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縣樊連偉鴨蛋深加工實現致富夢

2021-01-20 城鄉報導

農事快訊:(通訊員 張茜茜 馮和平)「咱們裝箱的鴨蛋一定把好質量關,特別是烤出來的鴨蛋裂口和破損不能裝進去。」11月6日,在葉縣夏李鄉的紅太陽食品有限公司院內,負責人樊連偉正在指導工人。

樊連偉是葉縣夏李鄉孫庵村人,今年50歲,從事鴨蛋加工已經21年。在接觸製作鹹鴨蛋行業之前,樊連偉一直在家務農,不甘平凡的他曾到上海、天津等地尋找商機,最後在山西太原與親戚一起做乾菜調料生意。偶然間,樊連偉發現別人賣鹹鴨蛋的生意不錯,每天出貨量都在50簍左右,心動的他便開啟了鹹鴨蛋的製作之路。

經多方打聽,樊連偉得知開封市尉氏縣鴨農較多,他便想從那兒往山西太原輸送鹹鴨蛋。但到尉氏縣之後,他才發現其實製作鹹鴨蛋的技藝師傅並不多,根本無從學起。

「剛去的時候,場地、資源等什麼都不熟悉,技術工藝都是自己反覆摸索的。」樊連偉回憶道,很多技藝師傅怕製作技藝手法被「偷」走,影響自己的生意。但他並不氣餒,一邊潛心求教,一邊自己刻苦鑽研。最終一位技師被他的誠意所打動,同意傳授他鹹鴨蛋製作工藝。

經過多年學習,樊連偉終於掌握了鹹鴨蛋的製作技巧。比如,要嚴格把控用鹽量,醃製溫度需要維持20攝氏度至28攝氏度,如果在夏天醃製,則需要降溫設備來達到製作溫度。

在掌握了一身本領後,2011年,樊連偉回到平頂山經營鴨蛋收購和深加工,取得了鹹鴨蛋和松花蛋的生產許可證,並投資200多萬元在本村修建廠房和車間。

樊連偉介紹,平頂山地區多以青殼鴨蛋為主,屬涼性,破損率低,膽固醇含量低,可以降血壓,有益於身體健康。為此,樊連偉與燕山水庫鴨農合作建立養殖基地,並於2012年註冊「燕山湖」品牌商標,決心做大做強鴨蛋本土品牌。

在廠區,筆者見到原料庫、輔料庫、清洗車間、醃製區、存放區分工明確。「『特產線』是我現在要打造的主要線路。」樊連偉介紹,平頂山地區的鴨子以散養為主,採食廣泛,再加上北汝河、沙河、澧河等幾個鴨蛋收購基地清潔無汙染,鴨蛋質量更優,更容易打造品牌效應,成為特產。

如今,樊連偉的鴨蛋銷路越來越好,平頂山市區的各大超市中90%以上的鹹鴨蛋都是由他供給的,「燕山湖」品牌已是聲名遠揚。

一次偶然的機會,樊連偉拿著醃製好的鹹鴨蛋在明火上烤著吃,發現鴨蛋烤後味道獨特。發現商機的樊連偉經過多次實驗,終於發現在溫度130攝氏度時,密閉烤制半小時的鴨蛋口感最好,含鹽量也最低。實驗成功後,他引進了一批烤鴨蛋設備,於2016年規模化生產。

「連偉回來建廠,召集十裡八村的貧困戶來工作,讓我們在家門口就能就業,還有穩定收入,真好……」貧困戶許國欣說,樊連偉對待工作非常嚴苛,但是私下經常對他們噓寒問暖,他願意一直跟著樊連偉幹活。

據樊連偉介紹,在工廠有工作人員32人,貧困戶有9人,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

目前,樊連偉主要在河南各個高速服務區投放「燕山湖」鹹鴨蛋和烤鴨蛋。他製作的鴨蛋質量上乘,風味獨特,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復購率較高。由於他的鴨蛋質量優良,省交通投資有限公司、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河南分公司、電商等與他建立長期合作關係,訂單銷售、團購、網上銷售等各種銷售渠道供不應求。

「現在的烤鴨蛋比鹹鴨蛋暢銷,佔到了產量的90%。我在孫庵村的工廠佔地6畝左右,每月銷售50多萬元。」樊連偉表示,下一步還要擴大工廠規模,繼續發展,對想學習技術的貧困戶將傾囊相授醃製手藝,帶動大家共同發展致富。

相關焦點

  • 葉縣:構樹產業變成農民致富「搖錢樹」
    10月7日下午,在位於葉縣仙臺鎮的河南裕構雜交構樹產業示範基地內,一輛收割機正在緊張作業。不遠處,一臺青儲飼料打包機直接將收割打碎後的構樹青儲飼料混合打包。「混合打包後的構樹飼料自行發酵,可以存放兩年。」該基地負責人居輝說。
  • 90後大提琴手華麗轉身成「鴨蛋大王」
    這是江蘇汪小萌水產品有限公司的員工們給自己老闆唐建馳貼上的標籤:這位1992年生的年輕老闆,如今已經做到了拼多多上的鹹鴨蛋頭部商家,旺季時日銷數十萬枚鹹鴨蛋,不過這位28歲的「鴨蛋大王」最讓熟悉的朋友們津津樂道的反差萌就是:他原來其實是學美聲的,還曾是樂團的倍大提琴手。
  • 「蘇丹紅」鴨蛋事件回放
    2006年11月12日——央視播報了北京市個別市場和經銷企業售賣來自河北石家莊等地用添加蘇丹紅的飼料餵鴨所生產的「紅心鴨蛋」,並在該批鴨蛋中檢測出蘇丹紅。15日,衛生部下發通知,要求各地緊急查處紅心鴨蛋。北京、廣州、河北等地相繼停售「紅心鴨蛋」。
  • 昔日「孔雀東南飛」 今朝「八方鳳還巢」葉縣近3萬人返鄉創業
    平頂山訊(記者楊沛潔)1月14日,在葉縣夏李鄉油坊頭村村外的葉縣天享農業公司,該公司總經理景奇等人正在將包裝好的羊肉、雞肉打包發快遞。景奇是清華大學碩士畢業生,畢業後在一家上市公司就職,年薪30多萬元,5年前返鄉承包了該處山坡,示範帶動群眾發展養殖,成立了電商公司,把羊、雞、土雞蛋及槐花、蜂蜜等土特產銷往全國各地,實現年銷售收入800多萬元。去年,他又在田莊鄉發展草莓等大棚特色種植,帶動30多人務工增收。
  • 柑橘深加工生產線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用於加工的柑橘果實不足年產量的10%。其加工產品主要有糖水橘瓣罐頭、柑橘果汁、柑橘蜜餞,加工產品種類單一、質量較差、原料綜合利用率低、產品不適應新的市場消費需求,參與市場競爭力不強。  我國柑橘深加工企業主要集中於廣東、廣西、湖南、浙江等地,其深加工產品約佔全國產品的40%以上。
  • 飛鼠託起鄉親致富夢(5)
    萌萌的飛鼠託起了深山群眾的致富夢。在中藥藥材中,飛鼠糞便被稱為「五靈脂」,主要功效是活血止痛、化瘀止血、消腫解毒。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 惠州出口首批熟制鴨蛋
    張仕榮 攝  近日,兆發農產品(惠州)有限公司首批1800枚熟制鴨蛋順利出口香港,實現惠州熟制鴨蛋出口零的突破。  據了解,以往惠州蛋製品企業主要出口皮蛋、鹹蛋等生醃製類蛋製品。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蛋製品市場行情波動較大,部分企業開始計劃拓展出口包括熟制鴨蛋在內的新產品。惠州海關了解到企業在這方面的需求後,迅速展開幫扶指導,快速完成新增出口產品備案。
  • 市民買到「神奇」鴨蛋 蛋殼內還包裹著鴨蛋
    「蛋中蛋」與普通鴨蛋的對比圖近日,福州市民林先生買些鴨蛋回家,敲開其中一個鴨蛋裡面竟然還有一個拇指大小的小鴨蛋。林先生說,這個鴨蛋外表比其他的鴨蛋大一點點,中間小鴨蛋的顏色跟外面大鴨蛋的一樣,「我從沒有見過。」林先生說,「小鴨蛋蛋殼QQ的,我搖晃了一下,裡面是液體。」他很好奇,這樣的鴨蛋可以吃嗎?東南快報(微博)記者諮詢了福建農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的何靜老師。
  • 葉縣一小區生活用水似「墨汁」?節水辦:經檢測,水質符合生活飲用水...
    頂端新聞·河南商報記者 孫超近日,多名葉縣市民向河南商報記者反映稱,他們居住的陽光棕櫚園小區生活用水出了問題,每次停水後水龍頭放出來的水就像「墨汁」一樣,偶爾也會出現發紅、發藍的現象。對此,2021年1月4日下午,葉縣節水辦副主任李洪濤接受河南商報記者採訪時稱,陽光棕櫚園小區水質發黑的原因,系輸水管道內壁生鏽結垢所致,水質符合生活飲用水標準。
  • 每天與彩蝶共舞~金平養蝶人的斑斕致富夢
    每天與彩蝶共舞~金平養蝶人的斑斕致富夢 2020-06-07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博湖:沙漠駱駝馱起牧民「增收致富夢」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博湖:沙漠駱駝馱起牧民「增收致富夢」 2020-11-25 18: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蘑菇撐起「致富夢」
    日前,記者走訪了該縣張集鄉扶貧產業園,通過一個個蔬菜大棚,感受百姓們的脫貧之路……小磨菇撐起「致富夢」張集鄉扶貧產業園建於2017年,佔地面積有100畝,大棚面積45畝。為了做大做強扶貧產業園,提高產業園的實際效益,2019年該鄉就以扶貧產業園為平臺積極對外招商引資,目前的產業主要有茶樹菇和薯尖等。說起茶樹菇,大家自然熟悉。
  • 【脫貧故事】四川涼山發展特色養殖 鴕鳥「馱起」致富夢
    【脫貧故事】四川涼山發展特色養殖 鴕鳥「馱起」致富夢位於四川涼山州普格縣的沐洋鴕鳥專業養殖合作社,現有社員50名,貧困戶30戶。該合作社一期自籌基建引種投入資金110萬元,在普基鎮新農村1組建立養殖場,流轉土地、林地、水田共計100餘畝。現養殖鴕鳥50隻、商品鳥20隻、雉雞300隻、跑山雞2000隻,走出了一條特色致富路。
  • 白山市不老莓深加工建設項目
    打造國內不老莓深加工科技型企業,創知名品牌,實現社會效益和企業經濟效益雙豐收的目標。雖然日本、朝鮮、臺灣、俄羅斯都有種植和深加工產品,而韓國卻把黑果腺肋花楸(不老莓)視為上帝賜給人間的仙果。全國上下都非常珍愛果實和深加工產品的應用與消費。產品供給種類較多,原料主要依靠歐洲進口,用來研發生產化妝品、保健品並在全球處於領先水平。深受本國人民的歡迎,市場表現積極、繁榮。
  • 河北承德:杏仁深加工企業生產忙
    這是1月5日拍攝的承德縣一家杏仁深加工企業的杏仁露生產車間。   小寒時節,河北省承德市杏仁深加工企業迎來生產和銷售旺季。1月5日,在承德縣一家杏仁深加工企業,員工在杏仁脫苦車間查看杏仁質量。   小寒時節,河北省承德市杏仁深加工企業迎來生產和銷售旺季。
  • 深加工讓枸杞「紅果」變「金果」
    緊盯沃福百瑞總投資2.7億元的年產2萬噸枸杞深加工產品生產項目,動態服務項目建設。    消費升級促枸杞加工企業「乘風破浪」    中寧枸杞產業發展始終走在全國前列,在全國最早實行深加工、最早拿到歐美訂單,並且最早擁有標準化種植基地和全國銷售網絡。
  • 萬州桐油深加工將重塑市場地位
    本報訊 記者16日從「長江三峽生態林油一體化項目」開工儀式上獲悉,這項總投資為30億元人民幣的林油一體化項目將以重慶市萬州區為軸心,在長江三峽流域建設油桐基地,並在萬州經開區鹽氣化工園建設桐油深加工基地
  • 超白超薄浮法玻璃及其深加工製品項目
    項目承辦單位:凌源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  項目建設地點:凌源市新型建材(玻璃)產業園區  項目建設背景: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電子信息製造產業實現了產業的快速發展與穩步增長。我國手機、計算機、彩電等主要產品產量大幅度增長,在新型顯示器件、LED、光伏產品等領域都取得了快速發展。在新能源領域,光熱發電與光伏發電系統已取得了一批成果。
  • 煤焦油深加工現狀、新技術和發展方向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對環境保護要求的日益提高,煤焦油的深加工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從目前煤焦油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國內的煤焦化行業正處在一次重要的整合變革時期,未來的煤焦油工業正向集中化、精細分離、深加工、新材料合成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