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農業氣象觀測現代化建設指導意見出臺

2020-12-05 中國氣象局

11月13日,中國氣象局印發《全國農業氣象觀測現代化建設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氣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進農業氣象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和應對氣候變化等國家戰略對農業氣象觀測的需求,指導做好農業氣象觀測現代化建設工作。

《指導意見》明確,到2025年,農業氣象觀測要基本實現觀測自動化、智能化,觀測產品更加豐富,頻次大幅提升,支撐農業氣象業務服務能力極大增強;適應現代農業生產新形勢的新型農業氣象觀測站網初步建成;建立以農業氣象自動化觀測為主、人工觀測和社會化觀測為輔,與無人機、衛星遙感觀測互補的天空地一體化農業氣象綜合立體觀測體系。

《指導意見》從加快推進農業氣象觀測現代化技術發展、優化農業氣象觀測站網布局和觀測任務、建立現代農業氣象觀測業務新體系、推進農業氣象大數據應用、加強農業氣象觀測人員隊伍建設等5方面提出17項建設任務。

根據部署,氣象部門將推進農業氣象觀測自動化進程,改進土壤墒情監測技術,加快農業氣象自動化觀測設備考核,探索基於人工智慧和大數據技術的自然物候觀測技術,開發基於移動智能終端的農業氣象輔助觀測平臺;優化完善農業氣象觀測規範,擴大農業氣象觀測站網規模,建設農業氣象遙感地面校準站,發展農業氣象社會化觀測,推進農業氣象觀測向生態氣象觀測拓展;建立健全與農業氣象觀測自動化業務相適應的規範和業務流程,建立健全現代農業氣象觀測裝備保障機制,不斷完善氣象觀測質量管理標準化體系;提升農業氣象觀測數據處理能力和共享應用水平;不斷提高農業氣象觀測人員業務能力,健全農業氣象觀測業務考核機制。

氣象部門還將加強對農業氣象觀測現代化建設的領導,把推進農業氣象觀測現代化作為研究型業務的重要抓手;廣泛開展交流合作,積極開展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的國內外交流合作。

相關焦點

  • 德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工作的通知
    各縣(市、區)政府、德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市級有關部門: 為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工作的意見》(川辦發〔2014〕92號),加快構建與德陽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氣象現代化體系,現就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日照:調整部分農業氣象人工觀測任務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成兆金報導 近日從氣測函〔2013〕171號文「觀測司關於調整部分農業氣象人工觀測任務的通知」了解到,全國測墒站除65個農試站仍保留測墒任務外,其餘站點取消土壤水分人工並行觀測任務。
  • ——2016年全國氣象局長會議工作報告(摘編)
    與教育部聯合印發加強氣象人才培養工作指導意見,組建氣象人才培養聯盟。完善省部合作機制,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推進氣象現代化的工作格局,上海、廣東等氣象現代化試點工作成效顯著,廣東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河南、陝西等中西部地區氣象現代化試點進展良好。基層氣象現代化得到進一步提升。氣象業務現代化、服務社會化、工作法治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國家級和省級氣象現代化評分較2014年提高11.5分和6.2分。
  • 中國氣象局關於印發《環境氣象業務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
    為指導我國現代環境氣象業務的科學發展,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6〕3 號)、《關於進一步加強氣象災害防禦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07〕49 號)和《中國氣象局關於發展現代氣象業務的意見》(氣發〔2007〕477 號)的要求,借鑑國外環境氣象業務和服務發展思路,結合我國環境氣象業務現狀和發展趨勢,並與已經下發的《綜合氣象觀測系統發展指導意見
  • 河南:發揮現代化建設成果在春季農業生產中的作用
    中國氣象報記者周愛春報導 2月27日,河南省氣象局召開全省氣象部門電視電話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各項氣象重點工作,確保將春季農業生產氣象服務落實落細。
  • 中國氣象局關於印發《全國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
    中國氣象局2014年10月24日全國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發展指導意見人工影響天氣是指為避免或者減輕氣象災害,合理利用氣候資源,在適當條件下通過科技手段對局部大氣的物理為進一步提高人工影響天氣的作業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務效益,全面推進人工影響天氣科學、協調、安全發展,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快氣象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6〕3號)文件要求,全面貫徹第三次全國人工影響天氣工作會議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2〕44號)文件精神,認真落實中國氣象局關於全面深化氣象改革和推進氣象現代化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
  • 「十三五」甘肅新增256套國家級天氣觀測站 氣象預警信息覆蓋率達...
    中國甘肅網1月13日訊(本網記者 李紅軍)記者今天從甘肅省氣象局獲悉,「十三五」期間,在省政府和中國氣象局的雙重領導和支持下,我省氣象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氣象事業取了長足發展。「十三五」期間,省政府先後出臺《關於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的意見》《甘肅省「十三五」氣象事業發展規劃》等指導性文件,省氣象局同時籤訂省部合作協議,形成了中央和地方共同推動甘肅氣象現代化建設的合力,氣象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全省新增256套國家級天氣觀測站,新建3部天氣雷達,區域站鄉鎮覆蓋率達到95.81%,貧困縣鄉鎮覆蓋率達100%。
  • 我省氣象現代化水平再上新臺階
    吉林日報訊(記者曾慶偉)近5年來,全省氣象部門擔當作為、銳意進取、務實工作,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2018年中國氣象局評估我省氣象現代化整體水平為96.2分,提前兩年完成基本實現氣象現代化目標;啟動氣象現代化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全省氣象現代化水平再上新臺階。
  • 南京市氣象局以需求為牽引加強氣象綜合觀測系統建設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馬躍琍報導  點開「南京市氣象綜合信息平臺」,除了常規的自動站數據外,灰霾、梯度風、能見度、農業大棚等多種數據每分鐘都在更新。「要滿足政府多部門對氣象服務的需求,這些是重要『法寶』。」江蘇省南京市氣象局局長韓蘇明稱。
  • 中國氣象局關於發展現代氣象業務的意見
    、資源氣象」發展理念,紮實推進業務技術體制改革,努力建設「四個一流」,實現氣象現代化而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發展現代氣象業務的宗旨是提高整體水平,發揮總體效益,切實增強防禦和減輕氣象災害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及人民福祉安康提供更加優質的氣象服務。為指導發展現代氣象業務各項工作,特制定本意見。
  • 全國氣象局長工作研討會在京召開
    會議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以下簡稱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氣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系統謀劃「十四五」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總體思路、戰略目標和重點任務,進一步統一思想、凝心聚力,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貢獻氣象力量。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出席會議並作總結講話。
  • 氣象現代化大盤點-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編者按:  改革開放40年來,在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指引下,氣象部門實施了一系列重大戰略措施,全面推進現代氣象業務體系建設,先後啟動實施一大批氣象重點工程建設。目前,已建成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現代氣象綜合觀測系統,建立了完善的現代氣象預報預測系統,形成了完備的現代氣象信息系統,我國氣象現代化整體水平邁入世界先進行列。
  • 氣象現代化成果普惠雪域高原!氣象部門全力援藏成效顯著_資訊_中國...
    覆蓋西藏562個鄉鎮的氣象防災減災體系基本建成;55名氣象科技工作者參加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籤訂11項合作協議;災害性天氣短時臨近預報和智能網格預報業務基本形成……自2016年全國氣象部門第六次西藏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在中國氣象局黨組的重視支持和氣象部門各援藏單位的積極援助下,西藏自治區和四川
  • 8個國家級地面氣象觀測臺站完成試點建設
    中國氣象報記者張靜報導  12月6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業務綜合試點建設工作總結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總結並部署了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業務綜合試點建設工作,討論了試點運行方案的可行性,並對試點運行方案提出了改進建議。
  • 歐洲氣象現代化建設一瞥
    歐洲是世界上最早開展現代氣象觀測和服務的地區,整個地區經濟發達、人口密集,二戰以來經過多年的持續建設和發展,形成了遍布全境的密集的現代化氣象監測網絡和快速可靠的數據傳輸體系,氣象服務業相當發達。尤其在歐盟成立以來,歐洲各國加強了氣象領域內的合作,使得歐洲在氣象領域的整體實力大大增強。
  • 長江幹線水上交通氣象條件等級劃分指導意見出臺
    近日,長江流域氣象中心與長江海事局聯合印發《長江幹線水上交通氣象條件等級劃分指導意見(試行)》(簡稱《意見》),進一步規範氣象因素對通航影響的等級和劃分標準。《意見》對風速、能見度、氣溫、降雨量、降雪量和強對流天氣等六種氣象術語的定義進行了明確;採用能見度、風(極大風速)、降水、強對流天氣以及最高氣溫的強度,將氣象條件等級分為適宜、風險一般、風險較高、風險高、風險很高五個等級,分別以綠色、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適用於長江幹線四川宜賓至江蘇太倉瀏河口航段內的支流、渠化河流及運河。
  • 《高質量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行動計劃(2021-2023年)》印發
    近日,中國氣象局印發《高質量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氣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瞄準加快建設氣象強國,圍繞提升氣象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水平,提高氣象信息支撐能力,提高氣象科技創新水平等明確5大類共29項重點任務。
  • 明確路線圖任務書 2020年全國智慧農業氣象能力建設這麼幹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若馨報導近日,中國氣象局印發《全國智慧農業氣象能力建設2020年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推進農業氣象服務規模化、集約化、智慧化、品牌化發展,全力保障農業高質量發展,服務全年農業再奪豐收。
  • 氣象的服務提升有助於農業行業發展
    一是加強氣象觀測體系建設,著力提升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能力。近年來,唐山市各級政府加大對氣象工作的支持力度,在全市投資建成200個自動雨量觀測站及一個由5套大氣電場儀、閃電定位儀組成的雷電探測網絡,併購置了3部氣象應急指揮車。
  • 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試運行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6月15日,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將在全國試運行。除此之外,此次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還將探索取消臺站日常守班、人工定時觀測、人工連續觀測天氣現象、重要天氣報、地面觀測記錄簿記錄、值班日記填寫、人工數據質量控制等7項任務,對人力資源進行更為合理的優化配置。如此大刀闊斧的改革,是全面實現氣象現代化、建成現代化氣象強國的必然要求,是適應國際、國內科技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