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氣象局以需求為牽引加強氣象綜合觀測系統建設

2020-12-05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馬躍琍報導  點開「南京市氣象綜合信息平臺」,除了常規的自動站數據外,灰霾、梯度風、能見度、農業大棚等多種數據每分鐘都在更新。「要滿足政府多部門對氣象服務的需求,這些是重要『法寶』。」江蘇省南京市氣象局局長韓蘇明稱。

  近年來,南京市氣象局根據政府多部門的需求,大力加強氣象現代化建設的投入力度,綜合氣象觀測能力進一步增強。2010年,共投入1081萬元,新建了2個灰霾觀測站、10套多要素交通氣象站、6套多要素森林氣象站、5套農業氣象對比觀測站、3套紫外線觀測儀等多個氣象觀測設施。同時,按照城區間隔5公裡、郊區10-15公裡的建設原則,建成多要素自動氣象站96個,覆蓋南京市全地域。

  在江寧區的橫山林場裡,一個新裝的森林氣象站隱在綠樹叢中。「有了它以後,我們放心多了。」談到氣象站,林場的工作人員一臉笑意。他介紹,這個林場曾經發生過火災,去年底市氣象局和市森林防火指揮部合作,在這裡裝了氣象站和電子顯示屏。「現在,林區的溫度、溼度、風向風速隨時都能看到,市氣象局每周還給我們發布森林火險等級預報,我們心裡有底了。」

  在市氣象局,筆者看到了幾份市氣象局和市森林防火指揮部來往的函件,簡易的地圖上有幾種顏色圈出的標誌,乍一看,有點花花綠綠的。「我們和森林防火指揮部就森林氣象站的選址一次次地進行溝通,不斷地調整。」韓蘇明表示,「觀測設施的安裝及選點,有一個重要的指導原則,就是需求牽引,同時要做好規劃。」

  韓蘇明介紹,這些觀測項目更有針對性、尺度更小,為精細化預報提供了基礎。交通氣象站安裝以來,市交管局多次致函表示感謝。市氣象局在幾條主要路段的關鍵地點安裝了交通氣象站,為能見度的預報提供了依據。當某一路段的能見度預報低於3公裡、2公裡、1公裡時,市氣象臺向市交管局發布不同級別的低能見度預警信息,以便市交管局提前採取交通管制措施,提高交通運營的能力和安全性。

  (責任編輯:蘇傑西)

相關焦點

  • 南京市氣象局
    2006年12月16日,按照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印發的《地方國家氣象系統機構改革方案》(中編發[2001]1號)和中國氣象局《關於印發〈南京市國家氣象系統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氣發[2001]171號)文件要求,南京市氣象局與江蘇省氣象臺分離獨立建制並正式掛牌,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守榮和南京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陳家寶為南京市氣象局揭牌。
  • 海南省將加強西沙海洋氣象綜合觀測基地建設
    新華社海口1月14日電(夏冠男、馬超)記者從海南省氣象局獲悉,2011年海南天氣綜合觀測系統建設紮實推進。其中,西沙天氣雷達完成業務驗收測試,西沙海洋氣象綜合觀測基地建設將逐步進行。    據海南省氣象局局長王春乙介紹,建設西沙天氣雷達的主要目的在於對南海中部天氣的監測。
  • 南京市氣象局正式掛牌,我市將建國家氣候觀象臺
    南京市氣象局正式掛牌,我市將建國家氣候觀象臺  (2006-12-17 07:09:15)  南京日報報導(記者解悅)獨立建制的南京市氣象局昨天正式掛牌。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王守榮和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陳家寶為南京市氣象局揭牌,副市長陳維健主持揭牌儀式。
  • 南京市氣象局 - 關於我們 -中國天氣網
    2006年12月16日,按照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印發的《地方國家氣象系統機構改革方案》(中編發[2001]1號)和中國氣象局《關於印發〈南京市國家氣象系統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氣發[2001]171號)文件要求,南京市氣象局與江蘇省氣象臺分離獨立建制並正式掛牌,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守榮和南京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陳家寶為南京市氣象局揭牌。
  • 中國氣象局布局生態系統氣象觀測站網
    中國氣象報記者盧健 通訊員楊曉武報導 近日,中國氣象局發布《生態系統氣象觀測站網布局指南》(簡稱《指南》),努力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生態監測網,著力增強生態系統綜合氣象觀測能力,為生態文明建設氣象保障服務提供有力支撐
  • 中國氣象局關於印發《氣象觀測專用技術裝備管理辦法》的通知
    氣發〔2001〕×號各省(區、市)氣象局,各直屬單位,中國氣象局上海物資管理處:為加強氣象觀測專用技術裝備的管理,規範氣象觀測專用技術裝備相關工作,現將《氣象觀測專用技術裝備管理辦法》印發,請遵照執行。
  • 中國氣象局關於發展現代氣象業務的意見
    立足基本國情,滿足國家需求,以服務需求為牽引,以滿足服務要求為目的,建設和發展現代氣象業務體系,切實提高建設速度和效益。  —— 效率性原則。加強統籌集約,把公共氣象服務業務、氣象預報預測業務和綜合氣象觀測業務的建設與發展統一規劃到現代氣象業務體系當中,實現統一建設,共同發展。  —— 優勢性原則。
  • 「十二五」期間雲南將加強氣象「四大能力」建設
    新華社昆明2月11日電(記者 吉哲鵬)記者11日從雲南省氣象局了解到,「十二五」期間氣象部門將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綜合防範、風險評估、應急處置「四大能力」建設,以做好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監測預測,防範頻發易發的重大氣象災害。
  • ——浙江省氣象局對口幫扶海西氣象部門工作實錄
    3年來,浙江援青氣象的深情厚誼播撒在32萬平方公裡的柴達木盆地。浙江省氣象局從最基礎的氣象業務輔導幫助開始,確定專家指導重點氣象科研項目研發、支持發展資金推動藏區氣象事業發展、傾心培養海西氣象人才隊伍建設,補齊海西氣象發展短板。
  • 彰顯錢江情懷 匯集氣象大愛——浙江省氣象局對口幫扶海西氣象部門...
    傾心幫助,夯實基礎奮力提升現代氣象業務能力2018年,浙江省氣象局加強與海西州氣象局基礎觀測業務方面的研究,在德令哈國家基本氣象站部署視頻識別天氣現象設備,圓滿完成設備試驗工作,為全面提升氣象觀測自動化能力和開拓社會化氣象觀測提供了基礎支撐。
  • 全國農業氣象觀測現代化建設指導意見出臺
    11月13日,中國氣象局印發《全國農業氣象觀測現代化建設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氣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進農業氣象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和應對氣候變化等國家戰略對農業氣象觀測的需求,指導做好農業氣象觀測現代化建設工作
  • 廣西:舉辦綜合氣象觀測業務技能競賽
    中國氣象報記者曾濤 通訊員韋京華報導  9月11日,2012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行業綜合氣象觀測業務技能競賽在南寧開幕。在為期兩天的競賽中,來自全區14個市氣象局代表隊的69名選手將依次進行綜合氣象觀測基礎理論、氣象觀測業務軟體操作、看圖識雲、自動氣象站維護維修和故障檢測等方面的「比拼」。  此次競賽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局、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自治區總工會聯合舉辦。
  • 中國氣象局: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將實現全面自動化
    在第60個世界氣象日來臨之際,中國氣象局於3月18日印發《關於全國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正式業務運行的通知》(簡稱《通知》),宣布從4月1日起,地面氣象觀測自動化改革將從全國試運行切換調整為正式業務運行。這意味著,我國地面氣象觀測將實現全面自動化。
  • 德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工作的通知
    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將全面推進氣象現代化工作納入地方政府工作全局;深化部門間合作,加強信息資源共享,有效利用社會資源,形成全社會協同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的合力。(二)需求牽引,注重特色。(二)綜合氣象觀測與信息網絡完善氣象觀測站網,實現綜合氣象觀測站網的統籌規劃和集約化管理;提升觀測自動化水平;建立裝備保障業務體系,提升觀測系統穩定運行保障能力;完善觀測資料質量控制業務,為各類資料高效應用提供支撐;配合省氣象局升級改造氣象廣域網和區域網,
  • 中國氣象局公布25個綜合氣象觀測試驗基地名單
    中國氣象報實習記者葉珊杉報導 3月22日,中國氣象局公布了25個綜合氣象觀測試驗基地名單。增設這批試驗基地,將進一步提升觀測業務能力,為實現氣象現代化提供支撐。
  • 中國氣象局關於印發《環境氣象業務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
    堅持以服務需求為牽引,統籌集約資源,依靠科技重點突破,加快預報預警能力建設,完善業務體制;加強人才培養,建設環境氣象業務隊伍,促進環境氣象業務科學發展。(二)發展目標1.數據處理平臺在數據綜合處理平臺中實現環境氣象觀測數據、遙感資料、數值預報產品的綜合處理,具備數據上傳、顯示查詢、質量控制、存儲分發等功能,滿足環境氣象預報預警和服務的業務需求。
  • 中國氣象局:中國已形成全球最大的綜合氣象觀測網
    中新網客戶端5月11日電 據中國氣象局消息,氣象部門綜合氣象觀測能力不斷增強,建立形成天地空一體化的綜合立體氣象觀測體系,衛星、雷達等監測能力位居世界前列。氣象部門現有地面氣象觀測站7萬多個,全國鄉鎮覆蓋率達到99.6%,數據傳輸時效從1小時提升到1分鐘。
  • 自治區氣象局召開2019年內蒙古生態氣象綜合監測與評估報告新聞...
    2019年內蒙古生態氣象綜合監測與評估報告新聞發布會發布詞內蒙古自治區氣象局副局長  劉海波我代表自治區氣象局就2019年生態氣象綜合監測與評估的主要結論通報如下:一、氣候條件、主要氣象災害以及次生災害情況(一)總體氣候條件分析2019年全區氣候總體上為正常年景
  • 歐洲氣象現代化建設一瞥
    歐洲是世界上最早開展現代氣象觀測和服務的地區,整個地區經濟發達、人口密集,二戰以來經過多年的持續建設和發展,形成了遍布全境的密集的現代化氣象監測網絡和快速可靠的數據傳輸體系,氣象服務業相當發達。尤其在歐盟成立以來,歐洲各國加強了氣象領域內的合作,使得歐洲在氣象領域的整體實力大大增強。
  • 輝煌十一五系列訪談之九:夯實基石,為氣象事業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十一五」期間,我國綜合觀測系統面向需求,加強現代化建設,著力推進大氣監測自動化工程、氣象監測與災害預警工程、氣象衛星工程、新一代天氣雷達工程等重點工程,綜合氣象觀測能力整體實力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今天,我們特別邀請到中國氣象局綜合觀測司司長王曉雲,請他就「十一五」期間綜合觀測系統建設情況,以及「十二五」規劃與大家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