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廖志炳,是貴州省貴陽市修文縣六桶鎮寶寨村硝廠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我家有9口人,家中有老有小、有病有弱,一家人擠在一棟年久失修的老石牆房子裡面。家中收入僅僅是依靠母親的養老保險、殘疾弟弟的殘疾補貼、低保金以及一點務農的收入。但是近幾年來,通過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以及自己的辛勤勞動,我家走出了一條幸福生活的新路。
廖志炳一家合影
2014年,我被評選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駐村幹部和村支兩委看到我家的住房情況後,便幫我家爭取了3000元的危房改造政策補助。2018年,我最小的一個弟弟也結婚成家,房子的事情再次讓我的家庭變得窘迫起來。駐村幹部決定繼續幫我家爭取資金,這一次我家得到危改政策改造資金38000元,在原本的小平房旁邊又建起了兩間新房,寬敞乾淨的廚房、水衝式的衛生間,我家的生活比起過去提升了一個檔次。
廖志炳家寬敞乾淨的廚房
真正脫貧致富還得靠產業發展。在扶貧幹部們的鼓勵支持下,我家得到了6頭生豬養殖的名額和4800元的養殖補助。幹部們還親自給我送來了村裡產業的資金分紅合同,2019年,我家得到了8000多元的分紅款,弟弟外出務工的收入、家裡養殖豬牛、低保金、分紅款,我家的收入增多了,這一年實現了脫貧摘帽。
廖志炳發展肉牛養殖
我家已經脫貧了,但政府和扶貧幹部們還一如既往地關心我家的致富情況。扶貧幹部們鼓勵我將原來老屋基的地勢用來修建圈舍,發展肉牛養殖,如果資金不夠,現在有小額貼息貸款的政策,最高可以貸款5萬元,國家政策貼息。這樣的好消息更讓我鼓足了發展的信心!在扶貧幹部的幫助下,我很快獲得了貼息的5萬元發展資金,牛棚也修建起來了,現在我養了7頭牛,如果全部出欄,收入能達到10萬元以上。 日子越過越好過,生活越過越有奔頭。下一步我的目標就是發展好肉牛養殖增加收入,爭取在平房上再加個二層!
顧文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高偉 整理編輯 肖慧編審 王璐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