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是世界上最早開展現代氣象觀測和服務的地區,整個地區經濟發達、人口密集,二戰以來經過多年的持續建設和發展,形成了遍布全境的密集的現代化氣象監測網絡和快速可靠的數據傳輸體系,氣象服務業相當發達。尤其在歐盟成立以來,歐洲各國加強了氣象領域內的合作,使得歐洲在氣象領域的整體實力大大增強。著名的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ECMWF)的中期天氣預報為各國預報業務廣泛採用;歐洲氣象衛星開發組織則為歐洲提供了各國無法獨自實現的統一的氣象衛星服務,也承擔了和美國一起建設覆蓋全球的氣象衛星網的任務。
目前,歐洲還沒有統一的氣象機構,各國分別建設、管理自己的氣象事業。各國大多都有各自的氣象法,有獨立的氣象發展規劃。其機構設置隨各國的情況有所不同。英國氣象局原隸屬於英國國防部,從1996年4月1日開始,英國氣象局不再是政府的財政撥款單位,實行所有氣象服務收費,經費自收自支。德國氣象局和法國氣象局等大陸國家的氣象服務機構則仍為政府撥款的公益性機構,同時也向社會、企業開展有償服務。整個歐洲的合作主要由幾個合作組織承擔,其中最重要的有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歐洲氣象衛星開發組織與歐洲航天局、歐洲氣象服務網絡和氣象經濟組織。
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是一個包括24個歐盟成員國的國際性組織,總部設在倫敦。ECMWF主要提供10天的中期數值預報產品,各成員國通過專用的區域氣象數據通信網絡得到這些產品後做出各自的中期預報,同時ECMWF也通過由WMO維護的全球通信網絡向世界所有國家發送部分有用的中期數值預報產品。其使用的模式充分利用四維同化資料,可提供全球在65公裡高度內60層的40公裡網格密度共20,911,680個點的風、溫、溼預報。為進一步提高模式解析度、縮短計算時間,ECMWF不斷更新超級計算機。ECMWF最新的高性能計算設備估計2004年完全投入使用。
高性能計算設備(HPCF)和數據處理系統(DHS)之間由高性能網絡(HPN)提供GB級別的高速連接。HPCF、DHS、HPN加上高可靠的災難恢復系統、高可用伺服器和其他伺服器、計算機、乙太網組成了ECMWF強大完善的計算環境。
歐洲氣象衛星開發組織(EUMET-SAT)是包括18個(2001年前17個)歐盟成員國的國際組織,主要負責建立衛星氣象系統,發射和控制氣象衛星以及為歐洲提供持續可用的衛星數據,歐洲航天局(ESA)只負責衛星的具體發射工作。
從1995年ESA接管衛星至今,EUMETSAT主要的氣象衛星系統為靜止氣象衛星Meteosat系列,現在仍在使用的有Meteosat-7、Meteosat-6和Meteosat-5(運行在印度洋上空)。2002年8月,第一顆第二代靜止氣象衛星MSG-1發射成功,今後還將陸續發射MSG系列代替第一代衛星作業務運行。同時,EUMETSAT也在積極準備極軌氣象衛星計劃(EPS/Metop),和美國合作在2010年將可共同提供連續的極軌業務氣象衛星系統。第一顆Metop衛星將在2005年發射,它預計搭載更多先進的觀測儀器,所得的數據將十分有助於提高數值預報的精度。作為過渡,名為EARS的計劃從2002年開始試驗運行,主要從美國NOAA極軌氣象衛星接收數據供數值預報使用。
為了加強對海洋的遙感監測,EUMETSAT提出了JASON-2可選計劃,預計2007年業務運行,還有待各成員國批准,一旦投入使用,將大大加強對海洋狀態、海風、海流等的觀測。歐洲氣象服務網絡由18個歐盟成員國組成,這一網絡給各國在各個基礎氣象領域的合作如觀測系統、數據處理、基本預報產品、研發和培訓提供了平臺。通過該網絡,加強了各國在業務體系方面的管理和提供氣象服務方面的能力。目前,在觀測系統方面有如下計劃:EUMETNET複合觀測系統是最大的綜合觀測計劃,包括了下面所列的一些計劃,目的是為12-72小時通用數值天氣預報提供適用的數據;歐洲飛機氣象數據傳輸系統覆蓋了歐洲、美洲和北極洲,有140個單位,2006年將增加到150-200個;自動船載高空探測計劃目前在大西洋上有十套設備,2006年要增加到18套;洋面觀測計劃剛剛在2003年4月啟動;自動氣象觀測站計劃將使所有359個地面站全部實現自動化;其他有現場天氣觀測計劃,劇烈天氣探測計劃,天氣雷達信息交換計劃,觀測系統信息交換系統,無線電探空計劃在大陸和大西洋島嶼上有69個站,風廓線儀計劃等,同時對無線電頻率開展一致的保護。
在數據通信方面,開展了統一數據獲取界面計劃,發展了一個基於In-ternet的統一數據獲取信息系統。在預報方面,發展了TAF交互產品系統,成立了短期數值天氣預報工作組,開展了歐洲氣象預警服務計劃。在環境氣候方面成立了歐洲氣候支持網絡環境工作組。此外,還在臭氧、空氣汙染、計算機輔助培訓等領域開展合作。
氣象經濟組織(ECOMENT)是有20個成員國的歐洲利益組織,總部在布魯塞爾。ECOMENT加強了歐洲各國氣象機構間傳統的交流聯繫,也在歐盟相關法規框架內發展了與私營部門的聯繫。其主要目標是在WMO規則框架內維持各國氣象機構間自由和無限制的氣象信息交換,同時也確保基礎氣象數據和產品能被廣泛獲取以供商業應用。ECOMENT不參與各國的氣象服務,這些服務根據各國情況的不同由各國自己開展。比如英國氣象局本身就是最大的商業服務機構和其他私營部門競爭,但法律規定政府機構必須從英國氣象局購買氣象信息。而德國則規定本國的氣象服務只能由德國氣象局和德國氣象公司提供。但在氣象數據和基礎產品方面的交換則都是無限制的。 (來源於2003年10月9日《中國氣象報》 作者:顧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