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縣村民救助一隻從未見過的「貓頭鷹」 專家:系國保動物褐林鴞

2021-01-09 安徽網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4日清晨,黃山市歙縣富堨鎮仰村村民仰玉極清理垃圾時發現門口河邊竹園內有一隻受傷的「貓頭鷹」,於是聯繫當地森林公安救助。

桂林森林派出所民警在仰玉極家院內見到了這隻被救助的「貓頭鷹」。眼前的「貓頭鷹」可不是以往民警救助的普通貓頭鷹。經檢查,民警發現它臉盤大大的,小小的短喙強硬而鉤曲,全身呈棕褐色,體長將近60釐米,約3斤重。「從未見過體型這麼大的『貓頭鷹』。」民警說。

因其腳部有傷,熱心村民仰玉極夫婦已經用紗布做了簡單包紮。仰玉極對民警說:「不曾見過的可能都是珍惜動物,我們更要好好保護!」

民警將「貓頭鷹」帶回所進一步觀察。隨後將它的照片上傳到黃山市野生動物保護微信群尋求專家解惑,最後確定這隻「貓頭鷹」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中型夜行猛禽褐林鴞。褐林鴞主要棲息於亞熱帶山林,包括山地闊葉林和混交林,尤其喜歡河岸和溝谷森林地帶;主要以嚙齒類動物為食,也吃小鳥、蛙、小型獸類,還會捕食魚類,它白天躲藏在茂密的森林中,到了黃昏和晚上才出來活動和覓食。歙縣森林公安也是第一次救助褐林鴞。當日中午,民警將受傷的褐林鴞送往安徽皖南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進行專業救助。洪雅妮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四川石棉村民救助一隻受傷長耳鴞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受傷長耳鴞被成功救助。中新網石棉7月9日電 (劉剛 黃剛)記者9日從四川雅安市石棉縣獲悉,近日,該縣豐樂鄉一村民發現了一隻受傷的野生動物隨即上報。後經當地林業部門鑑定,該受傷野生動物為長耳鴞,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貓頭鷹雛鳥落單,村民及時救助,專家建議這樣做
    「你好,我在家門口發現了兩隻小貓頭鷹,你們能不能來救助一下?」 13日上午,周先生在自家門口發現一隻貓頭鷹幼鳥,它長著灰褐色的毛,有拳頭大小,不能正常飛行。
  • 石棉縣救助一隻受傷長耳鴞,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7月5日,石棉縣豐樂鄉收到群眾來電,稱發現一隻受傷野生動物。接到電話後,豐樂鄉賡即和石棉縣林業局立即趕赴現場。經鑑定,該受傷野生動物為長耳鴞,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屬於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百度百科本圖來源於網絡村民晨練途中,發現受傷「貓頭鷹」據豐樂鄉三星村五組村民劉勇介紹,7月5日一早,他在跑操晨練時,發現大渡河畔觀景臺附近一條溝渠裡有一隻「只貓頭鷹」一動不動。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烏海救助了一隻貓頭鷹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烏海救助了一隻貓頭鷹 2020-11-18 16: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黃狗追咬落難的「貓頭鷹」,村民緊急救助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 通訊員 舒清海10月20日,一隻死裡逃生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領角鴞,被武義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工作人員放歸大自然。10月19日傍晚,武義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泉溪鎮自然資源所接到泉溪鎮金溪村村民電話:撿到一隻「貓頭鷹」,請求林業工作人員前往救助。接報後,自然資源所工作人員迅速驅車前去調查處置。打電話的是金溪村客塘自然村村民吳星偉。他說:「大概1小時前,家門前的桂花樹上,突然有一隻鳥被風雨刮下來,小鳥扇動翅膀,卻無力起飛,一條路過的黃狗馬上撲了過去。
  • 翁旗公安警民接力救助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貓頭鷹
    2020年 11日27日清晨,赤峰市翁牛特旗五分地鎮板石吐村民小王外出時,在村頭荒野中發現一隻大鳥蜷縮於雪地裡,在凜冽的寒風中瑟瑟發抖,貌似無法飛行,其狀甚是可憐。見此情景,小王便趕往近前查看,發現這是一隻貓頭鷹,民間俗稱「夜貓子」。
  • 淳安:大墅站救助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1月11日,淳安縣楓樹嶺鎮村民胡先生在家附近,意外發現一隻從未見過的大鳥。大鳥一頭撞在玻璃窗上,並落到地上無法動彈。看著落在地上的大鳥,胡先生也感到很稀奇。它看著很呆萌,嘴巴尖尖,尾巴長長,通體長著灰色的羽毛,眼睛黃色中點綴著黑色的瞳孔,十分醒目。「這是什麼品種的鳥呀?」
  • 怪鳥闖進村戶雞圈被困 專家:這是「國寶」褐林鴞
    2月27日,天柱縣邦洞街道高西村的張先生在自家雞圈上發現一隻疑似「偷雞賊」的怪鳥,形似貓頭鷹,但又比貓頭鷹兇猛。張先生報警求助後,民警驚訝地發現,這竟然是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褐林鴞,經確認這隻褐林鴞安然無恙後,將其放歸大自然。
  • 豐順有村民撿了一隻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領角鴞
    「有村民撿了一隻貓頭鷹送到留隍派出所來了!」12月21日,正值冬至佳節,豐順縣公安局森林分局接到留隍派出所消息後,迅速組織民警趕赴該所進行救助。據留隍派出所民警介紹,當日留隍鎮石九村村民翁先生在上山掃墓的途中,看見這隻貓頭鷹躺在路邊,不飛也不躲。
  • 周口村民救助一隻鳥,以為是雕其實是鵟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於揚 李玉坤  「我救助了一隻野生雕,想放回大自然可是它不能動,又不知道怎麼聯繫野生動物救助部門,請你們幫幫忙。」12月20日下午,周口市扶溝縣白潭鎮四院莊村村民王春生致電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求助說。隨後,記者請求河南省野生動物保護中心的專家辨認,確認王春生救助的一隻鵟(kuáng),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按照就近、就地救助的原則,扶溝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負責人表示,他們將取回鵟進行專業救治,如果沒有大問題將擇機放飛。
  • 滄州市民救助一隻「小貓頭鷹」,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熱心市民救助「小貓頭鷹」,經確認原來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縱紋腹小鴞」。隨後,小動物被送到滄州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接受救治。6月14日13時許,滄州市巡警二大隊巡邏車組接指揮中心指令稱:欣怡商務中心附近,有人發現一隻類似貓頭鷹的小鳥。
  • 莒南縣林業發展中心救助一隻受傷貓頭鷹
    11月30日,莒南縣林業發展中心救助一隻受傷的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貓頭鷹。貓頭鷹是被熱心市民發現並送到當地派出所,發現時已受傷,無法飛翔。接到消息後,縣林業發展中心森保站工作人員立即趕赴現場進行救助。經過認真檢查健康情況,發現貓頭鷹腿部受傷,工作人員立即開展救治,進行悉心照料。鑑於受傷貓頭鷹無法起飛,工作人員將貓頭鷹送往公園救助站進一步進行治療,待痊癒後將放飛大自然。貓頭鷹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多數種類幾乎專以鼠類為食,是重要的益鳥。
  • ...商都縣公安局大南坊子派出所成功救助國家二級野生動物貓頭鷹
    商都公安|保護動物 警民同心—商都縣公安局大南坊子派出所成功救助國家二級野生動物貓頭鷹 2020-11-21 10: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野生動物「肇事」村民很煩惱 呼籲:成立民間救助機構
    四川未有具體補償政策 呼籲:成立民間救助機構野生動物種群增加,不只是給農民群眾生產生活帶來困擾,而且野生動物救助工作也成為當地林業部門面臨的難題。大擬啄木鳥,三有保護動物過去幾年裡,黃荊鎮自然資源站以及古藺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對野生動物的救助事件時有發生。「只要接到群眾的求助電話,我們都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處置。」
  • 村民救助的怪鳥是罕見漁鴞,發現於貴州赤水大瀑布上遊的黃荊老林
    近日,在貴州省遵義市赤水大瀑布景區上遊不遠的四川瀘州市古藺縣黃荊老林景區八節洞外面的赤水河支流風溪河溪谷邊,村民發現草叢裡的一根枯枝上停著一隻「大怪鳥」。黑黃相間的羽毛,兩隻豎起的耳朵,鋒利有力的腳爪,一雙犀利有神的「燈泡眼」……這隻「大鳥」長相跟常見的貓頭鷹十分相似,但比普通貓頭鷹的個頭大兩倍。它的腿上還長著茸毛,像是穿了一條毛褲。
  • 城步:救助一隻領角鴞
    發現對岸有一隻鳥在吱吱哀鳴。過河一看:原來是一隻 頭上長角怪鳥!被網在菜地邊緣一道綠色細鐵絲籬笆牆上的,扭傷了翅膀。」4月28日,在湖南南山國家公園兩江峽谷,城步苗族自治縣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工作人員肖樹文一邊忙著給一隻怪鳥餵食做放飛準備,一邊對筆者如是說。原來,4月21日,城步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站接到縣城儒林鎮一愛心居民送來的一隻頭頂長角怪鳥,請求救助。
  • 村民救助的怪鳥是罕見漁鴞,發現於貴州遵義赤水和四川瀘州古藺交界...
    近日,在貴州省遵義市赤水大瀑布景區上遊不遠的四川瀘州市古藺縣黃荊老林景區八節洞外面的赤水河支流風溪河溪谷邊,村民發現草叢裡的一根枯枝上停著一隻「大怪鳥」。黑黃相間的羽毛,兩隻豎起的耳朵,鋒利有力的腳爪,一雙犀利有神的「燈泡眼」……這隻「大鳥」長相跟常見的貓頭鷹十分相似,但比普通貓頭鷹的個頭大兩倍。
  • 被蜀黍救助的這些野生動物 個個萌化你的心!
    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近期,四川彭州公安各派出所紛紛接到關於救助野生動物的報警。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明顯提高,近期救助的野生動物包括鬼鴞、長耳鴞、猴面鷹以及紅角鴞,均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吉林長白鎮邊境派出所成功救助一隻受傷貓頭鷹_吉林廣播網,吉林...
    吉林長白鎮邊境派出所成功救助一隻受傷貓頭鷹 作者:曹逸群 孫勝玉    編輯:王井豐    來源:中國吉林網    2020-07-04
  • 你見過褐林鴞嗎?天目山發現這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10月14日,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站工作人員羅遠一行在巡護過程中,發現了一隻褐林鴞。隨後,天目山管理局科研科專業人員迅速趕赴現場。經檢查,該褐林鴞生命體徵正常,未受到任何傷害。褐林鴞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是世界瀕危物種,主要棲息於山地森林、平原和低山地區,是亞熱帶山區森林的留鳥。它白天大多蹲伏於樹冠層濃密的樹蔭處,傍晚和夜間才出來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