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救助的怪鳥是罕見漁鴞,發現於貴州赤水大瀑布上遊的黃荊老林
近日,在貴州省遵義市赤水大瀑布景區上遊不遠的四川瀘州市古藺縣黃荊老林景區八節洞外面的赤水河支流風溪河溪谷邊,村民發現草叢裡的一根枯枝上停著一隻「大怪鳥」。赤水河支流風溪河溪谷邊發現的大怪鳥村民靠近時,看到「大怪鳥」只是動了一下翅膀,並沒有飛走的意思,便扒開草叢,小心翼翼地走近它,這才發現,這隻「大怪鳥」耷拉著翅膀,根本飛不起來。
-
探秘四川瀘州合江、貴州遵義赤水和習水、重慶江津接壤處的金三角
新華村位於貴州遵義赤水市官渡鎮東北面,村辦公駐地距鎮人民政府駐地25公裡,村內金銀組等最遠地距鎮人民政府駐地45公裡。新華村東與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福寶鎮騎龍村、鹿鳴村、燕口村接壤;西與貴州赤水市長期鎮長期村、共和村、華陽村交界;南與本鎮漁灣村毗鄰;北與本鎮和平村、龍寶村相連。轄4個村民組(金銀、沙嘴、茶坪、評議),面積為49.8平方公裡。
-
古藺發現一隻「雕兄」,全球現存不足1000隻
編輯丨彭媛媛圖文丨縣自然資源和規劃 黃荊自然資源站 瀘州發布mao毛tui腿yu漁xiao鴞毛腿漁鴞棲息於河谷樹林或灌叢中夜行性毛腿漁鴞為大型鴞類,外形和雕鴞相似。棲息於低山闊葉林、混交林和山腳林緣與灌叢地帶的溪流、河谷等生境中。白天多隱藏在河邊的樹上或河流沿岸的懸崖上,黃昏和夜晚出來活動,主要以魚類為食,也吃蝲蛄、蝦、蟹等水生動物。大型「貓頭鷹」折翼黃荊老林景區近日,在古藺縣黃荊老林景區八節洞外面的溪谷邊,村民發現草叢裡的一根枯枝上停著一隻「大鳥」。
-
四川石棉村民救助一隻受傷長耳鴞 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受傷長耳鴞被成功救助。中新網石棉7月9日電 (劉剛 黃剛)記者9日從四川雅安市石棉縣獲悉,近日,該縣豐樂鄉一村民發現了一隻受傷的野生動物隨即上報。後經當地林業部門鑑定,該受傷野生動物為長耳鴞,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野生動物「肇事」村民很煩惱 呼籲:成立民間救助機構
我家今年的大竹筍就遭到了猴群、豪豬和野豬的破壞,至少損失上千元。」除了養蜂,楊文強在村裡還建了個池塘養活水魚。隨著魚塘投產,也遇到了不少麻煩。「毛腿漁鴞和鷺鳥的出現,對池塘裡的魚兒造成了不小的威脅。尤其是夏天氣候炎熱,水裡的魚兒大多會浮出水面。盤旋在天上的漁鴞或者守候在岸邊的鷺鳥總會瞅準時機下手,露出水面的魚兒就難逃厄運。」
-
世界瀕危動物現身瀘州古藺,全球現存不足1000隻!
「貓頭夜鷹」精靈也和毛腿漁鴞十分相識毛腿漁鴞為大型鴞類,外形和雕鴞相似。棲息於低山闊葉林、混交林和山腳林緣與灌叢地帶的溪流、河谷等生境中,夜行性,白天多隱藏在河邊的樹上或河流沿岸的懸崖上,黃昏和夜晚出來活動,主要以魚類為食,也吃蝲蛄、蝦、蟹等水生動物。
-
貴州有紅色文化遵義會議會址,有四渡赤水的赤水丹霞地貌
貴州有紅色文化遵義會議會址,有四渡赤水的赤水丹霞地貌,有天下聞名的黃果樹瀑布,還有梵淨山,西江苗寨,鎮遠古鎮,天河潭,青巖古鎮,息烽紀念館,還有奢香夫人墓,還有革命烈士錢壯飛烈士陵園,歡迎小可愛們來貴州玩,一定不會後悔的。
-
到北海道的羅臼港,看罕見的毛腿漁鴞
這些貓頭鷹基本是當地特有的黃腿漁鴞模樣,如同旅館名稱一樣,確實是陶瓷製作的藝術品。旅館內部旅館內部每年2月初到月底,羅臼港是繁忙的旅遊季節。大批的自然和生物愛好者從全世界各地來到這裡,觀看著名的海上流冰群以及流冰群上白尾海雕和虎頭海雕。這個時候由於遊客眾多,小鎮的羅臼港住宿十分緊張,必須提前半年多時間預訂,住宿才有保障。
-
村民撿到怪鳥 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倉鴞
近日,雲南省普洱市墨江縣一村民上山撿菌子,發現一隻臉部長似「猴臉」,身子卻是鳥類,鷹身鷹爪,叫聲如嬰兒啼的怪鳥,立即電話聯繫墨江縣森林公安局。 接警後,民警立即趕往現場,經辨別,該鳥疑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倉鴞,右邊翅膀輕微受傷,飛行能力受到一定限制。 經檢查,該鳥體長30cm、雙翅展開95cm,生命體徵狀況良好。
-
黃腳漁鴞現身鄖西 數量稀少體長可達60釐米
昨日,十堰市野生動物和森林植物保護站通報:數量稀少、行蹤詭秘的大型貓頭鷹——黃腳漁鴞,首次在該市野外被發現。這是什麼鳥?他們將照片傳至南京林業大學,該校教授鑑定為黃腳漁鴞。 十堰發現的黃腳漁鴞是從哪裡來的?鳥販子說不清楚。十堰野保站懷疑來源於當地,但一直未在野外找到該鳥。近來,雷波和當地觀鳥愛好者先後兩次在鄖西五龍河發現3隻大型貓頭鷹——黃腳漁鴞。本周他們將再赴五龍河,對其數量和棲息狀況作深入調查。 黃腳漁鴞體型碩大,體長可達60釐米,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百名社長總編瀘州行丨青島您好!我在酒城瀘州,等您好「酒」
瀘州,有西南醫科大學、四川警察學院等7所高校,擁有21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每年可培養各類人才5萬餘人。建成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瀘州市人民醫院等6所「三甲」醫療機構,醫療衛生資源條件居四川省第二位、成渝地區第三位,輻射川、渝、滇、黔6000萬人口。 崇文重教,匯聚八方英才;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打造健康瀘州——這是瀘州的幸福之道。
-
罕見!在洛陽發現兩隻這種鳥,轟動全國觀鳥圈!
近日,兩隻貓頭鷹在欒川縣被相關調查人員意外發現,這一發現轟動了洛陽乃至全國的觀鳥圈!被發現的貓頭鷹叫黃腳漁鴞(xiāo),是首次在我市野外被發現。黃腳漁鴞:體長可達60釐米,有蓬鬆的白色喉斑,腿上無毛市林業局保護區管理處鳥類專家王文博介紹,黃腳漁鴞是鴞形目鴟(chī)鴞科鳥類,體形碩大,體長可達60釐米,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不同於其他貓頭鷹腿上有毛,黃腳漁鴞腿上無毛,並且爪子長而鋒利,能夠更好地抓魚。
-
鳥瞰雲貴高原與四川盆地交接處的千年古城赤水復興,富饒的赤水河
貴州遵義赤水市復興鎮赤水河大部分蜿蜒穿梭於雲南、貴州、四川三省交界處的茫茫群山中,是一條典型的山區河流。赤水河大部分河段,兩岸山高水深。可是從貴州遵義赤水市復興鎮開始,赤水河的河道突然不再狹窄,而變得寬闊,顯露出大河的風光。赤水河兩岸也從復興鎮開始,高聳如雲的山峰消失了,變為低矮平緩的丘陵。復興鎮所在的地理位置,正好就是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相接的地方,也正好是赤水河中下遊的分界線所在地。
-
長徵四渡赤水,每次渡河都面臨怎樣的危機?偉人的智慧凝結成經典
遵義會議劇照(來自網絡)遵義會議鑑於貴州貧瘠且多山、多河,戰略周旋不便的情況,做出了紅軍渡過長江但川敵行動非常之快,立即以8個旅分路追截,又以4個旅沿長江兩岸布防;而薛嶽兵團、黔敵和滇敵也分路向川南追來,使紅軍又處於重重危機。當時,敵人已經加強了長江沿岸的防禦,並以優勢兵力分路向紅軍進逼。這種情況,渡江北上四川的計劃已經完全不可能實現了。於是,2月7日中央紅軍被迫放棄原計劃,改為「以川滇黔邊境為發展地區,並爭取由黔西向東的有利發展」。
-
在四川盆地與雲貴高原相接的貴州赤水肉眼觀日環食,日環食下城市...
今年的夏至可以看日環食 而處於四川盆地與雲貴高原相接處的 貴州遵義赤水市是最佳觀察地之一(夏至日14:22赤水山頭普通手機拍到的日食初虧) 當然這種能夠肉眼看到 和手機拍攝到日食時刻 畢竟很特殊
-
古藺氣溫創四川歷史最晚高溫記錄 瀘州氣象局:是罕見焚風來了
11月17日,過了立冬才10天,古藺最高氣溫在16時上升至35.8℃,這是四川11月最高氣溫紀錄、四川歷史最晚高溫記錄。為何在冷颼颼的冬季,還有地兒和夏天一樣熱?答案,和焚風有關。瀘州氣象局供圖據瀘州市氣象臺相關負責人解釋,焚風是由於空氣作絕熱下沉運動時,因溫度升高溼度降低而形成的一種乾熱風,是山區特有的天氣現象。「焚風,是由於氣流越過高山後下沉造成的。當一團空氣從高空下沉到地面時,每下降1000米,溫度平均升高6.5℃。當空氣從海拔四千至五千米的高山下降至地面時,溫度會升高20℃以上,使涼爽的氣候頓時熱起來。」
-
遵義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真相被揭開,讓人大開眼界
長期以來,很多人誤以為遵義是貴州的省會,但在古代,遵義甚至都不屬於貴州。早在元、明朝時時期,遵義一帶被稱為「播州」,隸屬於四川省,當時,重慶也還屬於四川省。直到清朝康熙年間,才有了「遵義府」。後來,雍正年間,遵義從四川劃入貴州。
-
被蜀黍救助的這些野生動物 個個萌化你的心!
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近期,四川彭州公安各派出所紛紛接到關於救助野生動物的報警。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民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明顯提高,近期救助的野生動物包括鬼鴞、長耳鴞、猴面鷹以及紅角鴞,均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
大型「貓頭鷹」折翼瀘州黃荊老林景區 全球現存不足一千隻
毛腿漁鴞發現 大型「貓頭鷹」折翼黃荊老林景區7月19日,在古藺縣黃荊老林景區八節洞外面的溪谷邊,村民發現草叢裡的一根枯枝上停著一隻「大鳥」。黑黃相間的羽毛,兩隻豎起的耳朵,鋒利有力的腳爪,一雙犀利有神的「燈泡眼」……這隻「大鳥」長相跟常見的貓頭鷹十分相似,但比普通貓頭鷹的個頭大兩倍。它的腿上還長著茸毛,像是穿了一條毛褲。
-
一級保護鳥紅嘴藍鵲受傷 南京好心村民救助
被村民救助的紅嘴藍鵲。 昨天上午,記者接到村民報料,稱在南京高淳區椏溪鎮,有一隻紅嘴藍鵲不慎受傷落地,已被當地一位村民實施了救助。記者在村民史先生家看到了這隻紅嘴藍鵲,只見這隻鳥體長有50多釐米。史先生說,鳥是他和朋友在附近的趙村原磚瓦廠附近的杉樹林下發現的,當時發現時這隻鳥並不怎麼飛動,於是上前捉住它,發現鳥已受傷,上網查詢得知是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紅嘴藍鵲。經過護理和餵食,紅嘴藍鵲已部分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