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氣象局正式掛牌,我市將建國家氣候觀象臺

2020-12-05 搜狐網

  南京市氣象局正式掛牌,我市將建國家氣候觀象臺

  (2006-12-17 07:09:15)

  南京日報報導(記者解悅)獨立建制的南京市氣象局昨天正式掛牌。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王守榮和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陳家寶為南京市氣象局揭牌,副市長陳維健主持揭牌儀式。

  南京市氣象局成立於1993年,採用省市合一模式,與省氣象臺合署辦公。隨著國家經濟和氣象事業發展,2001年中編辦和中國氣象局聯合發文,提出在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由地方政府和省氣象局聯合組建獨立建制地方氣象局。南京市氣象局獨立建制提上日程。

  王守榮代表中國氣象局對南京市氣象局掛牌表示祝賀。他希望市氣象局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進一步落實「十一五」規劃,加快氣象現代化建設步伐和業務技術體制改革步伐,加強科技創新,加快構建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隊伍,為南京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陳家寶在揭牌儀式上說,南京市氣象局順利揭牌,是市委、市政府和省氣象局積極磋商共同努力的結果,是中國氣象局和省氣象局大力關心支持的結果。他要求市氣象局要以獨立建制為新的起點,認真落實中國氣象局和省氣象局確定的氣象發展戰略,充分發揮氣象事業科技性、基礎性和社會公益性作用,不斷深化氣象業務技術體制改革,完善氣象臺網建設,為全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氣象保障。

  據悉,新組建的南京市氣象局規格為市正局級。獨立運作的南京市氣象局將把防禦和減輕氣象災害放在突出位置,進一步完善決策服務系統建設,加強重大氣象災害的預報服務,加強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服務,做好重大社會活動、重大招商活動的氣象保障工作;進一步完善城市防災減災預警服務系統建設,開發城市積澇、高溫、大氣質量等專業氣象預警預報服務產品;進一步完善新農村防災減災監測預警預報服務系統建設,加強農業氣象災害預警、評估和糧食產量預報工作,開展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發生趨勢預報,減輕氣象災害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造成的損失。

  據悉,我市正加快建設國家氣候觀象臺。國家氣候觀象臺在氣象臺站中屬於「規格最高」的一種,是全球氣候觀測系統的組成部分。它能夠對地球氣候系統多圈層及其相互作用開展長期、連續、立體和綜合觀測並為資料分析、評估研究提供服務平臺。

  (編輯 小羽)

相關焦點

  • 南京市氣象局
    為了適應南京市市管縣的行政體制,理順江寧、江浦、六合、溧水、高淳五個縣氣象工作的管理關係,1993年5月8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和江蘇省氣象局報請省編委批准,成立南京市氣象局。南京市編委會調劑下達5名事業編制,其他所需人員由省氣象局內部調劑。南京市氣象局成立後與江蘇省氣象臺合署辦公,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的工作體制,市局領導由省氣象臺領導同時兼任。
  • 南京市氣象局正式宣布:我市入冬了!
    市氣象局正式宣布:我市入冬了!
  • 中國氣象局部署推進國家氣候觀象臺建設 強化頂層設計 制定管理...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亮 通訊員楊曉武報導3月13日,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綜合觀測司獲悉,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決策部署,今年氣象部門將通過切實有效的業務改革和觀測系統建設,基本建立「國家級指導、省級管理、屬地保障、團隊運行」的國家氣候觀象臺運行管理模式
  • 南京市氣象局 - 關於我們 -中國天氣網
    為了適應南京市市管縣的行政體制,理順江寧、江浦、六合、溧水、高淳五個縣氣象工作的管理關係,1993年5月8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和江蘇省氣象局報請省編委批准,成立南京市氣象局。南京市編委會調劑下達5名事業編制,其他所需人員由省氣象局內部調劑。南京市氣象局成立後與江蘇省氣象臺合署辦公,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的工作體制,市局領導由省氣象臺領導同時兼任。
  • 國家氣候觀象臺建設形成「十四五」發展方案
    此次會議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決策部署要求,科學謀劃「十四五」期間國家氣候觀象臺建設發展任務,切實提升國家氣候觀象臺地球氣候系統觀測、研究性業務和生態與氣候服務能力,充分發揮國家氣候觀象臺在氣象事業高質量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 南京市氣象局在官網論壇承認錯誤預報降雨
    6月15日,江蘇省氣象臺、南京市氣象局正式宣布南京17日入梅,17-21日將天天有雨,市民也紛紛做好了防雨準備。可是,預報的大雨卻並沒有如期出現。面對網友和市民的質疑,氣象部門坦誠面對。昨天,南京市氣象局網絡發言人在該局的官方網絡論壇,公開承認預報錯誤。記者了解到,這是近年來氣象部門首次公開承認預報錯誤。
  • 探訪安陽國家氣候觀象臺
    在它的觀測區域,地面上分布著10餘種智能設備,這些智能設備好像一隻只視力絕佳的眼睛,對氣象因素進行精準觀測,並將有效數據即時傳送至全國氣象聯網系統,從而實現信息共享,為國家和地區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數據支撐。
  • 徐匯記憶:走進徐家匯觀象臺的前世今生(一)
    1873年正式落成,1901年建新臺,現為上海市氣象局使用。  1873年初落成的觀象臺最初為平房建築,「有三個廳,西廳分為兩間,為神父們的臥室,中廳雅致得體,東廳作圖書室,中廳上面加一層平面屋頂」。1880年,又對原址加以擴建,增建了兩翼和平臺,並在平臺上面建立了33米的木塔,裝置貝克萊風向風速儀。
  • [南京]南京市氣象局直屬事業單位2011招聘
    為適應社會和事業單位發展需要,根據《南京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辦法》(寧政辦發〔2008〕103號),經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核准,南京市氣象局直屬事業單位市氣象臺、市防雷減災中心面向社會公開招聘5名編制內工作人員。
  • 中國氣象局五臺山雲物理野外科學試驗基地掛牌
    中國氣象報記者武雅麗 通訊員 董劍 王星報導 近日,中國氣象局五臺山雲物理野外科學試驗基地在山西省五臺山氣象站正式掛牌。  該基地先後經過中國氣象局評審、現場答辯、實地考察和聯合審查環節,成功入選中國氣象局野外科學實驗基地,填補了山西氣象野外科學試驗基地的空白,作為國家部委依託山西省建設的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基地)之一,將大大推動山西氣象業務、科研能力的提升。
  • 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中心標誌正式啟用(圖)
    為了進一步擴大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中心的影響,增進社會各界對氣候變化問題的認識,國家氣候中心邀請中央美術學院設計了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中心圖標,近日正式公布啟用。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中心圖標美觀大方,簡潔清楚,內涵豐富。外觀呈球形,代表氣候變化中心英文縮寫的三個「C」在球體內環繞運轉,表示氣候變化研究要著眼於整個地球氣候系統,也反映出中國悠久的「天、地、人」三位一體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圖標呈現出開放形狀,表示氣候變化中心要進一步加強與各有關單位的合作與協調,主動聯合部門內外的力量開展工作。
  • WMO南京區域培訓中心學員參觀大理國家氣候觀象臺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董保舉報導  5月7日,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鄭有飛、雷兆崇,雲南省氣候中心主任朱勇帶隊的世界氣象組織(WMO)南京區域培訓中心外國學員到雲南省大理市國家氣候觀象臺參觀學習。
  • 2018年南京市氣象局所屬事業單位招聘擬聘用名單公示
    2018年南京市氣象局所屬事業單位招聘擬聘用名單公示   2018年南京市氣象局所屬事業單位招聘擬聘用名單公示已發布,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發布如下:  南京市氣象局所屬事業單位
  • 武夷山國家氣候觀象臺中英文網站上線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楊漾漾報導 10月29日,福建省武夷山國家氣候觀象臺中英文網站上線。該網站主要提供觀象臺基本概況,觀象臺設備分布情況、設備類型、工作原理,觀測數據清單,科研項目、研究成果、科研團隊和研究方向,以及武夷山旅遊氣象、生態氣象和智慧茶山等服務信息,為科技工作者開展研究提供數據支持。
  • 南京市江寧區、溧水區氣象局2019年編外工作人員公開招聘簡章
    2019年編外工作人員公開招聘簡章 南京市江寧區氣象局、南京市溧水區氣象局因工作需要,經會議研究,決定面向社會公開招聘2名編外工作人員。
  • 中國氣象局局長劉雅鳴來我市調研慰問
    渭南日報記者 張向輝12月4日,中國氣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雅鳴率隊到我市調研指導工作,慰問艱苦臺站華山氣象站職工。市長王琳,省氣象局局長丁傳群、副局長薛春芳等陪同。她勉勵大家要繼續發揚新時代華山氣象精神,加強學習、勤於鑽研、持續創新,認真做好氣象要素監測和氣象資料處理工作,著力開展秦嶺生態氣候觀測研究、山嶽型景區氣象預報等業務,切實提升監測預報預警和旅遊氣象服務的精細精準能力,當好華山衛士,實現更大作為。各有關部門要在學習培訓、幹部交流、生活保障等方面給予更多關心支持,創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
  • 南京市氣象局以需求為牽引加強氣象綜合觀測系統建設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馬躍琍報導  點開「南京市氣象綜合信息平臺」,除了常規的自動站數據外,灰霾、梯度風、能見度、農業大棚等多種數據每分鐘都在更新。「要滿足政府多部門對氣象服務的需求,這些是重要『法寶』。」江蘇省南京市氣象局局長韓蘇明稱。
  • TalkingData正式對外發布數據觀象臺
    在9月26日舉辦的TalkingData三周年戰略發布會上,TalkingData正式對外發布了一款新產品——TalkingData移動觀象臺。這是一款免費對公眾開放的移動網際網路數據查詢產品,除了提供諸如熱門機型、系統等基礎移動端數據查詢功能外,TalkingData移動觀象臺是國內第一款提供完整Android平臺應用排行榜的數據查詢產品。
  • 中國氣象局規範觀測站新建遷移撤銷管理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亮 通訊員楊曉武報導5月9日,中國氣象局印發《氣象觀測站新建遷移和撤銷管理規定》(簡稱《規定》),進一步落實法律法規要求,加強氣象觀測站網管理,規範14種氣象觀測站的新建、遷移和撤銷等工作,統籌指導國、省兩級氣象部門持續做好探測環境保護和氣象觀測站管理
  • 我市掛牌督辦新增6家重大火災隱患單位
    我市掛牌督辦新增6家重大火災隱患單位  近日,市政府對東聯鄉敬老院、恰恰服裝加工廠等6家新增的重大火災隱患單位進行掛牌督辦,並要求12月31日前整改銷案。這是今年以來我市第三批掛牌督辦的重大火災隱患單位,全市已有16家重大火災隱患單位,目前僅有4家完成整改消除火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