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的生命也有尊嚴,他為植物人建「港灣」

2020-11-27 新華網客戶端

▲植物人家屬老安為妻子按摩手臂。(受訪者供圖)

  在距離北京城區兩小時車程的密雲區,驅車穿過一片樹林和幾處村莊,拐過幾個彎後,就到達了一處特殊的託養機構,30餘個生命在此靜默地延續著。儘管無聲、沉默,但只要他們還在這個世上,就能讓背後的一個個家庭懷有希望。這家機構名為北京延生託養中心,是一家植物人專業託養機構。

  5年前,機構剛創立時,位置還在更偏僻的山裡,下了公交車還要走上好幾裡路。創辦後的最初兩年,只收住了兩名患者。但目前,這裡的30餘張床位已經滿員,還有接連不斷的電話諮詢和等待床位的患者。

  相久大,這家植物人託養中心的創始人,曾是一名神經外科醫生。他發現,當一個患者成為植物人後,處境會變得極為尷尬:醫療機構認為繼續投入大量治療的意義不大,建議出院康復療養;養老服務機構對植物人的收費高且專業水平有限,或以患者年齡未達到60周歲為由拒絕接收;長期在家照料完全失能患者,對於任何一個家庭來說,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護理能力,還要投入大量精力和財力。

  相久大目睹過許多家庭因難以維持長效科學的居家看護而導致患者生命終結的案例,也看到了許多家庭因長期治療和照護最終傾家蕩產,因病致貧。在他看來,植物人的照料工作應該「由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既能使患者得到科學照護,又能減輕背後一個甚至數個家庭的負擔。

  「安養一個植物人,就是讓他背後的家庭喘口氣」

  2020年1月,老安的妻子因為一場車禍成了植物人。經過搶救,總算保住了性命。在醫院治療4個月後,妻子的病情仍不見起色,依舊昏迷不醒,四五十萬的治療費讓這個普通家庭的未來蒙上陰影。

  經過多方輾轉打聽,老安與相久大取得了聯繫。在仔細了解託養中心的情況後,老安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帶著妻子來到了這裡。20名護士24小時值班,加上專業的監護設備,以及每月7500元的打包式收費,讓他在近乎絕望了半年後,終於鬆了一口氣。

  老安和妻子的感情頗深,儘管有護士的照護,老安依舊每天親自來給妻子餵飯、拍背、揉腿……還時不時在妻子耳邊對她說一說家裡的近況。「我跟她多說些家裡的事,也許能刺激她的大腦。」老安哽咽地說,「我多麼希望有一天她能醒來,像以前一樣看看這個家。」

  希望固然美好,但也抵不過現實壓力。「我永遠不會放棄她,但經濟壓力太大了,現實問題不得不去面對,如果不是來到託養中心,我都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喘口氣。」老安說。

  「我是一名醫生,看過太多生命從眼前流逝,我不願再看到因為無奈而讓一個家庭蒙上陰影,甚至支離破碎。」相久大說,「植物人的護理需要相對專業的團隊,長期居家護理給整個家庭帶來的壓力和考驗是巨大的,需要投入的精力也無法想像。比如吸痰,對於專業人員是個簡單的操作,但如果居家照護,家屬的操作稍有不慎就會導致患者窒息,也許很快就會失去一條生命。」

  83歲的孫穎(化名)已經在這家託養中心居住了4年,是在這裡生活時間最長的「植物人」患者。臥床長達40年的她如今靜靜地躺在病床上,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雙臂環抱在胸前,雙腿蜷縮,全身僵硬,就連護士在為她翻身時也完全無法活動。

  曾在三家醫院ICU病房工作過的託養中心護士長溫靜說,長期臥床讓孫穎的四肢完全僵硬,永遠也無法再展開。「她是我們這裡的第三位患者,家屬都覺得不可思議,沒想到老太太能在這裡又活了4年。」溫靜說,起初孫穎的丈夫時常來看她,但這兩年隨著身體每況愈下,一年要住幾次醫院,現在需要親屬的攙扶,才能偶爾來一次。

  照顧「植物人」5年的溫靜和許多患者家屬都成了朋友,她告訴記者,居家照護「植物人」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人力,很多患者都是因為家裡實在照顧不了,而家屬又希望讓患者多活一天是一天,畢竟「人在,家就在」。

  艱難的創辦路

  為什麼要創辦植物人託養機構?相久大說,當一個患者被「宣判」為植物人時,患者的處境就會變得十分尷尬,一個家庭的未來都有可能因此蒙上一層陰影。「大醫院床位緊張,養老機構又不好進,導致植物人的照護進入了一個尷尬境地。」

  2015年,相久大不顧家人和同事的反對,毅然辭掉工作,賣了一套房子,拿著160萬賣房款在密雲水庫旁的山溝裡租了一套毛坯房,改造成了託養中心,以延續生命之意將其取名為「延生託養中心」。

  相久大說,為「植物人」提供基本的醫療和生活照護,讓患者自然、平靜、帶著尊嚴走完生命最後一程是託養中心的理念,家屬只有接受這個理念,才能把親人送到這裡。

  2015年3月,託養中心接收了第一名「植物人」。第二年,患者僅收了3名。初期,巨大的投入像是打了水漂,讓相久大的心裡有了些許焦慮,同時中心的護士也逐漸開始流失。溫靜說,最難的時候,7個護士走了4個,還有前來應聘的護士發現自己還要給便秘的患者用手摳大便,無法接受,第二天就辭職了。

  直到2017年,這裡的患者才增加到8個,原先的病房已經住不下,也無法接收新的患者了。相久大用了一年時間才找到現在這個院子,迅速進行改造和擴建,將患者轉運至此。如今,33張床位都已住滿,新的病房仍在裝修改造。

  溫靜告訴記者,託養中心現有的20名護士,每6個護士負責一個病區。每天護士負責給患者做口腔、尿道口護理、翻身拍背、吸痰、餵飯。每周二會為患者刮鬍子、剪指甲、泡腳,每周四為病人換洗床單。由於「植物人」沒有自主排便能力,護士還要幫病人排便。

  「『植物人』是有生命的,他們也有生存權,有尊嚴,應該被認真、妥善地照護,讓他們在生命的末期也能有尊嚴地離去。」相久大說,「成立照護中心不為別的,只為能解脫一個家庭,尊重一個生命。」

  老安妻子的手骨已經變形,左手手指向外彎曲,右手半握,把大拇指攥在手心。儘管有專業的護士照護,老安還是每天都會來給妻子按摩四肢,上午下午各三個小時,風雨無阻。

  他說:「她就這麼躺在這裡,一動不動,想什麼我也不知道,哪裡不舒服我也不知道,只有每天好好照顧才能讓她感覺到活著的尊嚴。」

  記者了解到,託養中心自創辦起,實行每月7500元打包費用,前三年一直在虧損,如今,相久大已經投入了500萬元左右,其中160萬來自賣房所得,其他的來自借貸。今年上半年,在收住人數增加後,中心收支才達到平衡。

  「植物人託養之困」

  自2014年申辦營業執照起,相久大就感受到了其中的重重阻礙。他告訴記者,當時沒有哪個行政部門同意審批與「植物人」託養相關的機構,最後只能以創辦殘疾人託養扶助中心的名義,在密雲區民政局拿到了「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

  目前,登記證書將於今年到期,需要換領登記證書並更新註冊地址,主管單位也將面臨變更的問題。這意味著若在到期之前無法找到新的主管單位,登記證書將會被註銷,託養中心也將成為「非法經營」的「黑戶」。

  5年時間裡,延生託養中心共接收了74位病人,有43人在照護下完成了生命的最後一程,但對於即將收住在非法經營的機構內,不少家屬也對相久大表示同情,希望有關部門可以解決託養中心的「身份問題」。

  北京師範大學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表示,根據推算,重度失能老年人佔到老年人口總數的2%左右,我國現有2.5億老年人,核算下來就有500萬人屬於重度失能老人。雖然很多「植物人」從年齡劃分並不屬於重度失能老年人,但「植物人」本身也是重度失能人群的重要組成部分。

  據統計,我國目前「植物人」患者大約有30萬至50萬人。如果在醫院的ICU病房治療,首年的治療費用就在50萬至100萬元之間,因此不少家庭無法承擔高額的治療費用。

  相久大認為,自己的託養中心若能以護理院的身份進入醫療系統報備,就可以擁有相應的醫保報銷資格,也可以為患者家屬減輕經濟負擔;若能納入民政系統,作為養老服務機構進行管理,就可以享受床位補貼以及水電氣暖等優惠。

  王振耀表示,由於「植物人」群體的定位還存在不清晰的情況,所以很難明確將植物人託養機構納入某一具體領域進行管理。他表示,目前我國在對困難群體救助的思路從「救急、救窮」開始向「救難」延伸,但對普通家庭、中等收入群體等出現重度失能人員情況的關注還不夠。

  記者了解到,今年2月,北京市民政局下發了《關於印發<北京市老年人能力綜合評估工作指引>的通知》規定,植物狀態或患有終末期惡性腫瘤等慢性疾病,需長期醫療護理的,可直接評定為「重度失能」,可每人每月領取600元失能護理補貼。同時,北京市民政局有關人員表示,《北京市社會救助管理辦法》中提出「對救助對象經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大病保險和商業補充醫療保險等支付後,由個人負擔的符合北京市規定的醫療費用,按照門診、住院、生育、重大疾病等不同情形,分別給予救助。」植物人患者家屬也可根據此辦法,向所在地鄉鎮政府或街道辦事處提出臨時救助申請,受申請人委託,村(居)民委員會或其他單位、個人也可代為提出臨時救助申請。

  「在重度失能面前,普通家庭因病致貧的概率也是很大的,這就需要從國家層面得到重視。」王振耀建議,對普通家庭因家庭成員成為重度失能人員的,可按照重度殘疾人員進行幫扶。同時,對於嚴重失能人員也可進行一次全國層面的篩查,了解底數,在「十四五」規劃時根據數據進行統籌施策,讓更多人能夠「弱有所扶」。

  相久大表示:「我也希望這種公益性質的機構越多越好,在國家和社會人士的幫助和鼓勵下,讓『植物人』有好的歸宿。」(記者 俠克 邰思聰 夏子麟)

相關焦點

  • 植物人,執著地活著還是有尊嚴地離去?
    植物人的恢復有三個影響因素,何江弘介紹到,第一年齡,年齡越小,恢復得越好。第二時間,得病時間越短,恢復機會越大。第三病因,外傷要遠遠好於非外傷,非外傷包括腦出血、腦梗塞、麻醉意外、呼吸驟停等。「通常患者昏迷1-2年後,恢復的能力就會明顯下降。但我們給這位昏迷4年的患者做了詳細的檢查和評估發現他符合手術的條件,具有恢復意識的潛力,結果正如我們的預期他醒了,效果還不錯。」
  • 植物人可執行安樂死? 他們是活著的人有生存權
    本報記者 申少鐵攝  植物人是活著的人(聚焦·走近植物人群體(上))  植物人是一個常常被遺忘的特殊群體,他們雖然活著,卻如同在沉睡。植物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專人照顧。其治療和護理費用高昂,並且療程曠日持久。植物人群體的生存狀態是什麼樣的?植物人的合法權利何以維護?怎樣才能讓植物人更有尊嚴地活著?
  • 植物人能醒嗎?專家:長期植物狀態幾無可能
    本報記者 申少鐵攝   植物人是一個常常被遺忘的特殊群體,他們雖然活著,卻如同在沉睡。植物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專人照顧。其治療和護理費用高昂,並且療程曠日持久。植物人群體的生存狀態是什麼樣的?植物人的合法權利何以維護?怎樣才能讓植物人更有尊嚴地活著?從今天起,我們推出 「走近植物人群體」專題報導,以期引起社會各方的關注和關愛。
  • 植物人被拔管後法院命令插回去……
    隨後,馬克龍居然真的回應了:雖然他表示惋惜,但生命終結的問題沒有明確說法,自己沒有權力幹涉法律的裁決。於是本周一,醫生拔掉了Lambert的胃管、關掉了生命支持設備,並讓他服用鎮靜劑,在接下來的幾天內「自然」死亡。
  • 植物人到底算不算人,這位醫生投入500萬,給出答案
    而植物人是沒有意識的。沒有意識的植物人,沒有自我判斷能力、行動能力。所有的一切判斷,完全依賴他人。就連生死也無法自己決定。這些基本的能力都沒有了。作為人的尊嚴也就沒有了。如果是按這樣的標準來判斷的話。植物人不算人。
  • 中國年增10萬植物人 專家稱植物狀態並非不可逆
    其頭部被木凳砸傷,胸部被刀刺傷,導致「左肺挫傷、右心室破裂、腦挫裂傷」,被送當地醫院搶救,在心臟修補手術中,他出現心臟停跳。術後韓春來雖得以保命,但一直昏迷不醒,被醫院判為植物狀態,告知家人很難再被喚醒。去年11月30日,父母多方打聽,聯繫到以治療促醒「植物人」而聞名的中華腦復甦中心南京紫金醫院王培東院長,請醫院派車將病人接到南京治療。
  • 植物人|身體在這裡,意識卻不在這個世界……
    植物人,在公眾視野裡,更多是作為10年、20年親情、愛情創造奇蹟的配角而存在。媒體鮮少深入植物人整個群體背後的故事,因為離公眾太遙遠嗎?事實也並非完全如此,植物人其實就在您身邊。我們並沒有找到一個確切的統計數據,所有的說法只是中國每年有5萬-10萬新產生的植物人,累計量是30萬-50萬,但專科醫院植物人促醒科室的獨立、地方植物人託養中心的獨特性成立,表達著現實的實際需求。
  • 醫院不願收 回家護理難 中國50萬植物人誰來照料?
    在相久大看來,這是植物人比較合適的地方,不會因為死亡而引起周邊居民的驅逐。從救人一命到送人一程,擁有25年職業生涯的北京密雲神經外科醫生相久大2014年建立託養中心,6年來,他已接受這樣的變化。醫生的善念、家屬的執念改變了部分植物人生命的長度,在這裡留下了關於生命的已知與未解。
  • 科學網—植物人也有意識
    新華社電 由於植物人大腦皮層受損,處於深度昏迷狀態,人們通常認為無法與之交流。
  • 植物人「拔管」 誰說了算?
    是有尊嚴地死去,還是靠儀器維持生命?當家屬意見不一時,又當如何?法國有名男子因車禍變成植物人,在病床上躺了11年,儘管他的妻子和醫生都決定為其「拔管」,但他的父母為了讓他繼續活下去,多年來跑了無數次法院,甚至給法國總統寫信求助。就在醫院20日開始為他「拔管」時,巴黎上訴法院當天的一個決定,讓事件出現戲劇性的反轉……  短短1天之內,法國植物人朗貝爾的命運就發生了反轉。
  • 七旬絕症老人擔心變成植物人,選擇去瑞士接受安樂死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6日報導,英國有一名年屆七旬的老人家七年前不幸被診斷患上了運動神經元疾病,由於這種疾病目前尚無藥物可以治療,老人家打算在自己變成植物人之前進行安樂死,並希望能夠安詳地離去。據媒體報導,現年70歲的戴夫·芬利來自英國蘇格蘭港城敦提,他罹患運動神經元疾病(也稱肌肉萎縮症)已經七年了,七年來他一直與疾病頑強地鬥爭。由於運動神經元疾病目前是一種絕症,隨著疾病的發展,戴夫·芬利的身體機能越來越差,現在連簡單的吞咽和呼吸都出現困難。
  • 死亡教育|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立法針對植物人實施安樂死
    現在,我可以確切的回答:全世界尚沒有一個國家立法同意讓醫務工作者可以用醫藥的方法,主動結束植物人的生命,即使「慈悲」用意,也等同於「殺人」的行為。簡單回復如下。 我們知道:雖然「植物人」本身沒有喜怒哀樂,但是長期照顧的家屬,卻常陷入極端的痛苦與矛盾的心理之中,遇到種種困難無法解決。
  • 感悟死亡和生命的尊嚴
    死亡的尊嚴:託起了生命   傅偉勳曾在美國天普大學教授"死亡與死亡過程"十餘年,在他罹患淋巴腺癌的短短3個月內,以其淵博的知識與對生死的深刻體驗錘鍊出《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一書。他認為,人之"生死是一體兩面",所以必須把死亡問題擴充為"生死問題",才能達到"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而實現現代人死亡問題的"精神超克",並獲得生死的終極意義。
  • 徐州50歲的植物人醒了,開口說的話讓人淚目
    遭遇車禍被醫院鑑定為植物人,   在養護院的護理下竟然能開口說話了
  • 法國植物人被拔管後再反轉!被動安樂死爭議不斷,網友:該聽誰的
    植物人的生死權到底誰說了算?是有尊嚴地死去,還是靠儀器維持生命?當你的配偶和父母意見不一時,又當如何?法國有位叫朗貝爾的男子因車禍變成植物人,在病床上躺了11年,儘管妻子和醫生都決定為其「拔管」,但他的父母為了爭取維持治療,多年來跑了無數次法院,甚至給法國總統寫信求助,但上訴一次次被駁回。就在醫院20日開始為他「拔管」時,巴黎上訴法院當天的一個決定,讓事件出現戲劇性的反轉……5月20日,法國蘭斯大學附屬醫院正式對朗貝爾「拔管」,停止人工維持生命。
  • 生命的尊嚴,選擇的真諦
    當你的真誠與勇氣在你的殼外被撞得粉碎,鋒利的碎片將你割得遍體鱗傷,你飢餓 你痛苦.生命的尊嚴與金錢和權力放在你的面前,你選擇了金錢和權力.你說生命的尊嚴不能挽救你的生命,不能給你當飯吃,充飢餓.當已令你窒息的空間早已住下了讓你感到的內疚感,如蟲一樣的一口一口嘶咬著你的靈魂.這時你選擇了生命的尊嚴,選擇了自己的良知.
  • 【醫生賣房創辦植物人託養中心】北京密雲植物人託養中心,相久大和...
    【醫生賣房創辦植物人託養中心】北京密雲植物人託養中心,相久大和20名護士照顧著31個植物人。為了託養中心,他辭職賣房,沒有收益的情況下,支出500多萬。他沒想過賺錢,會免費幫助負債纍纍的病人家屬。相久大說:植物人也是活著的人,應該有尊嚴地離世。
  • 植物人在京郊沉睡
    摘要:延生託養中心位於北京郊區,是中國大陸唯一一家專門接收植物人的託養機構。自2015年成立至今,共收治病患92人,近半數在此安然離世。創辦人相久大為託養中心設立的服務標準是體面地延續生命。目前,我國每年有7萬至10萬新增植物人患者,全國患病總人數保持在30萬至50萬之間。大部分植物人難以長久留院救治,因在家中護理不周以致生命終結。
  • 全球最為乾旱的沙漠,看似沉寂卻也有生機,還藏有神秘的巨人畫
    「文/城市周末去哪玩(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旅行的真諦,不是運動,而是帶動你的靈魂,去尋找到生命的春光。在地球上有著很多種生態環境,而沙漠就是其中環境較為惡劣的一種,只有很少的生物可以生存在沙漠之中。
  • 海報時評丨為生命長度增添尊嚴底色
    這就是時代的偉力,感召每個人將家國情懷融入個人奮鬥,並體驗何為幸福感和獲得感。在生命的長度與厚度關係上,壽命「物理」拉長, 每一個個體生命的尊嚴也實現了「化學」的反應。這組山東省衛健委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護佑人民健康,建設健康山東」主題的數字,全省人均期望壽命由新中國成立前到目前增長了43.66歲,就是生命實現厚度增量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