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人可執行安樂死? 他們是活著的人有生存權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北京延生託養中心的護理人員正在對植物人進行護理。本報記者 申少鐵攝

  植物人是活著的人(聚焦·走近植物人群體(上))

  植物人是一個常常被遺忘的特殊群體,他們雖然活著,卻如同在沉睡。植物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專人照顧。其治療和護理費用高昂,並且療程曠日持久。植物人群體的生存狀態是什麼樣的?植物人的合法權利何以維護?怎樣才能讓植物人更有尊嚴地活著?從今天起,我們推出 「走近植物人群體」專題報導,以期引起社會各方的關注和關愛。

  ——編 者

  植物人還有感覺嗎?

  植物狀態是指腦損傷導致患者昏迷,早期通過救治,病情得到控制,但患者還處於無意識狀態,有可能通過治療醒來。而植物人則是指患者長期處於植物狀態

  每天清晨,安徽省青陽縣蓉城鎮居民李大媽習慣步行去集市買菜。2015年4月的一天,她在買菜回家途中被一輛闖紅燈的小汽車撞上,頭部受了重傷。

  「當時路人報了警,聯繫了120急救車,將我媽媽送到縣醫院搶救。」李大媽的兒子小林講述,李大媽第一次開顱手術用了8個小時。然而,她術後並沒有好轉,依然在死亡線上掙扎。醫院馬上請來上級醫院專家會診,發現李大媽的大腦裡又多了一塊瘀血,需要馬上手術清除。第二天,醫生對李大媽進行二次手術,歷時5個小時。術後,李大媽仍舊沒有醒來。

  「醫生將我們叫到辦公室,告訴了媽媽的病情,主要是特重型顱腦損傷,腦疝和腦室擴大,情況很不樂觀。」小林回憶,醫生建議將李大媽轉到市級醫院搶救,也許有一線希望。轉到市級醫院後,李大媽總算從死亡線上回來了,但一直處於植物狀態。「即使她不能和我們有任何交流,我們也願意看著她,希望她活得更長。」小林說。

  因車禍等外傷造成的植物人非常普遍。由於植物人散落在各地,統計難度較大,目前我國缺乏權威的統計數據。陸軍總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何江弘認為,參考國外統計標準,植物人的發生率約為萬分之四。初步估計,我國每年產生植物人7萬—10萬人,目前保有量在40萬人左右。

  「植物人學名叫持續性植物狀態。這幾年,隨著醫學的發展,植物人又稱意識障礙,包括植物狀態和微意識。患者病情和生命體徵穩定,但與外界沒有交流,患者不能感知自己,也不能感知周圍環境。」何江弘說。

  「植物狀態與植物人需要區分。」海軍總醫院全軍高壓氧治療中心主任潘樹義解釋,植物狀態是指腦損傷導致患者昏迷,早期通過救治,病情得到控制,但患者還處於無意識狀態。此時還不能稱為植物人,因為患者有可能通過治療醒來。而植物人是指長期處於植物狀態的患者。

  患者進入植物狀態多長時間才能被評定為植物人?

  不同的損傷類型有不同的評判標準。潘樹義說,心臟停止跳動導致腦部缺氧,造成腦損傷,患者進入植物狀態,一般3個月後未醒就是植物人;腦外傷造成患者進入植物狀態,一般一年後未醒就可判定為植物人。

  造成植物人的原因是什麼?

  何江弘分析,首先是外傷,包括車禍、摔傷、外力打擊等造成頭部損傷,約佔植物人總數的70%,而車禍又是外傷中最大的因素,這類患者在各種年齡段裡都有,年輕人有增加的趨勢;其次是嚴重的腦卒中,例如腦梗塞和腦出血,這類患者以老年人為主;第三是缺氧,比如窒息、溺水、電擊等造成心臟、肺呼吸停止,血液不能到達大腦,從而造成大腦缺氧性損傷。

  植物人能醒來嗎?

  植物人因大腦遭受嚴重損傷而失去意識,在現有的醫療水平下,只有很少一部分能醒來。如果患者有希望醒來,就以促醒為工作重點;如果患者醒來無望,重點就應轉到護理

  植物人躺在病床上,就跟睡著了一樣,除了呼吸,全身只有手指、嘴唇、眼皮等少數部位偶爾能動。這是記者在北京延生託養中心採訪時看到的情景。該中心位於風景優美的密雲水庫東岸,主營業務是託養植物人。

  正常人睡覺,一般不到10個小時就會醒來,那麼沉睡中的植物人能醒來嗎?何江弘認為,植物人都是因大腦遭受嚴重損傷而失去意識,在現有的醫療水平下,只有很少一部分能醒來。

  兩年前,北京大興區的青年小張跟幾個朋友在外聚會,直到深夜才準備回家。由於順路,他坐朋友的車。在一個十字路口,車子與大貨車相撞,當時小張活了下來,但受了重傷。經過及時搶救,小張保住了性命,但進入植物狀態。隨後,小張轉到陸軍總醫院接受促醒治療,3個月後開始逐漸恢復,不到5個月完全醒來了。「目前,小張恢復良好,基本達到正常人的狀態。」小張的主治醫師何江弘告訴記者。

  「植物人中的微意識患者,即使身體狀態較好,也只有約40%能醒來。」何江弘說,在目前的醫療水平下,長期處於植物狀態的患者醒來的概率幾乎為零。北京延生託養中心主任相久大告訴記者,該中心設立3年來,共託養了十幾位長期昏迷的植物人,目前還沒有醒來的案例。

  植物人醒後恢復有一個過程,從昏迷到植物狀態,然後有了微意識,之後經歷重度殘疾,再到中度殘疾、輕度殘疾,才能恢復正常。何江弘認為,植物人甦醒,說明身體狀態躍升了一個臺階,但還是處於重度殘疾狀態。

  「植物人醒來後能恢復到什麼狀態,那還得看後續的康復和治療。」何江弘說,很多患者從植物人恢復到重度殘疾,就很難再恢復了。一般來說,昏迷的時間越久,殘疾的程度越重。「從經驗看,昏迷6個月以上才醒來的患者,最終恢復程度就是重殘。當然,患者進入植物狀態也有恢復到正常狀態的,但絕大多數是早期就醒來的,因為這些患者一般傷得較輕。」

  「對於植物狀態的患者,術後到康復之間的促醒,離不開高壓氧治療。」潘樹義介紹,海軍總醫院全軍高壓氧治療中心目前收治了80多位有希望醒來的處於植物狀態的患者,通過高壓氧治療,總的喚醒比例為30%—40%。

  潘樹義說,經驗豐富的神經科醫生能根據患者的腦電圖、CT照片、發病時間和原因,以及早期救治的情況,綜合評判患者是否能甦醒。「如果患者有希望醒來,那就以促醒為工作重點,採取正確的治療措施;如果患者沒有希望醒來,工作重點就應轉到護理。」

  「可能是影視劇的影響,很多人認為植物人最終會醒來,醒來後會變成健康的人,因而希望找到名醫和靈丹妙藥來治好植物人。」潘樹義說,家屬的願望可以理解,但是一些植物人確實不能醒來,家屬還給植物人嘗試各種不成熟的治療方法和促醒手段,過度的治療不僅浪費錢財和醫療資源,還可能導致植物人身體狀況惡化。「沒希望醒來的植物人,如果做好護理,還能活很長時間。」潘樹義補充道。

  植物人有生存權嗎?

  植物人是人,應該有尊嚴地活著。重要的是,有個別植物人躺了很長時間,真的能醒來,如果實行安樂死,那他們醒來的希望就徹底破滅了

  「11年前,父親由於車禍造成特重型顱腦損傷,手術後一直處於植物狀態,生活了10年。」家住河南鄭州的王女士講述了她母親照顧植物人父親老王的故事。

  2006年,老王退休了,開始享受老年生活。然而,一場車禍讓老王變成了植物人。經過醫院及時搶救,老王總算保住了性命,但一直處於昏迷狀態,在醫院裡躺了一年,治療費用極其驚人,可老王的病情沒任何好轉。「父親的遭遇讓母親白了頭。」王女士回憶說,「母親在愁苦悲傷後選擇接受現實,決定接父親回家,親自來照顧。」

  「照顧植物人是一項非常複雜的工作。」王女士介紹,她母親用針筒給父親鼻飼,即先將胃管通過鼻腔插到父親胃中,再用針筒往胃管送食物,定時給父親翻身、按摩、拍背,每天調理父親的營養,精心製作豆漿、牛奶、米粉糊、雞蛋羹、果汁、蔬菜糊等流食。這些工作周而復始,母親堅持了10年。「3000多個日夜,母親沒睡過一個安穩覺,沒出過一次遠門。她從一個普通婦女變成了父親的護士、營養師、按摩師……是愛讓母親堅持了這麼長時間。」王女士哭著說。

  在妻子的悉心照料下,臥床多年的老王身上從來沒生過褥瘡,植物狀態也有所好轉,從最初的全部鼻飼到能吃一些流食,從毫無反應到能用眼神與家人交流。去年,老王由於身體狀況惡化而去世。

  「從護理角度看,植物人如果護理得好,存活十年八年都是有可能的。」何江弘認為,如果護理得不好,植物人肺部很容易感染得肺炎,也有可能患其他併發症,最終導致死亡。流行病學統計數據顯示,植物人的平均生存時間不到3年,存活10年以上的很罕見。有資料顯示,33%的創傷性植物人在1年內死亡,而非創傷性植物人在1年內死亡的比率為53%。

  有人認為,植物人沒有意識,就是一個廢人,維持生命花費巨大,而且家人照顧起來也很痛苦,可考慮執行安樂死。「植物人是人,有生存權,也應該有尊嚴地活著。」何江弘認為,即使植物人沒有醒來的可能,也有生存的權利。植物人沒有表達出不想生存的意願,那就沒人有權利說讓他死。「重要的是,有個別植物人躺了很長時間,真的能醒來,如果實行安樂死,那他們醒來的希望就徹底破滅了。」何江弘說。

  植物人跟腦死亡不一樣。相久大認為,腦死亡後,大腦所有活動都沒了,人體所有機能都消失了,無法維持生命,所有生命的維持都依靠外界幫助,如果外界機器一停,人立刻死去。植物人具有呼吸、消化等功能,有些還保留一些反射性動作,是活著的人,應該有基本的生存權。

相關焦點

  • 植物人活命11年後,被親人切斷營養:「安樂死」並不能讓人安樂
    據了解,今年42歲的朗貝爾,在2008年因車禍成為植物人,妻子及兄弟姐妹同意對其被動安樂死,即拔管後進行持續深度麻醉直至死亡,但其父母則堅決拒絕,堅稱兒子只是殘疾。「他並沒有處於植物人狀態,他會哭,他的眼珠會轉動,能感受到他的情感。他的確是癱瘓了,但是他還活著,他有感覺。」
  • 植物人能醒嗎?專家:長期植物狀態幾無可能
    原標題:我國每年新增植物人7萬—10萬人,目前保有量在40萬人左右植物人是活著的人(聚焦·走近植物人群體(上)) 本報記者 申少鐵攝   植物人是一個常常被遺忘的特殊群體,他們雖然活著,卻如同在沉睡。植物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專人照顧。其治療和護理費用高昂,並且療程曠日持久。植物人群體的生存狀態是什麼樣的?植物人的合法權利何以維護?怎樣才能讓植物人更有尊嚴地活著?從今天起,我們推出 「走近植物人群體」專題報導,以期引起社會各方的關注和關愛。
  • 植物人是否應該安樂死一些案例分析及個人觀點
    關於植物人是否應該安樂死,有很多說法.我個人觀點:國家應該提倡安樂死。有些病人最後明知搶救不了,像植物人;有些癌症晚期的病人,疼起來要命,親人看著他們遭罪卻無能為力,也是一種折磨!這個時候實行安樂死,對病人也是一種解脫和尊重!
  • 全民公投:安樂死在紐西蘭合法了!
    53.1%的人反對,46.1%的人贊成,0.8%廢票(但最終結果仍有懸念)。 安樂死:通過。65.2%的人贊成,33.8%的人反對。 公投選票共計約240萬張。
  • 植物人是否有意識?他們難道真的是活死人嗎?
    更讓人感到驚奇的是,這樣的神奇現象不僅僅在他一個人身上出現了,在23名參加實驗的植物人當中,一共有4個人能夠正常對話,而這4個人和其他植物人一樣,並沒有接受另外的特殊治療。科學家先要求植物人用想像打網球或者在家閒逛的方法,回答是與否的問題。在初步確認某一植物人有意識之後,又讓他執行某一行為指令,如「請你活動一下右手」、「請你活動一下左腳趾」等,結果發現植物人的大腦內負責控制右手或左腳趾活動的區域,被激活了。儘管他們的右手或左腳趾沒有真的活動起來,但大腦的相關指令卻發出了。通過對19個植物人進行檢測,科學家發現其中有3個人有意識,並能「表達」出來。
  • 植物人被拔管後法院命令插回去……
    Lambert的案子引起了歐洲各地民眾關於「安樂死」的激烈爭辯,甚至法國總統馬克龍都為此發聲。這個案子有什麼特別之處嗎?5年官司,4次拔管宣判2008年31歲的蘭伯特在一場摩託車意外中頭部嚴重受傷,從那一後便四肢癱瘓在床11年,醫生認為其已經是「植物人」狀態。
  • 法國植物人安樂死案又反轉!最高法院判安樂死,網友們都咋說?
    法國最高法院6月28日裁決:可停止對植物人文森特·朗貝爾的生命供給,這場拉鋸戰不出意外的話將拉下帷幕。自2008年朗貝爾遭遇車禍成為植物人後,家屬、醫療界、法律界就能否對他進行安樂死爭議不休。事件回顧法國植物人被拔管後再反轉!被動安樂死爭議不斷,網友:該聽誰的5月20日,法國蘭斯大學附屬醫院正式對朗貝爾「拔管」,停止人工維持生命。朗貝爾現年42歲,2008年出車禍後成為植物人。
  • 七旬絕症老人擔心變成植物人,選擇去瑞士接受安樂死
    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6日報導,英國有一名年屆七旬的老人家七年前不幸被診斷患上了運動神經元疾病,由於這種疾病目前尚無藥物可以治療,老人家打算在自己變成植物人之前進行安樂死,並希望能夠安詳地離去。戴夫·芬利擔心自己以後會變成植物人,在生命的最後階段要戴著鼻飼管和呼吸機活命,於是他艱難地決定去瑞士進行安樂死,在生命最後一刻安詳地離去。戴夫·芬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說:「得了這種病基本上就朝著植物人的方向發展了,到時候我既不能動也不能說話,只能靠眨眼睛來和外界交流,我不知道這樣的日子我會堅持多久。我為什麼要忍受這種痛苦呢?很多人生命最後一刻都非常痛苦。」
  • 死亡教育|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立法針對植物人實施安樂死
    」託養過程中,我們經常被問及植物人是否可以「安樂死」。因此,社會以及國家層面,應該協助家庭照顧「植物人」,可以集中在植物人的收容機構或提供居家護理專業服務。 植物人可以維持呼吸、循環、消化及排洩功能,需要終日臥床,依賴灌注流食及他人照料,如翻身及大小便都需別人處理。病人可能保留一些反射性動作,但不會作有意義的反應或溝通,可能也不會感受痛苦(雖然會有反射性的反應)。
  • 日本姑娘「安樂死」全程:從清醒到死亡僅僅4分鐘,遺言讓人動容
    由於這一點,每個人都不能逃避死亡的懲罰,不管活著的時候有多痛苦或多快樂,最後總會有人閉上眼睛。所以許多人面對這最後的結局,表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有些人猶豫有些人仿徨,有些人更是痛心疾首,想用科技來對抗它。但是,在現實中,沒有人能夠逃避死亡的懲罰,我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用什麼方法來生活,或者用什麼方法來結束我們的生命。
  • 日本姑娘安樂死全程:從清醒到死亡僅4分鐘,遺言讓人落淚
    在這個世界上,想要活著的人有千千萬萬,然而,主動選擇死亡的人,卻只有一小部分。畢竟人好不容易來到了這個世界一趟,誰不希望能夠活得更長久一點,將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都做到,也將自己想要實現的夢想都一一實現。
  • 植物人「被動安樂死」細節曝光 得知要死後的反應令人心碎
    43歲的法國植物人文森特已經癱瘓在床11年,今年5月份,他被告知可能通過飢餓的方法安樂死。據其母親稱,兒子知道後的反應令人心碎。文森特最終在7月11日去世。對此,有網友質疑:餓死也叫安樂死。餓的不難受嗎?眼睛能眨,能吃東西,不是植物人吧?我感覺太殘忍了。你怎麼看?
  • 關於「安樂死」的倫理爭論
    近日來,美國社會關於「安樂死」的倫理爭論由於特麗?夏沃案例再度掀起高潮。  美國總統布希已於3月21日籤署了美國國會史無前例通過的緊急法案,要求延續佛羅裡達州腦部嚴重損傷、呈植物人狀態15年的婦女特麗?夏沃的生命。
  • 選修課講生命倫理 北京中學生交鋒「安樂死」
    「我支持安樂死,因為這種病人的生存已經失去意義了,也是對醫療資源的浪費。」在昨天下午北師大附中高二選修課課堂上,面對老師提供的多個安樂死案例,聽課的中學生用各自不同的觀點探討關於安樂死的倫理話題。  課堂從一開始便充滿了對安樂死的爭議。
  • 植物人,執著地活著還是有尊嚴地離去?
    植物人,一個熟悉但卻被遺忘的群體,以偶像劇情節的需要存在,卻在真實生活中無人談及。但,總有一些人沒有忘記他們。陸軍總醫院神經外科何江弘教授,一個植物人的「喚醒者」,從醫20多年,一直努力讓更多的奇蹟發生。
  • 法國植物人安樂死案再次出現逆轉 網友:這是最終結果了嗎?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報導,法國極具爭議的安樂死案情再次出現逆轉,法國最高法院6月28日做出最終判決,裁定醫生可以為42歲植物人朗貝爾,停止醫療措施和餵食。視頻截圖據報導,2008年,朗貝爾因車禍成為植物人,醫生判定其腦部嚴重受損,無法痊癒。因朗貝爾沒留下遺囑,導致生命決定權留在家人手中。在朗貝爾11年住院期間,其家人為決定是否繼續維持朗貝爾的生命而對簿公堂。朗貝爾的妻子及5名兄弟姊妹和侄兒希望醫生施行「被動安樂死」。
  • 生命最後的快樂:英國「安樂死」過山車,轉一圈就成為冰冷的屍體
    安樂死是指對無法救治、承受痛苦的病人停止治療或使用藥物,使其無痛苦地死去的一種減輕病人痛苦的方式。但中國憲法規定保護人的生存權,安樂死實際上是剝奪了人的生存權,因此,安樂死在我國並未立法。但不得不說,有些時候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都是對患者的折磨,尤其是患者本身求生欲也不強的時候。
  • 代表建議考慮安樂死立法 什麼是安樂死安樂死被禁的理由
    安樂死一詞來源於希臘詞彙「euthanatos」,其含義是合適而有尊嚴的死亡,是指通過停止必要治療結束生命(消極安樂死)或採取措施直接快速致死(積極安樂死)的有意識行為。儘管在有些人看來安樂死是有益的,但實際上積極安樂死與消極安樂死是既悖德又違法的,它和流產的性質如出一轍——都是謀殺!
  • 安樂死執行到一半,荷蘭腦退化老婦人不想死了站起來反抗
    11月9日,荷蘭公共檢察官辦公室正式起訴了一名為腦退化老婦人執行安樂死的女醫生——這是荷蘭安樂死合法16年來,執行安樂死的醫生首次遭到起訴的案例。檢方稱,老婦人在被執行過程中出現反抗,說明醫生並未搞清楚這名接受安樂死的患者是否一心求死,因此有「越界」嫌疑。
  • 法植物人安樂死案獲終審 此前父母及妻子方為此爭執近11年
    法植物人安樂死案獲終審 此前父母及妻子方為此爭執近11年  Evelyn Zhang • 2019-07-02 15:36:49 來源:前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