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賣房創辦植物人託養中心】北京密雲植物人託養中心,相久大和...

2020-11-27 FX168財經網

【醫生賣房創辦植物人託養中心】北京密雲植物人託養中心,相久大和20名護士照顧著31個植物人。為了託養中心,他辭職賣房,沒有收益的情況下,支出500多萬。他沒想過賺錢,會免費幫助負債纍纍的病人家屬。相久大說:植物人也是活著的人,應該有尊嚴地離世。

文/TIER2020-07-16 13:00:50來源:FX168

【醫生賣房創辦植物人託養中心】北京密雲植物人託養中心,相久大和20名護士照顧著31個植物人。為了託養中心,他辭職賣房,沒有收益的情況下,支出500多萬。他沒想過賺錢,會免費幫助負債纍纍的病人家屬。相久大說:植物人也是活著的人,應該有尊嚴地離世。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家植物人託養中心的理想與現實
    託養中心一角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馬宇平無論病人還是家屬,在現代醫學未能觸及的盲區裡穿行都是件孤單的事兒。一場車禍讓50歲的陳蓉變成了「植物人」。輾轉4家醫院求醫後,她被送到北京密雲延生殘疾人託養扶助中心。
  • 1名醫生20名護士,中國大陸唯一植物人託養機構開在村裡
    4月3日,北京密雲延生殘疾人託養扶助中心,一名病人的床頭擺著花瓶。如果還有咳嗽的反應,相久大和他的護士們還能夠做一些救護處理,一旦連咳嗽的力氣也不剩,那意味著病人很快就會離世。這裡是迄今為止中國大陸唯一一家專門接收植物人的託養機構,名叫北京密雲延生殘疾人託養扶助中心(下簡稱「延生託養中心」),坐落在密雲城區東南方向6公裡的村子裡。
  • 中國第一家植物人託養中心裡,有人每日在病床前焚香,有人請「半仙...
    一場車禍讓50歲的陳蓉變成了「植物人」。輾轉4家醫院求醫後,她被送到北京密雲延生殘疾人託養扶助中心。這裡的病人小的14歲,最大的90歲。他們的情況幾乎相同——處於不可逆轉的昏迷狀態或持續植物狀態,剃光了頭髮,靠鼻飼管補充營養,身上肌肉萎縮,肢體僵硬變形,整個人瘦得剩下一把骨頭。病人們由醫院的救護車送來,再被殯儀館的車接走,沒有病人轉走治療或康復離開。
  • 在植物人病床邊唱歌的人
    北京延生託養中心創辦於2014年,當年,看到植物人託養困境的相久大不顧家人反對,毅然辭去公立醫院神經外科醫生的穩定工作,賣房籌建中心。全文1030字,閱讀約需2分鐘 拍攝/剪輯:新京報首席記者郭延冰 採寫/編輯:新京報記者陳婉婷 校對:薛京寧在距離北京城區約兩小時車程的密雲南部
  • 探訪植物人託養中心:最怕活著卻不醒,有人昏迷71天後醒來
    「植物人」在燕郊人民醫院接受促醒治療。 本文圖均為 微信公眾號:深一度 圖小聰還沒醒來。在北京密雲植物人託養中心的病床上,她安靜地眨著眼,但那只是「植物人」的一種本能性生理反應。3根管子維持著她的生命:胃管、尿管、氣切管。
  • 植物人到底算不算人,這位醫生投入500萬,給出答案
    這是內地唯一一家專門接受植物人的託養機構。在這所機構中,所有的病房少了病人們因為痛苦發出的各種喧鬧的聲音。除了機器發出的聲音,一切都寂靜無聲。這家醫院由相久大創辦。作為神經外科醫生的相久大,看到很多醫院對植物人的治療就是短期的。
  • 沉寂的生命也有尊嚴,他為植物人建「港灣」
    (受訪者供圖)  在距離北京城區兩小時車程的密雲區,驅車穿過一片樹林和幾處村莊,拐過幾個彎後,就到達了一處特殊的託養機構,30餘個生命在此靜默地延續著。儘管無聲、沉默,但只要他們還在這個世上,就能讓背後的一個個家庭懷有希望。這家機構名為北京延生託養中心,是一家植物人專業託養機構。  5年前,機構剛創立時,位置還在更偏僻的山裡,下了公交車還要走上好幾裡路。
  • 走近植物人群體:家庭護理困難 託養機構嚴重短缺
    北京延生託養中心主任相久大介紹,由車禍等外傷造成的植物人,有第三方付費的,每個月收費1.5萬元;如果是自費的,收半價,也就是每月7500元。相對於醫院,機構收費低了不少,但對普通家庭來說,如果自費,負擔依然很重。  植物人治療和護理收費咋這麼高?
  • 植物人在京郊沉睡
    原創 小晝 極晝工作室北京延生託養中心,患者與家屬。摘要:延生託養中心位於北京郊區,是中國大陸唯一一家專門接收植物人的託養機構。自2015年成立至今,共收治病患92人,近半數在此安然離世。
  • 醫院不願收 回家護理難 中國50萬植物人誰來照料?
    點藍色字關注「千龍網」北京密雲城區4公裡的聖泉山下,一所中式庭院顯的非常寂靜,沒有任何居民與庭院比鄰而居。這裡是「北京延生託養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的新址,2018年從密雲水庫搬到這裡,面積更大,交通更便利。
  • 植物人能醒嗎?專家:長期植物狀態幾無可能
    北京延生託養中心的護理人員正在對植物人進行護理。第二天,醫生對李大媽進行二次手術,歷時5個小時。術後,李大媽仍舊沒有醒來。   「醫生將我們叫到辦公室,告訴了媽媽的病情,主要是特重型顱腦損傷,腦疝和腦室擴大,情況很不樂觀。」小林回憶,醫生建議將李大媽轉到市級醫院搶救,也許有一線希望。轉到市級醫院後,李大媽總算從死亡線上回來了,但一直處於植物狀態。「即使她不能和我們有任何交流,我們也願意看著她,希望她活得更長。」小林說。
  • 植物人可執行安樂死? 他們是活著的人有生存權
    北京延生託養中心的護理人員正在對植物人進行護理。  「植物狀態與植物人需要區分。」海軍總醫院全軍高壓氧治療中心主任潘樹義解釋,植物狀態是指腦損傷導致患者昏迷,早期通過救治,病情得到控制,但患者還處於無意識狀態。此時還不能稱為植物人,因為患者有可能通過治療醒來。而植物人是指長期處於植物狀態的患者。  患者進入植物狀態多長時間才能被評定為植物人?  不同的損傷類型有不同的評判標準。
  • 神外醫生花500萬「收養」74個植物人,植物人能甦醒過來嗎?
    「神經外科醫生辭職賣房,5年「收養」了74個植物人」這樣的新聞最近為國內各大新聞媒體及界內朋友所關注,身為同行,深知植物人的尷尬醫療護理處境,也對這樣的人性醫者心生敬意!該植物人託養中心於2015年在北京創立的延生託養中心,據報導是迄今為止中國大陸唯一一家專門接收植物人的託養機構。
  • 困於大腦:未被醫學完全解鎖的「植物人」
    困於大腦,困於親情對於植物人來說,不管是否已經恢復意識,他們的照護者都被深度捲入了這項漫長的抗爭裡。這些困境難以被外界察覺。過去很多年,關於植物人的日常想像大都被簡化成「睡著了」。在北京密雲延生託養中心裡,躺著 30 多位病人,昏迷時長從 20 多天到 4 年不等。
  • 江夏巾幗 | 區殘疾人託養服務中心白楊:普愛上帝咬過的「蘋果」
    江夏巾幗 | 區殘疾人託養服務中心白楊:普愛上帝咬過的「蘋果」 2020-12-04 15: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死亡教育|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立法針對植物人實施安樂死
    」託養過程中,我們經常被問及植物人是否可以「安樂死」。因此,社會以及國家層面,應該協助家庭照顧「植物人」,可以集中在植物人的收容機構或提供居家護理專業服務。 植物人可以維持呼吸、循環、消化及排洩功能,需要終日臥床,依賴灌注流食及他人照料,如翻身及大小便都需別人處理。病人可能保留一些反射性動作,但不會作有意義的反應或溝通,可能也不會感受痛苦(雖然會有反射性的反應)。
  • 植物人|身體在這裡,意識卻不在這個世界……
    植物人,在公眾視野裡,更多是作為10年、20年親情、愛情創造奇蹟的配角而存在。媒體鮮少深入植物人整個群體背後的故事,因為離公眾太遙遠嗎?事實也並非完全如此,植物人其實就在您身邊。我們並沒有找到一個確切的統計數據,所有的說法只是中國每年有5萬-10萬新產生的植物人,累計量是30萬-50萬,但專科醫院植物人促醒科室的獨立、地方植物人託養中心的獨特性成立,表達著現實的實際需求。
  • 植物人群體:意識出走後,何處安身?
    這是她成為「植物人」的第15個月了。因車禍入院後,妻子接受了外科急救,但一直沒有醒來。數月後,醫生在她體內植入了「腦起搏器」, 給予相應的腦區以電刺激,希望將她從昏迷中喚醒。那時,妻子還在北京陸軍總醫院附屬八一腦科醫院住院。
  • 周口市探索精神智力類貧困殘疾人集中收治託養模式 救治一人 解放...
    擦了擦眼淚,小河的父親接著說:「現在,政府幫助治療託養,日子有盼頭了。」12月18日,在周口精神康復醫院,記者見到了小河。他穿著乾淨的病號服,看上去情緒很穩定,正在活動大廳散步。一旁陪護的病區主任陳飛告訴記者,小河患有嚴重的精神分裂症,9月份託養到醫院,「來的時候蓬頭垢面,不與人交談,時常有衝動行為。現在通過藥物治療和心理幹預,已經可以正常交流,情緒穩定很多。