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氣象局 - 關於我們 -中國天氣網

2020-12-05 中國天氣

第一章歷史沿革

第一節始建情況

南京氣象事業管理體制經歷了從省局代管、外市局託管、局臺合一、局臺分離到獨立建制的過程。為了適應南京市市管縣的行政體制,理順江寧、江浦、六合、溧水、高淳五個縣氣象工作的管理關係,1993年5月8日,南京市人民政府和江蘇省氣象局報請省編委批准,成立南京市氣象局。南京市編委會調劑下達5名事業編制,其他所需人員由省氣象局內部調劑。南京市氣象局成立後與江蘇省氣象臺合署辦公,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的工作體制,市局領導由省氣象臺領導同時兼任。2006年12月16日,按照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印發的《地方國家氣象系統機構改革方案》(中編發[2001]1號)和中國氣象局《關於印發〈南京市國家氣象系統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氣發[2001]171號)文件要求,南京市氣象局與江蘇省氣象臺分離獨立建制並正式掛牌,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守榮和南京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陳家寶為南京市氣象局揭牌。

第二節建制情況

南京市現轄江寧區、六合區、浦口區、溧水縣、高淳縣5個縣級氣象臺站。

50年代至60年代初南京五縣氣象機構先後建立,分屬揚州市氣象局(江浦、六合)和鎮江市氣象局(江寧、高淳、溧水)代管。隨著南京市縣(區)的調整,2000年江寧縣氣象局改為江寧區氣象局,2002年六合縣氣象局和江浦縣氣象局分別改為六合區氣象局和浦口區氣象局。2002年南京市氣象局機構改革並實行公務員制。2006年南京市氣象局獨立建制後,根據市編辦下發的《關於印發〈南京市氣象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寧編字〔2006〕59號),市氣象局內設4個職能處室和5個直屬正處級事業單位。

第二章氣象事業發展情況

第一節臺站與現代化建設

南京市氣象局現有國家基準氣候站1個,高空觀測站1個,縣(區)氣象局觀測站均為一般氣象站,其中高淳增設農業氣象觀測。南京國家基準氣候站1956年1月1日開始觀測,站址位於雨花區紅花鄉小教場,2008年1月1日遷至江寧區科學園區月華路。

2006年7月20日,南京市氣象局由北極閣2號遷至崑崙路16號原省局辦公樓辦公。2007年11月27日,南京市政府市長辦公會專題研究市氣象局綜合業務樓建設工作,同意市氣象局綜合業務樓選址在江心洲。2008年4月11日市發改委正式批覆同意建設氣象綜合業務樓項目。截至2008年底綜合業務樓建設項目籌備工作正在積極推進。

全市初步建成了市級氣象衛星綜合業務系統—「9210工程」、氣象決策服務系統、人工影響天氣監測和作業系統等。2003年7月1日,高空觀測由701C雷達系統改為L波段雷達觀測。2004年全市建成了紫外線探測網。全市現有車載都卜勒雷達1臺,閃電定位探測系統4部,布設自動氣象站82個。

第二節氣象業務與服務

全市基礎業務質量穩定。1993年以來,全市氣象部門獲百班無錯情311人次,250班無錯情67人次。

氣象服務領域不斷拓展。公眾氣象服由傳統預報拓展到農業氣象、氣候環境評價、氣象與衛生健康、森林火險等級等指數預報。專業服務涉及到化工生產、電網保障、交通運輸、工程建設等行業。服務形式與手段不斷更新,96121氣象語音答詢電話、金陵氣象網站、遠程氣象服務終端、手機簡訊、電子顯示屏等全方位服務經濟建設與百姓生活。

決策服務始終放在首位。1998年長江全流域遭遇特大洪水,1999年太湖流域遭遇特大洪澇,南京市氣象部門24小時嚴密監測天氣變化,提供準確及時的決策氣象服務信息。2001年南京遭遇大旱,首次在全市五區(縣)實施火箭人工增雨作業,有效緩解了旱情。2004年7月,南京極端最高氣溫達到38.6℃,為1961年以來第二高值,市氣象局實施夏季人工增雨,降溫節能。

重大社會活動和重點工程建設氣象服務保障有力。1999—2001年南京長江二橋建設,跟蹤氣象服務800多次,二橋建設指揮部專門致信感謝。2001年第六屆世界華商大會在南京召開,首次在國展中心周邊安裝自動氣象站,組織專家開展現場氣象服務,被南京市政府授予「華商大會服務有功單位」。2005年7月,長江三橋橋面進入鋪設關鍵階段,連續13天提供逐時溫度和溼度預報,保證環氧瀝青順利鋪設完工。2005年「十運會」氣象保障服務工作獲得肯定,被市政府授予「十運會保障服務貢獻獎」。2005年「中國綠化博覽會」組委會致函中國氣象局建議對南京氣象服務予以表彰,市氣象臺被市人民政府授予「首屆中國綠化博覽會先進集體」。

第三節氣象法規建設與管理

2000年《氣象法》頒布實施,南京氣象事業步入法制化軌道。全面履行防雷裝置設計審核、竣工驗收和施放氣球作業審批三項行政許可職能。2004年4月市氣象行政執法支隊和行政執法大隊成立,9人持有江蘇省行政執法證,堅持施放氣球活動每日巡查制度,氣象行政管理職能進一步加強。

違法傳播氣象信息的行為得到及時糾正和查處。2000年對中國聯通江蘇分公司自行拼湊修改天氣預報信息向用戶傳播的違法行為進行立案查處,責令其停止非法傳播氣象預報,並上繳罰款4萬元。2003-2004年,對擅自向手機用戶提供天氣預報的南京寧網科技有限公司執法。市中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該公司停止違法行為並處以2萬元罰款。該案被評為「2004南京法院系統十大經典案件」。2005年對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屬的城市頻道《南京零距離》「小璐說天氣」欄目違法發布天氣預報的行為進行行政處罰。

第四節職工隊伍與科研教育

1993年成立時,南京市氣象局在職職工138人(合署辦公),2006年獨立建制時為49人,定編為88人,其中氣象編制52人,地方編制36人。

截至2008年底,市局在職職工61人。大專以上53人,其中本科32人,研究生10人。中級職稱以上32人,其中高工7人,正研級高工1人。五縣(區)氣象局在職職工46人,大專學歷以上34人,中級職稱以上26人。

1993年以來,獲南京市政府頒發的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獲江蘇省氣象局頒發的科研開發一等獎1項。

1993—2008年南京市氣象局主要負責人變更表

時間 負責人 職務

1993年4月—1996年2月 卞光輝 局長

1996年2月—1998年2月 沈洪坤 局長、黨組書記

1998年2月—2000年5月 韓蘇明 局長、黨組書記

2000年5月—2008年6月 于波 局長、黨組書記

2008年6月—至今 韓蘇明 局長、黨組書記

第五節黨建與文明行業創建

2008年8月,中共南京市氣象局機關黨總支成立。共有黨支部12個,黨員75人。在此之前,南京市氣象局黨組織關係一直在江蘇省氣象臺黨支部。

1995年小教場氣象觀測站先後獲共青團江蘇省省級機關工委和共青團江蘇省委「青年文明號」稱號。1996年4月,被共青團中央命名為全國「青年文明號」。

2000年創建文明行業活動以來,全市氣象部門一直保持省、市文明行業稱號。截至2008年底,五縣(區)氣象局中,江蘇省省級文明行業1個,南京市市級文明行業1個,縣(區)級文明行業3個。

1993—2008年南京氣象局獲得的榮譽

獲獎時間 獲獎單位 授獎名稱 授獎單位

1997年 南京市氣象局 全省氣象部門先進集體 江蘇省氣象局

1998年 南京市氣象局 防汛先進集體 南京市委、市政府

1998年—1999年 南京市氣象局 市級創建文明行業工作先進集體 南京市委、市政府

2001年 南京市氣象局 1997-1999年度全省氣象部門先進集體 江蘇省氣象局

2004年 南京市氣象局法規處 全省依法行政工作先進集體 江蘇省氣象局

2005年 南京市氣象局天氣預報中心 南京市2003-2004年環境保護先進單位 南京市人民政府

2006年 南京市氣象局 全國中央企業應急管理和預案編制現場會應急救援演練先進單位 南京市人民政府

相關焦點

  • 南京市氣象局
    2006年12月16日,按照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印發的《地方國家氣象系統機構改革方案》(中編發[2001]1號)和中國氣象局《關於印發〈南京市國家氣象系統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氣發[2001]171號)文件要求,南京市氣象局與江蘇省氣象臺分離獨立建制並正式掛牌,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守榮和南京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陳家寶為南京市氣象局揭牌。
  • 連雲港市氣象局 - 關於我們 -中國天氣網
    歷史概述連雲港市氣象局前身為華東軍區氣象處海州氣象站,始建於1950年,是江蘇省最早設立的地方氣象站。其後幾經變遷,於1965年搬到現址,1981年按政府工作部門設置更名為連雲港市氣象局,1983年變為地級市後,下轄贛榆、東海、灌雲三縣;1996年灌南縣併入連雲港市,形成了現在的「一區四縣」格局。
  • [南京]南京市氣象局直屬事業單位2011招聘
    為適應社會和事業單位發展需要,根據《南京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辦法》(寧政辦發〔2008〕103號),經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核准,南京市氣象局直屬事業單位市氣象臺、市防雷減災中心面向社會公開招聘5名編制內工作人員。
  • 南京市氣象局正式掛牌,我市將建國家氣候觀象臺
    南京市氣象局正式掛牌,我市將建國家氣候觀象臺  (2006-12-17 07:09:15)  南京日報報導(記者解悅)獨立建制的南京市氣象局昨天正式掛牌。中國氣象局副局長王守榮和市委副書記、常務副市長陳家寶為南京市氣象局揭牌,副市長陳維健主持揭牌儀式。
  • 南京市氣象局在官網論壇承認錯誤預報降雨
    6月15日,江蘇省氣象臺、南京市氣象局正式宣布南京17日入梅,17-21日將天天有雨,市民也紛紛做好了防雨準備。可是,預報的大雨卻並沒有如期出現。面對網友和市民的質疑,氣象部門坦誠面對。昨天,南京市氣象局網絡發言人在該局的官方網絡論壇,公開承認預報錯誤。記者了解到,這是近年來氣象部門首次公開承認預報錯誤。
  • 中國天氣網mobile版,是中國氣象局官方三大品牌之一中國天氣網旗下...
    中國天氣網mobile版,是中國氣象局官方三大品牌之一中國天氣網旗下基於手機用戶的氣象服務網站。 中國天氣網mobile版,依託中國氣象局中央氣象臺成熟,強大的業務支撐係為公眾提供高質量的手機氣象服務,可提供國內2566個城市,212個機場及國外5264個城市的7天天氣預報,天氣實況,生活指數,天氣資訊,天氣視頻,服務產品等氣象數據服務。
  • 百度輸入法聯合中國氣象局中國天氣網推出「天氣皮膚」
    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於美好生活的需要,百度輸入法最近又出奇招,與中國氣象局中國天氣網達成合作,完成了「天氣皮膚」的行業首發,用戶在使用百度輸入法的情況下,即可以同步獲取極端天氣實時預警、每日天氣預報推送、實時天氣快捷查詢等多項智能服務。
  • 「實時天氣 一手掌握」百度輸入法官方合作中國氣象局中國天氣網
    近日,百度輸入法宣布與中國氣象局中國天氣網達成合作,獨家首發「顏鍵盤·天氣皮膚」。天氣皮膚不僅顏值爆表,獨有百度輸入法YAN鍵盤百變背景和動效加持,更是首創在皮膚上支持極端天氣實時預警、每日天氣預報推送、實時天氣快捷查詢,開創了「功能型」輸入法皮膚新玩法,樹立起極具創意的行業標杆,更是在公眾與氣象部門間搭建起了「權威信息互通」的橋梁。
  • 天氣早知道!百度輸入法聯合中國氣象局中國天氣網,首發天氣皮膚
    近日,百度輸入法與中國氣象局業務單位中國天氣網達成合作,首發「顏鍵盤天氣皮膚」,支持極端天氣實時預警、每日天氣預報推送、實時天氣快捷查詢等功能。官方權威信息加持,為用戶提供貼心氣象服務百度輸入法是中國天氣網的官方合作夥伴,在此次定製的「天氣皮膚」中,用戶所獲得的氣象信息均由中國天氣網提供,權威可靠。基於定位信息,當用戶每天第一次打開使用輸入法時,可收到當日天氣預報推送,為生活與出行提供及時參考。
  • 南京市江寧區、溧水區氣象局2019年編外工作人員公開招聘簡章
    2019年編外工作人員公開招聘簡章 南京市江寧區氣象局、南京市溧水區氣象局因工作需要,經會議研究,決定面向社會公開招聘2名編外工作人員。
  • 煙臺市氣象局 - 煙臺 -中國天氣網
    煙臺市氣象局成立於1950年4月1日,現轄10個縣市區氣象局,其中國家氣候基準站1個,基本站4個,一般站6個。市局設辦公室、人事科 、計財科、法規科 、業務科 、5個內設機構和煙臺市氣象臺、煙臺市防雷中心等直屬單位。
  • 2018年南京市氣象局所屬事業單位招聘擬聘用名單公示
    2018年南京市氣象局所屬事業單位招聘擬聘用名單公示   2018年南京市氣象局所屬事業單位招聘擬聘用名單公示已發布,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發布如下:  南京市氣象局所屬事業單位
  • 江蘇省南京市氣象臺:
    2016年中國氣象局重大氣象服務先進集體、2016年南京市委市政府防汛抗洪有功集體、2015年度江蘇省重大氣象服務先進集體……在市氣象臺的榮譽牆上擺滿了獎牌。每塊獎牌,都記載著一段段令人難忘的故事。
  • 南京市氣象局以需求為牽引加強氣象綜合觀測系統建設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馬躍琍報導  點開「南京市氣象綜合信息平臺」,除了常規的自動站數據外,灰霾、梯度風、能見度、農業大棚等多種數據每分鐘都在更新。「要滿足政府多部門對氣象服務的需求,這些是重要『法寶』。」江蘇省南京市氣象局局長韓蘇明稱。
  • 南京氣象局回應"梅雨"預報失誤:極端天氣多
    極端天氣多梅雨難預報是錯報的主要原因未來是否有梅雨很難說6月15日,江蘇省氣象臺、南京市氣象局正式宣布南京17日入梅,17-21日將天天有雨,市民也紛紛做好了防雨準備。昨天,南京市氣象局網絡發言人在該局的官方網絡論壇,公開承認預報錯誤。記者了解到,這是近年來氣象部門首次公開承認預報錯誤。巧合的是,就在氣象局承認錯報之後,昨天傍晚,一場陣雨突然光臨南京。不少網友開玩笑,這是氣象局承認錯誤後,老天趕過來「安慰」了。□記者 孫羽霖期待中的雨去哪了?
  • 中國氣象局部署全國天氣會商改進工作
    中國氣象局部署全國天氣會商改進工作突出精細特色 強化風險分析近日,中國氣象局印發關於進一步改進全國天氣會商工作的通知,貫徹落實全國汛期氣象服務再動員再部署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強化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做好汛期氣象服務,切實築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
  • 中國氣象局將釣魚島天氣預報納入國內城市預報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 中國氣象局發言人11日表示,自9月11日起,中央氣象臺把釣魚島及周邊海域的天氣預報納入到國內城市預報中。    發言人表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中國氣象局承擔著管理全國陸地、江河湖泊及海上氣象情報預報警報等責任,氣象部門開展釣魚島及周邊海域的氣象服務在歷史上由來已久。
  • 空間天氣-中國天氣網
    2020年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空間天氣服務滿意度調查問卷。我們是怎麼發現新的太陽黑子群?怎麼辨別新的太陽周已經開始?我們現在已經進入第25個太陽周期中,預計2025年達到太陽活動峰值。2002年6月1日,「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獲批成立,7月1日正式開展空間天氣業務運行。2020年的6月21日,夏至、金環日食、父親節,三日同聚。火星探索之路漫漫,相信看完這篇科普,大家會對航天任務心存敬畏,對航天人多一分欽佩。
  • 中國氣象局五大措施應對近期惡劣天氣(圖)
    11月1日,中國氣象局例行新聞發布會在中國氣象局科技大樓一樓多功能廳召開。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陳振林介紹了近期應對冷空氣、颱風等惡劣天氣的五大工作重點。中國網現場直播。一是加強領導,深入指導氣象服務工作。中國氣象局高度重視,嚴密監測強降雨、颱風、冷空氣等災害性天氣過程動態,上下聯動,全力做好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服務。
  • 不僅是權威 中國氣象局官方天氣APP體驗
    【IT168 資訊】最近,在天氣類APP排行榜中「中國天氣通」一路飆升,引發廣泛關注,這款來自中國氣象局官方的APP,不僅在使用體驗方面大大提升,還能夠讓您及時準確地了解全國城市實況天氣、未來7天預報、28種生活指數、全國衛星雲圖、全國雷達拼圖及全國天氣預報視頻節目,每日多次更新,方便您全面了解未來的天氣動向,適當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