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滲透無孔不入,為什麼還沒全部滲入地球內部,只在地表循環?

2020-10-18 星辰大海種花家

水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物質,在我們的印象中,地下室即使是水泥澆築也是一個陰暗潮溼的世界,只要有一絲縫隙,汩汩的水流就會滲透而入,但地球並不密封,存在太多的裂縫和空隙,為什麼地球上那麼多水,沒有在重力的作用下滲入到地球內部呢?

水是怎麼來的?太陽系中有水的星球上,水都在表面嗎?

水是地球上最神奇的物質,要是地球上沒有水,生命根本就不會產生,地球就會像火星一樣是個不毛之地!那麼地球上那麼多水是哪裡來的呢?科學家提出了幾個有趣的說法,各位看看哪種最有可能!

第一種:當然是隨地球誕生了,地球在形成行星的過程中,水也是其中一部分,等地球形成後,水也就自然的在表面了,而地球處在太陽系的宜居帶內,溫度適宜,也就有了液態水的存在!

第二種:太陽風帶來的,太陽的能量來自於內核的聚變,巨大的能量讓太陽變成了一個高溫等離子球體,粒子運動速度極高,在太陽大氣頂端的大量粒子在磁場以及熱輻射壓力,以及日冕層拋射機製作用下到達宇宙空間,當然有很大一部分到達地球,這些高能粒子就是質子,也就是氫原子,和氧結合就成了水!

第三種:地球的水來自彗星,法國幾位科學家提出了一個理論,認為木星形成時並不在現在軌道上,但因為提丟斯定則,木星的軌道不那麼穩定,因此會慢慢移動到它應該在的軌道,因此它的異動造成了柯伊伯帶的彗星大量進入內行星軌道,這些彗星被地球引力所吸引,撞擊地球形成了海洋,由於這個大轟炸時期經歷百萬年甚至更久,形成的海洋遍布了全球!

太陽系中有水的星球,水都在表面嗎?

地球並不是太陽系中唯一有水的星球,甚至都不是唯一有液態水的星球!而且地球的水擁有量都排不上前三甲,比如木衛二和土衛二的水都遠超地球!但地球是唯一在地表有液態水的星球,因為在這些天體中,只有地球表面有液態水存在的條件!

左:木衛二,右:地球

但木衛二和土衛二表面的冰層下,也有大量的液態水,因為他們內部存在一個熱源,來自於行星和衛星之間的潮汐引力對星球內核的作用!所以這些液態水被冰層包裹下,一直存在著,也許內部經過數十億年的發展,都可能形成了生命!

而最近對於穀神星的研究,發現它內部也存在一個鹹水海洋!水在太陽系中真不是一種稀缺物質,而是到處都是!

水的地球內部循環之旅

別的天體水體是怎麼循環的我們還搞不清楚,但地球的水體循環科學家還是有不少心得的,除了在太陽熱輻射作用下的水汽循環加上大氣環流,水從海洋變成水汽進入大氣,形成雲彩,再經過風到全球各地,變成降水或者降雨回地面,匯集成河流進入湖泊海洋,完成一個循環!

除了這個能看得到的水汽循環之外,還有一個我們看不見循環,這是水在地球內部的循環!1977年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科學家,利用阿爾文號深潛器,在東太平洋海隆發現了海底熱液泉!就是俗稱的海底煙囪,源源不斷的從海底冒出幾乎接近超臨界溫度的熱水!

但這些熱水並沒有沸騰,因為壓力太高!此後在全球大洋底部都發現了熱液泉,我國蛟龍號在印度洋的其中一個任務就是去探查熱液泉並且取樣!熱液泉是地球內部除了火山外,向人類開啟的另一個窗口!內部噴出的水流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物質,沉積在周圍形成熱液管道!

海底「煙囪」取樣

這些熱液中的水是從哪來的呢?

廢話,當然是地球內部冒出來的啦!話雖不錯,但地球內部源源不斷冒水,不間斷的幾十億年,不是要憋了嗎?這倒是完全不用擔心,因為海洋中的水會隨著板塊之間的縫隙,地殼運動等進入地殼,然後在內部高溫的作用下,又在某個裂縫冒了出來!當然也有可能通過陸地或者海底的火山噴發重新進入大氣層!

進入地球內部的水,為什麼還會跑出來?

水的滲透作用是很強的,這從美國的頁巖油開採引發的地震可以看出來!美國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後,頁巖油開採進入商業化以來,西部頁巖油開採區地震數量增加了數十倍,調查後發現原來是頁巖油開採公司不想處理廢水,將其注入了地下!

而這些位置則是頁巖油開採壓裂過的區域附近,存在大量的斷裂帶,大量水進入後成了地層之間的潤滑劑,讓地層的錯動更容易發生!所以水還充當了加快板塊運動的調節劑,當然這個過程一直以來都在發生,也不用擔心水會加快從錯動,從而讓日本大陸沉入太平洋底,大家對這樣的結果都表示非常「遺憾」。

進入了地殼淺層的水,可能會半永久性的留存在那裡,但更深層次的水則會通過地殼引起的運動,通過火山回到地面,進入下一次循環。這個原因是地球內部的熱量,它來自於地球形成時的引力坍縮,還有放射性物質的衰變,儘管它在未來會越來越少,但據科學家估計,仍然能堅持23億年之久!

所以在各位有生之年裡,水是不會漏光的,23億年後地球冷卻,地球板塊運動也會停止,到那時滲水就相當於裂縫被補上了,洩漏的更少,水就更沒地方跑了!

地球上的水還是不見了!

不過這些水卻不是漏光的,而是被烤乾,因為幾十億年後太陽紅巨星化,溫度更低但體積更大,地球上的熱輻射更多,因此烤乾地球也是遲早的事情!到那會,地球真的成了不毛之地,要是人類不走,就等著烤成齏粉!

各位考慮下,地球熱爆了,還有哪裡可以去?

相關焦點

  • 水似乎無孔不入,為什麼地表水不會滲入地球深處?
    可是,地球的總水量,大體上並沒有過於明顯的變化,也就是說,地球上江河湖海中的水,沒有從板塊的縫隙裡滲入地心,而僅僅是在地球表面循環,這是為什麼呢?水能滲入地球內部多深?滲進去的水去了哪裡?由於地球的板塊運動,地表上的一部分水確實會滲入地球內部。比如馬裡亞納海溝,是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碰撞的俯衝帶。
  • 水在重力作用下,為何沒有全部滲入地球內部,而僅在地表循環?
    在我們的印象中,水只能滲透到地球表層的土壤中,無法再深入到地球內部的巖石之中,僅在地球表面參與物質循環,周而復始,地球的總水量基本保護穩定的狀態。而實際上,地球上的水是可以深入到地球內部的,只不過隨著深度的增加,周圍環境的變化使得水無法再繼續深入到更深的內部而已。
  • 水「無孔不入」,為什麼沒有滲入地球內部,只在地球表面循環?
    先講一則小故事:老和尚給小和尚一個杯子,讓小和尚裝滿,小和尚依次裝了石頭、沙子、水,最後才算裝滿了。標題的疑問,想法應該和小和尚故事思維類似,假設地球好比一個圓形裝備,在我們的觀察中,水是很容易下滲的,為什麼地球內部卻沒有水。
  • 都說水往低處流,為什麼地表的水不會流入地心?
    在地球上有這樣一個地方,在那裡每天都會有3萬噸的海水被吞噬,這個地方位於愛奧尼亞海域附近,是一個存在海洋之中的「無底洞」無論有多少噸水都無法將它填滿,每天都有源源不斷的海水從這個地方被吸入地下,然而這些被吞噬的海水卻沒有一滴能夠滲透到地心去,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地球上的水只分布在地表麼?還是地球內部也有水?
    那麼,這就是地球上所有的水的儲量了麼?實際上,並非如此。地球表面的水只佔據地球總水量的一部分,而且是一小部分。這些水絕大多數都在地幔當中,這到底是咋回事呢?這就要從水的起源說起。並且,科學家還對在部分的水的總量進行了估算,如果我們按照尖晶橄欖石的平均含量僅為1%的計算(實際上已經往低了去估算),那麼僅僅是尖晶橄欖石所帶有的總水量就達到了4.5*10^(10)億噸,這個數字比地表總水量的三倍還要多。
  • 地球的水是從哪裡來的?來自地球內部?來自彗星?據說還來自太陽
    那麼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形成太陽系的星雲開始坍縮的早期,恆星還沒有開始發光,太陽系也沒與所謂的雪線,那麼地球在形成之初是不是也累積了大量的含有水的彗星物質呢?而此時被封鎖在地球內部的水以及水合礦物,在這個極致的高溫下,受熱與礦物分離成了水蒸氣,進入了地球的大氣層。
  • 地球內核超高溫,為什麼46億年了還沒傳到地面,冬天水還那麼冷?
    全球地熱最豐富的應該要數冰島,全國超過85%的人口利用地熱取暖,首都雷克雅未克全部利用地熱,全世界都羨慕不已!但吃瓜群眾並不關心這個,取之不盡的地熱能是哪裡來的?真的取之不盡?地球內核熱量來源有兩個:放射性元素衰變形成地球物質的引力勢能前者佔了地球內部熱量來源的60%-80%,是的球內核熱量的主要來源,但地球已經誕生約46.5億年,大部分放射性物質早已過了半衰期,未來的熱量產出將會來越少!
  • 地球正在「瘋狂」喝水,海平面卻沒下降,這些水流向了何方?
    有些水並沒有直接消失,而是蔓延到其他區域,地球本身就在無時無刻的運動中,循環內部系統,科學家們對地球深入研究過,發現一些匪夷所思的東西。前段時間有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地球疑似在喝水,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而且地球的喝水量非常大,數據超乎常人的認知,但我們並沒有直觀的看到地球有太大的影響。
  • 科學家發現地球內部的秘密,內部存在「地下海洋」,水來自這裡!
    關於水的起源一直以來都沒有確切的答案,人類對於水的來源也有了很多猜想,有人認為地球在形成時,由於地球內部溫度變化和重力作用,物質發生分異和對流,於是地球逐漸分化出圈層,氫、氧氣體上浮到地表後,逐漸形成原始的海洋。
  • 發現:由於地殼運動,大量的水陷入地球內部,這些水去哪了?
    流動,不是吞噬,地下河流也是一個循環系統,不僅僅是地表的溫度差形成的蒸發降雪,這只是地表河流的外在表現,地下河流才是靈魂核心,動力來源不明,估計還是溫度差,地核的高溫帶動的。每年從地下抽多少石油,天然氣,礦藏,就會有多少個水滲透下去的原因。這也是現在水位下降的原因。
  • 地球內部圈層結構圖,地球內部存在一個巨型海洋,水量是地表5倍
    最近,地理學家通過很多模擬實驗發現地球內部是存在大量水的。 在零幾年的時候,來自日本的科學家就認為,地球不只是地表上才有水,地底深至地幔同樣含有大量的水資源,為了證明這種觀點,科學家做了一種模擬下地幔的實驗,下地幔是指距離地表600至3000公裡的這段區域,含有很多金屬的氧化物,所以這裡又被稱為金屬帶。
  • 小米有品上架地表最強防水鞋:全部入水內部也乾爽
    還記得曾在美國眾籌熱銷過萬雙的V-TEX戶外防水輕跑鞋嗎?現在它已登陸小米有品,售價599元,可領100元VTEX早鳥券,到手價488元。V-TEX戶外防水輕跑鞋號稱地表最強防水鞋,「潛水級」面料,防水透膜專利技術,防水測試達到國際頂級標準,經50000+次踩水不溼測試,即使全部沒入水中也能保持內部乾爽。單腳僅244克,同時採用複合型面料薄膜,輕透乾爽,遠超國際知名越野品牌材料ATSM標準(通常為600),既讓空氣通過又把水阻隔在外,克服一般越野鞋的厚重悶熱。
  • 都知道水往低處流,為什麼地球表面的水沒有滲透到地心?
    我們知道,水是一種會流動的軟物質,它會向低處流,同時它也可以輕易地滲透到泥土和石頭裡面去,那地球上的水那麼多,地心那麼低,為什麼地球表面上的水不會滲透到地心裏面去呢?這又是什麼奇怪的原理呢?這首先要從地球的一個整體構造說起,地球由外向內的一個構造分別是:地殼–地幔–外核–內核,從地球的一個構造圖來看,我們知道,地球表面上的水要滲透到地心的話,那麼它將要依次滲透地殼、地幔、外核最後滲透到內核也就是地心。但實際上地球表面上的水只能滲透到地幔那裡,而且只能滲透到上地幔那裡,這又是為什麼呢?
  • 地球瘋狂「喝水」,為啥海平面不降反升?科學家:還沒有定論
    近期,有科學家表明,地球正在瘋狂的「喝水」。每年甚至要吞噬掉地表數以億噸的水,可這些被吞噬掉的水去哪裡了?為什麼海平面不但沒有出現下降,反而每年還在不斷上升呢?我們知道,地球的板塊是在不斷運動的,因此就會造成地球板塊之間出現裂縫,地表水也會有一部分因為這些裂縫而流入地球內部。
  • 科學家發現地球內部每年吞噬30億噸水,如果沒水,地球是怎樣的呢
    科學家在探索地球上最深的馬裡亞納大海溝時,發現在這個海溝裡,每年大約會有30億噸的海水會被地球內部吞噬。對於我們人類來說,30億噸的海水是非常多的,但是從地球的角度來看,這一點水是很少的。因為現在地球表面的水貯量(包括液態水、固態冰雪和氣態水汽)達到138.6億億噸,相比之下,地球每年「消失」30億噸水就顯得微乎其微了。
  • 地球內部是空的?每天3萬噸海水流入地心,至今還沒填滿!
    你有沒有試想過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內部到底是什麼樣的呢?眾所周知地球表面是由有70%海洋和30%的陸地組成的。但是你知道地球的內部張什麼樣子嗎?蘇聯曾有個一個挖穿地球的計劃,但是在挖到一萬多米的時候停止了計劃,沒人知道是因為什麼。但是有關地心和地球內部的猜測卻永遠沒有停止。
  • 地球內部的海水循環?這些海水都到哪裡去了?
    地球內部的海水循環?這些海水都到哪裡去了?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地震多發的俯衝帶,也就是構造板塊相互俯衝的地方,大量海水被拖入了地球內部。現在研究人員認為,當地球的構造板塊相互俯衝時,它們向地球內部附帶的水量是之前認為的三倍。
  • 從地球誕生到現在已經有幾十億年,為什麼地球上的水還沒用完?
    水是生命之源,我們不難發現所有文明古國都是在河流附近開始的,所以水是不可缺少的資源,地球花了漫長的時間才進化出各種資源,從而誕生多樣的生物,最後才形成了人類。我們通常會說「女人是水做的」,這其實也正是說明了我們身體大部分都是由水構成的,如此可見,水是多麼的重要。從地球誕生到現在已經有幾十億年,為什麼地球上的水還沒用完?
  • 地球內部每年吞噬幾十億噸海水,海平面為什麼沒有下降反而上升?
    富含水分的「林伍德石」根據計算,這些巖石的含水量大概在1%-2%,也就是一塊巖石重量的1%-2%就是水分,這是相當豐富了,如果按照這個區間計算,地球內部的含水量高達4.5*10^10億噸,而地表的含水量僅為1.5*10^10億,是地球內部含水量的三分之一,這也從側面證明了地球內部在不斷的吞噬地表的海水,那麼問題來說,地球內部每年吞噬幾十億噸海水
  • 地球表面每年有30億立方米的水消失不見,它們去哪裡了?
    可是,科學家通過跟蹤這些回聲,卻發現它們的速度比平常要慢很多,這說明巖石已經不再純潔,裡面摻進了其它的物質,導致傳播速度變慢,而這個進入巖石內部的物質就是水。地球表面的海水滲入這些巖石中,有的與礦物質結合成了晶體。正是巖石的內部發生了變化才導致地震回聲的速度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