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公布25個綜合氣象觀測試驗基地名單

2021-01-12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實習記者葉珊杉報導 3月22日,中國氣象局公布了25個綜合氣象觀測試驗基地名單。增設這批試驗基地,將進一步提升觀測業務能力,為實現氣象現代化提供支撐。

  綜合氣象觀測實驗基地是現代綜合氣象觀測業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觀測試驗提升觀測業務能力的重要支撐,是推進氣象探測技術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是開展觀測與預報互動的重要平臺。按照「站點環境和氣候條件、試(實)驗室條件、設備比對及測試評估條件、基礎設施、試驗研究基礎」等遴選條件,最終確定了5個(含之前正式確定的3個)綜合氣象觀測試驗基地和20個綜合氣象觀測專項試驗外場。

  此次公布的25個綜合氣象觀測試驗基地分布在全國22個省級行政區,涵蓋了地面、高空、地基遙感、海洋氣象、生態氣象等試驗領域。它們分別是:

  北京國家綜合氣象觀測試驗基地、錫林浩特國家綜合氣象觀測試驗基地、長沙國家綜合氣象觀測試驗基地、博賀國家綜合氣象觀測試驗基地、固城國家綜合氣象觀測試驗基地、喀左國家綜合氣象觀測專項試驗外場、佳木斯國家綜合氣象觀測專項試驗外場、青島國家綜合氣象觀測專項試驗外場、拉薩國家綜合氣象觀測專項試驗外場、張掖國家綜合氣象觀測專項試驗外場、達坂城國家綜合氣象觀測專項試驗外場、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國家綜合氣象觀測專項試驗外場、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國家綜合氣象觀測專項試驗外場、深圳國家綜合氣象觀測專項試驗外場、壽縣國家綜合氣象觀測專項試驗外場、金佛山國家綜合氣象觀測專項試驗外場、威寧國家綜合氣象觀測專項試驗外場、大理國家綜合氣象觀測專項試驗外場、烏蘭烏蘇國家綜合氣象觀測專項試驗外場、盤錦國家綜合氣象觀測專項試驗外場、鶴壁國家綜合氣象觀測專項試驗外場、秦嶺國家綜合氣象觀測專項試驗外場、金壇國家綜合氣象觀測專項試驗外場、舟山國家綜合氣象觀測專項試驗外場、漳州國家綜合氣象觀測專項試驗外場。

  (責任編輯:欒菲)

相關焦點

  • 我校應用氣象學教學實踐基地「中國氣象局固城生態與農業氣象試驗...
    本網訊 9月28日至29日,中國農業大學應用氣象學教學實踐基地揭牌儀式暨生態與農業氣象學術會在中國氣象局固城農業氣象野外科學試驗基地舉行。中國氣象局科技司副司長王建林,我校資環學院副院長侯玉峰、首屆全國氣象教學名師、首批應用氣象學專業課教學團隊負責人潘學標教授、農業氣象系主任王靖等出席揭牌儀式和學術交流活動。王建林和侯玉峰共同為應用氣象學教學實踐基地揭牌。
  • 中國氣象局綜合觀測培訓實習基地(南京)解說詞
    作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中國氣象局綜合觀測培訓實習基地(南京)是中國氣象局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共建的培養氣象探測人才的實習、培訓、科普基地。  全文:  中國氣象局綜合觀測培訓實習基地(南京)講解詞(中文)
  • 海南省將加強西沙海洋氣象綜合觀測基地建設
    新華社海口1月14日電(夏冠男、馬超)記者從海南省氣象局獲悉,2011年海南天氣綜合觀測系統建設紮實推進。其中,西沙天氣雷達完成業務驗收測試,西沙海洋氣象綜合觀測基地建設將逐步進行。    據海南省氣象局局長王春乙介紹,建設西沙天氣雷達的主要目的在於對南海中部天氣的監測。
  • 國家野外觀測研究站優化調整名單公布 氣象部門兩站榜上有名
    2020年12月28日,科技部公布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以下簡稱「國家野外站」)擇優建設名單,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氣象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和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的河北固城農業氣象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名列其中。
  • 氣象探測中心關於「天津國家級海洋氣象觀測儀器研發試驗基地進口...
    2015年8月24日 項目名稱: 天津國家級海洋氣象觀測儀器研發試驗基地進口設備採購               中國氣象局政府採購中心受氣象探測中心的委託
  • 中國氣象局五臺山雲物理野外科學試驗基地掛牌
    中國氣象報記者武雅麗 通訊員 董劍 王星報導 近日,中國氣象局五臺山雲物理野外科學試驗基地在山西省五臺山氣象站正式掛牌。  該基地先後經過中國氣象局評審、現場答辯、實地考察和聯合審查環節,成功入選中國氣象局野外科學實驗基地,填補了山西氣象野外科學試驗基地的空白,作為國家部委依託山西省建設的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基地)之一,將大大推動山西氣象業務、科研能力的提升。
  • 中國氣象局五臺山雲物理野外科學試驗基地揭牌
    原標題:中國氣象局五臺山雲物理野外科學試驗基地揭牌  12月24日,記者從忻州市獲悉,中國氣象局五臺山雲物理野外科學試驗基地正式揭牌。  中國氣象局野外科學試驗基地代表著目前全國氣象部門野外科學實驗基地建設的高水平。
  • 官宣:226個!中國氣象局公布第二批百年氣象站名錄
    這是繼2018年公布首批433個百年氣象站後的新一批名單。至此,我國百年氣象站共計659個。百年氣象站將在氣象設施和氣象探測環境的長期保護、氣象觀測數據的搶救和應用研究、氣象人文科技歷史的傳承發展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經濟社會建設和氣象事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中國氣象局:中國已形成全球最大的綜合氣象觀測網
    中新網客戶端5月11日電 據中國氣象局消息,氣象部門綜合氣象觀測能力不斷增強,建立形成天地空一體化的綜合立體氣象觀測體系,衛星、雷達等監測能力位居世界前列。氣象部門現有地面氣象觀測站7萬多個,全國鄉鎮覆蓋率達到99.6%,數據傳輸時效從1小時提升到1分鐘。
  • 中國氣象局野外科學試驗基地暨大氣本底站科學指導委員會成立
    中國氣象報記者趙曉妮報導近日,中國氣象局成立野外科學試驗基地暨大氣本底站科學指導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推進氣象部門野外科學試驗基地和大氣本底站的建設和發展,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促進原創性重大科技成果產出,帶動人才隊伍成長,推動開放共享及科普示範。
  • 中國氣象局關於印發《氣象觀測專用技術裝備管理辦法》的通知
    第四條 中國氣象局觀測業務主管部門負責全國氣象觀測專用技術裝備的歸口管理,授權中國氣象局相關業務單位負責氣象觀測專用技術裝備定型受理、技術審查和監督檢查以及實施裝備許可的質量檢測測試等技術支撐工作。各省(區、市)氣象局負責本行政區域氣象觀測專用技術裝備管理。
  • 海南氣象部門全力服務高空無人機颱風綜合探測試驗
    、溼度、氣壓、風向、風速、水凝物等垂直廓線觀測數據實時傳回地面指揮系統,我國首次高空無人機颱風綜合探測試驗取得成功。海南省氣象局自2019年起開展相關氣象服務,組建氣象預報、技術支持和氣象宣傳等保障團隊,全力以赴助力無人機高空探測試驗。  「預計8月2日14時至20時,『森拉克』登陸越南消亡,飛行區域局部有淺對流……」根據海南省氣象臺預報,8月2日有觀測「森拉克」外圍雲系的條件,氣象保障組將2日下午確定為高空無人機觀測時間段。
  • 南京市氣象局以需求為牽引加強氣象綜合觀測系統建設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馬躍琍報導  點開「南京市氣象綜合信息平臺」,除了常規的自動站數據外,灰霾、梯度風、能見度、農業大棚等多種數據每分鐘都在更新。「要滿足政府多部門對氣象服務的需求,這些是重要『法寶』。」江蘇省南京市氣象局局長韓蘇明稱。
  • 中國氣象局布局生態系統氣象觀測站網
    中國氣象報記者盧健 通訊員楊曉武報導 近日,中國氣象局發布《生態系統氣象觀測站網布局指南》(簡稱《指南》),努力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生態監測網,著力增強生態系統綜合氣象觀測能力,為生態文明建設氣象保障服務提供有力支撐
  • 秦嶺國家綜合氣象觀測基地開展「顆粒物濃度測量儀」外場試驗工作
    11月上旬,陝西省秦嶺國家綜合氣象觀測基地啟用顆粒物濃度測量儀開展試驗研究,全天候戶外自動監控設備,能夠長期、自動、連續測量大氣中PM2.5、PM10粒子質量濃度。秦嶺國家綜合氣象觀測試驗基地自建成以來,積極開展研究型業務,依託秦嶺基地先後實施14項野外觀測項目和11項野外科學試驗項目,發表SCI及國內核心期刊論文20餘篇,為氣象科技發展和氣象現代化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檢測顆粒物最常用的檢測儀器為雷射粉塵儀。
  • 中國大型無人機颱風探測試驗成功 填補海洋觀測資料空白
    ,歷時4個小時,圓滿完成對颱風「森拉克」外圍雲系的綜合氣象觀測任務,這標誌著中國在這一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對颱風探測及預報預警具有重大意義。這架大型氣象探測無人機成功下投30枚探空儀,與毫米波雷達一起,對颱風「森拉克」外圍雲系進行了「CT式立體掃描」。一組組溫度、溼度、氣壓、水凝物等海洋上空和海面觀測數據,實時傳送回地面指揮系統。中國首次高空大型無人機海洋、颱風綜合觀測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填補了基於高空大型無人機開展海洋綜合觀測的空白。
  • 「中山大學」號科考船將聯手中國氣象局開展大型海上試驗
    「依託大氣學科和科考船等優勢,中山大學將參與中國氣象局氣象觀測技術發展引領計劃等新一代氣象觀測設備研製。」22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山大學校長羅俊在與中國氣象局的合作籤約儀式上表示。中大科考實習船將成為重要依託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中大與中國氣象局「牽手」確定多項合作內容,其中包括依託「中山大學」號海洋綜合科考實習船,聯合開展大型科學實驗及氣象觀測,共享科學數據和成果。雙方還將在世界氣象組織、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和未來地球計劃等國際組織的合作領域展開合作。
  • 浙江省氣象局公布30個「鄉村氧吧」
    浙江省氣象局公布30個「鄉村氧吧」 2020-12-09 12:40:00 來源:天目新聞
  • 廣西:舉辦綜合氣象觀測業務技能競賽
    中國氣象報記者曾濤 通訊員韋京華報導  9月11日,2012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行業綜合氣象觀測業務技能競賽在南寧開幕。在為期兩天的競賽中,來自全區14個市氣象局代表隊的69名選手將依次進行綜合氣象觀測基礎理論、氣象觀測業務軟體操作、看圖識雲、自動氣象站維護維修和故障檢測等方面的「比拼」。  此次競賽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氣象局、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自治區總工會聯合舉辦。
  • 中國氣象局規範觀測站新建遷移撤銷管理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亮 通訊員楊曉武報導5月9日,中國氣象局印發《氣象觀測站新建遷移和撤銷管理規定》(簡稱《規定》),進一步落實法律法規要求,加強氣象觀測站網管理,規範14種氣象觀測站的新建、遷移和撤銷等工作,統籌指導國、省兩級氣象部門持續做好探測環境保護和氣象觀測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