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所說的川黔渝「金三角」,泛指四川合江縣,貴州赤水市、習水縣,重慶江津區之間包括四面山、福寶古鎮、玉蘭山、月亮湖在內的雲貴高原大婁山北坡餘脈地帶,這裡山高坡陡、森林茂密,水源富集、物種豐富,人煙稀少,是動物的天堂。
月亮湖就是七裡壩水庫,坐落在新華村。新華村位於貴州遵義赤水市官渡鎮東北面,村辦公駐地距鎮人民政府駐地25公裡,村內金銀組等最遠地距鎮人民政府駐地45公裡。新華村東與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福寶鎮騎龍村、鹿鳴村、燕口村接壤;西與貴州赤水市長期鎮長期村、共和村、華陽村交界;南與本鎮漁灣村毗鄰;北與本鎮和平村、龍寶村相連。轄4個村民組(金銀、沙嘴、茶坪、評議),面積為49.8平方公裡。
本次「金三角」民俗考察擬定的路線:貴州赤水-長期-合閃溪;合閃溪-苦茶溪-廠房-石瓦房-大閃坪-搭溝巖-兩岔河;兩岔河-黃衝坪-貴州金銀河;金銀河折返兩岔河-樓子上-四川天堂壩;四川天堂壩-福寶-合江-貴州赤水,計劃兩天時間。
原本計劃的是兩車九人。到出發的時候,因為金棒要在貴陽伺候兒媳婦,月光一族媳婦怕路途寂寞爽約,實際參團7人。這7人,團長為袁司-他曾經在貴州赤水新華村工作過,出訪過四川合江天堂鄉,有在貴州赤水石堡鄉、官渡鎮任職經歷,到四川合江天堂壩採訪過「袁書記」;曾經在貴州赤水官渡鎮、長期鎮主事的中醫;隨團攝鎮影師三毛;曾經在貴州赤水長期鎮、官渡鎮、石堡鄉工作過,造訪過四川合江天堂鄉叫春的哥,兼職駕駛;曾經在貴州赤水長期鎮、官渡鎮工作任職的月光一族,兼職駕駛;小犀牛夫婦,他們是貴州赤水新華村土著,必須承擔嚮導和聯絡工作。考察團定名:川黔渝「金三角」2020民俗考察團。
從貴州赤水市區出發,經赤水二郎壩,過赤水官渡鎮,一行在赤水長期鎮有名的刁家抄手吃的早餐。刁家抄手經理是杜老闆,他的抄手皮薄、餡兒鮮,門店小現做現賣,6元12個、7元14個,是貴州赤水東部鄉鎮早餐一特色。
在合閃溪拍紀念照,隊伍直奔貴州赤水大閃坪水庫。12公裡的水泥路大部分行走在山脊上。一行人有4個沒有到過大閃坪,這兒成一行人的第一個興奮點。跨過70年代建設的大壩,見證了庫容略有欠少的大凼凼(設計庫容129萬方,實際蓄水4成左右),藍天白雲襯託下狂拍一翻。
看過了貴州赤水石瓦房的泉水養殖、在廠房的公社舊址和仙人橋合影留念,大家登上袁少安老家的搭溝巖。貴州赤水搭溝巖水庫的壩坎由土壩加固成混凝土,很漂亮。庫區深綠色的水面上漂浮著幾張養殖網和一條小船。邀請了貴州赤水官渡水庫工程管理所的工作人員合影留念後,我們兩車人馬,一撥急於趕到飯點安排,一撥留戀於那山那水拍照留念。
近3點,考察團在貴州赤水兩岔河王光富的金泉農莊開飯,水豆花、老臘肉、楠竹筍、煨荒瓜,4個菜分別整雙份,豆花還緊添,米飯煮得硬,飯菜合胃口,吃貨們破天荒地整了三小碗。
午飯後,趕往貴州赤水金銀河。原計劃從牛青山腳腳返回來的時候,要走一趟樓子上,金銀河通向埂上牛青山腳下的公路在電站攔河壩前的大洞口因滑坡被堵,月光一族的車車往後倒車800多米才調轉。到達河壩頭尚差1公裡。路上遇見金銀河陳招貴(有的稱其陳九爺),金銀河的前半溝,現只有他一人在其居住,他留戀綠水青山,不舍無拘無束的生活,留守金銀河,養蜂守河,一個人住純天然別墅,還不怕貓貓。和我們第二輛車子相遇的時候,陳九爺單穿一條搖褲,略顯出男人風彩,認出了發小時感覺不好意思趕快往屋頭跑,當他還在穿長褲時,我們告別急往目的地趕。
在二層巖,夥計們認真考察了老鄉長遺棄的豪宅和曾經連接兩岸的單孔橋。山深有雨寒猶在,松老無風韻亦長。
因為前不久的山洪,從金銀河到樓子上的公路也不得通行,考察隊伍只能返回兩岔河前往天堂壩住宿。往返的中途上,見證了貴州赤水國家儲備林建設工程正在大力推進。黃衝坪那一段,10多個村民熱火朝天薅林追肥,幹勁沖天。
在貴州赤水兩岔河「金三角國際旅遊度假區」的廣告牌子前,考察團和金銀村老支書胡玉彬夫婦留下了最有意義的一張合影。然後,繞過四川瀘州合江玉蘭山,驅車大槽河,直奔四川合江天堂壩。因為有貴州赤水官渡老鄉在天堂壩經營農家樂,聯繫吃和住宿方面少了很多心思。福寶鎮是四川瀘州市合江縣旅遊區,天堂壩的農家樂較多。
因為天氣炎熱,大家的心思都在趕路上。前往福寶古鎮的途中,大家考察了金銀河合扁擔溪那個三角塘的貴州和四川兩省斷頭路(其實只差一座橋而也),考察了幹溪口的劉公(秉重)修橋紀念碑,就到了熱熱的四川合江縣福寶鎮。
福寶是四川省十大古鎮之一,古鎮首先端給團員們的是橋當頭一廂福寶的特產豆腐乾,然後是一段石板街,再有幾家魚莊和豆花飯館。可能是天熱的因素,趕場的人少,遊客也較少,我們也就沒有在福寶吃飯的念頭,於是返程了。
回味本次行程,我們總結了「半溝一戶人,一村五水庫,兩省三餐飯,產業看旅遊,關鍵抓交通」的觀光體會。進一步認識到新華村是貴州赤水市長沙鎮、官渡鎮重要的水源地。金三角一帶為老家父老鄉親提供了生產生活的土壤,養育了勤勞的川黔習水河流域人民。我們真的深情眷念著那片土地,相信隨著交通條件進一步改善和鄉村振興計劃的逐步落實,川黔渝接壤的金三角地帶,不但因為森林茂盛而富水,還會因為旅遊開發而富得流油。(圖文作者:何春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