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通信發展史回望以及未來發展展望

2020-12-08 電子發燒友

「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開國大典。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已於本日成立了。」 這雄偉的聲音通過無線電波傳遍了長城內外、大江南北,這一刻也成為了歷史性的一幕,被影像記錄了下來,鼓舞了無數中華兒女。

但你知道嗎?在這張彌足珍貴的照片中,毛主席面前的擴音和通信系統均為中央軍委三局組織技術人員設計安裝的。隨後毛主席按動升旗按鈕,升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面五星紅旗。這面國旗的升起遙控裝置也是中央軍委三局技術人員一連奮鬥了20多個日夜成功製造出來的。今年正值新中國成立70周年,回望我國的通信發展史,中央軍委三局佔據了絕對重要的地位。

從八一南昌起義到新中國成立這二十餘年間,中央軍委三局在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領導下,前赴後繼、團結協作、艱苦奮鬥,有力的保障黨中央、中央軍委對全軍指揮的通信順暢,為中國革命戰爭的勝利和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貢獻。可以說,中央軍委三局的發展史,就是中國早期通信發展史的重要縮影。記者今日在陝西移動的邀請下有幸造訪位於延安的中央軍委三局裴莊紀念展區,跟隨影像和實物資料去了解那段往昔崢嶸歲月。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1928年,中共中央軍事部開始在上海籌建無線電通信。1931年1月,紅一方面軍在前線創立了第一個「無線電隊」。同年6月2日,紅一方面軍前後方電臺溝通了聯絡,實現了紅軍歷史上的第一次無線電通信。在保障反「圍剿」作戰指揮的實踐中,中革軍委無線電總隊和電話總隊相繼成立。

為了統一和加強對通信工作的領導,1934年1月,成立了中革軍委通信聯絡局,當時簡稱四局,王諍任局長,翁瑛任政委。同年1O月改稱三局,從這時開始,一直到195O年5月成立軍委通信部為止,軍委三局一直是我軍通信部的領導機關。

1935年1月7日,中央紅軍佔領遵義。為保障遵義會議期間的通信聯絡,無線電1、6分隊的同志,夜以繼日工作,在敵機不斷轟炸的情況下,電臺人員不顧個人安危,一面用身體護住電臺,一面繼續發報,就這樣,一份份電文,發送到了各軍團和各革命根據地、留在中央蘇區堅持鬥爭的同志和紅四方面軍中,勝利完成了用無線電傳達遵義會議精神的任務。

1935年3月21日,中央紅軍主力突然折向東北,分別經二郎灘、九溪口、太平渡四渡赤水河向南疾進。四渡赤水戰役期間,中央軍委三局及時收發大量電報,僅軍委與各軍團間即達300餘份,其中朱德總司令籤署的達200份以上。

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盧溝橋事變」發生後,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中革軍委總司令部三局改稱中共中央軍委參謀部第三局。抗日戰爭時期,三局加強組織協調,組建和新建了抗日根據地的各級通信部門與通信分隊,初步建成了以延安為中心、輻射全國各地的無線電通信網;組建了無線電集中臺、無線電總臺、通信學校、通信材料廠等單位;參與創建了新華廣播電臺和氣象通信網,有力的保障了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對全國抗戰的戰略指揮。

在反"掃蕩"戰鬥中,通信兵不怕犧牲,經常冒著槍林彈雨查修線路;不辭辛勞,每當部隊出發後,他們才開始撒線,然後背著數十斤重的機線趕上隊伍,提前到達營地架設電話,保證"部隊到達電話通氣"部隊領導下馬就能打電話」出色地完成了遊擊戰中的通信聯絡保障工作。

在這一時期,廣大人民群眾還創造了許多靈活多樣、行之有效的通信方式。如高來高去的「房上通信」,走門串戶的「房東通信」。根據地軍民還創造了迷惑敵人的「化裝通信」,敲梆子、打鑼鼓、擊臉盆等信號通信,以及用通俗群眾性語言規定口令、暗語等。

1939年秋,當時軍委三局開始籌辦屬於通信部門自己的刊物《通信戰士》。1941年10月10日,毛澤東又為《通信戰士》題詞;「你們是科學的千裡眼順風耳。」主席的題詞雄渾剛健、氣勢磅躊,傳誦至今,鼓舞著一代又一代的通信戰士及通信戰線的幹部職工不斷做出新的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 

從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四年間,也是中央軍委三局大發展的時期,三局為保障重慶談判、中共中央轉戰陝北以及各次重大戰役、戰鬥和解放全中國通

信聯絡都做出了重要貢獻。

1946年6月26日,蔣介石撕毀和平協議,國民黨30萬人悍然向我中原解放區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根據中央的指示,為保存力量,爭取主動,中原我軍主力作戰略轉移,分兩路向西突圍。在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領導下,三局合理調配技術人員和裝備、精心組織和運用各種通信手段,保障了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對全軍的順暢指揮。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黨中央不失時機地發起和組織了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同國民黨軍展開了空前規模的戰略決戰。三大戰役期間,通信聯絡任務空前繁重,像軍委總臺的收發量比延安時期增加了一部,達到每月平均140萬字,而報務人員卻因派遣任務增加而減少了一半。在任務又急又多的情況下,全體通信將士團結協作,圓滿地完成了三大戰役的通信保障工作。

根據中央軍委「要把培養通信幹部當作最緊急得任務看待」的指示,三局通過普遍開辦訓練班、各戰略區創辦通信學校、改進通信學校教學、開展通信練兵活動工作等各種手段大力培養通信人才。除了大力培養通信人才外,三局還努力保障通信器材供應。當時通信器材來源主要有四個:自己修造通信裝備、吸收新區技術人員參加通信器材修造工作、採購部分急需的通信器材和利用繳獲和接收的通信器材。據悉,為籌措急需的通信裝備,三局多次派人到大連、香港等地購買通信器材。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軍委三局根據黨中央的指示,組建政務院郵電管理部門,為新中國電信、郵政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紀念展區修建——銘記歷史,吾輩自強

據紀念展區工作人員介紹,整個中央軍委三局紀念展區由中國移動投資2000萬,陝西移動負責具體修建工作。自2007年4月15日開始修建後,耗時7個月,於同年11月15日圓滿完成全部建築修復工作。全程參與到修復工作中的移動員工雷龍潮深情地對記者回憶道,整個舊址恢復工作得到了當地老鄉不遺餘力的支持,發生了諸多感人的故事。

在舊址修建好後,有老鄉反應,中央軍委三局附近網絡覆蓋不佳,無法滿足日常通信需要,陝西移動就順勢在中央軍委三局附近開通4G基站5個,2G基站2個,為附近生活的老鄉做好網絡保障工作。不僅如此,中央軍委三局附近的道路原本並不寬闊,在得知老鄉們的外出賣菜之路走得並不順暢之後,陝西移動還幫助拓寬了附近老鄉們的外出必經之路,得到了他們的交口稱讚。此外,雷龍潮還驕傲的表示,中央軍委三局裴莊紀念展區的順利建成,為延安其他各地的約200餘處舊址恢復工作樹立了標杆。說起12年前的那些往事,雷龍潮還仿佛曆歷在目,依然心緒起伏久久不能平靜。

中央軍委三局的發展歷史,也是我國通信史的縮影。從無到有,由弱變強。

回首過去光榮而自豪,展望未來任重而道遠。

在信息高速發展的當下,5G正以不可抵擋之勢襲來,

重走長徵信息路,讓我們繼承發揚革命傳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往直前。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回望歷史展望發展 2020開明文化論壇在大同開幕
    回望歷史展望發展 2020開明文化論壇在大同開幕 2020-10-15 15:50:13 論壇主題是「回望:北魏文化與民族融合;展望:文化與城市轉型發展」。圖為會議現場。 李雪峰攝   中新網大同10月15日電 (李雪峰)由民進中央主辦的2020開明文化論壇15日在山西省大同市開幕。來自全國各地文化、歷史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回望:北魏文化與民族融合;展望:文化與城市轉型發展」的主題進行研討交流,並提出意見建議。
  • 未來移動無線通信技術發展趨勢展望
    在過去的20年中,中國的移動通信產業在歷次的技術變革中,都準確把握了技術方向,在適當的時機引入了適當的技術,保證了整個產業的良性發展。在未來的20年裡,移動/無線技術還將向何處發展,我們又面臨哪些機遇呢?當前,移動寬帶化和寬帶移動化的趨勢已經愈加明顯。
  • 戰略研究丨我國天基信息系統發展現狀及未來展望
    本文選自中國工程院院刊《中國工程科學》2020年第1期作者:李雙博, 張豔松, 李德仁, 王禮恆, 王崑聲,徐源來源:我國天基信息系統發展現狀及未來展望中國工程院院刊《中國工程科學》刊發《我國天基信息系統發展現狀及未來展望》,立足中國航天長遠發展,以文獻調研、專家諮詢為研究手段,梳理與總結了國外天基信息系統發展現狀,凝練我國在本領域的政策、產業、裝備和技術發展情況,並對天基信息系統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概括。文章重點分析了我國天基信息系統面臨的體制機制、政策保障、技術能力、產業發展等短板問題。
  • 2021年全球及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趨勢展望【完整版】
    本文將從產業總體情況、區域格局、供應鏈和產能供給、主要產品和市場、政策與投資併購等五方面,對2021年全球及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情況做一展望和預判 文︱朱晶 圖︱網絡
  • 概率只是回望過去,展望未來。
    所以,概率是我們對未來的預估,表現出我們力圖掌控未來的信心。概率是一個介於0到1直間的數值。數值越接近0,表示事物越不可能發生;數值越接近1,表示事件越可能發生。概率的值是人們通過觀測或者實驗得出的,概率其實就是科學結論。由此,很多人認為一切科學結論就是概率性結論。
  • 中國雷射技術的發展歷史、現狀以及未來展望
    一、我國早期雷射技術的發展  1957年,王大珩等在長春建立了我國第一所光學專業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儀器機械研究所(簡稱「光機所」)。在老一輩專家帶領下,一批青年科技工作者迅速成長,鄧錫銘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 雲翌通信張變革:未來雲通信市場前景以及發展趨勢報告
    打開APP 雲翌通信張變革:未來雲通信市場前景以及發展趨勢報告 李倩 發表於 2018-08-14 15:39:58 其中,中國通信企業協會苗建華會長、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副局長張新、中國聯通監管事業部總經理周仁傑、中國信息通信研究規劃所/電信行業研究主任許立東在論壇上發表了重要政策解讀以及演講! 同時,雲翌通信的運營總監張變革女士為我們帶來了未來雲通信市場前景以及發展趨勢報告。
  • 如果54年前,我國沒有下決心發展衛星通信事業……
    回望我國衛星通信事業發展的徵程,從「331工程」立項到今天,中國衛星通信事業「通天蓋地」的歷程已經走過45年。這45年,是一部敢於在一窮二白中戰天鬥地的波瀾壯闊鬥爭史,是一部凝聚意志、敢於較真碰硬的尖端科技攀登史,更是一部中國航天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精神史詩。
  • 衛星移動通信現狀與未來發展
    摘要:衛星移動通信系統具有覆蓋範圍廣,對地面情況不敏感等優勢,已經成為地面移動通信領域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在空中、海洋、荒漠戈壁等地面無線網絡難以覆蓋的地方。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衛星通信技術也取得了較大成就,但是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本文簡介紹衛星通信技術,以及就目前衛星通信技術發展現狀進行描述,展望其未來發展趨勢。
  • 中國航天發展的未來展望
    未來,近地空間的開發和利用仍將是世界航天活動的重點,並將進入更大規模開發和服務社會的新階段;載人航天向深空擴展,探索月球以及火星成為深空探測的新熱點;航天活動對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重大影響進一步增強,呈現蓬勃發展的新局面。目前,中國航天正處在重點跨越、快速發展的新時期、新階段。
  • 量子通信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量子通信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人類真的可以實現安全的信息傳送嗎?這到底是夢想,還是現實?2016年的8月16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發射升空。這使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
  • 未來十年我國水汙染治理投資前景展望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和工業化進程不斷推進,我國水資源總量整體呈現下降趨勢。2014年,我國全年水資源總量27,266.90億立方米,同比減少2.47%;人均水資源1,998.64立方米,同比減少2.96%。
  • 百年民航的回望與展望
    他的努力和付出,為民航行業的健康發展注入了文化力量,與行業原有的制度力量、技術力量結合起來,補齊了行業發展支撐力量的三角形。在他的身上,我學到了很多做事做人的新境界,而不僅僅是經驗、知識與技能之類。 去年,借出差北京的機會,專程去拜謁。
  • 光纖通信技術發展現狀與展望—新聞—科學網
    上海也正在推進「光進銅退」全光纖通信網絡升級改造項目,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居民享受更好的通信服務保駕護航。 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迅速發展,用戶對網際網路流量的需求日益增長,如何提升光纖通信的容量成為亟須解決的問題。 光纖通信技術自出現以來帶來了科技和社會領域的重大變革。
  • 移動通信的發展歷程與趨勢
    2001年7月9日中國移動通信GPRS(2.5G)系統投入試商用。 n2002年5月17日中國移動通信GPRS業務正式投入商用。 2002年10月1日中國移動通信彩信(MMS)業務正式商用。 2003年7月我國移動通信網絡的規模和用戶總量均居世界第一,手機產量約佔全球的1/3,已成為名副其實的手機生產大國。
  • 合同能源管理展望及未來發展趨勢
    合同能源管理是未來綜合能源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與任何創新商業模式一樣,合同能源管理的發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本文將與讀者一起共同探討,合同能源管理存在的問題和未來發展趨勢。(註:本段引用自雷波《我國合同能源管理發展現狀及建議》)首先,政策方面。
  • 從跟隨與博弈,到彎道超車,中國移動通信發展到底經歷了什麼?
    在剛剛過去的11月20日的中國移動全球合作夥伴大會·20周年盛典活動上,在汪涵作為講述人的回望通信發展歷程的大會主題短片中,有這麼一句話引起了我們的反思:「從前慢,車馬稀,是一種迫不得已的慰藉;欲寄彩箋兼尺素的離情別緒,最終化作了山高水闊知何處的一聲嘆息。」角度「清奇」,但並非只為博人眼球。
  • 中國專網通信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
    **年我國專網通信需求領域分布格局  《中國專網通信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在多年專網通信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專網通信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專網通信市場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專網通信行業進行了全面
  • 光纖通信的過去和未來
    世界光纖通信發展史光纖的發明,引起了通信技術的一場革命,是構成21世紀即將到來的信息社會的一大要素。1966年出生在中國上海的英籍華人高錕,發表論文《光頻介質纖維表面波導》,提出用石英玻璃纖維(光纖)傳送光信號來進行通信,可實現長距離、大容量通信。
  • 了解1G到5G的發展史,重視網絡通信的速度
    導言 簡單談談網絡的發展史,從1G到5G。 如今通信網絡已經步入到了5G的發展時代,世界各國都在加緊5G的建設,在這個時代的浪潮中,科技力量的飛速程度被展現得淋漓盡致,萬物互聯是我們期待的,整個世界的信息溝通也可以盡在指尖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