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發揮現代化建設成果在春季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2020-11-28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周愛春報導 2月27日,河南省氣象局召開全省氣象部門電視電話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各項氣象重點工作,確保將春季農業生產氣象服務落實落細。

  當前正值小麥返青起身和春耕春播的關鍵時節。會議要求各級氣象部門要積極與涉農部門對接,加強農情調查和聯合會商,充分發揮氣象現代化建設成果科技支撐作用,切實增強農業氣象服務的有效供給。一要加強天氣氣候監測預報預警工作。要密切監視天氣變化,加強對強降水、寒潮、大風、乾旱等災害性天氣的分析研判,強化天氣會商和區域聯防,及早準確發布預報預警信息。二要加強春耕春播春管氣象服務。要緊密結合農業生產的實際需求,認真分析研判災害性天氣對春季農業生產影響,及時指導制定各項防範措施,聯合農業部門發布農業生產建議,科學指導開展田間管理。三要認真開展農業氣象服務工作。要突出差異化、側重點,細化服務需求和服務措施,強化特色農業氣象服務。四要做好春季森林防火氣象服務和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要認真做好森林火險氣象等級預報和火點遙感監測工作,及時準確地為有關部門提供各類相關信息;要抓住有利天氣時機,積極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努力增加土壤墒情和水資源利用。五要加強部門聯動聯防。要加強聯繫和溝通,主動對接服務需求,進一步完善聯動合作機制,提高服務的針對性、有效性。六要統籌推進項目建設,不斷健全現代氣象為農服務體系。要全面推動高標準農業、人工影響天氣等項目建設,以項目建設推進農業氣象服務支撐能力和保障水平有效提升。

  (責任編輯:顏昕)

相關焦點

  • 如何發揮農業收入保險在穩定農業生產中的重要作用
    其中,政策性農業保險作為農業風險管理的重要金融手段,在提高農業防災減災能力、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業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與農業生產者不斷升級的風險保障需求相比,我國農業保險在對農戶收入的保障及生產積極性的調動等方面,還有不少提升空間。
  • 國際論壇丨作物學學科建設與現代化農業分論壇成功舉辦
    ▲作物學學科建設與現代化農業分論壇現場視頻▲作物學學科建設與現代化農業分論壇現場  11月28日上午,中國(河南)—中亞五國農業國際合作論壇—作物學學科建設與現代化農業分論壇在鄭州舉辦。
  • 充分發揮科技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這是繼黨的十七大之後,中央對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又一重大部署。新農村建設為科技工作特別是農業農村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農業農村科技面臨新形勢、新挑戰和新機遇。學習貫徹落實十七大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要求科技工作把促進解決好「三農」問題、服務新農村建設作為重要戰略目標,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予以推進,充分發揮科技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 農業氣象站在農業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
    《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19)》預測,今年我國智慧農業潛在市場規模將達2000億元。從「指望經驗」到「依靠數據」,從「看天吃飯」到「科技助力」,農業信息化建設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必不可少。簡單通俗點來講,農業信息化就是把現在的一些信息化科學技術比如計算機、信息存儲和處理、通訊、網格、多媒體、人工智慧、3S技術(即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定位系統GPS,遙感技術RS)等應用嫁接到我們日常農業生產活動中。
  • 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作用
    要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協工作會議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在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更好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天津市政協黨組11月4日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市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精神。
  • 農業氣象站在農業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是什麼
    打開APP 農業氣象站在農業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是什麼 建大仁科_ 發表於 2020-11-26 08:37:25 從「指望經驗」到「依靠數據」,從「看天吃飯」到「科技助力」,農業信息化建設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必不可少。 農業信息化是指在農業領域各方位地發展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使之滲透到農業生產、市場、消費以及農村社會、經濟、技術、等各個具體環節的全過程。
  • 吉林省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
    農村公共服務和社會事業達到新水平,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加強,人居環境整治加快推進,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快速發展,農村社會煥發新氣象。  同時,應當清醒地看到,當前我國農業農村基礎差、底子薄、發展滯後的狀況尚未根本改變,經濟社會發展中最明顯的短板仍然在「三農」,現代化建設中最薄弱的環節仍然是農業農村。
  • 胡春華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一)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形成新型工農城鄉關係的客觀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處理好工農關係、城鄉關係,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現階段,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仍是社會主要矛盾的主要體現,農業農村仍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突出短板。
  • 創新引領發展和支撐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作用分析
    [4]本文在學習十九大報告基礎上,準確理解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內涵,深入分析創新引領發展和對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作用,提出對策建議。 一、創新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動力和重要內涵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
  • 馬克思如何看待科學技術對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影響
    【關鍵詞】科學技術  全面發展  現代化  科學化   【中圖分類號】A811    【文獻標識碼】A科學技術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偉大革命力量,科學技術發展與管理水平的提高對於正處於轉型時期的我國現代化建設有重要影響。為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目標,必然要依靠科學技術的進步與勞動力素質的提升,參照國際科技發展的大趨勢,樹立「全面科學技術觀」。
  • 全國農業氣象觀測現代化建設指導意見出臺
    11月13日,中國氣象局印發《全國農業氣象觀測現代化建設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氣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進農業氣象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和應對氣候變化等國家戰略對農業氣象觀測的需求,指導做好農業氣象觀測現代化建設工作
  • 讓農業藉助科技的翅膀騰飛!山東省農科院發布百項農業科技成果
    會上,發布了山東省農科院「十三五」具有代表性的100項科技創新成果,其中,農業新品種38個,農業新技術45項,農業新產品17個,這批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性強,先進實用,生產應用效果顯著,受到廣大農民朋友的青睞,隨著這百項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將有力支撐山東省乃至黃淮海區域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
  • 河南同中亞國家農業方面開展了哪些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這場說明...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中亞地處歐亞大陸接合部,是連接「一帶一路」東西部國家和地區經濟的樞紐,其農業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合作領域。11月27日,大河網記者從河南省走進中亞情況說明會上獲悉,河南多家涉農單位與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亞國家共建現代農牧學院、現代農業示範園、農業產業合作區,已取得一系列積極成果。會上,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級幹部周辰良用「大牧場、大糧倉、大廚房、大市場」概括介紹了河南農牧業的特點和情況。
  • 你是如何看待農業現代化的?
    近年來,我國農業現代化深入發展、農民收入穩步提高和農村民生質量持續改善等諸多表現,使農業進入現代化快車道,國內農產品質量、加工水平和生產效率全面提高,農產品供應量大幅提高,農業現代化實現重要突破,引領著現代農業。現在公眾對農業現代化的態度越來越明確,不僅僅是注重產品的營養高、品相好,更加在意健康優質安全,如此就亟待推動農產品質量和品牌農業的發展。
  • 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
    作者: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劉建偉、許晴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將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目標化,提出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具體要求。這集中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現代化建設規律和生態文明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標誌著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邁入新階段。
  • 農業生產躍上新臺階 現代農業擘畫新藍圖
    黨的十八大以來,棉花生產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平穩發展。隨著農業現代化不斷推進,農業機械擁有量快速增加,農作物機械化率大幅提高。,加快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推廣應用,「種子工程」「畜禽水產良種工程」、超級稻推廣項目等持續推進,科技在農業生產中推動作用日益增強。
  • 河南十四五規劃建議:構建低碳高效的能源支撐體系 完善能源產供儲...
    民主法治建設紮實推進,平安河南、法治河南建設取得重要成效,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取得全面勝利,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管黨治黨取得重大成果。這是引領新時代河南發展的總綱領,是推進現代化河南建設的總遵循。我們必須堅定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在中原大地結出更加豐碩的成果。4.「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思想。
  • 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對標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充分考慮我市發展階段性特徵和未來發展支撐條件,今後五年,要以建成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新範例為統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礎上實現新的更大發展,努力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在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帶動作用,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經濟實力、發展活力、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支撐全國高質量發展的作用顯著增強。
  • 山東省農科院發布百項農業科技成果,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
    會上,發布了山東省農科院「十三五」具有代表性的100項科技創新成果,其中,農業新品種38個,農業新技術45項,農業新產品17個,這批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創新性強,先進實用,生產應用效果顯著,受到廣大農民朋友的青睞,隨著這百項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將有力支撐山東省乃至黃淮海區域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和鄉村振興。
  • 我國或建設國家級大豆種子生產基地;院士:中國功能農業前景廣闊
    【熱點】我國或建設國家級大豆種子生產基地近日,農業農村部在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3885號(農業水利類323號)提案答覆的函中表示,農業農村部將會同相關部門繼續加強對大豆產業的支持力度考慮在「十四五」期間,依託黑龍江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大縣,建設國家級大豆種子生產基地。繼續開展大豆良種聯合攻關,提高國產大豆單產和品質,促進國產大豆競爭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