引起深刻社會關係變革的重大事件,推動著人類歷史進程的快速前進。
  • 從智慧聯想的發布談人工智慧革命 - 智慧聯想,人工智慧,工業革命...
    在本次發布會上,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向我們闡述了聯想的AI戰略,他認為,此前,我們已經經歷了三次工業(科技)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是以蒸汽機的應用為代表的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以電力的應用為代表的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高新技術的應用為代表的革命,而現在,我們迎來了一次以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為代表的革命。
  • 聯想押寶AI沒錯,但真的「走心」了嗎?
    7月20日,聯想在上海舉辦TechWorld大會,會上聯想CEO楊元慶宣布聯想要全力以赴轉型AI,也就是說聯想將會從一家PC和智慧型手機為主的公司轉型成為一家人工智慧公司,這不得不說是一場豪賭,但這場以AI為籌碼,以未來為賭注的局能贏嗎?
  • 第四次工業革命給計量測試帶來機遇和挑戰
    2013年4月,德國在漢諾瓦工業博覽會上正式推出工業4.0的概念,即第四次工業革命(德國稱第一次工業革命為工業1.0,第二次工業革命為工業2.0,第三次工業革命為工業3.0)。李克強總理訪問德國時,也強調要加強中德「工業4.0」合作。那麼,什麼是工業4.0,或者說第四次工業革命到底是什麼樣子?對計量測試發展帶來什麼樣的機遇和挑戰?
  • 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第四次工業革命是智能化變革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李震宇 攝 視頻 王建龍第五次來烏鎮參加這場世界網際網路盛會,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又有了新體會。而人類社會正在推進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也就是智能化變革,更助力「新常態」迸發出無比精彩的創造力——新技術紛至沓來,新業態層出不窮,物聯網、邊緣計算/雲計算、5G、人工智慧蓬勃發展。「但就像數位化時代形成了『終端-伺服器-軟體應用』架構那樣,此時此刻,智能化時代需要搭建怎樣的技術架構呢?哪一種前導型技術又將成為新技術架構的牽引呢?毫無疑問,5G技術堪當此任。」楊元慶說。
  • 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顛覆性影響
    正在展開的這一次技術革命規模極大、範圍極廣,將引發經濟、社會和文化多個領域的變革,其影響非比尋常,我們幾乎無法預判。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描述並分析第四次工業革命對經濟、企業、政府、國家、社會及個人的潛在影響。  在所有這些領域,最重大的影響之一可能來源於賦權,即政府如何與公民互動;企業如何與僱員、股東和客戶互動;超級大國如何與小國互動。
  • 「第四次工業革命與女性創業賦能」試點培訓在蓉閉幕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供圖中新網成都11月29日電(單鵬)由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投資和技術促進辦公室(中國·北京)主辦的「第四次工業革命與女性創業賦能」試點培訓29日在成都閉幕。本次培訓傳播女性創業的新趨勢、新職業、新生態,助女性創業者獲得實用新技能。微信高級公關經理王小慶。
  • 曾鵬&肖瑞瑾&郭曉林&許興軍:智能化科技浪潮與第四次工業革命
    從智慧型手機到智能汽車,從智慧家居到智慧城市,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正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同時,人工智慧的大踏步發展,不僅僅在改變2C端的各類電子產品,也在信息技術和工業製造領域顯著提升人類社會生產力。毫無疑問,我們正在由智能化科技浪潮推動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之中。
  • ICT技術將引領第四次工業革命
    人類已經經歷過三次工業革命,分別是蒸汽技術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電力技術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計算機及信息技術革命(第三次工業革命)。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因為誰能在工業革命中拔得頭籌領導全球,誰就能主導整個世界。
  • 王樹國:第四次工業革命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變革與發展
    以第四次工業革命為背景,分析高等教育面臨的機遇和挑戰,研判新時代高等教育的發展方向和變革路徑,闡述西安交通大學在這一過程中的發展理念與探索實踐,以期對中國高等教育的變革與發展提供理論和實踐借鑑。  關鍵詞  第四次工業革命;新時代;高等教育;變革與發展  伴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全球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機遇、迎來新挑戰,這對高等教育的變革與發展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新的教育框架和模式來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人才。
  • CIBS: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的底層經濟架構
    如果說網際網路是第三次工業革命,那麼區塊鏈則是第四次。20世紀90年代的網際網路泡沫破裂後,一大批網際網路科技企業接連湧現,蘋果、亞馬遜、阿里以及字節……無數的網際網路、科技公司通過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的自動化與信息化,使全球生產力以指數級增長。而與此同時帶來改變的,還有生產關係的孕育。
  • 專訪雲天勵飛董事長陳寧:推動公司迎接第四次工業革命
    陳寧也談道:「我一直覺著我們的運氣特別好,深圳是最適合海歸創業的一個城市,海歸可以快速地融入,然後去打磨自己的技術、產品,其他所有事情都不用去擔心,這是深圳的魅力。」深圳的創業故事還將繼續,人工智慧的故事還在演進,陳寧認為,AI可能在3-5年的時間內,會像電力一樣去賦能潤物細無聲地去潛入到每一個行業,未來十年將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期。
  • 如何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挑戰
    網絡配圖以人工智慧、大數據、機器人等為代表的新技術推動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不斷走向深入,使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發生深刻的變化。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很多人對於第四次工業革命主要是看新技術帶來的進步,看到生產效率提高、生活便捷的神奇效果。一些國家、很多企業,當然還有很多從事研究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更多的是從怎樣提高自身及相關方的競爭力的角度思考。但是,作為國家的政策制定者需要從更宏觀、更長遠的角度來審視。
  • 聯想集團副總裁阿木:VUCA時代,聯想用智能化打造核心競爭力
    據了解,作為中國信息化發展到智能化發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聯想正從設備製造商,向智能化變革的領導者與賦能者轉型。阿木表示,聯想將以客戶為中心、智能IT引擎驅動業務變革、內生外化和生態聯盟等四個方面智能化武裝自己,賦能別人,一起破局 VUCA 時代。
  • 「5G+工業網際網路」賦能製造業智能升級 中國製造迎歷史機遇
    大會展示了「5G+工業網際網路」在中國的最新進展、發展前景和政策走向。與會專家認為,對於中國製造來說,「5G+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賦能新型基礎設施和製造業是中國製造實現跨越發展的歷史性機遇。聯想武漢產業基地的5G+IoT(物聯網)自動化組裝標杆線今年6月投入使用,可快速調整產線的工藝流程以及參數,實現生產不同型號產品間的自如切換。通過導入「量子線」項目,3C設備組裝產線的自動化率得到2倍提升,與傳統產線相比,人員精簡45%。「5G+工業網際網路」為何能賦能工業製造?
  • 第四次工業革命來臨,未來企業是這樣的
    把握本質是指,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真正的企業家要能把複雜事物簡單化,抓住本質。同時,尊重常識、規律非常重要,不違背不一定成功,但違背一定會失敗。聚焦關鍵是指每一個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面對不同的問題都有自己的關鍵點,把握並解決關鍵問題,才能推動企業能力不斷提升。遵循這三點並不容易。
  • 驅動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三駕馬車
    哪些技術將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發展動力呢?基於世界經濟論壇所做的研究和論壇全球議程理事會的工作成果,我甄選出了一些值得關注的關鍵技術。  所有的新進展和新技術都有一個重要特點:它們很善於利用數位化和信息技術無所不在的力量。本章提及的所有創新成果,無一不是借數字之力得以實現和發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