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鳥闖進村戶雞圈被困 專家:這是「國寶」褐林鴞

2020-11-27 天眼新聞

2月27日,天柱縣邦洞街道高西村的張先生在自家雞圈上發現一隻疑似「偷雞賊」的怪鳥,形似貓頭鷹,但又比貓頭鷹兇猛。張先生報警求助後,民警驚訝地發現,這竟然是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褐林鴞,經確認這隻褐林鴞安然無恙後,將其放歸大自然。

民警測量褐林鴞的展翼長度

當天上午,張先生打電話到天柱縣森林公安局求助:自家雞圈飛來一隻兇猛鳥,很有可能是想捕食雞,被雞圈上的網套住了。他知道不能隨意處置野生動物,隨即向森林公安求助。

接警後,民警立即趕往張先生的住處,將這隻被困在網上的鳥成功解救。經檢查發現,鳥的身體並無明顯傷痕,翼展120CM,屬於成年鳥。

為安全起見,民警將鳥暫時關在一個籠子裡觀察體徵,仔細檢查和圖片對比,初步判斷鳥名為褐林鴞,屬國家瀕危二級保護動物。

為確認它的真實「身份」,民警聯繫了此前經常免費給他們做野生動物鑑定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森林公安局物證鑑定中心,經鑑定,確認這隻鳥就是褐林鴞。

民警測量褐林鴞的展翼長度

據張先生介紹,前幾天,他家雞圈的有兩隻雞突然不見了,很可能被野生動物偷食,為了逮住「偷雞賊」,他便買來一鋪網安裝在雞圈上方,不料卻網到了這隻「國寶」。

民警對這隻褐林鴞進行仔細檢查,確定它無傷又能正常捕食,於是將它放飛大自然。

暫時關養在籠子裡觀察體徵的褐林鴞

但這隻褐林鴞到底是不是「偷雞賊」呢?記者電話採訪了黔東南州林業局保護科負責人,該負責人表示,褐林鴞是一種夜行猛禽,在黔東南境內時不時被發現,白天很難見到,夜間捕食時最愛抓老鼠,但不會食雞。張先生家出現的情況,很有可能是褐林鴞在捕食老鼠過程中意外「落網」,而不是為了「偷雞」。

延伸閱讀褐林鴞(學名:Strix leptogrammica)是夜行猛禽。喙堅強而鉤曲。嘴基蠟膜為硬須掩蓋。腳強健有力,常全部被羽,爪大而銳,尾脂腺裸出。無副羽,間或留存。耳孔周緣具耳羽,有助於夜間分辨聲響與夜間定位。

棲息於亞熱帶山林,包括山地闊葉林和混交林中,尤其喜歡河岸和溝谷森林地帶,也出現於林緣疏林和灌叢地區。主要以嚙齒類為食,也吃小鳥、蛙、小型獸類和昆蟲,偶爾在水中捕食魚類。

捕食方式主要是等候在樹枝頭,當獵物出現時,突然撲向獵物的偷襲方式。

王建軍 吳就潤 都市新聞記者 楊光乾

編輯 陳茜茜

校對 郝夢

編審 羅瑋 石雲華

相關焦點

  • 長嘴怪鳥闖進家門,原是「鷸蚌相爭」中的鷸
    林業部門介入,為丘鷸療傷後將放歸自然經過專家鑑定,這隻長嘴怪鳥是國家「三有」野生保護動物丘鷸。記者李小雷瀏陽日報訊(記者李小雷)「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個典故大家耳熟能詳,但是「鷸」究竟長什麼樣子,估計很少有人見過。
  • 歙縣村民救助一隻從未見過的「貓頭鷹」 專家:系國保動物褐林鴞
    桂林森林派出所民警在仰玉極家院內見到了這隻被救助的「貓頭鷹」。眼前的「貓頭鷹」可不是以往民警救助的普通貓頭鷹。經檢查,民警發現它臉盤大大的,小小的短喙強硬而鉤曲,全身呈棕褐色,體長將近60釐米,約3斤重。「從未見過體型這麼大的『貓頭鷹』。」民警說。因其腳部有傷,熱心村民仰玉極夫婦已經用紗布做了簡單包紮。仰玉極對民警說:「不曾見過的可能都是珍惜動物,我們更要好好保護!」
  • 南陵一小區闖進「怪鳥」你認識嗎?
    近日,南陵縣工山鎮戴塘小區內闖入了一隻「怪鳥」,看似受了傷不能飛翔,被小區的家犬們亂追、撕咬,小區的居民們一見此情景,怕它受到更多的傷害,急忙將它捉住,並立刻報了警。接到報警電話後,南陵縣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隊同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工作人員立即趕到現場,發現這隻鳥已經受傷不輕,皮膚破損,背部的羽毛被小區的家犬咬掉了一大塊。隨後,現場的工作人員立即聯繫了南陵縣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對受傷的野生動物進行救助。經過專家鑑定,這隻羽毛深褐色的「怪鳥」竟是一隻雌性白鷳,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重約4斤,尾部被重度撕咬。
  • 「鷹子」闖進雞圈將一隻公雞咬死 村民將其活捉後發現竟是保護動物
    1月9日,家住後河保護區附近的村民發現一隻「鷹子」闖進他家的雞圈內,將一隻公雞咬死。在「鷹子」準備食用公雞時,村民將其活捉。村民知道「鷹子」屬於野生動物,於是向後河保護區保護科及後河管理站負責人進行了報告。
  • 「怪鳥」飛落農戶家中被「收養」一查竟是藍孔雀
    近日,紹興市越城區鬥門街道璜山南村駐村指導員接到村網格員反應稱,有村民撿到一隻「怪鳥」,樣子非常好看,已經抱回家餵養了,但不知道該如何安置。發現並收養這隻「怪鳥」的是璜山南村村民房金奎。那一天,房金奎像往常一樣到自家茶房附近的田裡幹農活,忙活了一陣後發現屋簷下有一隻「怪鳥」正「咕咕」叫。「頭上有個冠,脖子上圍了一圈暗綠色的羽毛,體型不大,樣子非常好看。」房金奎說,「怪鳥」看到有人過來,就往花木叢裡亂竄,怕它被密集的花木枝傷到,房金奎將其抱住並帶回家餵養。
  • 山西大爺發現「怪鳥」,悉心餵養4年,專家:這是山海經裡的鳳凰
    《山海經》中寫道:"有鳥焉,其狀如雞,五採而文,名曰鳳凰,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然而這一形象是真的存在於世間嗎?山西一位大爺就發現了這樣一隻"怪鳥",專家稱其為山海經中的鳳凰。
  • 這座弓魚國陵墓中,出土一件鳥形「怪」器,背後還藏著三個謎團
    這件鳥形酒器背後,還藏著三個謎團,您想要知道真相,下面小編就來給您一一揭秘。這一天有點陽光,所以還算暖和,十幾戶社員跟隨著隊長,準備平整村口的土路,為開春的播種做好準備,但是誰都想不到,今天會挖出一件「寶貝」。
  • 巨嘴「怪鳥」落戶海南的幸福生活
    走進海口市龍華區龍泉鎮美仁坡村,火紅的春聯和燈籠洋溢著喜慶,走親戚串門的祝酒吆喝聲透著熱鬧,卻聽不見一絲鞭炮響,這是怕驚跑從天而降的「稀客」。  美仁坡村地處有「海口之腎」美譽的羊山溼地,是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綠色屏障。一個月前的一個上午,村民吳海玉聽到消息「7隻『怪鳥』正在你家魚塘捉魚吃,快去看看。」她又驚又喜,小跑著出了門。
  • 山西老漢無意發現「怪鳥」,堅持投餵4年,專家稱這是只鳳凰
    有一天,郭存鎖和往常一樣上山放羊,他帶著羊群走到了一片起伏田野休息,那裡風光甚好,於是他便在附近放鬆地繞了一圈,這一繞不要緊,卻是發現了異樣。遠處竟有一隻似雞似鳥的生物,這生物羽毛豔麗,而且頭上和尾巴的羽毛竟然是以紅色和金色為主,這讓郭存鎖心中有種神聖的感覺,一時間他竟不敢靠近,生怕惹了什麼麻煩。
  • 雲南村民撿到鳥蛋 孵化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上交森警
    近日,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森林公安局勐臘派出所接到村民波某某報警稱有一隻「怪鳥  經民警調查得知,2017年,波某某在林區撿到了兩枚奇怪的鳥蛋。之後便帶回家放在雞圈內孵化,結果其中一枚蛋竟孵化出一隻翅膀上有綠眼的奇怪小鳥。看著這隻小鳥造型奇特,波某某便一直將它飼養在家中。  近日,波某某得知擅自馴養野生動物屬違法行為,於是主動打電話給森林公安民警主動上交飼養的「怪鳥」。  經鑑定,波某某飼養的鳥名叫孔雀雉,屬於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 青島萊西市民救治一隻凍僵「怪鳥」,竟是國家保護動物
    這不,萊西市民李先生就撿到了一隻「怪鳥」,結果發現這「怪鳥」還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大麻鳽(jian一聲)。今天上午,家住萊西市洙河畔的市民李先生在清晨散步時,意外在大橋上撿到了一隻「怪鳥」,李先生擔心「怪鳥」受傷,不顧早間寒意正濃,脫下衣服把鳥包起來帶回家中精心照料,並第一時間打電話向有關部門求助。
  • 雲南盈江石梯村:獵鳥變護鳥,踏出生態致富路
    雲南盈江石梯村:獵鳥變護鳥,踏出生態致富路  本報記者 趙漢斌  「大家只知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5年前去了石梯後,我想說,石梯難,比古蜀道還難!」曾在雲南省德宏州盈江縣太平鎮擔任工作隊長的雲南省林業廳幹部鐵偉感嘆說,正因出行難,一代代石梯村村民在懸崖上鑿石開階,小村也因此得名。
  • 雲南盈江石梯村:春意滿林拍鳥忙
    原標題:【太平石梯】昨天 • 今天 • 明天   盈江石梯村:春意滿林拍鳥忙  三月的盈江縣石梯村,春意盎然。」他說,「打鳥在我們這已經禁止了,小孩放假回家,我不讓他們玩彈弓。」  春天打一隻,秋天少一窩。 」捕鳥和盜獵行為得到了禁止,有效保護了現存動植物資源。看到有鳥在築巢,村民們會等它徹底安頓好了才帶人去拍鳥。
  • 家中飛來大眼怪鳥,一張扁平的面孔竟和猴子有關,難道串種了?
    這動物長相還非常奇怪,竟然讓人們如此捉摸不透,你們想知道嗎?它就是猴面鷹!這名字一出來想必很多人的反應就是,這鳥和猴子有關係?難道是猴子和鳥生的嗎?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問。這隻猴面鷹在一個下雨天突然闖進市民的家裡,市民發現的時候,這隻鳥居然都不怎麼飛。
  • 陝西村莊出現一群黃色怪鳥 接連襲十餘村民(圖)
    本組圖片由實習生 馬捷文 攝  本報訊(實習記者李浩記者楊德合)這兩年,一款名叫「憤怒的小鳥」的手機遊戲風靡全國。而在臨潼區零口街辦大寨村,住著一群現實版「憤怒的小鳥」。它們盤旋在樹林間,時而急速向行人撲來,時而發出悽厲鳴叫,附近村民連連被其襲擊。  見人走近黃鳥便呈攻擊狀  昨日中午12時,記者在大寨村村民的帶領下,靠近他們所說的襲人小鳥盤踞的樹林。「不要去太多人,免得把鳥給驚了,會襲擊咱的。」村民小張說完,就在路邊找了幾根樹枝,交給大家防身用。
  • 村莊現黃色怪鳥叫聲似嬰兒啼哭 接連襲十餘村民
    村民們舉著樹枝走過怪鳥停留的梧桐樹 本組圖片由實習生 馬捷文 攝  本報訊 這兩年,一款名叫「憤怒的小鳥」的手機遊戲風靡全國。而在臨潼區零口街辦大寨村,住著一群現實版「憤怒的小鳥」。它們盤旋在樹林間,時而急速向行人撲來,時而發出悽厲鳴叫,附近村民連連被其襲擊。  見人走近黃鳥便呈攻擊狀  昨日中午12時,記者在大寨村村民的帶領下,靠近他們所說的襲人小鳥盤踞的樹林。「不要去太多人,免得把鳥給驚了,會襲擊咱的。」村民小張說完,就在路邊找了幾根樹枝,交給大家防身用。
  • 這些國寶都曾遺落在民間……
    後來被博物館的專家在廢品站發現並回購回來,這才挽救了這件對中國意義非凡的國寶! 六、西周班簋 收藏在首都博物館的這座西周時期的班簋,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並且上面還有198字的銘文,是研究歷史的重要實物,絕對的國寶。
  • 你見過褐林鴞嗎?天目山發現這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
    據悉,這是天目山成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來,首次記錄到褐林鴞的影像資料。「褐林鴞非常稀有,又喜歡夜行,這次在白天發現,實屬罕見。」羅遠說。下一步,保護區將加大力度做好巡護工作,為野生動物營造和諧生態環境。
  • 「國寶」們帶來好消息,珍稀動物喜迎春天
    隨著環境汙染惡化、人類過度獵捕,自然界稀有和珍貴的動物正面臨生存危機,2020年初又遇到了新冠疫情,中國的「國寶」們最近還好嗎?它們又有什麼新的動態?幾個「國寶」的好消息說到中國特有的珍稀物種,第一位當然屬大熊貓了。它們是中國的「國寶」,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其現存的主要棲息地位於中國四川、陝西和甘肅等地的山區。
  • 雲南有個神秘村莊,把化石作為建房材料,連茅房和雞圈也都不例外
    雲南的深山處傳承著一個神秘的村莊,這個村莊「奢侈」地把化石作為建房材料,連茅房和雞圈也都通通不例外,所以這裡也被稱為「化石村」,是中國十大神秘村莊之一,今天就跟我一起去探究一下這個神秘又奢侈的村莊吧~前幾天我還在建水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