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五臺山雲物理野外科學試驗基地掛牌

2020-12-01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武雅麗 通訊員 董劍 王星報導 近日,中國氣象局五臺山雲物理野外科學試驗基地在山西省五臺山氣象站正式掛牌。

  該基地先後經過中國氣象局評審、現場答辯、實地考察和聯合審查環節,成功入選中國氣象局野外科學實驗基地,填補了山西氣象野外科學試驗基地的空白,作為國家部委依託山西省建設的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基地)之一,將大大推動山西氣象業務、科研能力的提升。

  五臺山雲物理野外科學試驗基地位於太行山脈最高峰五臺山境內,處於中國地形第二階梯的東緣,是下遊華北平原的天然屏障,也是影響華北重要天氣系統形成的關鍵區域,其觀測資料和試驗成果對整個華北地區特別是京、津、冀、豫、魯等的天氣預報預警、氣候預測具有非常重要的指示意義。

  據悉,依託試驗基地,氣象局將開展太行山地形降水、地形對大氣環流的影響、高山雲物理等科學試驗,對提高山西乃至華北地區天氣預報氣候預測準確率、天氣氣候和人工影響天氣理論創新和科技進步具有重要科學價值。試驗基地的建立將對滿足國家對雄安新區海河流域上遊和全省生態文明建設需求,服務中部盆地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完善黃土高原和京津冀生態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評估,促進黃河及汾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顏昕)

相關焦點

  • 中國氣象局五臺山雲物理野外科學試驗基地揭牌
    原標題:中國氣象局五臺山雲物理野外科學試驗基地揭牌  12月24日,記者從忻州市獲悉,中國氣象局五臺山雲物理野外科學試驗基地正式揭牌。  中國氣象局野外科學試驗基地代表著目前全國氣象部門野外科學實驗基地建設的高水平。
  • 中國氣象局野外科學試驗基地暨大氣本底站科學指導委員會成立
    中國氣象報記者趙曉妮報導近日,中國氣象局成立野外科學試驗基地暨大氣本底站科學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推進氣象部門野外科學試驗基地和大氣本底站的建設和發展,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促進原創性重大科技成果產出,帶動人才隊伍成長,推動開放共享及科普示範。
  • 我校應用氣象學教學實踐基地「中國氣象局固城生態與農業氣象試驗...
    本網訊 9月28日至29日,中國農業大學應用氣象學教學實踐基地揭牌儀式暨生態與農業氣象學術會在中國氣象局固城農業氣象野外科學試驗基地舉行。中國氣象局科技司副司長王建林,我校資環學院副院長侯玉峰、首屆全國氣象教學名師、首批應用氣象學專業課教學團隊負責人潘學標教授、農業氣象系主任王靖等出席揭牌儀式和學術交流活動。王建林和侯玉峰共同為應用氣象學教學實踐基地揭牌。
  • 中國氣象局公布25個綜合氣象觀測試驗基地名單
    中國氣象報實習記者葉珊杉報導 3月22日,中國氣象局公布了25個綜合氣象觀測試驗基地名單。增設這批試驗基地,將進一步提升觀測業務能力,為實現氣象現代化提供支撐。
  • 《中國氣象局科技成果中試基地(平臺)管理辦法(試行)》解讀
    近日,《中國氣象局科技成果中試基地(平臺)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印發,規範中國氣象局科技成果中試基地(平臺)(以下簡稱中試基地)管理,疏通中試環節,為氣象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最後一公裡」搭橋修路。
  • 中國氣象局與中山大學將合作開展海上科學試驗
    新華社廣州9月23日電 (記者 鄭天虹)中國氣象局與中山大學22日在廣州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確定多項合作內容,包括依託「中山大學」號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聯合開展大型科學試驗及氣象觀測、共享科學數據和成果。
  • 青藏高原雲-降水飛機觀測外場試驗順利完成
    中國氣象報記者李一鵬 通訊員段婧報導 日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藏高原地-氣相互作用及其對下遊天氣氣候的影響」的飛機探測專題「青藏高原雲-降水飛機觀測」2019年外場試驗順利完成。
  • 中國氣象局綜合觀測培訓實習基地(南京)解說詞
    作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中國氣象局綜合觀測培訓實習基地(南京)是中國氣象局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共建的培養氣象探測人才的實習、培訓、科普基地。  本解說詞達到了普及氣象科技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宣傳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從而提高不同受眾氣象科學文化素質的目的。
  • 南京市氣象局正式掛牌,我市將建國家氣候觀象臺
    南京市氣象局正式掛牌,我市將建國家氣候觀象臺  (2006-12-17 07:09:15)  南京日報報導(記者解悅)獨立建制的南京市氣象局昨天正式掛牌。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王守榮和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陳家寶為南京市氣象局揭牌,副市長陳維健主持揭牌儀式。
  • 「中山大學」號科考船將聯手中國氣象局開展大型海上試驗
    「依託大氣學科和科考船等優勢,中山大學將參與中國氣象局氣象觀測技術發展引領計劃等新一代氣象觀測設備研製。」2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在與中國氣象局的合作籤約儀式上表示。中大科考實習船將成為重要依託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中大與中國氣象局「牽手」確定多項合作內容,其中包括依託「中山大學」號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聯合開展大型科學實驗及氣象觀測,共享科學數據和成果。雙方還將在世界氣象組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和未來地球計劃等國際組織的合作領域展開合作。
  • 步韻和水手老師(朱義和)《五臺避暑堖二十四景》
    【七絕】步韻 水手老師《五峰齊觀》文/夢圓(郎變香)樺嶺奇梁聳半空,五峰雲繞梵音中。清涼聖境遙相應,攜手微風醉月宮。文房筆架附原玉《五臺避暑堖二十四景》之二十【七絕】文房筆架 文/水手(朱義和)一處奇峰三座山,伴君落盡筆容顏。文章千古無邊際,四海同春墨跡灣。
  • 天津市首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獲批建設
    新華社天津1月16日電(記者周潤健)記者16日從天津市科技局獲悉,依託天津大學建設的環渤海濱海地球關鍵帶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近日獲科技部批准建設,成為天津市首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環渤海濱海地球關鍵帶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位於天津大學濱海工業研究院園區,由天津大學聯合天津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天津市氣象局、天津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等單位組織建設。
  • 「捕捉」地震的野外實驗室什麼樣——專家詳解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
    我們在這個區域集中監測和開展地震野外實驗,正是用實驗場這個『大網』來撈地震這條難以捉摸的『魚』,網眼做得密些,也就更容易捉到。」大規模實時觀測數據是關鍵地震科學是以觀測為基礎的科學,主要觀測對象包括地震波、地磁、地聲、GPS形變等,因此,科學家在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的區域範圍內,將集中開展一系列科學觀測活動。
  • 中國氣象局關於印發《全國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
    為進一步提高人工影響天氣的作業能力、管理水平和服務效益,推進人工影響天氣科學、協調、安全發展,中國氣象局組織制訂了《全國人工影響天氣業務發展指導意見》。科技支撐科技支撐是指為提高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科學化水平而開展的基礎研究、關鍵技術研發和科研成果轉化等工作,包括空中雲水資源評估,增雨雪、防雹、消霧、減霾機理研究,重大裝備與高效催化劑研發,作業條件監測預報技術和效果檢驗技術研發,雲物理實驗室以及外場試驗基地建設、科研與業務緊密結合的體制機制建立、科學知識普及宣傳等。
  • 廣東省地球科學科普教育基地在清遠馬頭山風景區掛牌
    11月18日上午,清遠馬頭山風景區「廣東省地球科學科普教育基地」掛牌儀式隆重舉行!廣東省地質學會、廣東省有色金屬地質局九四〇隊、市旅遊協會、市自然資源局清城分局等有關領導參加了掛牌儀式!清遠馬頭山風景區成為廣東省地球科學科普教育基地!
  • 三明森林生態系統與全球變化野外科學研究站獲批國家級野外科學...
    近日,科技部公布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擇優建設名單,福建師範大學 「福建三明森林生態系統與全球變化野外科學研究站」入選,這是該校國家級平臺建設的重大突破,也是設在三明市的首家國家級研究平臺。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是重要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之一,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圍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著力提升野外站觀測能力和研究水平,加強示範和服務功能,支持相關學科建設和高層次人才培養。
  • 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氣科學試驗-邊界層與對流層觀測項目:在地球最高...
    我國於1979年、1998年先後開展了第一、二次青藏高原氣象科學試驗,並取得了許多具有重要價值的研究成果。到21世紀,面對這個依然至關重要的「科學議題」,氣象部門醞釀「三上」高原。中國氣象局黨組專門向科學技術部等部門建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專程到中國氣象局調研。從2009年開始,中國氣象局提出立項申請。
  • 福建有了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中新網福州1月7日電 (記者 林春茵)福建省科技廳7日透露,福建三明森林生態系統與全球變化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臺灣海峽海洋生態系統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已獲批納入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擇優建設名單,這是福建省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首次進入國家級行列
  • 「重慶大學物理學院學生實習基地」在巴南 新鷗鵬教育城掛牌成立
    華龍網12月21日9時訊 12月15日,重慶芸中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與重慶大學物理學院聯合成立了「無人機研發聯合實驗室」,正式成為重慶大學物理學院學生實習基地。這也是巴南「新鷗鵬教育城」內的雲教育產業園庫芸眾創空間的第二個高校實習實訓基地,第一個實習基地是重慶人文科技學院建築設計學院「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